赵德昭离开福宁殿,转身回了自己寝宫,方才赵匡胤一句话,赵德昭听出了其中的意味。建隆二年七月初九,这个日子,对于赵德昭以及后世而言并不陌生。
    而在福宁殿,赵匡胤寝食难安,不过方才与赵普密谋之时,赵普为难地提出自己的意见,赵普的一句“禁军大将石守信、王审琦两人,兵权太大,还是把他们调离禁军为好”让赵匡胤在龙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石守信、王审琦两人乃是自己老朋友,这么做固然不会反对自己,而且他也不会担心他们叛变,只不过赵普言“此二人没有统帅的才能,管不住下面的将士。有朝一日,下面的人闹起事来,只怕他们也身不由主呀!”
    赵普的这句话一直深深地刺着自己的心,自己何尝不是下面之人拥戴自己为帝,而且其中大部分也有自己的儿子、兄弟的功劳中。
    而那些禁军大将以及地方节度使们殊不知自己身处皇帝计划之中,皇帝的一把刀已经架在了他们的脖子之上,是放下还是反叛,由不得他们。
    开封街头,夜深了,密探在城中开始活跃起来。这几日,王仁赡所统辖的武德司,仍旧在监视京城官员的一举一动,而根据上奏的情况来看,目前尚未有何风吹草动,此事也让赵匡胤放下心来。
    于此同时,赵德昭也从长春堂那处得知了唐主李璟驾崩之事,李璟还是死了,而登基的乃是一代词帝李煜,对于李煜,赵德昭是同情他的命运,赏识他的才华。
    千里之外的江宁府,李璟的梓宫业已运送至京城,唐国的文武百官沉浸在丧事中,于此同时太子登基一事也是唐国的头等大事。
    几日之后,按照李璟遗诏所写:太子李从嘉至孝纯简,深肖朕躬,登基为帝。
    太子李从嘉登基之后,改名为李煜,头等大事就是将都城迁回江宁府。
    李煜继立,以丧事回金陵,派使入朝,朝中大臣建议上疏,希望恢复李璟的皇帝名号,遂派使臣前往开封,之后赵匡胤同意,于是谥为李景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庙号元宗,陵于顺陵。。
    李璟已死,唐国实力更为虚弱,而在开封,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天子赵匡胤开始了“大屠杀”。
    不知不觉之中,日子又过去了几日,建隆二年七月初九日,今日晚朝,皇帝赵匡胤打算在宫中宴请禁军武将。
    晚朝之后,赵匡胤在偏殿,留下了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禁军高级将领一起喝酒。
    “官家今日好兴致,邀请我们兄弟们喝酒。”
    “今朝有酒今朝醉,诸位兄弟们,一同喝酒吃肉。”赵匡胤拿起酒杯,座下石守信等人遂拿起杯中酒,一同对饮。
    半个时辰过去了,大殿之内一片歌舞之乐,酒席已经吃开了。
    “来来来——喝酒。”
    “干——”
    正当酒酣兴浓之时,忽然间,赵匡胤屏退了身旁的张德钧,然后拿着酒杯自饮自酌起来。
    而坐下的武将们依旧在喝酒吃肉,交头接耳,好不开心,可是赵匡胤的心内还是十分纠结的,此刻,屏风后面的赵德昭敲了一下屏风,细细咳嗽了一下。
    赵匡胤听到屏风暗号,倏忽间开口说话了,而此刻下首的武将开始噤声。
    “咳咳……各位兄弟们——今日我坐在这里都是靠着你们出力,若不是你们,我赵元朗何德何能,能够坐上龙椅,因此心内十分感激诸位,念叨你们的公德。可是——做皇帝实在是太累了,还不如一个节度使快乐,登基数月之间,我寝食难安,整晚都不敢安睡。”
    赵匡胤说道这里,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这时候,石守信等人惊骇万分,相互对视一下,忙问其缘故。
    赵匡胤这个时候刚要从龙椅上起身,忽然一下子就瘫倒了龙椅之上,拿起一杯酒,然后自顾自地喝了起来,“唉——做皇帝做到朕这个份上,还有何安乐,朕这个皇帝位置谁不想要呢,你们说是吗?”
    “官家,醉了……”
    石守信等人听了赵匡胤的话,就知道他这话中有话,连忙纷纷跪下来,叩头说:“大哥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大哥乃是真龙天子,四海之内,谁还敢有异心呢?”
    赵匡胤又是一杯酒,随后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守信啊,你们还记得我是你们的大哥,是义社兄弟,只是哥哥知道,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想要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也身不由己了。对不?”
    跪倒在地上的这些将领知道已经受到猜疑,弄不好还会引来杀身之祸,一时都磕着头,有些还惊恐地哭了起来,恳请皇帝给他们指明一条“可生之途”。
    “你们误会朕的意思了,人啊,这一辈子,就如同白驹过隙那样短促,因此若要富贵,不过是想多聚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昔年萧何就做的对,他走得就不是韩信之路,而韩信……唉,一言难尽……诸位老哥老弟们,你们不如释去兵权,到地方去,为子孙着想,多置良田美宅;同时多买些歌女舞女,日夜饮酒相欢,颐养天年,朕再同你们结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
    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人抬起头,听闻皇帝话说得如此明白,再无回旋之地,权力不过是过眼云烟,待自己百年之后,子孙后代若是惹出个祸害,到时候地底下的自己也不能幸免,最惨的就是抄家灭祖,开棺戮尸。
    他们互相对望一眼,然后将头低下去,如今禁军之中,皇帝稳稳地操控着禁军的掉兵权,而他们也别无他法。
    而且武德司密探也势必会在暗中监视他们,富贵如浮云,他们这辈子已经从一介白丁到了如今掌握军权的武将,他们认为自己的一生也差不多了。
    “多谢官家,臣等明白了。”石守信等人只得俯首听命,表示感谢皇帝恩宠。
    而在屏风背后的赵德昭此刻见证了杯酒释兵权的场面,心中也是震撼无比。
    昨日他特意跑去福宁殿,然后赵匡胤无奈之下就把计划全盘托出,不过赵德昭听了之后,也别无他法,待削弱武将手中兵权,届时就能为开设军校做铺垫啊。
    此刻酒席已经进行了大半了,但是跪倒在地上的武将们全部都噤声了,他们何曾想到今日会是这样一番情景。
    而皇帝赵匡胤此刻才真正体会到做皇帝的滋味,皇帝,就是孤家寡人啊。今日酒宴之上,再无兄弟,日后也只有君臣名分。
    赵匡胤醉醺醺,起身从龙座上下来,走到诸将面前,然后躬身扶起地上的石守信等人。
    “谢官家。”几人战战兢兢道。
    酒席已经进行到这个份上,几人心中不言而喻,回去之后,就要将兵权交出去。
    酒席已经散去,而石守信等人已经迈出大殿,孤独离去。而赵匡胤望着他们离去的身影,瘫坐在龙座之上。
    赵德昭此时从屏风后面出来,望着几人离去,然后劝慰赵匡胤道:“爹爹,为了江山社稷,黎明百姓。这些都不重要。”
    赵匡胤点点头,然后沉沉睡去。
    次日,天光大亮,朝廷之上,文官集团对此十分惊奇,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赵匡胤欣然同意,让他们罢去禁军职务,到地方任节度使,并废除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
    赵匡胤下旨将殿前都点检、镇宁军节度使慕容延钊罢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罢为成德节度使。而殿前都点检是当今天子先前担任过的职务,从此不再设置。
    由石守信接替韩令坤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
    ……
    之后禁军之中,分别由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步军都指挥司,即所谓三衙统领。在解除石守信等宿将的兵权后赵匡胤另选一些资历浅,个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担任禁军将领。
    禁军领兵权析而为三,以名位较低的将领掌握三衙,这就意味着皇权对军队控制的加强。
    赵匡胤兑现了与禁军高级将领联姻的诺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给高怀德,后来又把女儿嫁给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儿子。张令铎的女儿则嫁给三弟赵光美。
    义社十兄弟,禁军职务全部被解除,从此也不再授人,实权统一规制中央朝廷。
    ……
    赵匡胤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圣旨,派李汉超镇守关南、马仁瑀镇守瀛州、韩令坤镇守常山、贺惟忠镇守易州、何继筠镇守棣州、郭进镇守西山、武守琪镇守晋阳、李谦溥镇守隰州、李继勋镇守昭义、赵赞镇守延州、姚内斌镇守庆州、董遵诲镇守环州、王彦升镇守原州、冯继业镇守灵武。
    禁军已经解决,而地方节度使兵权暂时只能一步步来。在解决了禁军问题之后,赵匡胤这边又开始行动开来。
    十日后,赵匡胤觉得时机成熟,就下令朝堂会议之上,商议建立军校之事,而军校刚刚提出来的时候,一些文官是持反对意见的,方才已经削弱了禁军大将手中的兵权,而现在又要招收新生,训练新兵,他们认为这个本质上还是一样的。
    何况,兵者,凶也。设立军校有损儒家治理天下的观念,因此存在一些阻力,但在宰执之中,只有王朴与王溥两人是坚持设立军校,除此之外,赵普、苗训、薛居正等人也赞同设立军校。
    而皇帝那边,也是头大,而提出军校的当事人赵德昭,则坐在朝堂之下,听着各位大臣互相扯皮,最后赵德昭就提议给出了一个折中之法,在城西那边空地择一处地方,修建军校,待秋季过后,开始招收大宋第一批新生,一共一百人,每年秋季招生。
    最后朝中大臣也开始妥协,暂时这么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宁府,自从李煜登基之后,唐国之内政治、社会矛盾积重难返。
    自淮南战败后,唐每年要向中原缴纳高额贡奉。原先地跨江南江北,南北之间的经济有互补性,如江南乏盐,而江北产盐。而失去淮南后,唐不仅失去了重要的盐产地,还要花巨资向大宋买盐。
    随着新主登基,朝廷内部新一轮的党争开始了。李煜善文词,工书画,知音律,但不通晓政治,便把国政托付给做太子时的幕僚张洎,开始春花秋月之生涯。
    而此刻,一寺庙之中,一个僧人对望长江北岸,设想在此地铺设一座浮桥。
    而几年之后,就是这座浮桥,帮助大宋灭了唐国,而此人正是樊若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s.历史上宋太祖收回地方将领的兵权以后,建立了新的军事制度,从地方军队挑选出精兵,编成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各地行政长官也由朝廷委派。通过这些措施,新建立的北宋王朝开始稳定下来。

章节目录

天宋武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夏侯皓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夏侯皓月并收藏天宋武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