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药房倒是满街都是,毕竟医药品的利润摆在那里。
    尤其是这几年,可以说是遍布大街小巷,甚至都不需要走几步就能找到一家大药房。
    这些大药房挂着绿色背景的门头,就连名称也很雷同,大多名为“某某堂”大药房。
    不过宗泽要找的是那种传统的中药大药房。
    实在不行,中西结合的大药房也能凑合。
    只是现在,中药房越来越少了,宗泽印象中十几年前的时候还有不少中药房和中西医药房。
    可现在基本上都是西药房了。
    不过中药房和中西药房还是有的,就是数量少了不太好找。
    想到这里,宗泽拿出了手机,打开了导航app,开始在附近搜索【中药房】。
    很快app就推送出了几个相关地点,最近的一家中药房距离三宝路只有七八百米,名叫【通典药房】。
    步行过去大概需要八九分钟。
    整个江海区本来就算是通城的老郊区了,不管是三宝街附近,还是虞家小楼所在的香堂社区附近的楼房都显得要老旧一些。
    行走在这种街道上,会有一种回到十几年前的错觉。
    尤其是冬日萧瑟的时候,这种感觉会变的更明显。
    要是这时街边再出现个冒着香甜气息的烤地瓜小推车,那就更符合意境了。
    ……
    就在宗泽离开三宝街,寻找中药房的时候。
    原地的摊主便给发小发了个信息,也不谈符箓的时候,只是表示对他老宅中的其他老物件也感兴趣,这个周末应该会再去一趟。
    很快,他发小就回复了过来。
    三条语音5秒内消息,排列的整整齐齐。
    “正好,我昨天又在阁楼上整理出一些老物件。”
    “其中有一份民国时期的老报纸,不知道你感不感兴趣。”
    “不过那份报纸保存的不太好,基本上都酥了,稍稍用力就会破碎,到时候你过来看看吧。”
    看着发小的消息,摊主嘴角一勾,发了个ok的手势表情。
    据他所知,这发小爷爷奶奶已经去世了好几年,而家里的那座老宅是八十年代末修建的两层小楼。
    外墙贴着白色的格子瓷片,在八九十年代很常见。
    至于宅子里的这些老物件,都是在乔迁新居时搬过去的。
    期间也应该搬运了好几次,直到近二十年来,彻底尘封,无人问津。
    应当是从他爷爷的父辈,甚至是再老的一辈流传下来的。
    “看来这次去得好好问问才行,这批东西都有点名堂啊。”
    “说不定王海生那小子的祖上是个大人物呢!”
    摊主自言自语,撩起军大衣的下摆重新坐在了小马扎上。
    那本厚实的《乡下姑娘城里郎》被他丢在了一边。
    他现在可没有心思看小说了,一心都想着发小家老宅的那些古物。
    之前的那批古书中,有几本类似于地方县志的古籍,记载着两百多年前通州府的情况。
    还有一些是制符的书籍应该也是同一时期的,保存的还算不错,这么多年了书页依然坚韧。
    书封上用篆体写着几个大字《通海符箓书》。
    不过上边的内容云里雾里的,还描绘了许多难以看懂的符文。
    他手里有几个古书交流群。
    群内都是同城本地的书籍收藏者,他们从近二三十年的老书、杂志。
    再到建国以来的报纸、书刊。
    再往上就是民国乃至百年之前的书卷、书籍都有涉猎。
    至于竹简、铜简之类的则相对较少,这样的东西通常都是文物,500块钱加一面锦旗上交国家是最好的选择。
    像是线装古书之类的,倒是没有太严格的讲究。
    能够流转至今的基本上都是批量的印刷本,存世量并不小。
    官方的博物馆也有收藏和备份,对此的监管并不严格。
    就像是古铜币的玩家一样。
    摊主名叫李有才,80后生人,深受各种地摊文学和收藏节目的影响,从一开始的年代书籍收藏,变成了三宝街的小贩。
    这个行当轻松倒也轻松,靠风潮挣钱,也靠运气挣钱。
    前几年“捡漏”一词通过小说和电视剧火爆了之后,还真有一波捡漏热潮。
    随便弄点儿做旧的铜器都能挣钱,卖出个三五百的,这一天就够了。
    要是运气好碰到不会还价的“小猪仔”,那就是开张吃一个月的买卖。
    这一行的开价几乎达到了成本价的百倍左右。
    就像那张符箓,明明是附赠得来的,理论上成本为0,他也敢开个500块钱的价格。
    正是因为如此,那些深谙此道的收藏“玩家”们,基本都是直接砍掉一位数再说。
    就算这么砍,摊主也依然有钱挣!
    不过这几年,三宝街的小摊生意差了不少,只有那些有固定门面的文玩店生意还算过得去。
    主力客户是那些年纪在40岁到60岁之间且经济条件较好的中老年男性。
    李有才揣着手机,看了看安静的群聊,想了一会儿才编辑了一条信息发到了群里。
    “群里有老哥对民国时期的报纸感兴趣的吗?”
    “成色不错,就是纸植纤维脱水严重,变脆了一些。”
    群里的都是老狐狸,绝不能胡扯八道,李有才基本如实相告。
    很快就有了回复。
    山水如意:“变脆倒是可以用石灰水脱酸法来解决,关键是这份报纸的内容。”
    山水如意:“若是内容贴合近代大事件,群里肯定很多老哥会要的。”
    …
    群里一下热闹了起来。
    这个时候一个用水墨画做头像的人@了李有才。
    我为墨中客:“老李,上次那批古书不错,很有收藏价值,如果还有的话记得联系我。”
    李有才连忙回复起来,这个墨中客可是同城古书收藏这个小众群体里的“高玩”。
    只要书到位,他都会给个好价钱!
    ……
    另一边,宗泽也终于到达了导航上的【通典药房】。
    这是三宝街附近的一条弄堂。
    不仅老旧,而且狭窄逼仄。
    路旁还停放着老旧的二八大杠自行车。
    而这个【通典药房】的门店就在弄堂里,招牌是一片褪色广告布,看起来破破烂烂的!

章节目录

说好的文字修仙,怎么就具现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中华小书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中华小书匠并收藏说好的文字修仙,怎么就具现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