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场初雪降下来的时候,不仅开原城上下尽是欢腾,就连同沈阳城内,也是一片欢腾。
这也是没有办法,毕竟,现在明军之中,也有数千人感染了瘟疫。这场瘟疫同样让明军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数千人先后死于瘟疫,还有数千人躺于隔离营中等死。
不过这一切在袁崇焕看来无疑是值得的。
沈阳城收复了!
辽东收复了!
他袁崇焕成了大明的中兴之臣!
有了这个盖世之功,再也不会有人计较他是不是东林党了。
至于将士人染疾横死……与他何干?
当然了,他同样也是后悔的,从“克复沈阳”后,他的病又发作了,烧得浑身滚烫滚烫的。
这几天只能在床上躺着,有时处在昏迷状态。身上的痘泡让他浑身疼得像挖心般难受,一会烧得浑身滚烫。
到了这时候,袁崇焕的心里也还明白,自己恐怕是活不下去了。
“这,这是……天花啊!”
袁崇焕的那双眼睛便睁大了,半晌都没能说出话来。
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不过尽管如此,在得知建奴已经“击败且退过开原城”后,还是下达了一道军令——重修边墙!
“边墙要尽量修厚一些。”
“要用砖墙……”
“边墙修的越高越好,越厚越好……”
面对幕僚、部下,高烧未退的袁崇焕隔着布帘下达着命令。
“往后只要边墙修筑完成,把开原关打造成天下第一关,辽东就再无后患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袁崇焕甚至特意的在沙盘上事无巨细的规划着边墙的修筑,这是一道绵延千里的边墙,不仅有包石、包砖的长城,以开原城为中心,还有多座互为犄角的城墙,可以肯定的是,一但这道边墙筑成,其必将会取代山海关成为“天下第一关”。
“有此雄关,辽东可安矣!”
在说完这句话后,袁崇焕再一次陷入了昏迷,当他再又一次醒来时,烧的迷迷糊糊的他又一次喃喃道。
“修城,修城……一定要修城,修城可安天下……”
“督师放心,胡运不过百年,建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现如今天道在我,我大明经此一劫之后,势必能够从此中兴,边墙一筑,大明将再不至于遭此劫难……”
邝露正说得兴起,还想直言快语地议论一番,一眼看见满面痘疮的袁崇焕,额头上虚汗淋漓,头已歪倒在枕头上,吓得赶忙停了嘴。
梁稷见状,惊呼:
“大夫!大夫!”
大夫过来,按住袁崇焕的脉搏,然后又摇了摇头说道。
“准备后事吧,督师不行了……”
一刻钟后,袁崇焕慢慢醒过来了。
“筑城,修墙……”
“督师放心,我等一定把督师之愿禀报朝廷……”
邝露的回答,让袁崇焕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恰在这时,又有人进门,兴冲冲地对袁崇焕说:
“督师,督师,陛下派来的宣旨的中官来了,朝廷的封赐到了……”
睁开乏神的眼睛,袁崇焕想说些什么。
“上书陛下,辽,辽东急,急务,当,当属修、修……墙……”
但是他还没有说完,头一歪,人便没有了气息。
“督师!”
邝露的一声哭喊,把众人吓得面如土色,大家仿佛被惊醒似地,一齐放声大哭起来,房间里立时被浓重的悲痛所浸透。
前来宣旨的太监在得知消息后,也傻了眼。
“怎么人就死了呢?”
袁崇焕死了!
在消息传出时,在被焚毁了大半座城的沈阳城里,到处都是哭声,那怕是袁崇焕的冒进害死了上万人,可是他确实“收复”了辽东,他确实是“复辽功臣”,甚至还是第一。
现在袁崇焕死了。
带着不甘死去了。
在他死去时,雪下的更大了,天启六年的这个冬天,来的比往年更早一些,而且更加了寒冷,对于这样的寒冬,人们已经习惯了。
这一场冬雪下的很大,鹅毛似的雪花在空中飞舞着,随着雪越来越大风也刮得更大更起劲了,风卷雪,雪夹着风,就这样在沈阳城的上空飞舞着。
这雪好大啊!
大片大片的雪花,在风中卷杂着,天地间都是灰濛濛的,大雪就像一块广阔无垠的布,将天地都包围起来,使人分不出南北东西,辩不清房屋街道。
也就是在这样的漫天飞舞的大雪之中,袁崇焕身故的消息传到了京城,整个京城为之震荡不已。
天启皇帝痛哭不已,大为痛悼,綴朝三日。赐俅十六坛,又下令在都城外建立专祠以示纪念,还亲作了祭文来祭奠复辽后“呕心沥血”卒于沈阳的袁崇焕。
而朝臣们,尤其是那些在魏忠贤的刀柄下瑟瑟发抖的文官、士人,更是借着袁崇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行为,来给士大夫扬名,到处都是一片称颂之声,一时间,袁崇焕的名声达到了顶点。
这一切,似乎都是理所当然的,无论袁崇焕当初匆匆出兵害死了多少,那怕是他从出兵以来就几乎不曾与女真兵打过仗,所谓的复辽不过只是因为为瘟疫女真弃守辽东所致。但是对于天下来说,辽东是袁崇焕收复的,那怕是在接下来的日子十万明军有近五万人感染瘟疫,十之五六死于天花,以至于让辽东明军元气大伤,可这并不妨碍袁崇焕成为了大明的第一功臣。
甚至就连同他死后的遗折,也成了其功绩所在——至死不敢忘国家之事,仍然念叨着修筑边墙,巩固辽东边域。
有了袁崇焕的遗折,修筑边墙自然也就成了天启六年的再正确不过的政治正确之事,即便是有人言道“趁建奴元气大伤,遣兵追击,斩草除根”,也会遭到官员围攻。
修筑边墙,固守边城,那可是袁大督师的遗愿!如此,谁人敢再言北上追击!
在綴朝三日后,再一次上朝时,在官员们的建议下,天启皇帝下了旨意——拨银三百万两用于修筑辽东边墙,用于保护百姓。
天启六年冬,辽东奴患靖!
这也是没有办法,毕竟,现在明军之中,也有数千人感染了瘟疫。这场瘟疫同样让明军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数千人先后死于瘟疫,还有数千人躺于隔离营中等死。
不过这一切在袁崇焕看来无疑是值得的。
沈阳城收复了!
辽东收复了!
他袁崇焕成了大明的中兴之臣!
有了这个盖世之功,再也不会有人计较他是不是东林党了。
至于将士人染疾横死……与他何干?
当然了,他同样也是后悔的,从“克复沈阳”后,他的病又发作了,烧得浑身滚烫滚烫的。
这几天只能在床上躺着,有时处在昏迷状态。身上的痘泡让他浑身疼得像挖心般难受,一会烧得浑身滚烫。
到了这时候,袁崇焕的心里也还明白,自己恐怕是活不下去了。
“这,这是……天花啊!”
袁崇焕的那双眼睛便睁大了,半晌都没能说出话来。
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不过尽管如此,在得知建奴已经“击败且退过开原城”后,还是下达了一道军令——重修边墙!
“边墙要尽量修厚一些。”
“要用砖墙……”
“边墙修的越高越好,越厚越好……”
面对幕僚、部下,高烧未退的袁崇焕隔着布帘下达着命令。
“往后只要边墙修筑完成,把开原关打造成天下第一关,辽东就再无后患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袁崇焕甚至特意的在沙盘上事无巨细的规划着边墙的修筑,这是一道绵延千里的边墙,不仅有包石、包砖的长城,以开原城为中心,还有多座互为犄角的城墙,可以肯定的是,一但这道边墙筑成,其必将会取代山海关成为“天下第一关”。
“有此雄关,辽东可安矣!”
在说完这句话后,袁崇焕再一次陷入了昏迷,当他再又一次醒来时,烧的迷迷糊糊的他又一次喃喃道。
“修城,修城……一定要修城,修城可安天下……”
“督师放心,胡运不过百年,建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现如今天道在我,我大明经此一劫之后,势必能够从此中兴,边墙一筑,大明将再不至于遭此劫难……”
邝露正说得兴起,还想直言快语地议论一番,一眼看见满面痘疮的袁崇焕,额头上虚汗淋漓,头已歪倒在枕头上,吓得赶忙停了嘴。
梁稷见状,惊呼:
“大夫!大夫!”
大夫过来,按住袁崇焕的脉搏,然后又摇了摇头说道。
“准备后事吧,督师不行了……”
一刻钟后,袁崇焕慢慢醒过来了。
“筑城,修墙……”
“督师放心,我等一定把督师之愿禀报朝廷……”
邝露的回答,让袁崇焕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恰在这时,又有人进门,兴冲冲地对袁崇焕说:
“督师,督师,陛下派来的宣旨的中官来了,朝廷的封赐到了……”
睁开乏神的眼睛,袁崇焕想说些什么。
“上书陛下,辽,辽东急,急务,当,当属修、修……墙……”
但是他还没有说完,头一歪,人便没有了气息。
“督师!”
邝露的一声哭喊,把众人吓得面如土色,大家仿佛被惊醒似地,一齐放声大哭起来,房间里立时被浓重的悲痛所浸透。
前来宣旨的太监在得知消息后,也傻了眼。
“怎么人就死了呢?”
袁崇焕死了!
在消息传出时,在被焚毁了大半座城的沈阳城里,到处都是哭声,那怕是袁崇焕的冒进害死了上万人,可是他确实“收复”了辽东,他确实是“复辽功臣”,甚至还是第一。
现在袁崇焕死了。
带着不甘死去了。
在他死去时,雪下的更大了,天启六年的这个冬天,来的比往年更早一些,而且更加了寒冷,对于这样的寒冬,人们已经习惯了。
这一场冬雪下的很大,鹅毛似的雪花在空中飞舞着,随着雪越来越大风也刮得更大更起劲了,风卷雪,雪夹着风,就这样在沈阳城的上空飞舞着。
这雪好大啊!
大片大片的雪花,在风中卷杂着,天地间都是灰濛濛的,大雪就像一块广阔无垠的布,将天地都包围起来,使人分不出南北东西,辩不清房屋街道。
也就是在这样的漫天飞舞的大雪之中,袁崇焕身故的消息传到了京城,整个京城为之震荡不已。
天启皇帝痛哭不已,大为痛悼,綴朝三日。赐俅十六坛,又下令在都城外建立专祠以示纪念,还亲作了祭文来祭奠复辽后“呕心沥血”卒于沈阳的袁崇焕。
而朝臣们,尤其是那些在魏忠贤的刀柄下瑟瑟发抖的文官、士人,更是借着袁崇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行为,来给士大夫扬名,到处都是一片称颂之声,一时间,袁崇焕的名声达到了顶点。
这一切,似乎都是理所当然的,无论袁崇焕当初匆匆出兵害死了多少,那怕是他从出兵以来就几乎不曾与女真兵打过仗,所谓的复辽不过只是因为为瘟疫女真弃守辽东所致。但是对于天下来说,辽东是袁崇焕收复的,那怕是在接下来的日子十万明军有近五万人感染瘟疫,十之五六死于天花,以至于让辽东明军元气大伤,可这并不妨碍袁崇焕成为了大明的第一功臣。
甚至就连同他死后的遗折,也成了其功绩所在——至死不敢忘国家之事,仍然念叨着修筑边墙,巩固辽东边域。
有了袁崇焕的遗折,修筑边墙自然也就成了天启六年的再正确不过的政治正确之事,即便是有人言道“趁建奴元气大伤,遣兵追击,斩草除根”,也会遭到官员围攻。
修筑边墙,固守边城,那可是袁大督师的遗愿!如此,谁人敢再言北上追击!
在綴朝三日后,再一次上朝时,在官员们的建议下,天启皇帝下了旨意——拨银三百万两用于修筑辽东边墙,用于保护百姓。
天启六年冬,辽东奴患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