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月(27)
火车动了,紧接着,喇叭里传来悦耳的乐曲声,“同志哥,请喝一杯茶呀,请喝一杯茶,解放区的茶叶甜又香啊,甜又香啊...”
林雨桐斜靠在卧铺上,才觉得松了一口气。
开往北京的火车,人意外的多。大部分都是知青。买到票的,不一定能顺利上来。买不到票的也未必就上不了。车窗打开,先是将包裹塞进去,然后是人,一个一个的往车里爬。嫌弃穿的厚行动不利索,有的干脆将外面的大衣服脱了,零下二十多度的气温,就穿着线衣。真是拼了。
那个廖处、长弄得票,是卧铺票。而且交代过了,一定要照顾好。
这意思,就是不许里面再住别人了。
很多人,买不到卧铺票,但是人家能弄到车长给批的白条子。拿着条子人家也一样上车。那卧铺上挤得很,都成了软座了。
火车上的卧铺是三层的,只有最上面的那一层,没人敢挤。那就得看谁利索,能占这个好位置了。有票也不成,有票只能证明你能在这个车厢里。能在这卧铺上有个座位。
有那带着孩子的,就用网兜,给孩子凌空挂一个吊床来,三五岁的孩子,睡在上面刚合适。
叫林雨桐觉得有意思的事,凡是在火车上,好似大家都准备一个特别大的洋瓷洋瓷,她觉得那缸子,都能装两斤水。
只要列车员提着水壶过,都把杯子伸过去。但大部分情况,人家列车员能给你倒上半杯水就算不错了。这么人呢,一人两斤,得把列车员给累死。
可见这火车上的水多难得。
不过做火车也有福利的,那就是每个乘客,可以不要粮票,限购两个黑面包。
黑面包就是黑面做的面包。黑面就是将面粉磨了,麦麸并没有出来,掺和在一次。虽然粗糙,但也确实是细粮。不要粮票能买到细粮。都踊跃着呢。
列车员提着大的白布口袋,头上戴着白帽子,在密集的过道里穿梭。而火车上的饭,九成九的人都不回去,吃不起,也舍不得。
到时也有卖苹果,汽水,煮鸡蛋的。属于比较贵的东西,除非孩子哭闹的不行,否则没人乐意掏这份钱。
这时候的人,简朴是刻在骨子里的。
下车的时候,跟大多数人比,四爷跟林雨桐属于异类。东西太少了。看看人家,一个人身上挎着四五个包的,都是少的。而他们俩,就两包,四爷一手一个,林雨桐拽着他的衣服跟在后面。没办法,人太多了。怕冲散了。
到了出站口,远远的看见一个穿着四个兜蓝色干部装的人举着写着‘印’字的牌子。
四爷迎了过来,“你好同志,我姓印,是廖处叫您来的吗?”
那人诧异的看了一眼四爷,才点点头,“那就对了。走吧。跟我走。”
远远的马路对面,停着一辆吉普车。上了车,那人才道:“这房子,我带你们去。要是有人问起来,就说是杨和的远亲。这杨家没什么亲眷了。这房子也收回来十多年。我们单位,为了这个院子,都快打起来了。分单间的宿舍都不要。五六户都盯着这个院子。一闹这么些年,分给谁都不成。就这么闲置着。如今的说辞是,你们一家给了100块钱,然后要回房子。单位上也会马上给他们分个单间的。不会叫他们闹你就是了。另外,这老街坊邻居的,都搬走了,知道杨家根底的,也没有了。估计也没人问。要是有人问,你就这么说。”
四爷点点头,“那就多谢了。”相当于这个院子是600块钱买的。也就是说廖处要搭上六百块钱还有人情关系。这要是没有人情关系,这房子还真是不好买。
到了地方,就跟着人在小胡同里绕圈子,进了门,是个五福照壁。再往里走,就看到一个狭小的院子。只有一边是厢房。
“这是个小四合院拆开的。后面是正房,打了一堵墙,分出去成了一户人家。这两边带着厢房,又从中间砌了墙。左右两厢各是一户人家。这房子还算好,几面都是路口,各自能单独开门。有的一个院子住十几户二十多户人家,那才是遭罪呢。”那人解释了一句。
“嗯!”四爷点点头,“这是个三进院子吧。我们现在分出来的正房和厢房是二进院。”
那人看了一眼,“你这眼睛毒啊。可不是,前面那第一进院子,住了五户人家。门房都分出去了。后面那一进,带着大户人家下人住的后罩房,屋子更多。住了十一户人家。都是走一个大门进出。孩子哭大人闹的,更乱。”
四爷笑了一下,“这就挺好的。谢谢你了。”
林雨桐就打开包,拿了一兜子水果出来。有香蕉,橘子,苹果。“谢谢您费心。”
那人赶紧摆手,“太贵重了,可不能要。”
四爷就接过来,要给他送到车上去。两人便往外走,边说着什么。好像是打问这三进院子住户的情况。
林雨桐心想,要是真能都买下来,重新修缮一下,住着才叫舒坦呢。
厢房其实已经不算小了。进了门,是正堂。左右两个次间都是拱形门,敞开着。里面还算干净,显然是已经打扫过了。
“别忙着打扫了。”四爷伸手,帮林雨桐捂手,“一会有人送炉子和炭过来。”
对了!这玩意没有票也买不到。
林雨桐就问道,“那个人想要什么?”
“给他奶奶过生日,老人家快九十了。早些年老爷子送给老太太的金戒指,不是被查抄了吗?如今人老了,脑子糊涂了,整天念叨着她的戒指。那人的身份你也知道,不好去淘换这个。他跟廖处是表兄弟,姓廖的倒是机灵,只说我能办这事。可却没给我透底。我是看人家把屋子都打扫了,但是呢,大冬天的里面却什么都没有,这不就是摆明了等着咱们张口求他啊?”四爷看了看这屋子,“好在是阳面,要是阴面更受罪。”
林雨桐顺手就拿出一个细小的戒指。这是以前打赏丫头的。但却也是十足的真金。
“这就行了。”四爷拿在手上。
不一会门外有了响动,就见那人带着两个小伙子抬着一个特别大的铁炉子,还有铁皮做的长烟囱。这个厂烟囱要是能在屋子里多绕几圈,就跟暖气差不多了。
林雨桐就见四爷跟那人凑在一会咬耳朵,不一时,那人就笑了起来。招呼了一声,又有几个抬起炭的进来,紧跟着是一个大娘,手里抱着成套的锅碗瓢盆这些家什。
有人帮忙就是快,不到天黑,屋子里就拾掇齐整了。空间里的被褥往出一拿,铺上就齐活了。烧着炭的大炉子烧的很旺,其实没那么冷。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话真不假。”林雨桐叹了一声。
“本来我还想着去别的地方淘换呢。没想到你还带着这个。”四爷笑了一声,“这些东西,也就是在大城市敢拿出来。这地方胆子大的不少。刚才那人,手上戴的表可是很有年头了。还不定怎么来的?”
“古董?”林雨桐惊讶的道。
“表盘肯定是古董啊。其他的都是新的。所以,不懂行的肯定认不出来。”四爷笑了一下,“你当人家把那些收上来的古董都砸了烧了毁了?或者去废品站能找一车?傻不傻?这世上的人可不都是头脑发热的傻子。有的是顺势而动,趁火打劫的人。散落在外面的,价值大的少。不值得为了那点东西冒风险。真正的精品,都被人趁着乱劲偷着收藏了。损毁肯定有,不趁着损毁,怎么暗度陈仓啊。你不信等上十几年二十几年你瞧瞧,总有人手里还有这东西。要是有那沉得住气的,就一直这么收藏着,谁能知道?”
这话林雨桐是认同的。她老家就有那么一家,曾经是zao反头子。后来运动结束了,他也靠边站了。平时看着看着跟普通人家收入差不多吧,两口子都成了普通的工人,收入都是有数的。但人家就看着就是过的比别人滋润。没发现有别的赚钱门路,但却最早买电视,买冰箱,买洗衣机。买空调。给几个子女买房子。让人看得想不明白他的钱都是哪里来的。后来还是老两口子闹离婚,老婆气急了,才说他。说他这辈子就是缺了德了。坑了不知道多少人家,发了自己。将来要不得好死什么的。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大家都是蠢的,人家才是真正的精明人。
可是即便知道了又怎样?时过境迁了。谁还会提起当年的事。顶多从门口过的时候,愤愤不平几句罢了。当年的旧人都已经不在了。还能如何。
类似于这样的聪明人,这世上恐怕多了去了。
感叹了几句,两人又说了明儿要回家的事。
“爷这是新姑爷上门吧?”林雨桐打趣道。
四爷笑道:“老菜帮子了,还新姑爷呢?”
火车动了,紧接着,喇叭里传来悦耳的乐曲声,“同志哥,请喝一杯茶呀,请喝一杯茶,解放区的茶叶甜又香啊,甜又香啊...”
林雨桐斜靠在卧铺上,才觉得松了一口气。
开往北京的火车,人意外的多。大部分都是知青。买到票的,不一定能顺利上来。买不到票的也未必就上不了。车窗打开,先是将包裹塞进去,然后是人,一个一个的往车里爬。嫌弃穿的厚行动不利索,有的干脆将外面的大衣服脱了,零下二十多度的气温,就穿着线衣。真是拼了。
那个廖处、长弄得票,是卧铺票。而且交代过了,一定要照顾好。
这意思,就是不许里面再住别人了。
很多人,买不到卧铺票,但是人家能弄到车长给批的白条子。拿着条子人家也一样上车。那卧铺上挤得很,都成了软座了。
火车上的卧铺是三层的,只有最上面的那一层,没人敢挤。那就得看谁利索,能占这个好位置了。有票也不成,有票只能证明你能在这个车厢里。能在这卧铺上有个座位。
有那带着孩子的,就用网兜,给孩子凌空挂一个吊床来,三五岁的孩子,睡在上面刚合适。
叫林雨桐觉得有意思的事,凡是在火车上,好似大家都准备一个特别大的洋瓷洋瓷,她觉得那缸子,都能装两斤水。
只要列车员提着水壶过,都把杯子伸过去。但大部分情况,人家列车员能给你倒上半杯水就算不错了。这么人呢,一人两斤,得把列车员给累死。
可见这火车上的水多难得。
不过做火车也有福利的,那就是每个乘客,可以不要粮票,限购两个黑面包。
黑面包就是黑面做的面包。黑面就是将面粉磨了,麦麸并没有出来,掺和在一次。虽然粗糙,但也确实是细粮。不要粮票能买到细粮。都踊跃着呢。
列车员提着大的白布口袋,头上戴着白帽子,在密集的过道里穿梭。而火车上的饭,九成九的人都不回去,吃不起,也舍不得。
到时也有卖苹果,汽水,煮鸡蛋的。属于比较贵的东西,除非孩子哭闹的不行,否则没人乐意掏这份钱。
这时候的人,简朴是刻在骨子里的。
下车的时候,跟大多数人比,四爷跟林雨桐属于异类。东西太少了。看看人家,一个人身上挎着四五个包的,都是少的。而他们俩,就两包,四爷一手一个,林雨桐拽着他的衣服跟在后面。没办法,人太多了。怕冲散了。
到了出站口,远远的看见一个穿着四个兜蓝色干部装的人举着写着‘印’字的牌子。
四爷迎了过来,“你好同志,我姓印,是廖处叫您来的吗?”
那人诧异的看了一眼四爷,才点点头,“那就对了。走吧。跟我走。”
远远的马路对面,停着一辆吉普车。上了车,那人才道:“这房子,我带你们去。要是有人问起来,就说是杨和的远亲。这杨家没什么亲眷了。这房子也收回来十多年。我们单位,为了这个院子,都快打起来了。分单间的宿舍都不要。五六户都盯着这个院子。一闹这么些年,分给谁都不成。就这么闲置着。如今的说辞是,你们一家给了100块钱,然后要回房子。单位上也会马上给他们分个单间的。不会叫他们闹你就是了。另外,这老街坊邻居的,都搬走了,知道杨家根底的,也没有了。估计也没人问。要是有人问,你就这么说。”
四爷点点头,“那就多谢了。”相当于这个院子是600块钱买的。也就是说廖处要搭上六百块钱还有人情关系。这要是没有人情关系,这房子还真是不好买。
到了地方,就跟着人在小胡同里绕圈子,进了门,是个五福照壁。再往里走,就看到一个狭小的院子。只有一边是厢房。
“这是个小四合院拆开的。后面是正房,打了一堵墙,分出去成了一户人家。这两边带着厢房,又从中间砌了墙。左右两厢各是一户人家。这房子还算好,几面都是路口,各自能单独开门。有的一个院子住十几户二十多户人家,那才是遭罪呢。”那人解释了一句。
“嗯!”四爷点点头,“这是个三进院子吧。我们现在分出来的正房和厢房是二进院。”
那人看了一眼,“你这眼睛毒啊。可不是,前面那第一进院子,住了五户人家。门房都分出去了。后面那一进,带着大户人家下人住的后罩房,屋子更多。住了十一户人家。都是走一个大门进出。孩子哭大人闹的,更乱。”
四爷笑了一下,“这就挺好的。谢谢你了。”
林雨桐就打开包,拿了一兜子水果出来。有香蕉,橘子,苹果。“谢谢您费心。”
那人赶紧摆手,“太贵重了,可不能要。”
四爷就接过来,要给他送到车上去。两人便往外走,边说着什么。好像是打问这三进院子住户的情况。
林雨桐心想,要是真能都买下来,重新修缮一下,住着才叫舒坦呢。
厢房其实已经不算小了。进了门,是正堂。左右两个次间都是拱形门,敞开着。里面还算干净,显然是已经打扫过了。
“别忙着打扫了。”四爷伸手,帮林雨桐捂手,“一会有人送炉子和炭过来。”
对了!这玩意没有票也买不到。
林雨桐就问道,“那个人想要什么?”
“给他奶奶过生日,老人家快九十了。早些年老爷子送给老太太的金戒指,不是被查抄了吗?如今人老了,脑子糊涂了,整天念叨着她的戒指。那人的身份你也知道,不好去淘换这个。他跟廖处是表兄弟,姓廖的倒是机灵,只说我能办这事。可却没给我透底。我是看人家把屋子都打扫了,但是呢,大冬天的里面却什么都没有,这不就是摆明了等着咱们张口求他啊?”四爷看了看这屋子,“好在是阳面,要是阴面更受罪。”
林雨桐顺手就拿出一个细小的戒指。这是以前打赏丫头的。但却也是十足的真金。
“这就行了。”四爷拿在手上。
不一会门外有了响动,就见那人带着两个小伙子抬着一个特别大的铁炉子,还有铁皮做的长烟囱。这个厂烟囱要是能在屋子里多绕几圈,就跟暖气差不多了。
林雨桐就见四爷跟那人凑在一会咬耳朵,不一时,那人就笑了起来。招呼了一声,又有几个抬起炭的进来,紧跟着是一个大娘,手里抱着成套的锅碗瓢盆这些家什。
有人帮忙就是快,不到天黑,屋子里就拾掇齐整了。空间里的被褥往出一拿,铺上就齐活了。烧着炭的大炉子烧的很旺,其实没那么冷。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话真不假。”林雨桐叹了一声。
“本来我还想着去别的地方淘换呢。没想到你还带着这个。”四爷笑了一声,“这些东西,也就是在大城市敢拿出来。这地方胆子大的不少。刚才那人,手上戴的表可是很有年头了。还不定怎么来的?”
“古董?”林雨桐惊讶的道。
“表盘肯定是古董啊。其他的都是新的。所以,不懂行的肯定认不出来。”四爷笑了一下,“你当人家把那些收上来的古董都砸了烧了毁了?或者去废品站能找一车?傻不傻?这世上的人可不都是头脑发热的傻子。有的是顺势而动,趁火打劫的人。散落在外面的,价值大的少。不值得为了那点东西冒风险。真正的精品,都被人趁着乱劲偷着收藏了。损毁肯定有,不趁着损毁,怎么暗度陈仓啊。你不信等上十几年二十几年你瞧瞧,总有人手里还有这东西。要是有那沉得住气的,就一直这么收藏着,谁能知道?”
这话林雨桐是认同的。她老家就有那么一家,曾经是zao反头子。后来运动结束了,他也靠边站了。平时看着看着跟普通人家收入差不多吧,两口子都成了普通的工人,收入都是有数的。但人家就看着就是过的比别人滋润。没发现有别的赚钱门路,但却最早买电视,买冰箱,买洗衣机。买空调。给几个子女买房子。让人看得想不明白他的钱都是哪里来的。后来还是老两口子闹离婚,老婆气急了,才说他。说他这辈子就是缺了德了。坑了不知道多少人家,发了自己。将来要不得好死什么的。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大家都是蠢的,人家才是真正的精明人。
可是即便知道了又怎样?时过境迁了。谁还会提起当年的事。顶多从门口过的时候,愤愤不平几句罢了。当年的旧人都已经不在了。还能如何。
类似于这样的聪明人,这世上恐怕多了去了。
感叹了几句,两人又说了明儿要回家的事。
“爷这是新姑爷上门吧?”林雨桐打趣道。
四爷笑道:“老菜帮子了,还新姑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