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点10分,魏王李泰已经站在大殿上自己的位置,他向后望望,就看到刑部侍郎褚遂良,也早早的站在那里,两人点点头,相视会心地一笑。
今天,是他们露脸的时候,他们将向李世民,提出更换一批官员。到时候,所有大臣们,就能看到他们的威风了。
可是此时,中书省殿值官有点儿紧张起来,他发现今天和往常不同,前来上朝的官员,大部分还都没有露面儿。
8点20分,中书省殿值官,心中的紧张越来越厉害了。
以往这个时间,参加早朝的官员们,都已经各就各位了。今天就奇了怪了。按照各部上报的参与早朝的人数,今日应到754人,结果到现在为止,仅仅到了33人,这些人基本上是刑部的人,其余各部都只来了一个人。
朝廷重臣只有李泰来了,各部首长中除了刑部尚书以外,就只有工部尚书皇甫睿来了。
殿值官员急忙上报给中书侍郎岑文本。岑文本赶紧告诉了首领太监王德。
李世民已经梳洗打扮完毕,踌躇满志的准备上朝。
王德进来了,他慌张地说道:“皇上,不好了,今天很多大臣都没有来上朝。”
“什么?”李世民一听就急眼了。
李世民气冲冲的来到了大殿上,一看傻眼了,前来上朝的大臣们的人数,就只有平常上朝的零头。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又等了20分钟,仍然就只有这几个人。
李世民看到各部都来了人了。他质问道:“你们部里其他的人呢?”
结果,各部来人,都递上了一叠子奏章,全部都是请假条,也包括这几个人,就等着李世民批准,他们也准备转身走人呢。
工部尚书皇甫睿就更干脆了,人家是来上辞呈的。不给你干了。
这还了的?这是罢朝啊!
这是唐朝建立以来最为严重的事件之一了。
李世民愤怒极了,他想发火,想摔东西,想骂人,可惜没有观众和听众,有火都没处发了。
李世民十分无奈,站起来说道:“退朝吧。”说着就回到了书房。
他看到跟着进来的岑文本,板着脸问道:“今天是怎么回事儿?你事先没有得到消息吗?”
岑文本看到李世民发怒,他有些害怕,恭恭敬敬的站着说道:“昨天下午,臣倒是接到了几份请假的奏章,可是也就只有七八个人,也仅仅是比平常多了那么一点点而已,也没有引起臣的注意。
谁知道今天早朝,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李世民一生中经历了无数大风大浪,从来没有感觉到像今天这样的无力!
在以前,他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身边都站着一群坚定的支持者,然而今天……
他还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军方的将领们,没有一个人前来,也全部递交了请假奏章。
军队历来是李世民最重要的依仗啊!
在这一刻,李世民的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恐惧感。
他呆坐在椅子上,想了很久,说道:“文本,你去把房玄龄叫来。”
岑文本说道:“皇上,房大人没有来上朝,到他家里去叫他,恐怕要等一段时间。”
李世民挥挥手,示意无妨。
李世民,在书房里足足等了一个半小时,房玄龄来了。
“臣房玄龄参见皇上。”房玄龄行礼说道。
“玄龄,来,坐下。”李世民说道。
“谢皇上。”房玄龄说道。
李世民说道:“玄龄,听说你身体不舒服?”
房玄龄说道:“皇上,老臣知道您要问什么。
武德2年,老臣在渭北投奔皇上,至今已经26年了,如今,老臣已经62岁了,人老体衰,伺候不了皇上了,请准许老臣告老还乡吧。
这是老臣的辞呈,请皇上恩准。”
他从口袋里掏出了辞呈递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纳闷地说道:“玄龄,这么多年来,咱们君臣相互扶持,可以说既是君臣,又是挚友。
有什么心里话,就不能跟我说说吗?”
房玄龄说道:“皇上,老臣累了,没有精力再经历朝堂上的风雨了,请皇上允许老臣退下去,安享晚年吧。”
李世民不解地问道:“年初的时候,你还意气风发,说要好好辅佐我建设贞观之治呢。这还不到一年,怎么现在就想着告老还乡呢?”
房玄龄心道:“那个时候的你还是英明神武,没有迷信什么长生不老,求仙问道,现在的你成什么样子?
最关键的是,那个时候的朝堂,是那么健康团结、积极向上,老臣用不着勾心斗角,一心一意的发挥余热,是心甘情愿的。
自从你扶植了李泰,把朝堂上搞得乌烟瘴气。朝堂又开始陷入了内乱内讧。
老臣这个岁数了,没有精力再跟你们斗心眼了。趁着这个时候退下去,老臣也许还能得个善终。
你让我说,我说什么呢?我能跟你说,只有把李泰赶出朝堂才行吗?
你跟李泰是一家人,我只不过是个臣子,让我说什么?”
房玄龄打定了主意要激流勇退了。他说道:“皇上,老臣真是年纪大了,实在是力不从心了。看在老臣几十年来尽心辅佐皇上的份上,就答应老臣的请求。”
房玄龄一生辅佐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最危险的时候,也是坚定的站在李世民一边的,是李世民绝对的心腹。
李世民知道房玄龄心里有话要说,可是,明显的不信任自己,是有话不肯说啊。
房玄龄的态度,对李世民是一个触动。他看到谈话实在进行不下去,只好让房玄龄先离开了。
房玄龄走后,李世民想起来李孝恭了。他和李孝恭是堂兄弟,关系极为密切。这次上朝,李孝恭也没有出现,他就想跟李孝恭谈谈,于是,就派人去李孝恭。
一个多小时后,传旨太监回来说道:“皇上,李郡王病了,病的很厉害。奴才去到郡王府的时候,看到李郡王躺在病榻上,起不来了。”
李世民心中不信,决定亲自去看看。他吩咐备车,前往河间郡王府。17046
今天,是他们露脸的时候,他们将向李世民,提出更换一批官员。到时候,所有大臣们,就能看到他们的威风了。
可是此时,中书省殿值官有点儿紧张起来,他发现今天和往常不同,前来上朝的官员,大部分还都没有露面儿。
8点20分,中书省殿值官,心中的紧张越来越厉害了。
以往这个时间,参加早朝的官员们,都已经各就各位了。今天就奇了怪了。按照各部上报的参与早朝的人数,今日应到754人,结果到现在为止,仅仅到了33人,这些人基本上是刑部的人,其余各部都只来了一个人。
朝廷重臣只有李泰来了,各部首长中除了刑部尚书以外,就只有工部尚书皇甫睿来了。
殿值官员急忙上报给中书侍郎岑文本。岑文本赶紧告诉了首领太监王德。
李世民已经梳洗打扮完毕,踌躇满志的准备上朝。
王德进来了,他慌张地说道:“皇上,不好了,今天很多大臣都没有来上朝。”
“什么?”李世民一听就急眼了。
李世民气冲冲的来到了大殿上,一看傻眼了,前来上朝的大臣们的人数,就只有平常上朝的零头。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又等了20分钟,仍然就只有这几个人。
李世民看到各部都来了人了。他质问道:“你们部里其他的人呢?”
结果,各部来人,都递上了一叠子奏章,全部都是请假条,也包括这几个人,就等着李世民批准,他们也准备转身走人呢。
工部尚书皇甫睿就更干脆了,人家是来上辞呈的。不给你干了。
这还了的?这是罢朝啊!
这是唐朝建立以来最为严重的事件之一了。
李世民愤怒极了,他想发火,想摔东西,想骂人,可惜没有观众和听众,有火都没处发了。
李世民十分无奈,站起来说道:“退朝吧。”说着就回到了书房。
他看到跟着进来的岑文本,板着脸问道:“今天是怎么回事儿?你事先没有得到消息吗?”
岑文本看到李世民发怒,他有些害怕,恭恭敬敬的站着说道:“昨天下午,臣倒是接到了几份请假的奏章,可是也就只有七八个人,也仅仅是比平常多了那么一点点而已,也没有引起臣的注意。
谁知道今天早朝,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李世民一生中经历了无数大风大浪,从来没有感觉到像今天这样的无力!
在以前,他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身边都站着一群坚定的支持者,然而今天……
他还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军方的将领们,没有一个人前来,也全部递交了请假奏章。
军队历来是李世民最重要的依仗啊!
在这一刻,李世民的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恐惧感。
他呆坐在椅子上,想了很久,说道:“文本,你去把房玄龄叫来。”
岑文本说道:“皇上,房大人没有来上朝,到他家里去叫他,恐怕要等一段时间。”
李世民挥挥手,示意无妨。
李世民,在书房里足足等了一个半小时,房玄龄来了。
“臣房玄龄参见皇上。”房玄龄行礼说道。
“玄龄,来,坐下。”李世民说道。
“谢皇上。”房玄龄说道。
李世民说道:“玄龄,听说你身体不舒服?”
房玄龄说道:“皇上,老臣知道您要问什么。
武德2年,老臣在渭北投奔皇上,至今已经26年了,如今,老臣已经62岁了,人老体衰,伺候不了皇上了,请准许老臣告老还乡吧。
这是老臣的辞呈,请皇上恩准。”
他从口袋里掏出了辞呈递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纳闷地说道:“玄龄,这么多年来,咱们君臣相互扶持,可以说既是君臣,又是挚友。
有什么心里话,就不能跟我说说吗?”
房玄龄说道:“皇上,老臣累了,没有精力再经历朝堂上的风雨了,请皇上允许老臣退下去,安享晚年吧。”
李世民不解地问道:“年初的时候,你还意气风发,说要好好辅佐我建设贞观之治呢。这还不到一年,怎么现在就想着告老还乡呢?”
房玄龄心道:“那个时候的你还是英明神武,没有迷信什么长生不老,求仙问道,现在的你成什么样子?
最关键的是,那个时候的朝堂,是那么健康团结、积极向上,老臣用不着勾心斗角,一心一意的发挥余热,是心甘情愿的。
自从你扶植了李泰,把朝堂上搞得乌烟瘴气。朝堂又开始陷入了内乱内讧。
老臣这个岁数了,没有精力再跟你们斗心眼了。趁着这个时候退下去,老臣也许还能得个善终。
你让我说,我说什么呢?我能跟你说,只有把李泰赶出朝堂才行吗?
你跟李泰是一家人,我只不过是个臣子,让我说什么?”
房玄龄打定了主意要激流勇退了。他说道:“皇上,老臣真是年纪大了,实在是力不从心了。看在老臣几十年来尽心辅佐皇上的份上,就答应老臣的请求。”
房玄龄一生辅佐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最危险的时候,也是坚定的站在李世民一边的,是李世民绝对的心腹。
李世民知道房玄龄心里有话要说,可是,明显的不信任自己,是有话不肯说啊。
房玄龄的态度,对李世民是一个触动。他看到谈话实在进行不下去,只好让房玄龄先离开了。
房玄龄走后,李世民想起来李孝恭了。他和李孝恭是堂兄弟,关系极为密切。这次上朝,李孝恭也没有出现,他就想跟李孝恭谈谈,于是,就派人去李孝恭。
一个多小时后,传旨太监回来说道:“皇上,李郡王病了,病的很厉害。奴才去到郡王府的时候,看到李郡王躺在病榻上,起不来了。”
李世民心中不信,决定亲自去看看。他吩咐备车,前往河间郡王府。17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