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页
话是这样说,可谁知道禁军还有没有带着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万一他们自己好了却还传染别人怎么办?
第15章 .流言桐州刺史脑门疼,清河郡……
桐州刺史脑门疼,清河郡郡守更是欲哭无泪了,他刚从刺史府快马加鞭赶回东武城,就听到禁军得病的消息已经传遍东武城正有在整个清河郡蔓延的趋势。
一想到刺史大人让他“封锁消息”的命令,他几乎都要站不稳了,心里直呼天要亡他!
城内人心惶惶,崔氏一族也不安稳,疫病啊!这可是要命的,族老们到家主府进进出出商量对策。
“这禁军是冲崔氏而来,真要是把疫病传到清河来,我崔氏一族就是罪人啊!”有见过疫病传播后人间惨剧的族老直接开始哭了。
崔教授这几天一直沉默着,他把消息放出去后一直在等长安那边的动静,族里这边只是添添柴,等过几天那边儿的消息。
长安
长公主接到凌符的消息时也是一惊,但还没等她想好对策时,这消息却不胫而走传遍了长安城。
刘家在听到消息后,推波助澜又让人放出消息“派出去的禁军是为了为长公主谋私权。”
长公主一派气的半死,但流言压越大,惠嘉长公主明白这事儿她失了先机,所以一边派人放出政敌的“私秘风流韵事”分散注意力,一边写信给凌符,让他不要轻举妄动,一定要把疫病断绝才可行动。
事有轻重缓急,长公主心里有些后悔派这么多人出去,其实完全可以下令给桐州刺史,让地方军队去配合凌符,这样虽然过程可能没那么顺手,但也不至于陷入这种困境。
长公主不愧是玩转朝堂的政治好手,流言果然被更辛辣的“风流韵事”吸引了,再加上染病的禁军远在冀州,长安的百姓也并没很害怕,所以城内最热的话题从长公主变成了外戚家的私密隐事。
刘家听到后气的要吐血,他们家是天子外家,长公主头号政敌,流言蜚语说的最多的就是他们,原本想靠“民意”打击长公主这个女人,没想到被反将一军。
崔家的死士在长安待了几天,心里越发佩服自己女郎留了后手,这刘家难怪被长公主压死,这么有利的局面还能被翻盘,难怪荣安太后一死,外戚就再也压不住长公主了。
就在大家还在讨论禁军疫病和权贵隐私韵事时,又一则流言出来了,这次是世家的。
流言说崔氏一族眼看衰落了,崔清为了高官厚禄与家族富贵打算和长公主联姻,没看他们一族都没什么大官了,用一个嫡女换前途太划算了。
有人又反驳说了,人家崔家那嫡女是灶女怎么可能会拿来联姻,也有可能是长公主为了世家支持要拿小儿子去崔家入赘。
一时间长公主和崔氏一族又成了长安城最近的话题,而且加上前几天禁军疫病的消息,被人多番联想,就连权贵们也开始嘀咕了。
长公主听到这个消息直接气的摔了杯子,她听到禁军疫病的事儿没真的慌乱,因为这不是不能处理,可把崔家放出来真是诛心之言。
除非她放弃崔氏,否则只要崔氏答应和她联盟,那就做实了流言,她其实也不怕流言怎么说她,可她清楚世家最重名声,事情要失控了!
果然这个“流言”从长安传到清河郡时,崔氏族老几乎都要去祠堂以死谢罪了,他们觉得崔家几百年清誉真要被长公主给毁了!
崔教授把族老劝回去,并且立即上书陛下陈情,绝对不可能接受联姻,如果陛下和长公主不答应,他就带着孙女抹脖子,绝对不可能让崔氏蒙羞。
族老又哭了一场,表示他们也绝对不会接受长公主的威逼利诱,要是真让家主与灶女蒙羞,那阖族耆老就一起去长安城一头撞死。
原本族里其实有些人还真动了搭上长公主这条船的念头,甚至觉得把灶女拿出去联姻,再换个继承人就好,也许这正是他们旁支的机会。
当然了这个方法不能拿出来说,也不是所有族人都同意,可惜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崔氏如今陷入“贪慕富贵”流言中,最重要的是自证清白!
崔教授的陈情折子是快马加鞭送到长安的,并且他还给所有长安的故旧捎去了信。
折子和信大概意思差不多,他觉得自己是个罪人,身为臣子他不能为君分忧,身为宗子却没有传承好血脉,身为家主却没振兴家族,身为祖父却让孙女陷入流言,要不是孙女年幼失怙,他早就应该以死谢罪了。
然后后面又开始自证,说他无心仕途,回老家也是这个原因,只想耕读传家,养大孙女,最近听闻陛下和长公主惦念他派人探望,他愧疚难当,又听闻探望他的人生病了就更愧疚了,他崔清于国于家都没半寸功绩当不得贵人们的关怀,若是禁军真出了什么事,那他也只有以死谢罪了。
同时最后又表示,他身上的三品官身也请陛下收回去吧,万万不能因为他而让长公主被人攻击,他崔氏一族绝对不可能也不敢有这样的想法,以后谁要再说给他加官那他就一头碰死,谁要说拿他一族灶女换取富贵,他一族也没脸活了,打算一起在祖先面前谢罪。
反正那意思,谁再给他加官给他孙女说媒拉线他就去死,崔氏一族也一起死,这是生死大仇!
崔教授的折子上了没多久,清河崔氏其他五房的折子也来了,那意思一样,清河崔氏六房同气连枝,大祖房受辱那就是整个清河崔氏受辱,他们请求陛下找出传流言的幕后黑手,还清河崔氏一族清白。
--
第15章 .流言桐州刺史脑门疼,清河郡……
桐州刺史脑门疼,清河郡郡守更是欲哭无泪了,他刚从刺史府快马加鞭赶回东武城,就听到禁军得病的消息已经传遍东武城正有在整个清河郡蔓延的趋势。
一想到刺史大人让他“封锁消息”的命令,他几乎都要站不稳了,心里直呼天要亡他!
城内人心惶惶,崔氏一族也不安稳,疫病啊!这可是要命的,族老们到家主府进进出出商量对策。
“这禁军是冲崔氏而来,真要是把疫病传到清河来,我崔氏一族就是罪人啊!”有见过疫病传播后人间惨剧的族老直接开始哭了。
崔教授这几天一直沉默着,他把消息放出去后一直在等长安那边的动静,族里这边只是添添柴,等过几天那边儿的消息。
长安
长公主接到凌符的消息时也是一惊,但还没等她想好对策时,这消息却不胫而走传遍了长安城。
刘家在听到消息后,推波助澜又让人放出消息“派出去的禁军是为了为长公主谋私权。”
长公主一派气的半死,但流言压越大,惠嘉长公主明白这事儿她失了先机,所以一边派人放出政敌的“私秘风流韵事”分散注意力,一边写信给凌符,让他不要轻举妄动,一定要把疫病断绝才可行动。
事有轻重缓急,长公主心里有些后悔派这么多人出去,其实完全可以下令给桐州刺史,让地方军队去配合凌符,这样虽然过程可能没那么顺手,但也不至于陷入这种困境。
长公主不愧是玩转朝堂的政治好手,流言果然被更辛辣的“风流韵事”吸引了,再加上染病的禁军远在冀州,长安的百姓也并没很害怕,所以城内最热的话题从长公主变成了外戚家的私密隐事。
刘家听到后气的要吐血,他们家是天子外家,长公主头号政敌,流言蜚语说的最多的就是他们,原本想靠“民意”打击长公主这个女人,没想到被反将一军。
崔家的死士在长安待了几天,心里越发佩服自己女郎留了后手,这刘家难怪被长公主压死,这么有利的局面还能被翻盘,难怪荣安太后一死,外戚就再也压不住长公主了。
就在大家还在讨论禁军疫病和权贵隐私韵事时,又一则流言出来了,这次是世家的。
流言说崔氏一族眼看衰落了,崔清为了高官厚禄与家族富贵打算和长公主联姻,没看他们一族都没什么大官了,用一个嫡女换前途太划算了。
有人又反驳说了,人家崔家那嫡女是灶女怎么可能会拿来联姻,也有可能是长公主为了世家支持要拿小儿子去崔家入赘。
一时间长公主和崔氏一族又成了长安城最近的话题,而且加上前几天禁军疫病的消息,被人多番联想,就连权贵们也开始嘀咕了。
长公主听到这个消息直接气的摔了杯子,她听到禁军疫病的事儿没真的慌乱,因为这不是不能处理,可把崔家放出来真是诛心之言。
除非她放弃崔氏,否则只要崔氏答应和她联盟,那就做实了流言,她其实也不怕流言怎么说她,可她清楚世家最重名声,事情要失控了!
果然这个“流言”从长安传到清河郡时,崔氏族老几乎都要去祠堂以死谢罪了,他们觉得崔家几百年清誉真要被长公主给毁了!
崔教授把族老劝回去,并且立即上书陛下陈情,绝对不可能接受联姻,如果陛下和长公主不答应,他就带着孙女抹脖子,绝对不可能让崔氏蒙羞。
族老又哭了一场,表示他们也绝对不会接受长公主的威逼利诱,要是真让家主与灶女蒙羞,那阖族耆老就一起去长安城一头撞死。
原本族里其实有些人还真动了搭上长公主这条船的念头,甚至觉得把灶女拿出去联姻,再换个继承人就好,也许这正是他们旁支的机会。
当然了这个方法不能拿出来说,也不是所有族人都同意,可惜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崔氏如今陷入“贪慕富贵”流言中,最重要的是自证清白!
崔教授的陈情折子是快马加鞭送到长安的,并且他还给所有长安的故旧捎去了信。
折子和信大概意思差不多,他觉得自己是个罪人,身为臣子他不能为君分忧,身为宗子却没有传承好血脉,身为家主却没振兴家族,身为祖父却让孙女陷入流言,要不是孙女年幼失怙,他早就应该以死谢罪了。
然后后面又开始自证,说他无心仕途,回老家也是这个原因,只想耕读传家,养大孙女,最近听闻陛下和长公主惦念他派人探望,他愧疚难当,又听闻探望他的人生病了就更愧疚了,他崔清于国于家都没半寸功绩当不得贵人们的关怀,若是禁军真出了什么事,那他也只有以死谢罪了。
同时最后又表示,他身上的三品官身也请陛下收回去吧,万万不能因为他而让长公主被人攻击,他崔氏一族绝对不可能也不敢有这样的想法,以后谁要再说给他加官那他就一头碰死,谁要说拿他一族灶女换取富贵,他一族也没脸活了,打算一起在祖先面前谢罪。
反正那意思,谁再给他加官给他孙女说媒拉线他就去死,崔氏一族也一起死,这是生死大仇!
崔教授的折子上了没多久,清河崔氏其他五房的折子也来了,那意思一样,清河崔氏六房同气连枝,大祖房受辱那就是整个清河崔氏受辱,他们请求陛下找出传流言的幕后黑手,还清河崔氏一族清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