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赋、好字!”秦风见小乔写完一篇赋,忍不住赞叹。
小乔放下笔,拿起刚刚写了字的纸张在灯光下看了看,再翻过来看了看反面,竟然没有丝毫渗透过来,不由极为欣喜:“这纸太好了!”
这纸张的确好,比蔡侯纸好太多了, 但在秦风看来也只是一般般,这纸虽然写毛笔字不渗透到反面,也不扩散让字体显得模糊,但似乎还太薄,表面还有些糙,强度也不太够, 似乎还不够白。
在后世造纸有漂白剂可以用,也不知道古代人造纸是怎么让纸变得更白的。
制造工艺可以慢慢改进,这个倒是不急,现在既然有了这么一种纸张能够很好的用于书写和作画,这就可以利用已经摸索出来的工序和工艺进行大批量制造了。
秦风当即命人找来大批泥瓦匠和木工过来建造厂房设施和设备,为了暂时上的技术性保密,还得把各道工序进行分开,找来造纸的工人在经过培训之后上岗时只负责其中一道工序,不能随意往其他工序房间去,规定这些工人必须遵守,违反者重罚。
短短一个月,造纸厂就建造完成了,各道工序的设施和工具都相应建造完成,在秦风的亲自指导下,造纸厂正式开始开工生产。
他自己不可能每天都待在造纸厂,由当初跟着他进行过试验的几个亲兵在厂里负责技术指导,同时也进行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有制造出更好纸张的责任。
刚开始,宛城的百姓们并不知这个厂是干嘛的,很多人不识字, 不认识挂在造纸厂门口的牌子,但有读书人经过,向人们做出解释之后才知道这是制造蔡侯纸的厂房。
蔡侯纸?人们可谓兴趣大增,因为这个时候蔡侯纸的制造效率太过低下,而且生产工艺对外界是保密的,有人想大规模生产制造都不行。
南阳这地界竟然也有人在制造蔡侯纸?很多人读书人和士族之人都对此颇为好奇,甚至还有不少人准备看笑话,想制造蔡侯纸?做梦去吧,如果蔡侯纸是这么容易制造出来,只怕蔡侯纸早就泛滥成灾了。
不仅是宛城的百姓们不明白,就连太守府很多官吏都不清楚这个造纸厂的来历,不知道它背后的主人是谁。
直到在一次议事快结束时,秦风命人拿来一叠白纸给每个谋士和官员分了一小叠,官员谋士们都十分惊奇,一个个拿在手里左看右看,爱不释手。
秦风随即命人拿来笔墨,众官员谋士纷纷泼墨挥毫,一个个各写下一篇文章, 还意犹未尽,因为这种舒适的书写感觉实在太每秒了。
杨弘激动的问道:“主公,这纸······”
秦风笑道:“你们猜得不错, 这纸就是那家造纸厂制造出来的,用这种纸张书写的感觉如何?”
杨弘语无伦次的说:“很便利,太舒适了!若是所有读书人、官府公文都能用这种纸张来书写,那就太方便了,比竹简、木牍方便携带和保存!”
纸张比起竹简和木牍的确要方便无数倍,也更容易保存,以前官员和读书人出远门要用车辆拉着一大车竹简,还担心刮风下雨淋湿,而有了纸张,可以做成书籍,用木箱子装着,一车可以装很多。
同时,杨弘也预见了如果这种纸张能够大规模生产并售卖,对于文明的传播和推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徐庶这时也问道:“主公,不知生产这么一张纸的成本是几何?是否能够大量制造并售卖呢?”
秦风说道:“目前因为生产得少,所以成本还有一些高,但如果大规模生产,可以相对降低成本,但这纸张生产出来之后,对我们南阳官府和学堂可以以较低的价钱售卖,让公文用纸成为常态,让学子们能够用于书写,但是对外销售就必须要以高价销售了,这纸张的作用诸位也都清楚,我可不想我们辛辛苦苦研制出来,到最后却便宜了其他人!”
这个决定是秦风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在最开始的几年之间,纸张绝对不能贱卖,因为这很可能为他人作嫁衣裳,要打破旧的社会阶层,打破士族对于知识、文字的垄断,这纸张是很关键的一环,但也不是绝对的一环,如果弄不好,反而被士族得利。
秦风打算在最初的时期,纸张的销售必须要以高价出售,把天下市场都垄断,等到他的势力扩张到一定的程度,能够达到左右天下局势的地步,到时候他在把更加先进的活字印刷书搬出来,以活字印刷术大量刊印书籍,囤积大批量的书籍,以低廉的价格售卖。
到那时,就是彻底终结士族对于知识和文化的垄断地位的时候,到时候寒门、平民的子弟也可以买得起书,都可以读得起书。
“只要老子把活字印刷术搞出来,老子倒要看你们这些士族还怎么搞‘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秦风心里嘀咕道。
在场的谋士和官员们也都明白秦风的意思,最开始纸张的确不宜以低廉的价格销售,这只会便宜那些士族,士族们有钱,大多数商贾都是他们的附庸,他们以低廉的价格买回去,再以高昂的价格出售,寒门士子买不起,用不上。
而某些从事这个行业的士族却可以大赚特赚,牟取暴利,他们甚至还以用纸张抄录文章制作成书籍售卖,获取更多暴利,寒门士子同样还是用不起。
说起书籍,秦风又动了心思,只要这种纸张在市面上售卖,肯定会有人想到用它来制作书籍,与其让别人大把大把的挣钱,为什么老子不把这钱给挣了?老子控制了原材料载体,还把干不过士族?
于是伏牛书院很多学子开始了兼职,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抄录典籍,把竹简和木牍上的文章内容抄录在一册册空白线装书上,要求字迹工整,不能出现错别字。
抄录一百字可得一枚钱,一千字得十钱,错一个字扣一枚钱。
学子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线装书,翻开封面,书页上有一条条竖线把书页划分为一个个条形空格,书写时从坐到右,从上到下,字体写得很工整,写完之后整个书页看上去就会显得很整齐。
小乔放下笔,拿起刚刚写了字的纸张在灯光下看了看,再翻过来看了看反面,竟然没有丝毫渗透过来,不由极为欣喜:“这纸太好了!”
这纸张的确好,比蔡侯纸好太多了, 但在秦风看来也只是一般般,这纸虽然写毛笔字不渗透到反面,也不扩散让字体显得模糊,但似乎还太薄,表面还有些糙,强度也不太够, 似乎还不够白。
在后世造纸有漂白剂可以用,也不知道古代人造纸是怎么让纸变得更白的。
制造工艺可以慢慢改进,这个倒是不急,现在既然有了这么一种纸张能够很好的用于书写和作画,这就可以利用已经摸索出来的工序和工艺进行大批量制造了。
秦风当即命人找来大批泥瓦匠和木工过来建造厂房设施和设备,为了暂时上的技术性保密,还得把各道工序进行分开,找来造纸的工人在经过培训之后上岗时只负责其中一道工序,不能随意往其他工序房间去,规定这些工人必须遵守,违反者重罚。
短短一个月,造纸厂就建造完成了,各道工序的设施和工具都相应建造完成,在秦风的亲自指导下,造纸厂正式开始开工生产。
他自己不可能每天都待在造纸厂,由当初跟着他进行过试验的几个亲兵在厂里负责技术指导,同时也进行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有制造出更好纸张的责任。
刚开始,宛城的百姓们并不知这个厂是干嘛的,很多人不识字, 不认识挂在造纸厂门口的牌子,但有读书人经过,向人们做出解释之后才知道这是制造蔡侯纸的厂房。
蔡侯纸?人们可谓兴趣大增,因为这个时候蔡侯纸的制造效率太过低下,而且生产工艺对外界是保密的,有人想大规模生产制造都不行。
南阳这地界竟然也有人在制造蔡侯纸?很多人读书人和士族之人都对此颇为好奇,甚至还有不少人准备看笑话,想制造蔡侯纸?做梦去吧,如果蔡侯纸是这么容易制造出来,只怕蔡侯纸早就泛滥成灾了。
不仅是宛城的百姓们不明白,就连太守府很多官吏都不清楚这个造纸厂的来历,不知道它背后的主人是谁。
直到在一次议事快结束时,秦风命人拿来一叠白纸给每个谋士和官员分了一小叠,官员谋士们都十分惊奇,一个个拿在手里左看右看,爱不释手。
秦风随即命人拿来笔墨,众官员谋士纷纷泼墨挥毫,一个个各写下一篇文章, 还意犹未尽,因为这种舒适的书写感觉实在太每秒了。
杨弘激动的问道:“主公,这纸······”
秦风笑道:“你们猜得不错, 这纸就是那家造纸厂制造出来的,用这种纸张书写的感觉如何?”
杨弘语无伦次的说:“很便利,太舒适了!若是所有读书人、官府公文都能用这种纸张来书写,那就太方便了,比竹简、木牍方便携带和保存!”
纸张比起竹简和木牍的确要方便无数倍,也更容易保存,以前官员和读书人出远门要用车辆拉着一大车竹简,还担心刮风下雨淋湿,而有了纸张,可以做成书籍,用木箱子装着,一车可以装很多。
同时,杨弘也预见了如果这种纸张能够大规模生产并售卖,对于文明的传播和推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徐庶这时也问道:“主公,不知生产这么一张纸的成本是几何?是否能够大量制造并售卖呢?”
秦风说道:“目前因为生产得少,所以成本还有一些高,但如果大规模生产,可以相对降低成本,但这纸张生产出来之后,对我们南阳官府和学堂可以以较低的价钱售卖,让公文用纸成为常态,让学子们能够用于书写,但是对外销售就必须要以高价销售了,这纸张的作用诸位也都清楚,我可不想我们辛辛苦苦研制出来,到最后却便宜了其他人!”
这个决定是秦风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在最开始的几年之间,纸张绝对不能贱卖,因为这很可能为他人作嫁衣裳,要打破旧的社会阶层,打破士族对于知识、文字的垄断,这纸张是很关键的一环,但也不是绝对的一环,如果弄不好,反而被士族得利。
秦风打算在最初的时期,纸张的销售必须要以高价出售,把天下市场都垄断,等到他的势力扩张到一定的程度,能够达到左右天下局势的地步,到时候他在把更加先进的活字印刷书搬出来,以活字印刷术大量刊印书籍,囤积大批量的书籍,以低廉的价格售卖。
到那时,就是彻底终结士族对于知识和文化的垄断地位的时候,到时候寒门、平民的子弟也可以买得起书,都可以读得起书。
“只要老子把活字印刷术搞出来,老子倒要看你们这些士族还怎么搞‘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秦风心里嘀咕道。
在场的谋士和官员们也都明白秦风的意思,最开始纸张的确不宜以低廉的价格销售,这只会便宜那些士族,士族们有钱,大多数商贾都是他们的附庸,他们以低廉的价格买回去,再以高昂的价格出售,寒门士子买不起,用不上。
而某些从事这个行业的士族却可以大赚特赚,牟取暴利,他们甚至还以用纸张抄录文章制作成书籍售卖,获取更多暴利,寒门士子同样还是用不起。
说起书籍,秦风又动了心思,只要这种纸张在市面上售卖,肯定会有人想到用它来制作书籍,与其让别人大把大把的挣钱,为什么老子不把这钱给挣了?老子控制了原材料载体,还把干不过士族?
于是伏牛书院很多学子开始了兼职,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抄录典籍,把竹简和木牍上的文章内容抄录在一册册空白线装书上,要求字迹工整,不能出现错别字。
抄录一百字可得一枚钱,一千字得十钱,错一个字扣一枚钱。
学子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线装书,翻开封面,书页上有一条条竖线把书页划分为一个个条形空格,书写时从坐到右,从上到下,字体写得很工整,写完之后整个书页看上去就会显得很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