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月凉虽然不在现场,但完全能够想象出闻老狐狸道貌岸然的模样。
至于那老皇帝,呵呵……
她才不信他有这么大度,分明是又在打什么小算盘。
夏怀珣被女儿的小模样逗笑了。
“月儿啊,咱们一直以来都盯着太子,如今他已经没有指望了,你竟一点也不高兴么?”
夏月凉扯了扯嘴角:“太子与我又没有什么过节儿,之所以盼着他倒台还不都是因为那只老狐狸。
如今他没了指望,那老狐狸却还在活蹦乱跳,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还有啊,这一次太子倒台可谓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可来得太过容易的东西,我总觉得不踏实。”
夏怀珣欣慰地点点头。
月儿又成长了。
得之不喜,失之不忧,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最近一年太子一党太过安静,连他都有些沉不住气了。
谁知在这种时候会爆出如此严重的两件事情,直接把太子拉下马。
虽说达成目的的方法不重要,但正如月儿方才所言,来得太过容易的东西,心里是不可能踏实的。
整件事情必然有人在幕后操纵,让人防不胜防。
果然就听夏月凉问道:“爹爹,我总觉得这件事是有人故意爆出来的,目的就是要让太子把位置让出来。”
夏怀珣端起茶杯晃了晃:“你的意思是说,谁最终坐上那个位置,事情便是谁做的?”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可陛下的心思谁能猜得透呢?”
“陛下的儿子很多,虽说年龄资历最合适的只有三个,但他的身体还非常硬朗,一时间倒也不着急立储。”
夏月凉撇撇嘴。
老皇帝当然不着急,毕竟在咽气之前,谁都以为自己身体硬朗,至少还能活个几十年。
可朝臣们肯定着急啊。
自古以来皇帝就没有几个长寿的,活到花甲已属罕见。
陛下眼看着就满六十岁了,万一哪天突然那啥了,岂不是天下大乱?
“爹爹,您觉得兴安王怎么样?”
夏怀珣无奈道:“你这丫头真应该是个小子,整日就喜欢琢磨这些事情。”
夏月凉吐了吐舌头:“我要是个小子,肯定和您一个样,才不愿意去伺候皇帝。
正因为是个姑娘,闲着没事儿才议论几句,您当我真在乎谁当皇帝?”
夏怀珣笑道:“那为父也闲着无聊问一问,你觉得兴安王适合做皇帝吗?”
“呃……”夏月凉想了想:“我对兴安王算不上了解,但他脾气温和不好事,遇见麻烦一向都是绕着走的。
但谁也不好说他是本性如此还是故意伪装。毕竟是皇帝的儿子,若是真的单纯恐怕也活不到今日。
不过我觉得言傅卿倒是挺不错,他虽然心眼多,但人品是非常端正的,这都是爹爹的功劳。”
“又拍马屁!”夏怀珣笑骂了一句,又道:“傅卿这孩子的确是不错,但陛下未必有那样的心思,否则也不会让他做为父的学生。”
夏月凉又一次撇嘴。
老皇帝真是够了!
今天怀疑这个,明天怀疑那个,忘年之交不放心,自己的孙子也不放心。
他索性活个万万年,皇位留着自己玩吧!
夏怀珣道:“说起陛下属意的人选,为父倒是想起一个人,博思王言成豫。”
博思王言成豫?
夏月凉的眉头皱了起来。
她年纪太小,六岁以前又住在半池山庄,并没有见过这位传说中早已遭老皇帝厌弃的二皇子。
但说起同夏家的渊源,众多皇子中就数他最深。
言成豫的生母是早已经故去的淑妃韦氏,据说是一位容貌才情绝佳的女子。
当初若不是先帝看中苏家姑娘做儿媳,奉国的皇后本该姓韦。
可惜天妒红颜,老皇帝登基没多久,韦淑妃就染了重病,走的时候言成豫还是个三四岁的孩童。
没有了亲娘的庇护,言成豫在皇宫里过得很是艰难,幸亏有太后的照看,他才得以顺利长大成人。
言成豫继承了韦淑妃的容貌和才情,在一众略显平庸的皇子中间鹤立鸡群,也惹来了无数的猜忌。
太子之所以早年间就沉不住气,这便是最主要的原因。
老皇帝丝毫不掩饰他对二儿子的喜爱,不仅时常给予丰厚的赏赐,还让夏太师亲自教导他读书。
这么一来,太子背后的闻、陆、苏三家就更坐不住了。
言成豫本就受宠,若是再有了夏家的支持,太子就彻底没戏了,他们这一大群人岂不是要去喝西北风?
于是他们多番算计,终于让老皇帝对言成豫产生了猜忌之心。
十七年前,言成豫的正妃明氏身怀六甲,老皇帝丝毫不留情面,把他年仅四岁的长子扣在京城,其他人逐出京城去往凤城就藩。
夏太师一向喜欢言成豫,除了他本身聪明好学之外,还有他舅舅和母妃的缘故。
当初他在申家求学,韦淑妃的父亲也在申家书院任职。
兄妹二人与夏太师年纪相仿,时常在一起念书游玩。
看在故交的情面上,夏太师非但没有极力与言成豫撇清干系,对他依旧颇多照顾,甚至还有意促成长孙女与他长子的亲事。
七年前,两个孩子已经到了婚嫁之年,言成豫向老皇帝请旨,亲自来了一趟京城。
没想到就是那一回,夏家和言成豫彻底撕破脸皮,老死不相往来。
这些事情夏月凉并没有亲身经历,长辈们又不肯对她细说详情,因此她也是一知半解。
尤其是最要紧的部分,比如说十七年前老皇帝与言成豫翻脸的原因,七年前夏家与他彻底决裂的原因,她通通不知道。
今日难得父亲主动提起博思王言成豫,夏月凉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她给夏怀珣倒了一杯茶,笑着问道:“博思王不是早就被老皇帝厌弃了么,爹爹为何会这么想?”
夏怀珣笑道:“陛下老谋深算,便是你祖父那般睿智,也不敢说对他的心思了如指掌。
以他当初对韦淑妃的宠爱,应该不至于轻易放弃她唯一的儿子。
为父甚至觉得陛下有可能是为了保护博思王,这才将其逐出京城。”
至于那老皇帝,呵呵……
她才不信他有这么大度,分明是又在打什么小算盘。
夏怀珣被女儿的小模样逗笑了。
“月儿啊,咱们一直以来都盯着太子,如今他已经没有指望了,你竟一点也不高兴么?”
夏月凉扯了扯嘴角:“太子与我又没有什么过节儿,之所以盼着他倒台还不都是因为那只老狐狸。
如今他没了指望,那老狐狸却还在活蹦乱跳,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还有啊,这一次太子倒台可谓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可来得太过容易的东西,我总觉得不踏实。”
夏怀珣欣慰地点点头。
月儿又成长了。
得之不喜,失之不忧,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最近一年太子一党太过安静,连他都有些沉不住气了。
谁知在这种时候会爆出如此严重的两件事情,直接把太子拉下马。
虽说达成目的的方法不重要,但正如月儿方才所言,来得太过容易的东西,心里是不可能踏实的。
整件事情必然有人在幕后操纵,让人防不胜防。
果然就听夏月凉问道:“爹爹,我总觉得这件事是有人故意爆出来的,目的就是要让太子把位置让出来。”
夏怀珣端起茶杯晃了晃:“你的意思是说,谁最终坐上那个位置,事情便是谁做的?”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可陛下的心思谁能猜得透呢?”
“陛下的儿子很多,虽说年龄资历最合适的只有三个,但他的身体还非常硬朗,一时间倒也不着急立储。”
夏月凉撇撇嘴。
老皇帝当然不着急,毕竟在咽气之前,谁都以为自己身体硬朗,至少还能活个几十年。
可朝臣们肯定着急啊。
自古以来皇帝就没有几个长寿的,活到花甲已属罕见。
陛下眼看着就满六十岁了,万一哪天突然那啥了,岂不是天下大乱?
“爹爹,您觉得兴安王怎么样?”
夏怀珣无奈道:“你这丫头真应该是个小子,整日就喜欢琢磨这些事情。”
夏月凉吐了吐舌头:“我要是个小子,肯定和您一个样,才不愿意去伺候皇帝。
正因为是个姑娘,闲着没事儿才议论几句,您当我真在乎谁当皇帝?”
夏怀珣笑道:“那为父也闲着无聊问一问,你觉得兴安王适合做皇帝吗?”
“呃……”夏月凉想了想:“我对兴安王算不上了解,但他脾气温和不好事,遇见麻烦一向都是绕着走的。
但谁也不好说他是本性如此还是故意伪装。毕竟是皇帝的儿子,若是真的单纯恐怕也活不到今日。
不过我觉得言傅卿倒是挺不错,他虽然心眼多,但人品是非常端正的,这都是爹爹的功劳。”
“又拍马屁!”夏怀珣笑骂了一句,又道:“傅卿这孩子的确是不错,但陛下未必有那样的心思,否则也不会让他做为父的学生。”
夏月凉又一次撇嘴。
老皇帝真是够了!
今天怀疑这个,明天怀疑那个,忘年之交不放心,自己的孙子也不放心。
他索性活个万万年,皇位留着自己玩吧!
夏怀珣道:“说起陛下属意的人选,为父倒是想起一个人,博思王言成豫。”
博思王言成豫?
夏月凉的眉头皱了起来。
她年纪太小,六岁以前又住在半池山庄,并没有见过这位传说中早已遭老皇帝厌弃的二皇子。
但说起同夏家的渊源,众多皇子中就数他最深。
言成豫的生母是早已经故去的淑妃韦氏,据说是一位容貌才情绝佳的女子。
当初若不是先帝看中苏家姑娘做儿媳,奉国的皇后本该姓韦。
可惜天妒红颜,老皇帝登基没多久,韦淑妃就染了重病,走的时候言成豫还是个三四岁的孩童。
没有了亲娘的庇护,言成豫在皇宫里过得很是艰难,幸亏有太后的照看,他才得以顺利长大成人。
言成豫继承了韦淑妃的容貌和才情,在一众略显平庸的皇子中间鹤立鸡群,也惹来了无数的猜忌。
太子之所以早年间就沉不住气,这便是最主要的原因。
老皇帝丝毫不掩饰他对二儿子的喜爱,不仅时常给予丰厚的赏赐,还让夏太师亲自教导他读书。
这么一来,太子背后的闻、陆、苏三家就更坐不住了。
言成豫本就受宠,若是再有了夏家的支持,太子就彻底没戏了,他们这一大群人岂不是要去喝西北风?
于是他们多番算计,终于让老皇帝对言成豫产生了猜忌之心。
十七年前,言成豫的正妃明氏身怀六甲,老皇帝丝毫不留情面,把他年仅四岁的长子扣在京城,其他人逐出京城去往凤城就藩。
夏太师一向喜欢言成豫,除了他本身聪明好学之外,还有他舅舅和母妃的缘故。
当初他在申家求学,韦淑妃的父亲也在申家书院任职。
兄妹二人与夏太师年纪相仿,时常在一起念书游玩。
看在故交的情面上,夏太师非但没有极力与言成豫撇清干系,对他依旧颇多照顾,甚至还有意促成长孙女与他长子的亲事。
七年前,两个孩子已经到了婚嫁之年,言成豫向老皇帝请旨,亲自来了一趟京城。
没想到就是那一回,夏家和言成豫彻底撕破脸皮,老死不相往来。
这些事情夏月凉并没有亲身经历,长辈们又不肯对她细说详情,因此她也是一知半解。
尤其是最要紧的部分,比如说十七年前老皇帝与言成豫翻脸的原因,七年前夏家与他彻底决裂的原因,她通通不知道。
今日难得父亲主动提起博思王言成豫,夏月凉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她给夏怀珣倒了一杯茶,笑着问道:“博思王不是早就被老皇帝厌弃了么,爹爹为何会这么想?”
夏怀珣笑道:“陛下老谋深算,便是你祖父那般睿智,也不敢说对他的心思了如指掌。
以他当初对韦淑妃的宠爱,应该不至于轻易放弃她唯一的儿子。
为父甚至觉得陛下有可能是为了保护博思王,这才将其逐出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