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华打了个突,反问:“你说啥?”
高爱国硬着头皮说:“大哥跟我说了好几次了,卖鸭子、看鸭棚,这些事情,永进也能做,还能做得更好……我的意思是,永进就在家门口,所以做起来更方便,所以请永进来,也可以呀!”
刘爱华没有直接发火,而是说:“就那么点鸭子,有我哥和永福两个人就够了,永进来了也没事干呀。”
高爱国挠挠头:“这就让大勇哥和永进看呗,永福……”
刘爱华冷笑起来:“高爱国,卖鸭子每天早上三点多就得去,那时候是谁主动帮我的?永福二话不说就连夜赶来!那时候的高永进在干什么?在看我们的笑话呢!还说鸭子肯定把卖不出去!”
这事儿的确存在,当时的高永进的确这样发出过疑问。
高爱国苦着脸,“这不那时候他也是好心,周围怀疑卖不掉的也不止他一个,对不?现在要是叫永进半夜去,他也会去的。”
刘爱华一腔郁气无从发泄,“高爱国,你要是自己能养鸭子,你就叫你侄子帮你看鸭棚。山月姐妹三个起早贪黑做点事情出来,但凡是个人,就没那个脸去捡便宜。别以为大勇和永福是我哥和我侄子,我就偏袒他们?你错了!山月那时候病还没好,你妈你哥你侄子逼着她下田去,可到了我哥家,我哥只让她在家做饭,还每顿饭都有肉有鱼。那时候我还以为是你偷偷给山月给的钱,后来我知道不是。高爱国,你侄子是怎么欺负山月的你眼睛瞎了?他怎么有脸给你说这话?”
说着说着,刘爱华激动起来:“盖房子的时候,不是我哥我妹她们来帮忙的?你们高家帮着捡过一块砖头?给工资她们也没拿全乎,说我家现在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高爱国小声辩解:“那不是大哥和老三家也在盖房子嘛……”
刘爱华竟然还被噎住了,随即涨红了脸:“你有脸你去给永福说,永福啊,大姑父这里已经答应了侄子所以不要你了,你回去吧。你去说,你有脸说不?山月让永福干什么,永福就干什么,叫他半夜三点起床就起床,叫他上午十点喂就十点喂,一分一秒都不差。你们家高永进,山月让他干什么,他肯吗?吃个菜都挑三拣四,他能吃得了半夜睡鸭棚的苦?耽误了山月的事情,高永进能赔不?”
高永进的确不是刘永福那种沉默寡言埋头苦干的性子,高永进更跳脱、更挑剔。
高爱国也不得不承认,在鸭子慢慢长大后的喂养过程中,刘大勇父子起的作用非常大。
现在,高山月每卖一千只鸭子就给他们父子一百多块钱,他们前后来工作二十天左右,高爱国觉得也很值。
最主要的是,放心。
见高爱国不吭声了,刘爱华冷嗤道:“高爱国,这看着山月卖鸭子赚钱眼红也去养鸭子的不止一家两家,你看看她们都赚到钱没有?没有。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只有山月养鸭子才能赚钱,所以如果不听山月的,谁知道会不会亏本。我就问你,万一亏了,你怎么办?”
说完话,刘爱华起身将红薯担到小洋楼几米之外、靠着围墙的小房子里,这里有地窖房,有猪圈,有放农具的房,还有放柴火等杂物的房子。
房子都不大,但是布置得恰到好处,东西归类放置显得干净整洁,刘爱华非常满意。
她阴着脸,将红薯狠狠按在地上。
真是不要脸!
太不要脸了!
虐待完了红薯,刘爱华还不解气,返回去再教育了一番高爱国:“高爱国,我看你是住了几天小洋楼被不知道东南西北在哪了!你只看到山月赚到了钱,却不知道山月要多操心。这几个月吃好喝好了,可山月胖了没有?招娣肥了没有?那是因为她们每天都要操很多心,怕明天就没有鸭食了,怕鸭子生病了,怕鸭子卖不掉了……你只管睡你的觉,你却从不想想,山月和招娣花了多少心思多少精力。你有本事你也养鸭子,你叫你侄子去看鸭棚,我屁都不放一个!”
说完,气冲冲挑着箩筐走了。
高爱国无奈摇摇头,叹口气,喃喃自语:“哎,不叫就不叫呗,我又没说啥。”
到了红薯地里,刘爱华将这个事给高山月说了。
高山月赞同刘爱华:“妈,是这个道理。之所以请舅舅和永福哥,就因为他们办事牢靠,安分守己。至于高家人……我请他们,我那不是请了个爷回来吗?好烟好酒供着,人家还指手画脚,凭啥呢?”
刘爱华很高兴高山月这样说,毕竟刘大勇是自己的亲哥哥,她打心眼里还是希望高山月更亲近娘舅一家。
高山月却有自己的打算,等到县城的烤鸭店开好了之后,还打算请二姨、三姨去帮忙。二姨刘爱红话不多,干活麻利。三姨刘爱云脑子灵活,能说会道。
不过,现在还不是说这话的时候。
到了下午放学时分,不用四春开喊,村里的孩子们挎着书包就一窝蜂跑来了高家。
四春把电视机一开,竟然有图象?
而且还是彩色的?
一时间,客厅里叽叽喳喳,热闹极了。
也时不时有家长过来喊自家孩子回去,顺便跟主人打个招呼:“爱国啊,这以后你们家就天天都能看电影了?”
高爱国坐在客厅外的走廊上做篾匠活,嘴角不由自主轻轻翘起,“山月说,这个不叫电影,叫电视机。而且这个不是我家的,用几天就得还给人家。”
“电视机?这和电影看起来一模一样,人都会动。”
另外一个家长也说:“可不是。这在家里天天能看电影了,爱国,你可真有福气。”
高爱国笑得更加和气谦虚,“这哪什么福气不福气的,还不是吃饭干活。”
“爱国,你这好福气可不是吹的,你看看咱们村现在谁有你这么舒服?”
聊了几句,一个村民说:“爱国,你们家招娣真的要在家招赘吗?我一个亲戚家孩子就很不错,长得周正也勤快踏实。”
高爱国硬着头皮说:“大哥跟我说了好几次了,卖鸭子、看鸭棚,这些事情,永进也能做,还能做得更好……我的意思是,永进就在家门口,所以做起来更方便,所以请永进来,也可以呀!”
刘爱华没有直接发火,而是说:“就那么点鸭子,有我哥和永福两个人就够了,永进来了也没事干呀。”
高爱国挠挠头:“这就让大勇哥和永进看呗,永福……”
刘爱华冷笑起来:“高爱国,卖鸭子每天早上三点多就得去,那时候是谁主动帮我的?永福二话不说就连夜赶来!那时候的高永进在干什么?在看我们的笑话呢!还说鸭子肯定把卖不出去!”
这事儿的确存在,当时的高永进的确这样发出过疑问。
高爱国苦着脸,“这不那时候他也是好心,周围怀疑卖不掉的也不止他一个,对不?现在要是叫永进半夜去,他也会去的。”
刘爱华一腔郁气无从发泄,“高爱国,你要是自己能养鸭子,你就叫你侄子帮你看鸭棚。山月姐妹三个起早贪黑做点事情出来,但凡是个人,就没那个脸去捡便宜。别以为大勇和永福是我哥和我侄子,我就偏袒他们?你错了!山月那时候病还没好,你妈你哥你侄子逼着她下田去,可到了我哥家,我哥只让她在家做饭,还每顿饭都有肉有鱼。那时候我还以为是你偷偷给山月给的钱,后来我知道不是。高爱国,你侄子是怎么欺负山月的你眼睛瞎了?他怎么有脸给你说这话?”
说着说着,刘爱华激动起来:“盖房子的时候,不是我哥我妹她们来帮忙的?你们高家帮着捡过一块砖头?给工资她们也没拿全乎,说我家现在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高爱国小声辩解:“那不是大哥和老三家也在盖房子嘛……”
刘爱华竟然还被噎住了,随即涨红了脸:“你有脸你去给永福说,永福啊,大姑父这里已经答应了侄子所以不要你了,你回去吧。你去说,你有脸说不?山月让永福干什么,永福就干什么,叫他半夜三点起床就起床,叫他上午十点喂就十点喂,一分一秒都不差。你们家高永进,山月让他干什么,他肯吗?吃个菜都挑三拣四,他能吃得了半夜睡鸭棚的苦?耽误了山月的事情,高永进能赔不?”
高永进的确不是刘永福那种沉默寡言埋头苦干的性子,高永进更跳脱、更挑剔。
高爱国也不得不承认,在鸭子慢慢长大后的喂养过程中,刘大勇父子起的作用非常大。
现在,高山月每卖一千只鸭子就给他们父子一百多块钱,他们前后来工作二十天左右,高爱国觉得也很值。
最主要的是,放心。
见高爱国不吭声了,刘爱华冷嗤道:“高爱国,这看着山月卖鸭子赚钱眼红也去养鸭子的不止一家两家,你看看她们都赚到钱没有?没有。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只有山月养鸭子才能赚钱,所以如果不听山月的,谁知道会不会亏本。我就问你,万一亏了,你怎么办?”
说完话,刘爱华起身将红薯担到小洋楼几米之外、靠着围墙的小房子里,这里有地窖房,有猪圈,有放农具的房,还有放柴火等杂物的房子。
房子都不大,但是布置得恰到好处,东西归类放置显得干净整洁,刘爱华非常满意。
她阴着脸,将红薯狠狠按在地上。
真是不要脸!
太不要脸了!
虐待完了红薯,刘爱华还不解气,返回去再教育了一番高爱国:“高爱国,我看你是住了几天小洋楼被不知道东南西北在哪了!你只看到山月赚到了钱,却不知道山月要多操心。这几个月吃好喝好了,可山月胖了没有?招娣肥了没有?那是因为她们每天都要操很多心,怕明天就没有鸭食了,怕鸭子生病了,怕鸭子卖不掉了……你只管睡你的觉,你却从不想想,山月和招娣花了多少心思多少精力。你有本事你也养鸭子,你叫你侄子去看鸭棚,我屁都不放一个!”
说完,气冲冲挑着箩筐走了。
高爱国无奈摇摇头,叹口气,喃喃自语:“哎,不叫就不叫呗,我又没说啥。”
到了红薯地里,刘爱华将这个事给高山月说了。
高山月赞同刘爱华:“妈,是这个道理。之所以请舅舅和永福哥,就因为他们办事牢靠,安分守己。至于高家人……我请他们,我那不是请了个爷回来吗?好烟好酒供着,人家还指手画脚,凭啥呢?”
刘爱华很高兴高山月这样说,毕竟刘大勇是自己的亲哥哥,她打心眼里还是希望高山月更亲近娘舅一家。
高山月却有自己的打算,等到县城的烤鸭店开好了之后,还打算请二姨、三姨去帮忙。二姨刘爱红话不多,干活麻利。三姨刘爱云脑子灵活,能说会道。
不过,现在还不是说这话的时候。
到了下午放学时分,不用四春开喊,村里的孩子们挎着书包就一窝蜂跑来了高家。
四春把电视机一开,竟然有图象?
而且还是彩色的?
一时间,客厅里叽叽喳喳,热闹极了。
也时不时有家长过来喊自家孩子回去,顺便跟主人打个招呼:“爱国啊,这以后你们家就天天都能看电影了?”
高爱国坐在客厅外的走廊上做篾匠活,嘴角不由自主轻轻翘起,“山月说,这个不叫电影,叫电视机。而且这个不是我家的,用几天就得还给人家。”
“电视机?这和电影看起来一模一样,人都会动。”
另外一个家长也说:“可不是。这在家里天天能看电影了,爱国,你可真有福气。”
高爱国笑得更加和气谦虚,“这哪什么福气不福气的,还不是吃饭干活。”
“爱国,你这好福气可不是吹的,你看看咱们村现在谁有你这么舒服?”
聊了几句,一个村民说:“爱国,你们家招娣真的要在家招赘吗?我一个亲戚家孩子就很不错,长得周正也勤快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