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寒饮上冲的吴茱萸汤证
在护士站台吵嚷的五十多岁男人名叫吴二牛,他哥名叫吴大牛,六十多岁了。
李端阳看到他时,见他抱着一颗头整个人蜷缩在病房里的一张折叠床上,几乎连头都不敢抬起来。
看他这样子,应该是感到整个脑袋都在疼痛了。
所以这应该是头顶疼了,一般只有头顶疼,患者才会感觉整个脑袋都在疼痛。
如果不是直接发生在头上的器质性病变,那就意味着五脏哪里出了状况了。
额头疼痛多半病在阳明经,太阳穴跳痛多半病在少阳经,后脑勺疼痛多半病在太阳经,而头顶疼痛多半病在厥阴经了。
“大叔,你感觉头上哪里疼啊?”
为了保险,李端阳还是询问了吴大牛一声。
“满头,满头疼,哪里哪里都疼。”吴大牛抱着头瓮声瓮气地答道。
“你把舌头伸出来我看看。”李端阳又道。
吴大牛吐出舌头来,舌质淡,苔白水滑,有齿痕,基本没有口味,这是体内有寒湿啊。
并且李端阳按照舌头上五脏区域的划分迅速判断了一下他的脏腑情况。
“大叔这样头疼有多长时间了?”李端阳转头问吴二牛。
“说有二十多天了。”吴二牛摸摸头道,“头疼时还干呕,直吐清水。怀疑是神经性头疼或者是高血压引起的。去县医院给打了利尿剂和降压药,血压降到了正常血压,但还是头疼。后来又请巷子里的中医大夫看,给开了副麻黄汤,不仅没见效还更头疼了,来这边找这里的一个大夫给配了一副药喝上也没见效。”
吴二牛从他哥的衣兜里掏出那副处方笺来递给李端阳,是苓桂术甘汤。
李端阳给吴大牛脉诊了一下,脉沉细。
“我哥这是什么病啊?”吴二牛带着些小心问李端阳道。
“寒凝厥阴,肝受寒邪继而克犯脾胃,胃寒停饮,阻遏清阳,浊阴循经上逆直犯颠顶。”李端阳淡淡道。
听得吴二牛直瞪眼睛,一句也听不懂啊。
哼哼,就是要让你听不懂。
李端阳心里冷哼。
不过看秦琳琳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又见满病房里的人都是大眼瞪小眼地面面相觑,他到底还是解释了一下。
“简单说就是内脏主要是肝那块受寒了(足厥阴肝经),然后肝喜欢欺负脾胃,一不高兴就把气撒在脾胃的头上(这是暗讽吴二牛刚才的撒野),把脾胃也给伤着了,脾是气血生化之源,脾不好好工作了,这样就导致体内水湿痰饮过重,清阳气不升,寒邪之气反倒上迫到头顶上去了,所以才会头疼。”
这次众人总算听懂了一些,然而更觉得有些玄了,五脏内的寒气跑到头顶上,就让整个脑袋疼痛起来了?
头疼竟然是因为五脏受寒引起的?
众人都是摇摇头,他们宁愿相信是神经性头疼,或者是高血压引起的头疼,这样理解起来就顺当多了。
而且这吴大牛确实有高血压。
而这套中医诊断的结论,玄玄乎乎的,怎么听都像是哄骗小孩子的话。
但大家也不敢说什么,毕竟在众人的感觉里,中医的整个那套理论虽然云里雾里的,大夫给人看病也像是糊涂人在看糊涂病,但很多时候确实能把人给看好的。
李端阳给众人解释过后就拿出针具开始给吴大牛行针了。
他取穴四神聪(4穴)、期门(2穴)、合谷(2穴)、太冲(2穴)共计十穴进行配穴治疗。
四神聪穴位于头顶百会穴左、右、前、后各1寸处(中医里的寸指的是同身寸,同身寸长度各人不同,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一寸),这四神聪穴的主要作用是醒神开窍,主要治疗头痛、眩晕、失眠、健忘以及癫痫等疾病。
此四穴须用平刺法入针,用直刺法那一般是要人命才那么干的。
期门属肝之募穴,位于两侧胸胁处,太冲为肝经原穴,两上两下,可以共奏疏肝理气、调理脏腑之功。
此时李端阳用此四穴当然主要是为了泄足厥阴肝经上的寒邪之气了。
合谷穴具有和胃化湿之功。
此时李端阳十穴相配,既醒脑开窍,又疏通经络,疏肝散寒,降逆化浊,可谓构成一个小而统一的治疗闭环了。
加上他的针灸功夫也比普通大夫强得多,这疗效就很可观了。
“咦?不咋疼了!”
针灸还不到十分钟,吴大牛紧皱的眉头松开了,摇摇头感觉一下惊讶地道。
众人一时都看向李端阳。
这年轻大夫的针灸功夫可真的不错!
唉,中医治疗手段往往就这样糊里糊涂却又神乎其神的,只是很多时候难遇到一个真大夫。
“呀,小李大夫你这医术就是牛!”吴二牛夸奖李端阳道。
李端阳没说什么,开始给吴大牛开药。
他开的是吴茱萸汤加茯苓。
“大叔,你明天早上再按照我开的这药抓药喝,你这病还得喝药的,单单针灸除不了根的。”
李端阳开完药方对吴大牛道,然后又给他叮嘱了一遍煎药的方式,这些他都写在药方上了,但还是习惯性地再叮嘱一遍。
回到办公室。
“讲讲?”秦琳琳道。
“这吴大叔的病情你搞清楚了吗?”
秦琳琳点点头。
“吴大叔的这病情属里属阴属寒属虚,麻黄汤是发表药,是治疗表证的,自然不对证,而且患者本身体虚,再出点汗只会加重病情。
苓桂术甘汤顾名思义,由茯苓、桂枝、白术和甘草四味药组成,有解表,降气,健脾,温阳化饮和利小便的功效,可以治疗体内寒饮上冲引起的头晕目眩……”
李端阳说到这里稍微停了停。
秦琳琳想了想道:“那前一个大夫给吴大叔开的这苓桂术甘汤好像也比较对证啊?”
李端阳摇头道:“药力有些轻了,桂枝和白术都是温性药,茯苓和甘草都是平性药,热力和发散力都不够,难以祛除掉患者体内较重的寒湿。”
“可能还是患者服下药的时间短吧?”秦琳琳道。
“中药如果用对了,也会效如桴鼓的,主要原因还是药力轻了。”李端阳摇头道,“你试着分析一下我刚才给患者开的吴茱萸汤加茯苓?”
“你开的那个吴茱萸汤应该是出自《伤寒论》吧?”秦琳琳问道。
李端阳点头,历代的吴茱萸汤有好几种,有出自《审视瑶函》的,有出自《医宗金鉴》的,有出自《备急千金要方》里的,李端阳选的是出自《伤寒论》的吴茱萸汤,只由吴茱萸、生姜、人参、大枣四味药组成,效专而力宏。
“吴茱萸汤四味药中,吴茱萸是辛热药,生姜是辛温药,两味药结合,驱寒祛湿的功效显著,人参是甘温药,七分补气三分补血,大枣是甘平药,既滋阴又补阳,用这两味药主要是怕驱寒祛湿后脾胃空虚吧?加一味茯苓,是增强祛湿功效?”
秦琳琳思索着道。
李端阳满意地点头:“不错不错!这吴茱萸汤加茯苓的药力,比起苓桂术甘汤来如何?”
“自然是大多了,吴茱萸一味药就大大提升了药力了,因为它是味辛热药。”秦琳琳道。
李端阳看着俏生生的秦琳琳点头,这丫头目前正一天天地成为他的一味辛热药了啊,嗯,等将来娶到手了,慢慢地又会成为一味甘温药了。
最合适的妻子,其实就是丈夫的一味甘温药就好了。
当然,为了给生活来点儿刺激的,能偶尔化身一次辛热药就更好了。
李端阳看到他时,见他抱着一颗头整个人蜷缩在病房里的一张折叠床上,几乎连头都不敢抬起来。
看他这样子,应该是感到整个脑袋都在疼痛了。
所以这应该是头顶疼了,一般只有头顶疼,患者才会感觉整个脑袋都在疼痛。
如果不是直接发生在头上的器质性病变,那就意味着五脏哪里出了状况了。
额头疼痛多半病在阳明经,太阳穴跳痛多半病在少阳经,后脑勺疼痛多半病在太阳经,而头顶疼痛多半病在厥阴经了。
“大叔,你感觉头上哪里疼啊?”
为了保险,李端阳还是询问了吴大牛一声。
“满头,满头疼,哪里哪里都疼。”吴大牛抱着头瓮声瓮气地答道。
“你把舌头伸出来我看看。”李端阳又道。
吴大牛吐出舌头来,舌质淡,苔白水滑,有齿痕,基本没有口味,这是体内有寒湿啊。
并且李端阳按照舌头上五脏区域的划分迅速判断了一下他的脏腑情况。
“大叔这样头疼有多长时间了?”李端阳转头问吴二牛。
“说有二十多天了。”吴二牛摸摸头道,“头疼时还干呕,直吐清水。怀疑是神经性头疼或者是高血压引起的。去县医院给打了利尿剂和降压药,血压降到了正常血压,但还是头疼。后来又请巷子里的中医大夫看,给开了副麻黄汤,不仅没见效还更头疼了,来这边找这里的一个大夫给配了一副药喝上也没见效。”
吴二牛从他哥的衣兜里掏出那副处方笺来递给李端阳,是苓桂术甘汤。
李端阳给吴大牛脉诊了一下,脉沉细。
“我哥这是什么病啊?”吴二牛带着些小心问李端阳道。
“寒凝厥阴,肝受寒邪继而克犯脾胃,胃寒停饮,阻遏清阳,浊阴循经上逆直犯颠顶。”李端阳淡淡道。
听得吴二牛直瞪眼睛,一句也听不懂啊。
哼哼,就是要让你听不懂。
李端阳心里冷哼。
不过看秦琳琳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又见满病房里的人都是大眼瞪小眼地面面相觑,他到底还是解释了一下。
“简单说就是内脏主要是肝那块受寒了(足厥阴肝经),然后肝喜欢欺负脾胃,一不高兴就把气撒在脾胃的头上(这是暗讽吴二牛刚才的撒野),把脾胃也给伤着了,脾是气血生化之源,脾不好好工作了,这样就导致体内水湿痰饮过重,清阳气不升,寒邪之气反倒上迫到头顶上去了,所以才会头疼。”
这次众人总算听懂了一些,然而更觉得有些玄了,五脏内的寒气跑到头顶上,就让整个脑袋疼痛起来了?
头疼竟然是因为五脏受寒引起的?
众人都是摇摇头,他们宁愿相信是神经性头疼,或者是高血压引起的头疼,这样理解起来就顺当多了。
而且这吴大牛确实有高血压。
而这套中医诊断的结论,玄玄乎乎的,怎么听都像是哄骗小孩子的话。
但大家也不敢说什么,毕竟在众人的感觉里,中医的整个那套理论虽然云里雾里的,大夫给人看病也像是糊涂人在看糊涂病,但很多时候确实能把人给看好的。
李端阳给众人解释过后就拿出针具开始给吴大牛行针了。
他取穴四神聪(4穴)、期门(2穴)、合谷(2穴)、太冲(2穴)共计十穴进行配穴治疗。
四神聪穴位于头顶百会穴左、右、前、后各1寸处(中医里的寸指的是同身寸,同身寸长度各人不同,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一寸),这四神聪穴的主要作用是醒神开窍,主要治疗头痛、眩晕、失眠、健忘以及癫痫等疾病。
此四穴须用平刺法入针,用直刺法那一般是要人命才那么干的。
期门属肝之募穴,位于两侧胸胁处,太冲为肝经原穴,两上两下,可以共奏疏肝理气、调理脏腑之功。
此时李端阳用此四穴当然主要是为了泄足厥阴肝经上的寒邪之气了。
合谷穴具有和胃化湿之功。
此时李端阳十穴相配,既醒脑开窍,又疏通经络,疏肝散寒,降逆化浊,可谓构成一个小而统一的治疗闭环了。
加上他的针灸功夫也比普通大夫强得多,这疗效就很可观了。
“咦?不咋疼了!”
针灸还不到十分钟,吴大牛紧皱的眉头松开了,摇摇头感觉一下惊讶地道。
众人一时都看向李端阳。
这年轻大夫的针灸功夫可真的不错!
唉,中医治疗手段往往就这样糊里糊涂却又神乎其神的,只是很多时候难遇到一个真大夫。
“呀,小李大夫你这医术就是牛!”吴二牛夸奖李端阳道。
李端阳没说什么,开始给吴大牛开药。
他开的是吴茱萸汤加茯苓。
“大叔,你明天早上再按照我开的这药抓药喝,你这病还得喝药的,单单针灸除不了根的。”
李端阳开完药方对吴大牛道,然后又给他叮嘱了一遍煎药的方式,这些他都写在药方上了,但还是习惯性地再叮嘱一遍。
回到办公室。
“讲讲?”秦琳琳道。
“这吴大叔的病情你搞清楚了吗?”
秦琳琳点点头。
“吴大叔的这病情属里属阴属寒属虚,麻黄汤是发表药,是治疗表证的,自然不对证,而且患者本身体虚,再出点汗只会加重病情。
苓桂术甘汤顾名思义,由茯苓、桂枝、白术和甘草四味药组成,有解表,降气,健脾,温阳化饮和利小便的功效,可以治疗体内寒饮上冲引起的头晕目眩……”
李端阳说到这里稍微停了停。
秦琳琳想了想道:“那前一个大夫给吴大叔开的这苓桂术甘汤好像也比较对证啊?”
李端阳摇头道:“药力有些轻了,桂枝和白术都是温性药,茯苓和甘草都是平性药,热力和发散力都不够,难以祛除掉患者体内较重的寒湿。”
“可能还是患者服下药的时间短吧?”秦琳琳道。
“中药如果用对了,也会效如桴鼓的,主要原因还是药力轻了。”李端阳摇头道,“你试着分析一下我刚才给患者开的吴茱萸汤加茯苓?”
“你开的那个吴茱萸汤应该是出自《伤寒论》吧?”秦琳琳问道。
李端阳点头,历代的吴茱萸汤有好几种,有出自《审视瑶函》的,有出自《医宗金鉴》的,有出自《备急千金要方》里的,李端阳选的是出自《伤寒论》的吴茱萸汤,只由吴茱萸、生姜、人参、大枣四味药组成,效专而力宏。
“吴茱萸汤四味药中,吴茱萸是辛热药,生姜是辛温药,两味药结合,驱寒祛湿的功效显著,人参是甘温药,七分补气三分补血,大枣是甘平药,既滋阴又补阳,用这两味药主要是怕驱寒祛湿后脾胃空虚吧?加一味茯苓,是增强祛湿功效?”
秦琳琳思索着道。
李端阳满意地点头:“不错不错!这吴茱萸汤加茯苓的药力,比起苓桂术甘汤来如何?”
“自然是大多了,吴茱萸一味药就大大提升了药力了,因为它是味辛热药。”秦琳琳道。
李端阳看着俏生生的秦琳琳点头,这丫头目前正一天天地成为他的一味辛热药了啊,嗯,等将来娶到手了,慢慢地又会成为一味甘温药了。
最合适的妻子,其实就是丈夫的一味甘温药就好了。
当然,为了给生活来点儿刺激的,能偶尔化身一次辛热药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