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帝面色稍霁,“告诉云幼卿,若她能大义灭亲,此事,朕可以既往不咎。”
    “谢父皇!”
    辞帝揉了揉眉心,“今日,朕还有事处理,便不留你们用膳了。”
    纪辞经过云幼卿身旁时,脚步一顿,“幼卿,盲目顺从亲长,只会陷亲长于不义,这是愚孝。”
    云幼卿,样样都好,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唯一的缺憾,便是摊上云夫人这样的母亲。
    云幼卿苦笑一声,“这么多年,确实够了。”
    “嗯。”
    纪辞没有再多说,毕竟,剩下的都是他们的家事。
    她一个外人,不好干预太多。
    辞陌衍见纪辞准备离开,突然开口,“辞妹妹!”
    “怎么了?”
    辞陌衍小心翼翼地瞄向纪辞,神情似乎有些羞愧,“辞妹妹,徐良娣小产,郁郁寡欢。你在京城的这些日子,能不能抽空陪陪她?”
    “好。”
    纪辞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弄明白。
    徐巧,她是肯定要见的。
    出了平章殿,纪辞立即拉着半溪来到僻静的角落处,“半溪,昨日你给徐巧把脉时,孩子真救不了了吗?”
    “当时,只是看着严重而已。即便我当时没出手,太医也能保住孩子。除非……”半溪面色变得无比凝重,“对了,徐巧不想要孩子。”
    怀着满腔的疑虑,纪辞终于见到卧床的休养的徐巧。
    徐巧在侍女的搀扶下,勉强坐了起来,“公主、郡主驾临,我身子虚,只能躺在榻上接驾了。”
    “昨日,若非你给我们出头,也不会被云白氏推倒,更不会……”
    徐巧屏退了所有人后,才压低着嗓音,凄凉开口,“这个孩子,本就不该来的。”
    “你不喜欢孩子吗?”
    徐巧低低地哭着,哭得无比地克制,不敢发出一点声音,“我只是不想成为太子府的笼中鸟。”
    纪辞的眉头,渐渐聚拢锁紧,“辞陌衍是不是对你不好?”
    “太子殿下待我很好,比对太子妃还要好。只要是我想做的事,他都会依着我。可是,我如今倾慕之人,是兰大人。”
    纪辞终于明白,为何,当初遇见兰扬之时,他会那般的失魂落魄。
    “那为何会……”
    “父亲谎称家母病重,骗我回京。当晚,便将我送来了太子府。太子殿下人品贵重,并未唐突我,还让太子妃将我送回府上。后来……”
    徐巧的抽泣声逐渐变大,“后来,父亲仿造了一封公主的书信。太子殿下收到书信后,当天便向父亲下聘,纳我为良娣。父亲也因此官拜御史。”
    纪辞眼睛逐渐睁大,这一切,也太过儿戏。
    辞陌衍在不知情时,便拆散了一对有情人。
    她在不知情时,便成为了棒打鸳鸯的棍棒。
    “徐巧,若是你不想和辞陌衍在一起,我也许能帮你。”
    徐巧死心地摇了摇头,“公主,我的名字,已入皇室玉牒。若一走了之,徐家,真的会万劫不复。徐家生我养我,我不能忘恩负义。况且,我已与兰大人诀别。自此以后,我即便再不甘心,也只能是徐良娣。”
    徐巧说到这个地步,纪辞也不知道,再说什么了。
    半溪却微微冷着脸,“你既打算待在这太子府,为何要放弃那条生命。”
    “正因为你小产,太子殿下被你绊住脚步。昨日陶大人被兰温、徐斌联手弹劾,太子殿下未能帮到陶大人,陶大人才被逼入如今境地。”
    这些人心算计,纪辞本就不擅长。
    听了半溪的分析后,纪辞才恍然大悟。
    徐巧既惊愕又悲痛,“父亲说,我是侧室,若是先太子妃一步诞下皇嗣。这孩子,来日定然保不住。长痛不如短痛,还不如早些流掉。没想到,他竟存了此等险恶心思。”
    “徐巧,我问你,你可知,徐斌为何这般针对陶融?”
    按理来说,徐斌是辞陌衍的岳丈,应该扶持辞陌衍才是。
    徐斌却站在兰温一党,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若是说恩怨的话,父亲的表弟是长公主的驸马。驸马战死沙场,父亲痛恨所有的西陶人。”
    如此一来,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纪辞得知了消息,当即赶回公主府,却没有找到陶融。
    等到深夜时,岑经才扶着一身酒气的陶融回来。
    “你们去哪了?怎么喝得醉醺醺的?”
    岑经费力地将陶融扶回景明斋后,才上气不接下气地开口,“陶融孤傲清高,从不与朝臣们联络感情,这才被朝臣们排挤孤立。出事时,连个帮他说话的人都没有。”
    “这不,我带陶融去缀锦楼应酬交际。七日后,就算陶融没法自证清白,到时候也有人给他求情。”
    纪辞看着醉得不省人事的陶融,又生气又心疼,“你这出的什么馊主意。就算喝酒,怎么能去缀锦楼,还把他灌成这样!”
    “那些大臣们,平日里看着端方清正,到了缀锦楼,个个原形毕露。这时候,联络感情,可谓是事半功倍。今日,好几个三品大员放话,要给陶融说情。”
    “陶融现在的处境,聚众在缀锦楼喝花酒。明日,兰温又得弹劾他了。”
    岑经舒展了筋骨,“今日,我们就在缀锦楼和他打了照面。兰温若是弹劾陶融,他狎妓、作艳曲的风流韵事,也得拿到朝堂上讨论。”
    在古代,文人士大夫以狎妓为风流雅事,甚至视为身份地位的象征,且渐成风气。
    别人的行事作风,纪辞不想多做评判。
    不过,岑经是她的堂兄。这般风流,她不禁为嫂夫人不平。
    “岑经,你新婚不久,出没于烟花巷陌,不怕嫂嫂寒心?”
    岑经面上的喜色渐渐褪去,“纪家有家规,需尊重发妻,不得纳娼妓为妾。我只是拿我的诗作给人传唱,不会胡来。她知道这些,不会多想。今晚,缀锦楼还有一场诗会,我该过去了。”
    纪辞火气腾的就上来了,“岑经!你既然成家立业,就该有责任心。打着诗会的幌子,三天两头不着家,你这就是渣男的行为!”
    “行!你是我妹妹,我给你这个面子。”
    岑经离开时,嘴里还絮絮叨叨。
    依稀能听见,早知道就不娶妻了。
    纪辞叹了一口气,接过萧问渠熬的醒酒汤,小心地将陶融扶起来,往他口里喂醒酒汤。
    陶融捏了捏眉心,费力地睁开迷离的眼睛,“小小,我没醉。”
    “快把醒酒汤喝了!”纪辞没好气地将碗塞到陶融手上,“还说没醉,满身酒气地被人抬回来。不然,指不准明天会在谁的榻上醒来!”
    陶融将醒酒汤一饮而尽,迷蒙的双眼渐渐恢复清明,无奈地笑了笑,“我没喝几杯。再者说,缀锦楼是你的,她们最多看看我,不敢上手。你若是不信,便闻闻我身上有没有脂粉味。”
    纪辞满脸嫌弃地将陶融推开,“这身酒味,也招人烦,别靠近我。你快去沐浴,别熏着我了。”
    陶融倾身而至,快速地在纪辞唇上啄了一口,才不紧不慢地宽衣。
    刚褪去外袍,瞥见纪辞直勾勾地盯着自己,挑了挑眉,“夜深了,你还不走?”
    纪辞踢了鞋子,一屁股坐在榻上,霸气侧漏地盘着二郎腿,活像个黑/帮老大,“对啊,不走了。”
    陶融一边解开衣带,一边向纪辞逼近,将她压在身下,“公主殿下既然执意留下,陶某也只好从了。”
    陶融盯着纪辞的红唇,深深浅浅地吻着。

章节目录

郡主今天又想洗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落拓老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拓老叟并收藏郡主今天又想洗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