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赋 作者:火华党
第十四章 指点江山
胡烨看了看其余的四人,发现他们都是正襟危坐,对朱棣的言论不发表任何意见。
但是胡烨知道,他们心里一定在暗骂朱棣的狡猾。
胡烨也在暗骂朱棣,真是太能装了,在自己的心腹面前还这么装,于是胡烨开口说道,“殿下现在唯一的难处jiù shì 为何起兵罢了,以往所有的藩王起兵都是名不正言不顺,而且他们都置天下bǎi xìng 于不顾,所以他们造反的下场都很惨。但是殿下却不一样,早已经将bǎi xìng 安抚好了。所以殿下只缺一个起兵的由头,而我恰恰可以为殿下寻来这一个由头。”
“什么!”朱棣闻言大惊,一拳头敲在桌子上,将那被凉茶都震翻了。
“殿下不必心急,且听我慢慢道来。”胡烨也端起自己桌子上那个茶杯,茶水也凉了。
但是胡烨一想到接下来的长篇大论,还是先喝了一口,免得待会口干舌燥。
“我昨日夜观天象,发现紫微星黯淡无光,乃是帝王势弱之象。所以我敢断定,少则两年,多则三年,洪武就会驾崩!”胡烨放下茶杯,等待着众人的fǎn yīng ,因为他说的zhè gè 消息很劲爆。
要是在外面说了一定不会是砍头这么简单,诛九族那是肯定的。
因为朱元璋现在还好好的活着,而胡烨敢断言朱元璋在三年之内就要归天,这绝对是大逆不道之言。
“什么!”
不仅是朱棣,就连一直一言不发的张玉都震惊的吼了出来。张辅更是小心的问了问胡烨,“胡烨,这可是杀头的大罪,你可不要乱说。”
“嘿嘿,张大哥,事到如今了还有什么不敢说的,这里都成了造反窝了,还怕说一些大逆不道的话?”胡烨笑着说道。
“胡烨,这事你是如何知道的,莫非这观天象的本事也是你师傅教你的?”朱棣很谨慎的问了问胡烨。
要说他起事最大的dān xīn 并不是没有由头造反,而是他的父皇如今还生龙活虎,朱棣甚至在dān xīn 自己会不会走在他父皇的前头。
“不错,这观象之术确实乃我师父所教,而我不过只学了一点鸡毛蒜皮。据我师傅所说,将观象之术学到极致,能够预知旦夕祸福,还能知来世今生。”
胡烨知道这些话在二十一世纪可能是鬼话,但是在明朝很迷信,他的这些话却很有诱惑力。
“此事以后再说,你说说你在天象之中还看见了什么。”
“殿下,当年皇帝陛下鼎定江山,全耐一帮文臣武将,但是陛下疑心太重,很害怕有人会功高震主,会威胁到他子孙的江山,所以他挥起了屠刀,要将他的这帮功臣屠戮殆尽。”
“当年的胡惟庸案,前前后后牵连多达三万余人,一帮文臣就这样倒在了陛下的屠刀之下。三年前的蓝玉案,牵连也多达三万余人,一帮武将也倒在了陛下的屠刀之下。所以陛下称得上是一个好父亲,但是绝对算不上是一个好皇帝。”
“狡兔死,走狗烹,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显然陛下熟谙这句话的道理。就连殿下你的岳父也没能逃过陛下的毒手,一盘蒸鹅就让魏国公心灰意冷,恐怕魏国公临死之时还在想念和陛下玩耍的情景吧。”胡烨略有深意的说道。
“父皇当年确实杀戮太多,却也是为了我们这些子孙。不知你说这些又和天象有什么guān xì 。”朱棣好奇的问道。
“没有guān xì ,却也有些guān xì ,如果陛下当年不屠戮功臣,想必现在的紫微星还很耀眼,不过现在嘛,殿下认为朝中还有什么可用之臣?”胡烨说完看了朱棣一眼。
随后又看了看其余四人,道衍、张玉、张辅很感激的朝胡烨点了点头。只有朱能zhè gè 二百五还在认真的思索胡烨说的话,貌似听起来很有道理。
“齐泰,黄子澄之辈,不过是一介书生,没上过战场,没经历过生死,不足为惧。倒是方孝孺此人,执天下儒门牛耳,门生遍布九州,想必殿下的谋士之中就有方孝孺的门生。而且此人十分愚忠,只要殿下起事,一定会遭到此人的口诛笔伐。而他在文坛上的影响力,想必道衍大师要比小子清楚得多,所以此人不得不防。”
“至于朝中武将,jīng guò 陛下这一番屠戮,幸存者仅有耿炳文一人而已,其余诸将不足为惧。倒是地方上有些有识之士,如山东的铁铉xiōng dì ,河南的平安,还有一个都指挥使盛庸。这些都是勇武之人,而且对皇帝忠心耿耿。所以殿下如果起事,和这些人一定会遭遇的,我看殿下要多做zhǔn bèi 啊。”
胡烨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听得其余人频频点头,其实这都是胡烨在电视剧上看来的。
这些都是朱棣靖难之役里面的事情,胡烨只不过照本宣科,但是在朱棣他们看来却不同,这完全jiù shì 未卜先知啊。
“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就知道这么多,不过你不是说,你从小就跟你师傅在山中学习么。怎么会对天下事如此了解,连各地的都指挥使都这般熟悉,这可不是一般人能知道的。”
“就连我也要一大群谋士收集情报才知道这些的,难道说你真的有诸葛亮的本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朱棣很震惊,胡烨说得这些他也知道。但是这些都是他的情报人员,jīng guò 多年收集才得来的情报,没理由一个十二岁的小娃娃知道的得么多。
“小子何德何能,怎敢跟诸葛孔明相比,而小子知道的这些,一部分是我师傅告诉我的,一部分是小子夜观天象看出来的。”胡烨乱皱道。
总不可能说自己知道历史的发展吧,那最有可能jiù shì 被当成疯子,只有把这些推到师傅头上。
也只有自己那个高深莫测的师傅,说出的话才有可能让人相信。这不,一说到自己的师傅,朱棣就相信了。
“原来是令师之说,看来令师真是人中龙凤,久居山中便能知晓天下事,真是令人万分敬佩啊。”
只要一说到胡烨的师傅,朱棣都会显得很尊敬。只是如果当他知道,胡烨的zhè gè 师傅根本不存在之后,会有什么感想。
“嘿嘿,等我下次见到师傅,一定向他老人家转达燕王殿下的敬佩之意。不过现在我就要给殿下说说,我这顶白帽子最关键的部分了。”
“噢,快快讲来。”朱棣很心急的说道。
“削藩!”
第十四章 指点江山
-
第十四章 指点江山
胡烨看了看其余的四人,发现他们都是正襟危坐,对朱棣的言论不发表任何意见。
但是胡烨知道,他们心里一定在暗骂朱棣的狡猾。
胡烨也在暗骂朱棣,真是太能装了,在自己的心腹面前还这么装,于是胡烨开口说道,“殿下现在唯一的难处jiù shì 为何起兵罢了,以往所有的藩王起兵都是名不正言不顺,而且他们都置天下bǎi xìng 于不顾,所以他们造反的下场都很惨。但是殿下却不一样,早已经将bǎi xìng 安抚好了。所以殿下只缺一个起兵的由头,而我恰恰可以为殿下寻来这一个由头。”
“什么!”朱棣闻言大惊,一拳头敲在桌子上,将那被凉茶都震翻了。
“殿下不必心急,且听我慢慢道来。”胡烨也端起自己桌子上那个茶杯,茶水也凉了。
但是胡烨一想到接下来的长篇大论,还是先喝了一口,免得待会口干舌燥。
“我昨日夜观天象,发现紫微星黯淡无光,乃是帝王势弱之象。所以我敢断定,少则两年,多则三年,洪武就会驾崩!”胡烨放下茶杯,等待着众人的fǎn yīng ,因为他说的zhè gè 消息很劲爆。
要是在外面说了一定不会是砍头这么简单,诛九族那是肯定的。
因为朱元璋现在还好好的活着,而胡烨敢断言朱元璋在三年之内就要归天,这绝对是大逆不道之言。
“什么!”
不仅是朱棣,就连一直一言不发的张玉都震惊的吼了出来。张辅更是小心的问了问胡烨,“胡烨,这可是杀头的大罪,你可不要乱说。”
“嘿嘿,张大哥,事到如今了还有什么不敢说的,这里都成了造反窝了,还怕说一些大逆不道的话?”胡烨笑着说道。
“胡烨,这事你是如何知道的,莫非这观天象的本事也是你师傅教你的?”朱棣很谨慎的问了问胡烨。
要说他起事最大的dān xīn 并不是没有由头造反,而是他的父皇如今还生龙活虎,朱棣甚至在dān xīn 自己会不会走在他父皇的前头。
“不错,这观象之术确实乃我师父所教,而我不过只学了一点鸡毛蒜皮。据我师傅所说,将观象之术学到极致,能够预知旦夕祸福,还能知来世今生。”
胡烨知道这些话在二十一世纪可能是鬼话,但是在明朝很迷信,他的这些话却很有诱惑力。
“此事以后再说,你说说你在天象之中还看见了什么。”
“殿下,当年皇帝陛下鼎定江山,全耐一帮文臣武将,但是陛下疑心太重,很害怕有人会功高震主,会威胁到他子孙的江山,所以他挥起了屠刀,要将他的这帮功臣屠戮殆尽。”
“当年的胡惟庸案,前前后后牵连多达三万余人,一帮文臣就这样倒在了陛下的屠刀之下。三年前的蓝玉案,牵连也多达三万余人,一帮武将也倒在了陛下的屠刀之下。所以陛下称得上是一个好父亲,但是绝对算不上是一个好皇帝。”
“狡兔死,走狗烹,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显然陛下熟谙这句话的道理。就连殿下你的岳父也没能逃过陛下的毒手,一盘蒸鹅就让魏国公心灰意冷,恐怕魏国公临死之时还在想念和陛下玩耍的情景吧。”胡烨略有深意的说道。
“父皇当年确实杀戮太多,却也是为了我们这些子孙。不知你说这些又和天象有什么guān xì 。”朱棣好奇的问道。
“没有guān xì ,却也有些guān xì ,如果陛下当年不屠戮功臣,想必现在的紫微星还很耀眼,不过现在嘛,殿下认为朝中还有什么可用之臣?”胡烨说完看了朱棣一眼。
随后又看了看其余四人,道衍、张玉、张辅很感激的朝胡烨点了点头。只有朱能zhè gè 二百五还在认真的思索胡烨说的话,貌似听起来很有道理。
“齐泰,黄子澄之辈,不过是一介书生,没上过战场,没经历过生死,不足为惧。倒是方孝孺此人,执天下儒门牛耳,门生遍布九州,想必殿下的谋士之中就有方孝孺的门生。而且此人十分愚忠,只要殿下起事,一定会遭到此人的口诛笔伐。而他在文坛上的影响力,想必道衍大师要比小子清楚得多,所以此人不得不防。”
“至于朝中武将,jīng guò 陛下这一番屠戮,幸存者仅有耿炳文一人而已,其余诸将不足为惧。倒是地方上有些有识之士,如山东的铁铉xiōng dì ,河南的平安,还有一个都指挥使盛庸。这些都是勇武之人,而且对皇帝忠心耿耿。所以殿下如果起事,和这些人一定会遭遇的,我看殿下要多做zhǔn bèi 啊。”
胡烨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听得其余人频频点头,其实这都是胡烨在电视剧上看来的。
这些都是朱棣靖难之役里面的事情,胡烨只不过照本宣科,但是在朱棣他们看来却不同,这完全jiù shì 未卜先知啊。
“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就知道这么多,不过你不是说,你从小就跟你师傅在山中学习么。怎么会对天下事如此了解,连各地的都指挥使都这般熟悉,这可不是一般人能知道的。”
“就连我也要一大群谋士收集情报才知道这些的,难道说你真的有诸葛亮的本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朱棣很震惊,胡烨说得这些他也知道。但是这些都是他的情报人员,jīng guò 多年收集才得来的情报,没理由一个十二岁的小娃娃知道的得么多。
“小子何德何能,怎敢跟诸葛孔明相比,而小子知道的这些,一部分是我师傅告诉我的,一部分是小子夜观天象看出来的。”胡烨乱皱道。
总不可能说自己知道历史的发展吧,那最有可能jiù shì 被当成疯子,只有把这些推到师傅头上。
也只有自己那个高深莫测的师傅,说出的话才有可能让人相信。这不,一说到自己的师傅,朱棣就相信了。
“原来是令师之说,看来令师真是人中龙凤,久居山中便能知晓天下事,真是令人万分敬佩啊。”
只要一说到胡烨的师傅,朱棣都会显得很尊敬。只是如果当他知道,胡烨的zhè gè 师傅根本不存在之后,会有什么感想。
“嘿嘿,等我下次见到师傅,一定向他老人家转达燕王殿下的敬佩之意。不过现在我就要给殿下说说,我这顶白帽子最关键的部分了。”
“噢,快快讲来。”朱棣很心急的说道。
“削藩!”
第十四章 指点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