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他姓何。后来到了京城,父亲说,要一辈子记得他的养育之恩,就改了现在这个名字。”
郝奕看他神情凄苦,大感歉疚:“小方,对不起。”
“没关系。”
郝奕还想安慰他,却不知说什么好。
华鼎松把“何慎思”三个字喃喃念几遍,带着征询之意开口:“如果我没记错,你的养父何慎思,应该是何惟我跟章妙嘉的儿子?”
方思慎只觉得这两个名字有点耳熟,郝奕已经激动得站起来:“老师,您说的是造飞船的何惟我?共和以来航天第一人何惟我?!”
华鼎松拍桌:“坐下!咋咋呼呼,毛毛躁躁,不成器!”
方思慎也想起来了。何惟我,这个四十年前举国上下妇孺皆知的名字,传说中毅然放弃西洋优厚条件,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刻,义无反顾携妻儿回归,为共和国的航天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天才科学家,功勋至伟,彪炳史册。直到如今,尽管世事沧桑巨变,仍然抹不去那个名字所代表的灿烂辉煌。
两个年轻人陷入超乎想象的震惊,都说不出话来。
华鼎松仿佛也有些控制不住情绪的波动,把杯中残酒一饮而尽,才道:“那年我送小安上火车,在站台上看见了何惟我一家三口。”苦笑两声,“何大科学家的照片经常上党报头版,好认得很。他夫人章妙嘉在中央国史文献馆做研究员,跟我算有一面之交。”
看向方思慎:“你爸爸跟何家的孩子站一起,听说他们是同学。你爷爷跟在后头,他那会儿还当着文艺家联合会的副会长,身体也不像后来那么糟糕……唉,其实那个时候,科学家也好,研究员也好,会长也好,教授也好,都不过为人父母,想找人照应自家孩儿,熟与不熟,同在一条船上,自然亲近起来。”
见方思慎一脸茫然痛楚,问:“你不知道何慎思的身世?”
方思慎摇摇头:“没有人告诉我这些。”
华鼎松愣怔半晌,忽然叹口气:“想必,他们不告诉你,是为了你好。”
伸手拿起杯子,发现酒没了,怅怅然放下。兀自发了一会儿呆,最后道:“郝奕,过完年就准备答辩吧,我在这住到你答辩完。替我把下学期本科生的课上到底再走。方思慎,开学先跟着郝奕听课,9月他走了,本科生的课就归你接手。”
“老师……”方思慎想说什么,郝奕摆摆手,小声道,“老师只怕累得很了,先这样吧。来日方长,不差这一会儿。”
再看华鼎松,果然眯上了眼睛,开始靠在椅背上打盹。
大声说了这么久的话,好比在国一高上半天课,却比给学生上课煎熬得多。方思慎累极了,起身告辞。郝奕老婆早就带孩子进里屋歇息了,他把方思慎殷勤送到门外:“我回头拿课表给你,听不听课你自便。讲点音韵训诂入门而已,对你来说小菜一碟,放心吧。”
渐近深夜,连绵不绝的爆竹声在耳边响起,天空中绽放出眩目的烟花。淡淡的硝烟香味伴随着欢声笑语在空气中缭绕,令人醺醺然陶醉不已。
方思慎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积雪往前走,遏制不住地想要回忆往事。身边喜庆祥和的一切被回忆阻隔,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海市蜃楼。
思绪不断翻涌回溯,回到三年前、五年前、十年前,甚至更久。
他想起自己叫妈妈的那个女人,多数时候呆呆的像尊美丽木偶。不呆的时候就会发狂打人,手边抄起什么就拿什么打。每当这时,何慎思便拖着儿子飞奔逃离,到林子里躲一两天,再小心翼翼回家。所以从小别的不说,方思慎,那个时候他叫何致柔,跑起来是真快,用何慎思的话说,简直像头被狼追的香獐子。
夏天还好,林子里随便躲几天都容易过,冬天就只能去投奔伐木队的连叔。不能白吃白住人家的,要帮忙干活。何慎思大概是方思慎这辈子见过的最笨手笨脚的人了,儿子六岁在伐木队煮饭,就比当爹的煮得像样。
方思慎想:何慎思临死前说:“阿致,我其实不是你爸爸。”自己并不觉得特别意外,好像早就等着这一句似的,大概因为很多时候,那个人真的实在太不像个父亲。到了京城之后,方笃之什么都替自己做,生怕自己做不好,想来也情有可原。
方思慎想起何慎思病得一天重似一天,十四岁的自己发了疯似的,漫山遍野去找传说中的人参首乌和灵芝,却终究无济于事。何慎思说:“你愿意离开这里的话,可以去京城,找一个叫做方笃之的人。找到他,说不定,你就能正经念书,念大学。”说完,交给他一个皱巴巴的信封,就此闭了眼。方思慎本来打定主意在芒干道陪他,不论活着还是死了,却因为那句“正经念书,念大学”违背初衷,踏上了千里跋涉上京求学之路。
恍恍惚惚地走着,一个趔趄失去平衡,方思慎整个人坐在雪地上。新鲜丰厚的积雪,乍坐上去不觉得冷,反而陷在里头起不了身。
那是哪一年除夕将近?何慎思学人家也在矮脚凳下边钉两条长铁片,从旗里拖回来一些年货。自己眼巴巴地等着坐冰车,他说:“阿致你不要急,爸爸先试试安不安全。”结果坐上去就停不下来,最后连人带车扎进雪堆里。他一边往外爬一边笑:“阿致你不要哭,爸爸什么事都没有。”
那个人说话做事,哪怕火烧眉毛,永远那般不紧不慢。以致自己到京城后,偶尔迟钝过头,方笃之实在忍无可忍,会压着脾气咬牙:“都是因为小时候跟着何慎思那蠢呆!”
方思慎听见了,会默默躲进房里,很长时间都不说话。方笃之终于不再提起那个名字,而少年很快就原谅了他,因为他眼下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远比何慎思更像一个尽责的父亲,只除了最初的抛弃。过去的任何人与事,都不可避免提醒父子俩那最初的抛弃。随着时间的推移,方思慎渐渐真心接纳父亲,也就刻意要求自己,不再回想过去,连新名字的来由,也干脆一并假装忘记。
但是今天,经过了今天,怎么可能不去回想?。
他妄图迫使自己停止回忆。于是想起昨天洪家大院严父慈母望子成龙的情景,今天火车站前孩子们奔向亲人怀抱的情景,和妹妹关于过年回家的对话、下午父亲的电话、宿舍水房的冷水澡、还有眼前这些温柔的白雪,耳边热闹的鞭炮,空中美丽的烟花。
心底深处却异常清醒:在那个遥远“过去”和这个温情“现在”之间,还夹着一个残酷尴尬的中间时段,令本就充满裂缝的一切更加面目全非。方思慎拼命岔开念头,居然莫名地想起某位国史学者的名言:对一个民族来说,近代史最难面对;对个人来说,同样如此。
幸亏这时手机响了。方笃之教授正在京师大学门口等儿子。
方思慎钻进车门,被车内暖气烘得浑身一个哆嗦,紧接着打了个喷嚏。
方笃之回头看看:“小思,你感冒了?”
“没有。”方思慎等闲不感冒,也就没放在心上。憋了一肚子问题和满腔复杂情绪无从发泄,没精打采地靠在椅背上,眼睛茫然望着窗外。
“小思。”
“嗯。”
“知道爸爸为什么非要你回家吃守岁饺子吗?”
问话的人不往下说,方思慎只好接道:“为什么?”
“你交了女朋友,说不定很快就要成家,咱们父子俩一起守岁的机会,还能有几回呢?”
方思慎有些意外,望着前面开车的背影不说话。
“小思,你原谅爸爸。爸爸只是……忘记你已经长大了。我……”好一会儿,方笃之似乎下定了决心,艰难地往下说:“这么多年,我其实不知道该怎么对待儿子。你长到十五岁,突然一下子出现在面前,我……我希望好好补偿你,却好像越弄越糟糕……”方笃之拍拍自己额头,“呵呵,什么时候,把女朋友领回家给爸爸看看吧。”
“爸爸……”方思慎不知如何继续。他相信父亲一定清楚根本不存在什么女朋友,却故意煞有介事地拿来做台阶,让这场对话显得荒唐而又苦涩。
总得说点什么。说点什么好转移话题。然而所有的问题,都问不出口。方思慎最后终于想起一个同样不该问,却能令他混乱的大脑清醒的问题:“爸爸,华教授说己巳变法的时候,您故意跌断了腿不参加游行,是真的么?”
车速突然慢下来。方笃之把车停在路边,回头望着儿子:“是真的。”
“为什么?”
方笃之沉默片刻,道:“小思,你懂什么叫裹胁?因为我不想被裹胁,不得已出此下策。”
“可是,这难道不是应该做的事?大丈夫有所不为,有所必为。”
方笃之笑了一下,目光锋利:“己巳变法,你知道多少?不管你知道多少,树人先生的文章总读过:‘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可是……”
“没有可是。小思,己巳变法虽然已经过去将近二十年,至今还是禁区。你懂什么叫禁区?不是不能碰不能说,而是碰了说了会有你预想不到承担不起的后果。”目光和声音同时软下来,“别让爸爸担心,听见了么?”
在那样威严恳切的逼视下,方思慎点了下头。
“华鼎松这人本事是有的,不过遭际大起大落,晚年郁郁不得志,牢骚重了些。小思,你还年轻,跟着他做学问就好,千万别染上那股遗老遗少刁钻酸腐之气,这是做人的格局问题。”
方思慎想反驳,知道自己肯定驳不过父亲,索性沉默。
方笃之摸出一支烟,却不点着,夹在手里做样子。路灯光透过车窗照进来,方思慎望着父亲,朦胧灯光里看不清面孔,只觉得似乎充满了萧索和疲惫。
半晌,方笃之低沉的嗓音缓缓响起:“一件事,对每个人来说,当有做的自由,也有不做的权利。我不去游行,因为我找不到去的理由。小思,你没有资格为这个指责爸爸。”
停了停,似乎嗤笑一声:“当年我的同学都去了。不少人死了,我还活着。我替他们收尸,为他们联系老家的亲人,帮他们处理后事。也有很多人跑了,没本事的躲回老家,十之八九从此一蹶不振,自毁前程。有本事的躲到国外,多数混得个寄人篱下,摇尾乞怜。当初吆喝得最凶的,如今谁不是口袋里装满花旗金,隔着滔滔大洋对这边指手画脚,唾沫横飞?”
方思慎呆坐着。师生中隐约流传的有关己巳变法的蛛丝马迹,被父亲几句话血淋淋地揭露开来。
方笃之把烟又放回口袋:“‘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小思,这些事太复杂,你不要管。你只管做好眼下自己想做的事,就足够了。”
第一八章
国立高等人文学院校园本身,就是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大兴土木。方笃之荣膺院长之后,借校庆之机向中央要钱要地,在马路对面盖起一大片现代化建筑,把新兴学院和所有宿舍都迁出老校区,中间以天桥相连,一改过去逼仄局面,总体规模渐可与京师大学媲美。
方笃之身为院长,也不过住在新校区宽敞些的公寓里,四室两厅,跟其他资深教授、高层管理人员一样。这房子方思慎大三时才盖好,总共住了不过几个月,所以说是回家,感觉却十分陌生。跟在父亲身后进屋,整个客厅一览无余,除了中间的沙发和茶几,墙边一列书柜,再没有别的家具。
望见靠窗大花盆里一人多高的灌木,不禁面露喜色,脚步自动迈过去,顺手摘了一颗枝头干蔫的红色果子塞进嘴里。
这棵面果树,还是当年方笃之回芒干道替他办理户籍手续带回来的种子。因水土不服,好不容易才种活,剩了最顽强的一棵,年年开花结果。搬家的时候,老楼没有电梯,又不放心工人粗手粗脚,父子俩合力一点点挪出门,再一级级台阶搬下楼,着实费了不少功夫。
方笃之静静靠门站立,凝视着年轻人隽秀柔和的侧影与欣悦怡然的表情,忽然抬起手擦眼睛。
“爸,怎么任由它们干成这样?”方思慎侧过头,看见父亲的样子,声音卡在嗓子眼里。
“爸爸……”
“没什么。”方笃之稳住神情,“从前不都是你收拾它们,我哪里顾得上?”微微一笑,“今年果子结得尤其多,最后这批挂枝的最甜,可惜掉差不多了。”
方思慎转身往厨房走,仿佛不忍心看见父亲的笑脸:“我把这些摘下来吧,泡水喝。”
方笃之回手撑住门,闭上眼睛。
这孩子,本质上如此彻底地继承了那个人的脾性:天真、执拗、淡泊、善良,敏于进学,拙于世故。不肯妥协如秋岸顽石,体贴人意如暖晴丝絮。他这一回来,空旷冷清的房子立刻有了生气。
方笃之跟进厨房:“我来煮饺子。”
方思慎捧个海碗回客厅,预备摘干面果,却忍不住连打几个大大的喷嚏。两耳轰鸣作响,脑袋一下子变重了。
方笃之出现在厨房门口:“小思,你感冒了!”不再是询问口气。
方思慎放下碗,揉着两边太阳穴,谁知越揉越疼,皮肤底下经脉血管突突直跳。长途旅行连日奔波,一晚上对答思虑,又冷热不均,所有劳顿抑郁、外寒内火,在他本人都没意识到的情况下,迅速集中爆发。
“嗯,好像是有点感冒了。”不过瞬间工夫,已经头重脚轻,两腿发软。扶着墙转身:“我先去洗个澡。”
“不行!”方笃之冲过来,“你忘了你感冒有多吓人,我看看发烧没有。”一手抓住儿子肩膀,一手去探他额头。
方思慎猛然后退,差点撞到茶几上,掩饰不住的惊慌失措。
“没事……应该是下午在宿舍冲凉水闹的。”勉强笑笑,“您忘了,我一年到头不生病,真感冒了,也就是看起来吓人,其实没什么的。”
方笃之缓缓收回双手,不着痕迹退了半步,板起脸训斥:“这么大了还不懂照顾自己!大冬天为什么冲凉水?”
“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脏得实在难受。”
之前没注意,这会儿灯光下近看,方笃之才发现儿子似乎又瘦了一圈。由于发热,灰暗的脸上两颊酡红,倒像两团燃烧的乌金。
无奈地叹口气:“你非要洗,就赶紧去洗,我给你找退烧药。”
方思慎硬撑着进了浴室,听见门外父亲的声音:“叫你在外边瞎折腾,回家就生病,特地回来折腾爸爸是不是?”故作恼怒中满腔嗔怪疼爱,说到后来简直惊喜交加。埋藏在记忆角落里似曾相识的场景浮现脑海,方思慎只觉浑身乏力,握住花洒的手不由得微微颤抖。
凝聚起全身力气,用最快的速度洗完,在父亲来敲门之前,穿戴妥当走出去。自己的房间跟三年前相比没有任何变化,枕头被褥却散发出新洗之后的清香。
方笃之坐到床边,要喂儿子吃药。方思慎接过他手里的药片和水,努力睁大疲惫的双眼,望着父亲:“爸爸,我已经长大了。”
药片吃下去,又补充一句:“很早以前,我就已经长大了。”
方笃之抬起头,额上现出几条皱纹,顿显老态。
“我知道……爸爸知道,你长大了。”本想摸摸儿子的额头,最终只把冰袋递过去,“水和药就放在这儿,我给你定个闹钟,过四个小时再吃一次。”说完,起身往外走。
“爸。”
方笃之停下脚步,却没有回头。
“对不起,您包的饺子,我过两天再吃。”
“没关系。饺子冻在冰箱里,什么时候想吃了就什么时候吃。”方笃之说着,轻轻带上房门。
窗外的鞭炮声越来越遥远,方思慎确认好闹钟,扶了扶额上的冰袋,再也支撑不住,昏沉入睡。
半夜,方思慎从睡梦中惊醒,梦中“滴滴”的警报声还在耳边响个不停,好半天才想起是闹钟。浑身酸痛,挣扎半天才摸到手机,把铃声关掉。又伸手去开床头灯,来回摸索半天也没找着开关,倒把自己弄得气喘吁吁。
“啪!”灯亮了。一个身影弯下腰,向他伸出双臂。
方思慎一个激灵,也不知哪里来的力气,撑着床板就坐了起来。抓住伸过来的手,叫了一声:“爸爸!”本该声色俱厉,因为嗓子烧得冒烟,结果急促而沙哑,反倒像是惶恐中寻求安慰。
方笃之反握住他的手,慢慢坐下,道:“连手心都烫成这样。”
方思慎定定神,放松身体,用最严肃的语气说道:“爸,麻烦您把杯子递给我。”
“啊,好。”方笃之松了手。杯子、药片、体温计、替换的冰袋,一样样递过来,再接过去。
“爸,几点了?”隐隐约约传来零星的鞭炮声。
“三点多。你接着睡,该吃药了我叫你。”
方笃之帮儿子关了灯,掖好被子,放轻脚步走出去。方思慎睁开眼睛,躺了一会儿,听得外边再没有动静,一点一点从床上爬起来,靠着墙壁的支撑,极其缓慢地摸到门边,拨下门闩落了锁。
他知道隔壁的人很可能听得见,但是他不能允许自己大意心软。毕竟,再不能以年少懵懂作为犯错误的借口。他有义务竭尽全力,保住这一份来之不易的父子情义。
接下来的几天,方笃之都在家里照顾生病的儿子。既不出门,也不让人上门。亲朋戚友同仁弟子来电话拜年,说得最多的几句话就是:“小思回来了。”“小思病了。”“等小思好了,一定带他一起去。”
方笃之想方设法给儿子增加营养,熬粥煲汤,快煮慢炖,弄得屋子里整天香喷喷的。方思慎从不挑食,做什么吃什么,偶尔还夸一夸父亲的手艺。
方大教授心情愉快,闲来跟儿子聊天:“你推荐的那个国一高学生,我暗中关注了一下,确实是个好苗子。”
方思慎愣了愣,才记起是梁若谷。他这时对梁若谷的印象已经大打折扣,却不愿把前因后果说给父亲听。一来只会显得自己笨拙迂腐,二来在方笃之教授眼里,只怕更加坐实了此子后起之秀的形象。于是淡淡道:“他在同龄人中确实不同一般,没有我推荐,也自然会引起关注。”
“那倒是。”方笃之架起二郎腿靠在椅子上,一派闲适儒雅风范。
“我们这个‘少年国学堂’,因为是第一次,要开风气之先,做出品牌效应,虽然学员不过是些高中生,来座谈的可都是名师鸿儒。传统艺术部分请动了白老来讲,差点磨破我的嘴皮子。”方教授微哂道,“那个梁若谷,两次课就叫白老记住了他,不简单。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白贻燕在位时任文化艺术委员会常务会长,是好几所大学国学及艺术院系的客座教授。退下来后还兼着书画家联合会会长的虚衔,教授职务都推辞了。方笃之能说动他为“少年国学堂”讲课,除了私人关系,更重要的,此举恰好投合老先生“国学从娃娃抓起”的主张。
方思慎熟悉父亲的说话方式,也接触过许多圈内人物,却始终没学会用同样皮里阳秋的方式敷衍。靠在床头一边喝水,一边随手翻书。间或看一眼父亲,表示自己在听。
“今年拜年别家都无所谓,白老那里还是要去一趟的。”
方思慎抬头。
“爸爸知道你不喜欢应酬,但拜望长辈乃是起码的礼仪。过两天好利索了,跟我一起去,啊?”
方思慎想想,道:“一定要拜望长辈的话,我宁肯去看叔叔婶婶。”
方笃之脸色立刻黑下来:“他做弟弟的不先来拜望兄长,你做侄子的何必去拜望叔叔!不去!”
昔日文艺家联合会副会长,著名红色作家方继山,长子方笃之,如今乃国学巨擘,任高等人文学院院长;次子方敏之,年轻时曾是先锋诗人中的先锋人物,如今四十好几了,热血不减,老当益壮,堪称激进老愤青,意见新领袖。方继山创作上又红又专,为人却跟当年号称“新文化师表,旧道德楷模”的吴随意暗合,最重伦常规范,对两个儿子管教苛严。
方会长仙去十余载,倘若地下有知:长子从芒干道回京不久,兄弟俩便因道不同不相为谋,老父亲一死,再无往来;没几年又冒出一个私生的长孙,长子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抛弃发妻亲女;次子失了父兄管教,日益反动,几度差点进监狱,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成日大放厥词,无事生非,诲淫诲盗……恐怕要在棺材里再气死一回。
方思慎对无缘谋面的爷爷颇有些耳闻,知道父亲在兄弟长幼问题上的固执来源何处。小声道:“婶婶不是特地打电话要来拜年么?您说我病了,还不让她来看。”
当年方笃之要儿子认祖归宗,曾经打电话借白蕊之口告诉方敏之。方敏之在正阳门外同春楼设宴,一家人单请侄子吃饭认亲,让方思慎对特立独行的叔叔,美丽和蔼的婶婶印象极其深刻。
方笃之哼一声:“白蕊最喜欢搞八面玲珑这套,你以为她真关心你呢?真关心怎不见平时去你学校看看?”
方思慎不做声了。他相信父亲连两个堂妹的名字都不见得清楚,却埋怨婶婶不去学校看自己。
方笃之瞧见儿子低眉合眼的模样,知道他根本没往心里去。轻叹道:“因为白老的推荐,范有常即将出任文化署特聘参事,这就算是入了仕途了,说不定今后连我都要看他脸色行事。小思,必要的人际交往,本是生活一部分。也不用你额外做什么,只是跟爸爸去走动走动,对将来有好处,啊?”
方思慎沉默着。就在当父亲的几乎以为儿子已经被说动的时候,他忽然抬起头:“爸爸,您知道我回家来是做什么?”
“嗯?”方笃之一时没听明白。
“我只是回来陪您过年。等出了初五,我就回学校去。手里好多活等着,已经耽误太久了。”
方笃之听罢,忽然一笑:“小思说得对,是爸爸错了。你特意回来陪爸爸过年,这些煞风景的俗事都该见鬼去!”
初六这天,方笃之还在厨房忙碌,方思慎在客厅里喊一声:“爸,我回学校去了。”
方大教授手一哆嗦,差点碎了个盘子。冲到门口,看见儿子身上穿着新衣裳,手里拎个小塑料袋:“这干面果我拿走了。”
“好、好……那,再带点什么……饺子好不好?宿舍没法热吧,你现在不能吃凉的……”
方思慎道:“宿舍里有锅。”
方大教授手忙脚乱地装饺子,又瞥一眼儿子,道:“那几件也带到学校去穿吧,还得冷两个月呢。”
“拿着麻烦,下次回来再换。”
方笃之动作停滞:“小思,你是说……下次回来再换?”
“嗯。”
方大教授压抑住心头狂喜,佯装打量新衣裳:“长短是够了,怎么好像空荡荡的?小思,你要多吃点才行。”
方思慎最近一年生活窘迫,本就比原来瘦。这些天生病在家,虽说顿顿好吃好喝,食欲却有限。再加上精神日夜紧张,对自己叫爸爸的那个人既要小心提防又要费心安慰,几乎超出他的承受能力,不但没长肉,反而更瘦了。
方笃之得寸进尺:“钱够不够花?爸爸明天就给你卡里打点伙食补贴。”
“爸!”方思慎用力嚷一声。
方大教授搓手:“呵……对不起,爸爸又忘了,你长大了……”
方思慎回到宿舍,第一件事就是给小葱大蒜浇水。然后收拾东西,打扫卫生,打开电脑处理邮件。
有一封陌生来信,点开一看,居然是梁若谷。恭谨有礼的拜年问候之下,列着几个向方老师请教的问题。
方思慎稍加犹豫,还是静下心一一答复。末了,字斟句酌加上两行附言:“先贤曾有言曰:‘学术即心术。’此话不惟追究以何等心术做学术,更是考验学术之过程与目的如何磨炼心术。――有志于学者共勉。”
自己看看,也觉得老气横秋,面目可憎,恐怕惹少年人生厌。然而话却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既要含蓄,又要有分量,只得如此写法。
算算日期,离新学期第一次选修课还有两周,郝奕师兄的授课提纲也发到了邮箱里。同时备两门课,还要琢磨新的毕业课题,方思慎顿时忙得心无旁骛。
又过了几天,某个中午,正要去食堂打饭,手机响了,是个没见过的号码。
“请问是方思慎吗?”声音有些怪异,好像故意捏着嗓子变了调似的。
“是,请问你哪位?”
“你犯的事儿兜不住了,准备拿封口费来吧。”
方思慎虽然听说过所谓骚扰电话,真接到还是头一遭。抓着手机,先把有限的几个熟人中可能这么开玩笑的过了一遍,才试探着问道:“高师兄,你回来了?”
“谁是你师兄!哈!哈哈……”那头传来一阵狂笑。
果然不是高诚实。听声音有些耳熟,却又想不起来是谁。方思慎也不追问,耐心等待对方自报家门。
那边笑够了,终于嘻嘻哈哈道:“对不起啊,方老师,我是洪鑫。”
“洪鑫同学,你好。”
“方老师,我又遭难了!只能靠你了,你可一定要来救我!”语气夸张到虚伪得不行。
“你先说说怎么回事?”
“我初五就被老头子轰回来上补习班了,你不是叫我寒假把上学期的作业补上吗?昨儿下午好不容易得空,我就去书店买书了啊。谁知道买回去被监护人看见了,老太婆愣说我买了一堆黄书,怎么解释都不肯信,非要打电话跟老头子告状,还要统统给我烧了!方老师,你可得给我主持公道,你是大博士,老太婆铁定听你的!”
方思慎问:“你买的什么书?”
“我想想啊……那个什么《嫁给太监做老婆》,《太监与后妃:不得不说的故事》,《古代太监怎样偷香猎艳》……”
方思慎:“……”= =|||
第一九章
托京师大学的福,校区周围跟文化沾边的生意都十分好做,书店尤其兴旺。东门外大马路拐个弯往北延伸,横竖两条街,大大小小书肆林立,各具特色。
若不是跟着方思慎,恐怕洪鑫这辈子都不会知道卖书也能这么兴旺。
话说洪大少打通方老师的电话,特地转给监护人听。因他前科累累,又有洪要革着重叮嘱,老太太这回说什么也不肯松口。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亲自押送至京师大学,看见方思慎从宿舍楼里出来,才真正放心。
方思慎敬老,精明厉害却又满面慈祥的老人家亲身拜托,哪里还好意思推辞。只得顺着人家话头道:“您说的是,坊间书籍鱼目混杂参差不齐,很容易被误导。正好我自己也要买几本书……”
“那真是太麻烦了。小,还不谢谢老师。”
“谢谢老师!”洪鑫在后头冲方思慎挤眼。
像所有不甘寂寞的退休教师老太太一样,洪鑫这位监护人十分熟络地跟方思慎唠起嗑来。
“别看小有时候淘气,可也不是不爱学习的孩子。虽然基础差点,我瞧他对传统文化挺感兴趣的哪。上学期差不多每周六回去,都跟我老太婆讲又参观了什么博物馆。你们这门国学选修课开得好哇,连上课带参观,还写论文搞研究,我看行!”
方思慎听到后来,抬眼去看洪鑫。
洪大少几时还记得为了周六下午跟周忻诚等人厮混,向监护人撒下的系列文化谎言。这下当场拆穿,慌得赶忙拱手作揖,拼命挤眉弄眼哀求暗示。
方思慎收回目光,认真跟老太太说话:“那是上学期,主要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这学期要集中精力写论文,周六下午不会再安排参观活动了。”
洪鑫闻言一愣,没想到方书呆也有脑
郝奕看他神情凄苦,大感歉疚:“小方,对不起。”
“没关系。”
郝奕还想安慰他,却不知说什么好。
华鼎松把“何慎思”三个字喃喃念几遍,带着征询之意开口:“如果我没记错,你的养父何慎思,应该是何惟我跟章妙嘉的儿子?”
方思慎只觉得这两个名字有点耳熟,郝奕已经激动得站起来:“老师,您说的是造飞船的何惟我?共和以来航天第一人何惟我?!”
华鼎松拍桌:“坐下!咋咋呼呼,毛毛躁躁,不成器!”
方思慎也想起来了。何惟我,这个四十年前举国上下妇孺皆知的名字,传说中毅然放弃西洋优厚条件,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刻,义无反顾携妻儿回归,为共和国的航天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天才科学家,功勋至伟,彪炳史册。直到如今,尽管世事沧桑巨变,仍然抹不去那个名字所代表的灿烂辉煌。
两个年轻人陷入超乎想象的震惊,都说不出话来。
华鼎松仿佛也有些控制不住情绪的波动,把杯中残酒一饮而尽,才道:“那年我送小安上火车,在站台上看见了何惟我一家三口。”苦笑两声,“何大科学家的照片经常上党报头版,好认得很。他夫人章妙嘉在中央国史文献馆做研究员,跟我算有一面之交。”
看向方思慎:“你爸爸跟何家的孩子站一起,听说他们是同学。你爷爷跟在后头,他那会儿还当着文艺家联合会的副会长,身体也不像后来那么糟糕……唉,其实那个时候,科学家也好,研究员也好,会长也好,教授也好,都不过为人父母,想找人照应自家孩儿,熟与不熟,同在一条船上,自然亲近起来。”
见方思慎一脸茫然痛楚,问:“你不知道何慎思的身世?”
方思慎摇摇头:“没有人告诉我这些。”
华鼎松愣怔半晌,忽然叹口气:“想必,他们不告诉你,是为了你好。”
伸手拿起杯子,发现酒没了,怅怅然放下。兀自发了一会儿呆,最后道:“郝奕,过完年就准备答辩吧,我在这住到你答辩完。替我把下学期本科生的课上到底再走。方思慎,开学先跟着郝奕听课,9月他走了,本科生的课就归你接手。”
“老师……”方思慎想说什么,郝奕摆摆手,小声道,“老师只怕累得很了,先这样吧。来日方长,不差这一会儿。”
再看华鼎松,果然眯上了眼睛,开始靠在椅背上打盹。
大声说了这么久的话,好比在国一高上半天课,却比给学生上课煎熬得多。方思慎累极了,起身告辞。郝奕老婆早就带孩子进里屋歇息了,他把方思慎殷勤送到门外:“我回头拿课表给你,听不听课你自便。讲点音韵训诂入门而已,对你来说小菜一碟,放心吧。”
渐近深夜,连绵不绝的爆竹声在耳边响起,天空中绽放出眩目的烟花。淡淡的硝烟香味伴随着欢声笑语在空气中缭绕,令人醺醺然陶醉不已。
方思慎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积雪往前走,遏制不住地想要回忆往事。身边喜庆祥和的一切被回忆阻隔,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海市蜃楼。
思绪不断翻涌回溯,回到三年前、五年前、十年前,甚至更久。
他想起自己叫妈妈的那个女人,多数时候呆呆的像尊美丽木偶。不呆的时候就会发狂打人,手边抄起什么就拿什么打。每当这时,何慎思便拖着儿子飞奔逃离,到林子里躲一两天,再小心翼翼回家。所以从小别的不说,方思慎,那个时候他叫何致柔,跑起来是真快,用何慎思的话说,简直像头被狼追的香獐子。
夏天还好,林子里随便躲几天都容易过,冬天就只能去投奔伐木队的连叔。不能白吃白住人家的,要帮忙干活。何慎思大概是方思慎这辈子见过的最笨手笨脚的人了,儿子六岁在伐木队煮饭,就比当爹的煮得像样。
方思慎想:何慎思临死前说:“阿致,我其实不是你爸爸。”自己并不觉得特别意外,好像早就等着这一句似的,大概因为很多时候,那个人真的实在太不像个父亲。到了京城之后,方笃之什么都替自己做,生怕自己做不好,想来也情有可原。
方思慎想起何慎思病得一天重似一天,十四岁的自己发了疯似的,漫山遍野去找传说中的人参首乌和灵芝,却终究无济于事。何慎思说:“你愿意离开这里的话,可以去京城,找一个叫做方笃之的人。找到他,说不定,你就能正经念书,念大学。”说完,交给他一个皱巴巴的信封,就此闭了眼。方思慎本来打定主意在芒干道陪他,不论活着还是死了,却因为那句“正经念书,念大学”违背初衷,踏上了千里跋涉上京求学之路。
恍恍惚惚地走着,一个趔趄失去平衡,方思慎整个人坐在雪地上。新鲜丰厚的积雪,乍坐上去不觉得冷,反而陷在里头起不了身。
那是哪一年除夕将近?何慎思学人家也在矮脚凳下边钉两条长铁片,从旗里拖回来一些年货。自己眼巴巴地等着坐冰车,他说:“阿致你不要急,爸爸先试试安不安全。”结果坐上去就停不下来,最后连人带车扎进雪堆里。他一边往外爬一边笑:“阿致你不要哭,爸爸什么事都没有。”
那个人说话做事,哪怕火烧眉毛,永远那般不紧不慢。以致自己到京城后,偶尔迟钝过头,方笃之实在忍无可忍,会压着脾气咬牙:“都是因为小时候跟着何慎思那蠢呆!”
方思慎听见了,会默默躲进房里,很长时间都不说话。方笃之终于不再提起那个名字,而少年很快就原谅了他,因为他眼下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远比何慎思更像一个尽责的父亲,只除了最初的抛弃。过去的任何人与事,都不可避免提醒父子俩那最初的抛弃。随着时间的推移,方思慎渐渐真心接纳父亲,也就刻意要求自己,不再回想过去,连新名字的来由,也干脆一并假装忘记。
但是今天,经过了今天,怎么可能不去回想?。
他妄图迫使自己停止回忆。于是想起昨天洪家大院严父慈母望子成龙的情景,今天火车站前孩子们奔向亲人怀抱的情景,和妹妹关于过年回家的对话、下午父亲的电话、宿舍水房的冷水澡、还有眼前这些温柔的白雪,耳边热闹的鞭炮,空中美丽的烟花。
心底深处却异常清醒:在那个遥远“过去”和这个温情“现在”之间,还夹着一个残酷尴尬的中间时段,令本就充满裂缝的一切更加面目全非。方思慎拼命岔开念头,居然莫名地想起某位国史学者的名言:对一个民族来说,近代史最难面对;对个人来说,同样如此。
幸亏这时手机响了。方笃之教授正在京师大学门口等儿子。
方思慎钻进车门,被车内暖气烘得浑身一个哆嗦,紧接着打了个喷嚏。
方笃之回头看看:“小思,你感冒了?”
“没有。”方思慎等闲不感冒,也就没放在心上。憋了一肚子问题和满腔复杂情绪无从发泄,没精打采地靠在椅背上,眼睛茫然望着窗外。
“小思。”
“嗯。”
“知道爸爸为什么非要你回家吃守岁饺子吗?”
问话的人不往下说,方思慎只好接道:“为什么?”
“你交了女朋友,说不定很快就要成家,咱们父子俩一起守岁的机会,还能有几回呢?”
方思慎有些意外,望着前面开车的背影不说话。
“小思,你原谅爸爸。爸爸只是……忘记你已经长大了。我……”好一会儿,方笃之似乎下定了决心,艰难地往下说:“这么多年,我其实不知道该怎么对待儿子。你长到十五岁,突然一下子出现在面前,我……我希望好好补偿你,却好像越弄越糟糕……”方笃之拍拍自己额头,“呵呵,什么时候,把女朋友领回家给爸爸看看吧。”
“爸爸……”方思慎不知如何继续。他相信父亲一定清楚根本不存在什么女朋友,却故意煞有介事地拿来做台阶,让这场对话显得荒唐而又苦涩。
总得说点什么。说点什么好转移话题。然而所有的问题,都问不出口。方思慎最后终于想起一个同样不该问,却能令他混乱的大脑清醒的问题:“爸爸,华教授说己巳变法的时候,您故意跌断了腿不参加游行,是真的么?”
车速突然慢下来。方笃之把车停在路边,回头望着儿子:“是真的。”
“为什么?”
方笃之沉默片刻,道:“小思,你懂什么叫裹胁?因为我不想被裹胁,不得已出此下策。”
“可是,这难道不是应该做的事?大丈夫有所不为,有所必为。”
方笃之笑了一下,目光锋利:“己巳变法,你知道多少?不管你知道多少,树人先生的文章总读过:‘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可是……”
“没有可是。小思,己巳变法虽然已经过去将近二十年,至今还是禁区。你懂什么叫禁区?不是不能碰不能说,而是碰了说了会有你预想不到承担不起的后果。”目光和声音同时软下来,“别让爸爸担心,听见了么?”
在那样威严恳切的逼视下,方思慎点了下头。
“华鼎松这人本事是有的,不过遭际大起大落,晚年郁郁不得志,牢骚重了些。小思,你还年轻,跟着他做学问就好,千万别染上那股遗老遗少刁钻酸腐之气,这是做人的格局问题。”
方思慎想反驳,知道自己肯定驳不过父亲,索性沉默。
方笃之摸出一支烟,却不点着,夹在手里做样子。路灯光透过车窗照进来,方思慎望着父亲,朦胧灯光里看不清面孔,只觉得似乎充满了萧索和疲惫。
半晌,方笃之低沉的嗓音缓缓响起:“一件事,对每个人来说,当有做的自由,也有不做的权利。我不去游行,因为我找不到去的理由。小思,你没有资格为这个指责爸爸。”
停了停,似乎嗤笑一声:“当年我的同学都去了。不少人死了,我还活着。我替他们收尸,为他们联系老家的亲人,帮他们处理后事。也有很多人跑了,没本事的躲回老家,十之八九从此一蹶不振,自毁前程。有本事的躲到国外,多数混得个寄人篱下,摇尾乞怜。当初吆喝得最凶的,如今谁不是口袋里装满花旗金,隔着滔滔大洋对这边指手画脚,唾沫横飞?”
方思慎呆坐着。师生中隐约流传的有关己巳变法的蛛丝马迹,被父亲几句话血淋淋地揭露开来。
方笃之把烟又放回口袋:“‘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小思,这些事太复杂,你不要管。你只管做好眼下自己想做的事,就足够了。”
第一八章
国立高等人文学院校园本身,就是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大兴土木。方笃之荣膺院长之后,借校庆之机向中央要钱要地,在马路对面盖起一大片现代化建筑,把新兴学院和所有宿舍都迁出老校区,中间以天桥相连,一改过去逼仄局面,总体规模渐可与京师大学媲美。
方笃之身为院长,也不过住在新校区宽敞些的公寓里,四室两厅,跟其他资深教授、高层管理人员一样。这房子方思慎大三时才盖好,总共住了不过几个月,所以说是回家,感觉却十分陌生。跟在父亲身后进屋,整个客厅一览无余,除了中间的沙发和茶几,墙边一列书柜,再没有别的家具。
望见靠窗大花盆里一人多高的灌木,不禁面露喜色,脚步自动迈过去,顺手摘了一颗枝头干蔫的红色果子塞进嘴里。
这棵面果树,还是当年方笃之回芒干道替他办理户籍手续带回来的种子。因水土不服,好不容易才种活,剩了最顽强的一棵,年年开花结果。搬家的时候,老楼没有电梯,又不放心工人粗手粗脚,父子俩合力一点点挪出门,再一级级台阶搬下楼,着实费了不少功夫。
方笃之静静靠门站立,凝视着年轻人隽秀柔和的侧影与欣悦怡然的表情,忽然抬起手擦眼睛。
“爸,怎么任由它们干成这样?”方思慎侧过头,看见父亲的样子,声音卡在嗓子眼里。
“爸爸……”
“没什么。”方笃之稳住神情,“从前不都是你收拾它们,我哪里顾得上?”微微一笑,“今年果子结得尤其多,最后这批挂枝的最甜,可惜掉差不多了。”
方思慎转身往厨房走,仿佛不忍心看见父亲的笑脸:“我把这些摘下来吧,泡水喝。”
方笃之回手撑住门,闭上眼睛。
这孩子,本质上如此彻底地继承了那个人的脾性:天真、执拗、淡泊、善良,敏于进学,拙于世故。不肯妥协如秋岸顽石,体贴人意如暖晴丝絮。他这一回来,空旷冷清的房子立刻有了生气。
方笃之跟进厨房:“我来煮饺子。”
方思慎捧个海碗回客厅,预备摘干面果,却忍不住连打几个大大的喷嚏。两耳轰鸣作响,脑袋一下子变重了。
方笃之出现在厨房门口:“小思,你感冒了!”不再是询问口气。
方思慎放下碗,揉着两边太阳穴,谁知越揉越疼,皮肤底下经脉血管突突直跳。长途旅行连日奔波,一晚上对答思虑,又冷热不均,所有劳顿抑郁、外寒内火,在他本人都没意识到的情况下,迅速集中爆发。
“嗯,好像是有点感冒了。”不过瞬间工夫,已经头重脚轻,两腿发软。扶着墙转身:“我先去洗个澡。”
“不行!”方笃之冲过来,“你忘了你感冒有多吓人,我看看发烧没有。”一手抓住儿子肩膀,一手去探他额头。
方思慎猛然后退,差点撞到茶几上,掩饰不住的惊慌失措。
“没事……应该是下午在宿舍冲凉水闹的。”勉强笑笑,“您忘了,我一年到头不生病,真感冒了,也就是看起来吓人,其实没什么的。”
方笃之缓缓收回双手,不着痕迹退了半步,板起脸训斥:“这么大了还不懂照顾自己!大冬天为什么冲凉水?”
“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脏得实在难受。”
之前没注意,这会儿灯光下近看,方笃之才发现儿子似乎又瘦了一圈。由于发热,灰暗的脸上两颊酡红,倒像两团燃烧的乌金。
无奈地叹口气:“你非要洗,就赶紧去洗,我给你找退烧药。”
方思慎硬撑着进了浴室,听见门外父亲的声音:“叫你在外边瞎折腾,回家就生病,特地回来折腾爸爸是不是?”故作恼怒中满腔嗔怪疼爱,说到后来简直惊喜交加。埋藏在记忆角落里似曾相识的场景浮现脑海,方思慎只觉浑身乏力,握住花洒的手不由得微微颤抖。
凝聚起全身力气,用最快的速度洗完,在父亲来敲门之前,穿戴妥当走出去。自己的房间跟三年前相比没有任何变化,枕头被褥却散发出新洗之后的清香。
方笃之坐到床边,要喂儿子吃药。方思慎接过他手里的药片和水,努力睁大疲惫的双眼,望着父亲:“爸爸,我已经长大了。”
药片吃下去,又补充一句:“很早以前,我就已经长大了。”
方笃之抬起头,额上现出几条皱纹,顿显老态。
“我知道……爸爸知道,你长大了。”本想摸摸儿子的额头,最终只把冰袋递过去,“水和药就放在这儿,我给你定个闹钟,过四个小时再吃一次。”说完,起身往外走。
“爸。”
方笃之停下脚步,却没有回头。
“对不起,您包的饺子,我过两天再吃。”
“没关系。饺子冻在冰箱里,什么时候想吃了就什么时候吃。”方笃之说着,轻轻带上房门。
窗外的鞭炮声越来越遥远,方思慎确认好闹钟,扶了扶额上的冰袋,再也支撑不住,昏沉入睡。
半夜,方思慎从睡梦中惊醒,梦中“滴滴”的警报声还在耳边响个不停,好半天才想起是闹钟。浑身酸痛,挣扎半天才摸到手机,把铃声关掉。又伸手去开床头灯,来回摸索半天也没找着开关,倒把自己弄得气喘吁吁。
“啪!”灯亮了。一个身影弯下腰,向他伸出双臂。
方思慎一个激灵,也不知哪里来的力气,撑着床板就坐了起来。抓住伸过来的手,叫了一声:“爸爸!”本该声色俱厉,因为嗓子烧得冒烟,结果急促而沙哑,反倒像是惶恐中寻求安慰。
方笃之反握住他的手,慢慢坐下,道:“连手心都烫成这样。”
方思慎定定神,放松身体,用最严肃的语气说道:“爸,麻烦您把杯子递给我。”
“啊,好。”方笃之松了手。杯子、药片、体温计、替换的冰袋,一样样递过来,再接过去。
“爸,几点了?”隐隐约约传来零星的鞭炮声。
“三点多。你接着睡,该吃药了我叫你。”
方笃之帮儿子关了灯,掖好被子,放轻脚步走出去。方思慎睁开眼睛,躺了一会儿,听得外边再没有动静,一点一点从床上爬起来,靠着墙壁的支撑,极其缓慢地摸到门边,拨下门闩落了锁。
他知道隔壁的人很可能听得见,但是他不能允许自己大意心软。毕竟,再不能以年少懵懂作为犯错误的借口。他有义务竭尽全力,保住这一份来之不易的父子情义。
接下来的几天,方笃之都在家里照顾生病的儿子。既不出门,也不让人上门。亲朋戚友同仁弟子来电话拜年,说得最多的几句话就是:“小思回来了。”“小思病了。”“等小思好了,一定带他一起去。”
方笃之想方设法给儿子增加营养,熬粥煲汤,快煮慢炖,弄得屋子里整天香喷喷的。方思慎从不挑食,做什么吃什么,偶尔还夸一夸父亲的手艺。
方大教授心情愉快,闲来跟儿子聊天:“你推荐的那个国一高学生,我暗中关注了一下,确实是个好苗子。”
方思慎愣了愣,才记起是梁若谷。他这时对梁若谷的印象已经大打折扣,却不愿把前因后果说给父亲听。一来只会显得自己笨拙迂腐,二来在方笃之教授眼里,只怕更加坐实了此子后起之秀的形象。于是淡淡道:“他在同龄人中确实不同一般,没有我推荐,也自然会引起关注。”
“那倒是。”方笃之架起二郎腿靠在椅子上,一派闲适儒雅风范。
“我们这个‘少年国学堂’,因为是第一次,要开风气之先,做出品牌效应,虽然学员不过是些高中生,来座谈的可都是名师鸿儒。传统艺术部分请动了白老来讲,差点磨破我的嘴皮子。”方教授微哂道,“那个梁若谷,两次课就叫白老记住了他,不简单。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白贻燕在位时任文化艺术委员会常务会长,是好几所大学国学及艺术院系的客座教授。退下来后还兼着书画家联合会会长的虚衔,教授职务都推辞了。方笃之能说动他为“少年国学堂”讲课,除了私人关系,更重要的,此举恰好投合老先生“国学从娃娃抓起”的主张。
方思慎熟悉父亲的说话方式,也接触过许多圈内人物,却始终没学会用同样皮里阳秋的方式敷衍。靠在床头一边喝水,一边随手翻书。间或看一眼父亲,表示自己在听。
“今年拜年别家都无所谓,白老那里还是要去一趟的。”
方思慎抬头。
“爸爸知道你不喜欢应酬,但拜望长辈乃是起码的礼仪。过两天好利索了,跟我一起去,啊?”
方思慎想想,道:“一定要拜望长辈的话,我宁肯去看叔叔婶婶。”
方笃之脸色立刻黑下来:“他做弟弟的不先来拜望兄长,你做侄子的何必去拜望叔叔!不去!”
昔日文艺家联合会副会长,著名红色作家方继山,长子方笃之,如今乃国学巨擘,任高等人文学院院长;次子方敏之,年轻时曾是先锋诗人中的先锋人物,如今四十好几了,热血不减,老当益壮,堪称激进老愤青,意见新领袖。方继山创作上又红又专,为人却跟当年号称“新文化师表,旧道德楷模”的吴随意暗合,最重伦常规范,对两个儿子管教苛严。
方会长仙去十余载,倘若地下有知:长子从芒干道回京不久,兄弟俩便因道不同不相为谋,老父亲一死,再无往来;没几年又冒出一个私生的长孙,长子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抛弃发妻亲女;次子失了父兄管教,日益反动,几度差点进监狱,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成日大放厥词,无事生非,诲淫诲盗……恐怕要在棺材里再气死一回。
方思慎对无缘谋面的爷爷颇有些耳闻,知道父亲在兄弟长幼问题上的固执来源何处。小声道:“婶婶不是特地打电话要来拜年么?您说我病了,还不让她来看。”
当年方笃之要儿子认祖归宗,曾经打电话借白蕊之口告诉方敏之。方敏之在正阳门外同春楼设宴,一家人单请侄子吃饭认亲,让方思慎对特立独行的叔叔,美丽和蔼的婶婶印象极其深刻。
方笃之哼一声:“白蕊最喜欢搞八面玲珑这套,你以为她真关心你呢?真关心怎不见平时去你学校看看?”
方思慎不做声了。他相信父亲连两个堂妹的名字都不见得清楚,却埋怨婶婶不去学校看自己。
方笃之瞧见儿子低眉合眼的模样,知道他根本没往心里去。轻叹道:“因为白老的推荐,范有常即将出任文化署特聘参事,这就算是入了仕途了,说不定今后连我都要看他脸色行事。小思,必要的人际交往,本是生活一部分。也不用你额外做什么,只是跟爸爸去走动走动,对将来有好处,啊?”
方思慎沉默着。就在当父亲的几乎以为儿子已经被说动的时候,他忽然抬起头:“爸爸,您知道我回家来是做什么?”
“嗯?”方笃之一时没听明白。
“我只是回来陪您过年。等出了初五,我就回学校去。手里好多活等着,已经耽误太久了。”
方笃之听罢,忽然一笑:“小思说得对,是爸爸错了。你特意回来陪爸爸过年,这些煞风景的俗事都该见鬼去!”
初六这天,方笃之还在厨房忙碌,方思慎在客厅里喊一声:“爸,我回学校去了。”
方大教授手一哆嗦,差点碎了个盘子。冲到门口,看见儿子身上穿着新衣裳,手里拎个小塑料袋:“这干面果我拿走了。”
“好、好……那,再带点什么……饺子好不好?宿舍没法热吧,你现在不能吃凉的……”
方思慎道:“宿舍里有锅。”
方大教授手忙脚乱地装饺子,又瞥一眼儿子,道:“那几件也带到学校去穿吧,还得冷两个月呢。”
“拿着麻烦,下次回来再换。”
方笃之动作停滞:“小思,你是说……下次回来再换?”
“嗯。”
方大教授压抑住心头狂喜,佯装打量新衣裳:“长短是够了,怎么好像空荡荡的?小思,你要多吃点才行。”
方思慎最近一年生活窘迫,本就比原来瘦。这些天生病在家,虽说顿顿好吃好喝,食欲却有限。再加上精神日夜紧张,对自己叫爸爸的那个人既要小心提防又要费心安慰,几乎超出他的承受能力,不但没长肉,反而更瘦了。
方笃之得寸进尺:“钱够不够花?爸爸明天就给你卡里打点伙食补贴。”
“爸!”方思慎用力嚷一声。
方大教授搓手:“呵……对不起,爸爸又忘了,你长大了……”
方思慎回到宿舍,第一件事就是给小葱大蒜浇水。然后收拾东西,打扫卫生,打开电脑处理邮件。
有一封陌生来信,点开一看,居然是梁若谷。恭谨有礼的拜年问候之下,列着几个向方老师请教的问题。
方思慎稍加犹豫,还是静下心一一答复。末了,字斟句酌加上两行附言:“先贤曾有言曰:‘学术即心术。’此话不惟追究以何等心术做学术,更是考验学术之过程与目的如何磨炼心术。――有志于学者共勉。”
自己看看,也觉得老气横秋,面目可憎,恐怕惹少年人生厌。然而话却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既要含蓄,又要有分量,只得如此写法。
算算日期,离新学期第一次选修课还有两周,郝奕师兄的授课提纲也发到了邮箱里。同时备两门课,还要琢磨新的毕业课题,方思慎顿时忙得心无旁骛。
又过了几天,某个中午,正要去食堂打饭,手机响了,是个没见过的号码。
“请问是方思慎吗?”声音有些怪异,好像故意捏着嗓子变了调似的。
“是,请问你哪位?”
“你犯的事儿兜不住了,准备拿封口费来吧。”
方思慎虽然听说过所谓骚扰电话,真接到还是头一遭。抓着手机,先把有限的几个熟人中可能这么开玩笑的过了一遍,才试探着问道:“高师兄,你回来了?”
“谁是你师兄!哈!哈哈……”那头传来一阵狂笑。
果然不是高诚实。听声音有些耳熟,却又想不起来是谁。方思慎也不追问,耐心等待对方自报家门。
那边笑够了,终于嘻嘻哈哈道:“对不起啊,方老师,我是洪鑫。”
“洪鑫同学,你好。”
“方老师,我又遭难了!只能靠你了,你可一定要来救我!”语气夸张到虚伪得不行。
“你先说说怎么回事?”
“我初五就被老头子轰回来上补习班了,你不是叫我寒假把上学期的作业补上吗?昨儿下午好不容易得空,我就去书店买书了啊。谁知道买回去被监护人看见了,老太婆愣说我买了一堆黄书,怎么解释都不肯信,非要打电话跟老头子告状,还要统统给我烧了!方老师,你可得给我主持公道,你是大博士,老太婆铁定听你的!”
方思慎问:“你买的什么书?”
“我想想啊……那个什么《嫁给太监做老婆》,《太监与后妃:不得不说的故事》,《古代太监怎样偷香猎艳》……”
方思慎:“……”= =|||
第一九章
托京师大学的福,校区周围跟文化沾边的生意都十分好做,书店尤其兴旺。东门外大马路拐个弯往北延伸,横竖两条街,大大小小书肆林立,各具特色。
若不是跟着方思慎,恐怕洪鑫这辈子都不会知道卖书也能这么兴旺。
话说洪大少打通方老师的电话,特地转给监护人听。因他前科累累,又有洪要革着重叮嘱,老太太这回说什么也不肯松口。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亲自押送至京师大学,看见方思慎从宿舍楼里出来,才真正放心。
方思慎敬老,精明厉害却又满面慈祥的老人家亲身拜托,哪里还好意思推辞。只得顺着人家话头道:“您说的是,坊间书籍鱼目混杂参差不齐,很容易被误导。正好我自己也要买几本书……”
“那真是太麻烦了。小,还不谢谢老师。”
“谢谢老师!”洪鑫在后头冲方思慎挤眼。
像所有不甘寂寞的退休教师老太太一样,洪鑫这位监护人十分熟络地跟方思慎唠起嗑来。
“别看小有时候淘气,可也不是不爱学习的孩子。虽然基础差点,我瞧他对传统文化挺感兴趣的哪。上学期差不多每周六回去,都跟我老太婆讲又参观了什么博物馆。你们这门国学选修课开得好哇,连上课带参观,还写论文搞研究,我看行!”
方思慎听到后来,抬眼去看洪鑫。
洪大少几时还记得为了周六下午跟周忻诚等人厮混,向监护人撒下的系列文化谎言。这下当场拆穿,慌得赶忙拱手作揖,拼命挤眉弄眼哀求暗示。
方思慎收回目光,认真跟老太太说话:“那是上学期,主要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这学期要集中精力写论文,周六下午不会再安排参观活动了。”
洪鑫闻言一愣,没想到方书呆也有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