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庄终于通电了。
在李默印象里,曹镇农村有五个良性的变化。
责任田,它是开始,也是根基。
第二个变化就是家家户户开始通上照明电。
盖房子热潮,开始盖的都是瓦房,十几年后才渐渐兴起盖楼房。
打工潮的出现,也就是农民工,李默指的可不是真的农民工,包括农民工,也包括许多外出做生意买卖的,在家搞养殖业种植业的。
开始出现一些乡镇企业,路路通。
这也是未来中国大多数农村的变革,当然,哪些极个别比较好的农村不能算,偏远的贫困山区也不能算。
然而随着条件转好,暗下里却刮着一歪妖风,结婚时必须在城里、最少在镇上买一套房子,本来好好的结婚,那怕在农村盖一个差不多的楼房,十几万块钱就够了,二十万块钱基本能满足结婚的需求。沾到去城里买房子……这个结婚花费就离谱了,逼得许多青年去滇贵哪边买老婆,还成群结队地去,结果有一年将哪边的小伙子惹急了,将两人打得鼻青脸肿地逃了回来。
但通上照明电,肯定是一个良性的变化。
奶奶说:“通电了,小默去外地读书了。”
这几年油灯生涯将李默坑苦了,越是昏暗的灯光越是容易得近视眼,为了保护视力,不像前世哪样戴着一个讨厌的近视眼镜,李默只好端坐着看书写字,这无疑会更吃力。
李广平说:“妈,你怎么拿现在与过去比,日子总会一天比一天好,像他这般大时,我连饭都吃不上。”
说完又抱怨:“小默,你干嘛将这些书一起带走?”
也就是李默从鸠城买回来的哪些书,后来在石头城又买了几本英语书,别看它们叠起来只有几排,真打起包,份量可不轻。
“爸,这些书我上初中还有些用。”
“小美不能看吗?”
“不要说小美,让青梅过来看都看不懂。你还指望小美以后成绩也像我这样?千万别……”李默担心地说,如果父母邪乎起来,让小妹也要考九十多分,小妹就惨了。
“小妹,读书是要努力的,但真考不好也不怕,有大哥在。”
“有你这样做大哥的吗?”李广平一巴掌差一点落在李默脑袋上,突然想到了县招生办老师所说的话,脑袋不能打的,于是换到了李默肩膀上。
李广平挑着一大担东西上路,有书,有被褥,衣服,还有其他的一些生活用品,主要书重啊,压得扁担都弯了下去。
李母也跟了过去。
前几天李广平父子二人先行,得将房子租好,李母是跟过去认门的,以后打算每月来一次,乘早班车过来,将李默的衣服洗干净,再乘晚班车回家。
李默自己也能洗,不过李力气小,确实洗不干净。
三人乘着汽车来到巢市,来到李默的租住屋,是老式房屋,也是私家房。一般老式房屋都是私家房,而小区楼房现在多是单位的房子,没有开发商,也没有中介商。
单位房同样也有人对外出租的,不过数量很少,极不好找,时间有限了,父子两也不可能去找单位房的出租房。
但房子环境不错,有一个院子,院子里还有一口水井,除了正房外,东西两边各有一套厢房,门口就是一条大河,也就是曹河的末端分出来的一段小汊河,不远处就是大湖了,离中学也很近,只有六七百米远,走得快,十分钟就到了。
房主有两个儿子,都有了工作,也成了家,搬到单位房子,因此东西两边厢房一起空了出来,西厢房做了厨房与杂货间,东厢房几乎是完全空着了,里面有许多家俱,包括床柜桌椅,还有一个小炉子。
主要是现在打工潮未出现,又不是大城市,房子不易租,房子便宜,房租更便宜。
李广平父子两找到这里时,一眼就看中了这个房子,环境安静,家庭情况也适宜……因为没有孩子会吵着李默学习,特别是那个炉子,让李广平很满意,冬天到来,在外面可没有炕窝,将炉子生起来,房间就会变得暖和。
李默想摇头,一个炉子值多少钱?炉子不会贵,贵的是煤球。
院门口有一个大门,到晚上能将门关上。李广平对城里面不是很了解,只听六斤说城里有点乱,有许多“小流氓”,他也去过两次石头城,确实是看到了许多小青年烫着头发,穿着喇叭裤,“不男不女”。
李广平心中也担心,毕竟儿子太小,万一遇到坏人怎么办?
这个大门又让他满意了。
父子两问价钱,老两口看了李默成绩单后,二话不说,就将房租从每月三块五毛钱降到了两块五毛钱,弄得李广平都不好意思了。
夫妇两又对老两口说了一些客气话关照话后,替李默将行李放好,带着李默报名去。
“好大,”李母说。
李默就当没有听见,反正在母亲眼里,学校有几栋大楼房,面积又大,那肯定就是好中学。
一大群老师围了过来,甚至有的家长都围了过来。
虽然一中里学霸济济,但李默确实太小,就说初一吧,一般的孩子都有十一二岁,但李默只有九岁,或者将他那可怜的几天零头算上,才虚十岁。并且来自农村,李广平替他治办了几件新衣服,也是很土气的衣服。
人家是鹤立鸡群,李默往学里一站,整来了一个鸡立鹤群……但吸引人眼球的效果却是一样的。
大家在围观李默,李母却松了一口气,看来老师们对儿子不错,她刚刚被一中的面积与建筑震慑住了。
交了学费,然后领课本。
初一还好一点,数学,语文,英语,地理,历史,生物,但初一是叫植物,接着学动物、生理卫生,政治,但是叫思想品德,一个样。
前世初中九门课,如果以成绩划分,他地理最好,其次是历史、数学、生物、物理、语文、化学、英语与政治。
化学是意外,初三时他成绩进一步滑落,成绩只能说中等偏上,已经不再是尖子生,连带着化学成绩也下降。
真正差的是英语与政治。
英语现在肯定没问题了,政治估计还是一个难题。不是他不懂政治,而是对现在的政治课本真的不感兴趣……是政治吗?他理解的政治与书中的政治相差太大了。
他记得几年后,中考时,可能考语数外理化五课,三年后考什么,李默记得也不是很清楚,毕竟那一年他才在上初一。他眼光也不可能放在中考上,而是高考。
选文科有文科的优势,历史地理他前世成绩就好得可怕,几乎都是九十多分,但到时候政治必然拖分。
选理科,等于多了一门课,能将政治分数摊薄,他的理化生三门课都不是太差,也谈不上特别好,问题是八几年理科也必须考政治……
看情况来吧,但到了初中,他成绩绝对不可能像小学那样特别惊艳,政治还会继续拖后腿,让他花很多精力死记硬背政治,那显然不值得的。
不过在初中,他仍有着许多优势。到了高中,这个优势就不大了,到时候会有许多同年级的学生成绩超过他。要么就是他成年人的思维,可能有助于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当然,他也不想考清大北大,更不想做高考状元,以他的智商与学习能力,考一般重点大学,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其实头痛的不是李默,而是各学校的老师。
如果一切为了考试服务,从初一就要分文理科,省得学生浪费精力与时间,老师也头痛。如果认为高一以前的副课必须要学习,就像理科生,同样必须要了解一些历史、地理的基础知识,文科生也必须要了解一些生物、物理与化学的知识,那么中考时必须门门课要考。
关键未来中考变化最大,各省有各省的玩法,各地区又有各地区的玩法,并且今年能这样动,明年能那样动。
中考不确定,分科不明确,老师只好门门课都教,学生只好门门课都学,这意味着李默想要成绩不难看,所分出来的时间会更少。
李广平夫妇不懂了,办好了报名手续,两人再三叮嘱,然后被李默送到了汽车站。
李母坐在汽车上哭了。
李默也看到了,并没有太在乎,母亲性格就是这样的,高兴起来能笑得哈不拢嘴,悲伤起来能大哭一场,生气起来,与父亲一样,恨不能将子女打死。
习惯就好了。
汽车走了,李默长松了一口气,不管如何,是自由了。
如果李广平知道他是这种心声,说不定能立即从长途汽车上下来,在汽车站门就给他来上一顿板条炒肉丝。
在李默印象里,曹镇农村有五个良性的变化。
责任田,它是开始,也是根基。
第二个变化就是家家户户开始通上照明电。
盖房子热潮,开始盖的都是瓦房,十几年后才渐渐兴起盖楼房。
打工潮的出现,也就是农民工,李默指的可不是真的农民工,包括农民工,也包括许多外出做生意买卖的,在家搞养殖业种植业的。
开始出现一些乡镇企业,路路通。
这也是未来中国大多数农村的变革,当然,哪些极个别比较好的农村不能算,偏远的贫困山区也不能算。
然而随着条件转好,暗下里却刮着一歪妖风,结婚时必须在城里、最少在镇上买一套房子,本来好好的结婚,那怕在农村盖一个差不多的楼房,十几万块钱就够了,二十万块钱基本能满足结婚的需求。沾到去城里买房子……这个结婚花费就离谱了,逼得许多青年去滇贵哪边买老婆,还成群结队地去,结果有一年将哪边的小伙子惹急了,将两人打得鼻青脸肿地逃了回来。
但通上照明电,肯定是一个良性的变化。
奶奶说:“通电了,小默去外地读书了。”
这几年油灯生涯将李默坑苦了,越是昏暗的灯光越是容易得近视眼,为了保护视力,不像前世哪样戴着一个讨厌的近视眼镜,李默只好端坐着看书写字,这无疑会更吃力。
李广平说:“妈,你怎么拿现在与过去比,日子总会一天比一天好,像他这般大时,我连饭都吃不上。”
说完又抱怨:“小默,你干嘛将这些书一起带走?”
也就是李默从鸠城买回来的哪些书,后来在石头城又买了几本英语书,别看它们叠起来只有几排,真打起包,份量可不轻。
“爸,这些书我上初中还有些用。”
“小美不能看吗?”
“不要说小美,让青梅过来看都看不懂。你还指望小美以后成绩也像我这样?千万别……”李默担心地说,如果父母邪乎起来,让小妹也要考九十多分,小妹就惨了。
“小妹,读书是要努力的,但真考不好也不怕,有大哥在。”
“有你这样做大哥的吗?”李广平一巴掌差一点落在李默脑袋上,突然想到了县招生办老师所说的话,脑袋不能打的,于是换到了李默肩膀上。
李广平挑着一大担东西上路,有书,有被褥,衣服,还有其他的一些生活用品,主要书重啊,压得扁担都弯了下去。
李母也跟了过去。
前几天李广平父子二人先行,得将房子租好,李母是跟过去认门的,以后打算每月来一次,乘早班车过来,将李默的衣服洗干净,再乘晚班车回家。
李默自己也能洗,不过李力气小,确实洗不干净。
三人乘着汽车来到巢市,来到李默的租住屋,是老式房屋,也是私家房。一般老式房屋都是私家房,而小区楼房现在多是单位的房子,没有开发商,也没有中介商。
单位房同样也有人对外出租的,不过数量很少,极不好找,时间有限了,父子两也不可能去找单位房的出租房。
但房子环境不错,有一个院子,院子里还有一口水井,除了正房外,东西两边各有一套厢房,门口就是一条大河,也就是曹河的末端分出来的一段小汊河,不远处就是大湖了,离中学也很近,只有六七百米远,走得快,十分钟就到了。
房主有两个儿子,都有了工作,也成了家,搬到单位房子,因此东西两边厢房一起空了出来,西厢房做了厨房与杂货间,东厢房几乎是完全空着了,里面有许多家俱,包括床柜桌椅,还有一个小炉子。
主要是现在打工潮未出现,又不是大城市,房子不易租,房子便宜,房租更便宜。
李广平父子两找到这里时,一眼就看中了这个房子,环境安静,家庭情况也适宜……因为没有孩子会吵着李默学习,特别是那个炉子,让李广平很满意,冬天到来,在外面可没有炕窝,将炉子生起来,房间就会变得暖和。
李默想摇头,一个炉子值多少钱?炉子不会贵,贵的是煤球。
院门口有一个大门,到晚上能将门关上。李广平对城里面不是很了解,只听六斤说城里有点乱,有许多“小流氓”,他也去过两次石头城,确实是看到了许多小青年烫着头发,穿着喇叭裤,“不男不女”。
李广平心中也担心,毕竟儿子太小,万一遇到坏人怎么办?
这个大门又让他满意了。
父子两问价钱,老两口看了李默成绩单后,二话不说,就将房租从每月三块五毛钱降到了两块五毛钱,弄得李广平都不好意思了。
夫妇两又对老两口说了一些客气话关照话后,替李默将行李放好,带着李默报名去。
“好大,”李母说。
李默就当没有听见,反正在母亲眼里,学校有几栋大楼房,面积又大,那肯定就是好中学。
一大群老师围了过来,甚至有的家长都围了过来。
虽然一中里学霸济济,但李默确实太小,就说初一吧,一般的孩子都有十一二岁,但李默只有九岁,或者将他那可怜的几天零头算上,才虚十岁。并且来自农村,李广平替他治办了几件新衣服,也是很土气的衣服。
人家是鹤立鸡群,李默往学里一站,整来了一个鸡立鹤群……但吸引人眼球的效果却是一样的。
大家在围观李默,李母却松了一口气,看来老师们对儿子不错,她刚刚被一中的面积与建筑震慑住了。
交了学费,然后领课本。
初一还好一点,数学,语文,英语,地理,历史,生物,但初一是叫植物,接着学动物、生理卫生,政治,但是叫思想品德,一个样。
前世初中九门课,如果以成绩划分,他地理最好,其次是历史、数学、生物、物理、语文、化学、英语与政治。
化学是意外,初三时他成绩进一步滑落,成绩只能说中等偏上,已经不再是尖子生,连带着化学成绩也下降。
真正差的是英语与政治。
英语现在肯定没问题了,政治估计还是一个难题。不是他不懂政治,而是对现在的政治课本真的不感兴趣……是政治吗?他理解的政治与书中的政治相差太大了。
他记得几年后,中考时,可能考语数外理化五课,三年后考什么,李默记得也不是很清楚,毕竟那一年他才在上初一。他眼光也不可能放在中考上,而是高考。
选文科有文科的优势,历史地理他前世成绩就好得可怕,几乎都是九十多分,但到时候政治必然拖分。
选理科,等于多了一门课,能将政治分数摊薄,他的理化生三门课都不是太差,也谈不上特别好,问题是八几年理科也必须考政治……
看情况来吧,但到了初中,他成绩绝对不可能像小学那样特别惊艳,政治还会继续拖后腿,让他花很多精力死记硬背政治,那显然不值得的。
不过在初中,他仍有着许多优势。到了高中,这个优势就不大了,到时候会有许多同年级的学生成绩超过他。要么就是他成年人的思维,可能有助于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当然,他也不想考清大北大,更不想做高考状元,以他的智商与学习能力,考一般重点大学,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其实头痛的不是李默,而是各学校的老师。
如果一切为了考试服务,从初一就要分文理科,省得学生浪费精力与时间,老师也头痛。如果认为高一以前的副课必须要学习,就像理科生,同样必须要了解一些历史、地理的基础知识,文科生也必须要了解一些生物、物理与化学的知识,那么中考时必须门门课要考。
关键未来中考变化最大,各省有各省的玩法,各地区又有各地区的玩法,并且今年能这样动,明年能那样动。
中考不确定,分科不明确,老师只好门门课都教,学生只好门门课都学,这意味着李默想要成绩不难看,所分出来的时间会更少。
李广平夫妇不懂了,办好了报名手续,两人再三叮嘱,然后被李默送到了汽车站。
李母坐在汽车上哭了。
李默也看到了,并没有太在乎,母亲性格就是这样的,高兴起来能笑得哈不拢嘴,悲伤起来能大哭一场,生气起来,与父亲一样,恨不能将子女打死。
习惯就好了。
汽车走了,李默长松了一口气,不管如何,是自由了。
如果李广平知道他是这种心声,说不定能立即从长途汽车上下来,在汽车站门就给他来上一顿板条炒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