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意外来客
九月,日头很高。
金黄的水稻是这个季节最美的风景。
小思源伸腿坐在稻田边一棵柏树下,手里捧着半颗石榴,视线落在稻田中。
而那金灿灿的稻田里,李小英、李芳芸、知满、知意,还有七八个捕快,顶着烈日正在收割稻子,脸上洋溢丰收的喜悦,和汗水。
宁钰坐在小思源身侧,左手托着另外半颗石榴,一边想事情,一边慢吞吞抠石榴粒。
南里四面高山峻峰环伺,地势西高东低。
山不是一般的陡峭,绝大多数是直入云霄险峻非常的陡立山峰,唯有西南及西边一带稍稍低矮平缓,因此想要走旱路进入南里,只能从这一带走,即官道所在。
如果不走旱路,那么仅剩下一条水路可选。
绵延的山峦造就无数山涧水沟,山涧又汇成一条可行小扁舟的浅水河——玉河。
玉河发源于南里境内,往东汇入大江,是通往南里唯一的水路。
因此,要守住南里,只需守好西边防线和玉河水域。
三处军寨的选址,最大的青峰寨建在距离官道五里地的青峰群山山坳,然后在玉河搭建玉河水寨,而第三座军寨设在玉河北岸的牛头峰。
另有六十四座瞭望台覆盖整个县域边境。
徐宁城带领七千人抢工,仅用两天两夜就建好了青峰寨及十二座瞭望台。
首批的两万兵力全部入驻青峰寨。
一边练兵,一边建设玉河水寨和牛头寨,以及剩下的瞭望台。
后续招的四万兵丁,两万分到青峰寨,玉河水寨和牛头寨各一万,半月前刚入驻完毕。
日常操练有队列、阵法变换、步下箭、舞刀、矛刺、掇石(举重)、军体拳、爬树下树。
开弓天赋特别好的还有马上箭。
另有一门兵法经略,是黄朝主动要求加的,也由他授课,时间定在晚间操练结束后,实际操作就是一群人围在一起听黄朝口若悬河讲故事,参不参加全凭自愿。
值得一说的是,兵丁们习练的军体拳并非徐宁城以前当兵学的那套,而是黄朝将一套格斗术改良,经徐宁城、刘通等人实践,反复调整后最终定下的版本。
仅有九式,简单易记。
但每一式都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威力相当惊人。
至于她——
在招兵过程中,她将木匠、铁匠、石匠们集中起来,在青峰寨附近开辟了一块地方制作兵器,刀、箭、矛、盾、绊马索、滚石、滚木、罟网等等。
兵丁们日常训练用的木刀、木箭、木盾等就是木匠们削的。
虽然是木制,杀伤力一点不容小觑,尤其是木箭,箭矢大小、倾斜角度,箭竿的长度和粗细,都被黄朝调整过,穿透力比普通木箭提升了四倍左右,也更容易命中敌人。
连她,都用木箭射中过奔跑中黄朝的屁股。
同一个人,如果用铁箭头能射穿三寸,用这种特制木箭头至少也能射穿两寸。
完全可以用于正式作战。
六万兵力紧锣密鼓训练着,南里人心中越发有底气。
粮食的问题也已解决。
从两个多月前,陆陆续续有粮食送回来,加起来足够支撑九个月,而南里原来有半年的余粮,再加上陈记粮铺捐献,节省点熬过今明两年不成问题。
上回运粮回来的人说已经购不到粮食,大哥哥也已启程往成都府接应,算算日子,也就这几日,大哥哥和壮叔便可回到南里。
随粮食一起送回来的布匹、牛皮、棉花等物也不少,都交给锦绣阁赶制军靴甲胄。
荣保堂那边囤积的药材也足够。
武器却始终是个问题,大哥哥送回来的刀不到三千柄,长矛也只有四百根。
还有护头的铁兜鍪,到现在也只有一千六百个。
只盼首次碰上的敌人不要太强大。
蜀云王三番两次派人来征兵,都被她关进了牢里,想必已经引起蜀云王注意,好在镇西将军永平侯打到了四川边境,将蜀云王的怒火吸引了过去,这才没工夫管一个小小的南里县。
不过对南里县来说,永平侯是比蜀云王更难缠的对手。
此人镇守西南边境二十年,用兵如神,但残暴程度丝毫不亚于蜀云王,素有铁面鬼将军之称。
在他手下,没有俘虏,挡路者不管敌人还是盟友,只有一个“死”字。
大幽朝对藩王失去控制由来已久,而这位镇西将军,虽不是王,却也早就脱离朝廷掌控,在西南边境,拥兵四十万,既当将军,又当土皇帝。
他不顾西南边境安危,率兵北上,其意图再明显不过。
重庆府若落在此人手中,南里怕是不好过。
“大人!大人……”
一个赤胳膊汉子翻身下马,高呼着朝宁钰所在的稻田狂奔,打断了宁钰的思绪,也吸引了小思源和一众忙碌的收稻人。
已是九月中旬的初秋,李小英家五月播种的水稻,正好这几日收割。
宁钰带来几个捕快帮忙。
由于第一次割谷子,加上汗水糊住眼睛,刚割了两笼,第三镰宁钰就把自己的小拇指指甲盖斜着割去一小块,连带一小坨肉也一并割去,鲜血啪嗒嗒滴到半干的田里。
包扎好手指,她就坐在了树下。
小思源拿来一颗石榴安慰她。
汉子在距离宁钰五步之外停下,扎着红腰带,是从青峰寨来的。
宁钰的心一下就提了起来,“何事?”
“有一队人马从官道进南里县,被刘将军拦下,他们说认得大人和徐大公子,刘将军让我来请大人过去。”
认得她与大哥哥……
莫非是谢大哥?
绝美的狐狸眼绽出流光,“叫什么?”
“姓谢,说是从金陵来的,里头还有行伍之人。”气喘吁吁的军汉回道。
一个半时辰后。
小红燕驮着宁钰到了青峰山群地段的官道。
四五百名扎着红腰带的光膀子军汉,手持大刀将一队车马团团围住,见到宁钰到来,左右让出一条夹道。
“徐大人。”
刘通朝宁钰抱拳示意。
“刘将军。”
同刘通打完招呼,宁钰催动小红燕走到队伍最前方,目光与十米外骑在马上的男子相撞。
下午的阳光灼烫如火,却也不及猝然碰撞的两道目光滚热。
男子身着黑色束腰劲装,三指宽的皮质腰带勒出劲腰笔挺如翠竹,满头墨发束于头顶由一只黑玉发扣固定,身后斜立一杆七尺无缨银枪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眉目冷峻,势如破空之利箭,略微发干的嘴唇和不断滚落的汗珠未能削弱他的锋利,反添几分坚韧。
孤标傲世的容颜和浑然天成的贵气,直叫巍峨青山都失了颜色。
燕时!
金黄的水稻是这个季节最美的风景。
小思源伸腿坐在稻田边一棵柏树下,手里捧着半颗石榴,视线落在稻田中。
而那金灿灿的稻田里,李小英、李芳芸、知满、知意,还有七八个捕快,顶着烈日正在收割稻子,脸上洋溢丰收的喜悦,和汗水。
宁钰坐在小思源身侧,左手托着另外半颗石榴,一边想事情,一边慢吞吞抠石榴粒。
南里四面高山峻峰环伺,地势西高东低。
山不是一般的陡峭,绝大多数是直入云霄险峻非常的陡立山峰,唯有西南及西边一带稍稍低矮平缓,因此想要走旱路进入南里,只能从这一带走,即官道所在。
如果不走旱路,那么仅剩下一条水路可选。
绵延的山峦造就无数山涧水沟,山涧又汇成一条可行小扁舟的浅水河——玉河。
玉河发源于南里境内,往东汇入大江,是通往南里唯一的水路。
因此,要守住南里,只需守好西边防线和玉河水域。
三处军寨的选址,最大的青峰寨建在距离官道五里地的青峰群山山坳,然后在玉河搭建玉河水寨,而第三座军寨设在玉河北岸的牛头峰。
另有六十四座瞭望台覆盖整个县域边境。
徐宁城带领七千人抢工,仅用两天两夜就建好了青峰寨及十二座瞭望台。
首批的两万兵力全部入驻青峰寨。
一边练兵,一边建设玉河水寨和牛头寨,以及剩下的瞭望台。
后续招的四万兵丁,两万分到青峰寨,玉河水寨和牛头寨各一万,半月前刚入驻完毕。
日常操练有队列、阵法变换、步下箭、舞刀、矛刺、掇石(举重)、军体拳、爬树下树。
开弓天赋特别好的还有马上箭。
另有一门兵法经略,是黄朝主动要求加的,也由他授课,时间定在晚间操练结束后,实际操作就是一群人围在一起听黄朝口若悬河讲故事,参不参加全凭自愿。
值得一说的是,兵丁们习练的军体拳并非徐宁城以前当兵学的那套,而是黄朝将一套格斗术改良,经徐宁城、刘通等人实践,反复调整后最终定下的版本。
仅有九式,简单易记。
但每一式都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威力相当惊人。
至于她——
在招兵过程中,她将木匠、铁匠、石匠们集中起来,在青峰寨附近开辟了一块地方制作兵器,刀、箭、矛、盾、绊马索、滚石、滚木、罟网等等。
兵丁们日常训练用的木刀、木箭、木盾等就是木匠们削的。
虽然是木制,杀伤力一点不容小觑,尤其是木箭,箭矢大小、倾斜角度,箭竿的长度和粗细,都被黄朝调整过,穿透力比普通木箭提升了四倍左右,也更容易命中敌人。
连她,都用木箭射中过奔跑中黄朝的屁股。
同一个人,如果用铁箭头能射穿三寸,用这种特制木箭头至少也能射穿两寸。
完全可以用于正式作战。
六万兵力紧锣密鼓训练着,南里人心中越发有底气。
粮食的问题也已解决。
从两个多月前,陆陆续续有粮食送回来,加起来足够支撑九个月,而南里原来有半年的余粮,再加上陈记粮铺捐献,节省点熬过今明两年不成问题。
上回运粮回来的人说已经购不到粮食,大哥哥也已启程往成都府接应,算算日子,也就这几日,大哥哥和壮叔便可回到南里。
随粮食一起送回来的布匹、牛皮、棉花等物也不少,都交给锦绣阁赶制军靴甲胄。
荣保堂那边囤积的药材也足够。
武器却始终是个问题,大哥哥送回来的刀不到三千柄,长矛也只有四百根。
还有护头的铁兜鍪,到现在也只有一千六百个。
只盼首次碰上的敌人不要太强大。
蜀云王三番两次派人来征兵,都被她关进了牢里,想必已经引起蜀云王注意,好在镇西将军永平侯打到了四川边境,将蜀云王的怒火吸引了过去,这才没工夫管一个小小的南里县。
不过对南里县来说,永平侯是比蜀云王更难缠的对手。
此人镇守西南边境二十年,用兵如神,但残暴程度丝毫不亚于蜀云王,素有铁面鬼将军之称。
在他手下,没有俘虏,挡路者不管敌人还是盟友,只有一个“死”字。
大幽朝对藩王失去控制由来已久,而这位镇西将军,虽不是王,却也早就脱离朝廷掌控,在西南边境,拥兵四十万,既当将军,又当土皇帝。
他不顾西南边境安危,率兵北上,其意图再明显不过。
重庆府若落在此人手中,南里怕是不好过。
“大人!大人……”
一个赤胳膊汉子翻身下马,高呼着朝宁钰所在的稻田狂奔,打断了宁钰的思绪,也吸引了小思源和一众忙碌的收稻人。
已是九月中旬的初秋,李小英家五月播种的水稻,正好这几日收割。
宁钰带来几个捕快帮忙。
由于第一次割谷子,加上汗水糊住眼睛,刚割了两笼,第三镰宁钰就把自己的小拇指指甲盖斜着割去一小块,连带一小坨肉也一并割去,鲜血啪嗒嗒滴到半干的田里。
包扎好手指,她就坐在了树下。
小思源拿来一颗石榴安慰她。
汉子在距离宁钰五步之外停下,扎着红腰带,是从青峰寨来的。
宁钰的心一下就提了起来,“何事?”
“有一队人马从官道进南里县,被刘将军拦下,他们说认得大人和徐大公子,刘将军让我来请大人过去。”
认得她与大哥哥……
莫非是谢大哥?
绝美的狐狸眼绽出流光,“叫什么?”
“姓谢,说是从金陵来的,里头还有行伍之人。”气喘吁吁的军汉回道。
一个半时辰后。
小红燕驮着宁钰到了青峰山群地段的官道。
四五百名扎着红腰带的光膀子军汉,手持大刀将一队车马团团围住,见到宁钰到来,左右让出一条夹道。
“徐大人。”
刘通朝宁钰抱拳示意。
“刘将军。”
同刘通打完招呼,宁钰催动小红燕走到队伍最前方,目光与十米外骑在马上的男子相撞。
下午的阳光灼烫如火,却也不及猝然碰撞的两道目光滚热。
男子身着黑色束腰劲装,三指宽的皮质腰带勒出劲腰笔挺如翠竹,满头墨发束于头顶由一只黑玉发扣固定,身后斜立一杆七尺无缨银枪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眉目冷峻,势如破空之利箭,略微发干的嘴唇和不断滚落的汗珠未能削弱他的锋利,反添几分坚韧。
孤标傲世的容颜和浑然天成的贵气,直叫巍峨青山都失了颜色。
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