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一日傍晚,杜佑身着常服带着公孙茂来到驿馆,跟在身后的两个亲兵手中各抱着一大坛酒,楚南风见状对翁牧笑道:“看来杜将军是寻到妙策了。”
杜佑来到厅中之时,那闻讯赶来驿馆差吏,对着杜佑躬身见礼:“按将军吩咐,菜已准备好了,请移步到膳房食用。”
原来杜佑未到之前,已差人叫驿馆伙房将菜弄好,楚南风等人相视一笑,便随杜佑一起来到了膳房,一番推让,自是楚南风坐在首位,程正,翁牧,洛逍遥依次左边,杜佑,公孙茂坐在右首,而楚氏与程柔见有外人,不愿上桌,杜佑只好派人送去房中食用。
待大家都坐定,杜佑从袖中掏出一张纸条递与楚南风,“侯爷已命滑州赵指挥使领兵五千赶至慈州,杜某已将翁前辈之策献上,想是破敌指日可待。”
见楚南风望着纸条略有所思,便停言不语,只听楚南风问道:“侯爷是?”
杜佑略有迟疑答道:“侯爷本是圣上的内侄,柴姓,名荣,此下以皇子身份拜澶州节度使、太原郡侯。”
楚南风闻言心中暗自一震,却也神态如常,举杯对杜佑言道:“将军未着甲胄,更见威仪,楚某敬将军一杯。”
杜佑看了一下自己身上的常服,哈哈一笑,举起酒杯,“当是末将敬楚先生、翁前辈才是。”
大敌当前,众人自是不敢尽兴,酒过三巡,杜佑便与楚南风等人道别回府。次日午时,隰州州衙门前一匹快马奔至,马上跃下一兵士疾奔进衙,向正在与周刺史商议军情的杜佑递送了一个小竹筒,杜佑急忙取出藏在其中的信件,打开看了一会,便递与周刺史,转身对传令兵道:“传各营统领速来州衙议事……”
原来是慈州援兵来信,约定三日后的凌晨前后夹击城外的汉辽联军。众营统领到齐后,杜佑便开始布署军务,突又想起了什么,喊过亲兵去驿馆把楚南风及翁牧请来,楚南风与翁牧二人到达州衙后,杜佑与周刺史便是将二人迎进堂内,待二人坐定,杜佑对着楚南风拱手言道:“杜某有一事相求,望楚先生相助。”
楚南风神情似有深意望了一眼翁牧,对杜佑道:“将军何事不妨直言说来。”
“慈州援兵已按翁前辈所献之策作的布暑,约定廿四日凌晨寅时三刻左右,前后夹击敌军。”
指着面前的一张行军地图,“敌军所伏的山谷距我隰州城四十余里,处在岔路口,从我隰州城南到此岔路口直走可通往晋州。向右则是通往慈州,这山谷就在这岔路口往慈州方向的三里处。”
“此时天干物躁,敌军伏兵即使不被火烧伤亦受浓烟所害,必溃散而逃,或逃向晋州,或逃来与城外敌军会合,届时慈州援兵乘胜奔袭,我军出城夹攻,敌军必破。”
顿了一下,指头又移到地图的另一方位,“此下敌军近两万人马,聚而歼之,恐怕我军兵力不足,只能分而灭之。敌兵受我军前后夹击,必会拼死从城东取道往汾州逃窜,届时必会经过长寿村的乌墩口,杜某已命甲、巳两营移藏此处伏击逃兵。”
看了看楚,翁二人又道:“所谓擒贼先擒王,只是敌将主将身边不乏有武林人士充当护卫,恐杀之不得,反受其害,故想请……”
未待杜佑讲完,翁牧截言道:“此事可行,老朽随将军出击,楚先生在城头压阵。”
那日楚南风未与他合击明无僧人,他心知楚南风并非嗜杀之人,恐楚南风为难,故抢先应允。
廿四日凌晨丑时,一千骑兵,三千余步兵身披甲胄手持兵器,在城南门口处列队待发。杜佑上的城墙垛口处,向敌兵营帐注视一会,对身边翁牧及几位统领道:“若敌军在山谷伏兵被灭,其探马定会探的消息,到时敌营一定会有所动静,那时打开城门直奔敌营攻击,其驻扎在东南处山丘边也是有目的,想是要向东面退去,从山丘后路道绕走,防止我军从城东直面奔击,嘿嘿,这样也好,到时让他们尝尝大周兵马的厉害。”
天将破晓之时,隐见汉辽联军营中一阵骚动,接着一阵沉闷的马蹄声从远处传来,杜佑心知援兵即将杀到,大声呼道:“传令,打开城门出击。”
“呜、呜”号角响起,战鼓骤响,城门大开,四千人马从东门、南门冲出,向敌营杀将过去,那汉军刘指挥使在探马报知伏兵被歼后,马上传令右翼营兵向转向后营,准备抵挡后方而来的慈州援兵。
又听到隰州城战鼓声响起,心道不妙,即传令左翼营军与前营出迎,却见火矢如流星般坠入后方营帐上,火光滚滚,马嘶声喊杀声震天,前营与左翼营兵刚奔出营外,城中几千周军已是杀到,顿时一阵慌乱,竟被冲了人仰马翻,刹那间两军人马搅成一团。
那刘指挥使不知究竟来了多少援兵,心自大慌,着令中军向右侧山丘后的道路撤退。
耶律宗武的骑兵驻扎在左翼,当听到后方两三里外传来轰响的马蹄声,就心知不妙,忙传令手下骑兵备战,紧接着后营着火,前方城中周兵杀出,又见汉军大乱,想起萧雁北的话,忙传令骑兵绕过山丘向东撤退。
楚南风在听到号角声响起,便与洛逍遥二人出了驿馆奔上南门城头,这倒不是楚南风不愿提早到城门上,是杜佑不允,只道听到号声响起后到城头观看周军如何杀敌即可。
举目望去只见敌营后方起火,不一会儿,火焰四处蔓延,顿时狼烟滚滚,红的、黄的火光映红敌营上空,被烧毁的营帐等物化成灰烬,飞升在半空中盘旋起落。
汉军前、后营兵持刀拼杀之际,突见辽兵骑兵与中军营兵均向山丘后撤退,顿时也心无斗志,纷纷转身跟着中军营兵撤退,一时间汉辽兵马死伤无数,溃不成军。
杜佑见状,命令兵将与慈州援兵合兵从山丘后追击敌兵,自己则率一千兵马掉头从城东大道奔去截击。
翁牧随杜佑急奔有十余里路后,遇上的从山丘后道路溃退而出的汉军,此时已有大部分汉军已奔上大路,见杜佑杀到,哪敢停下拼杀,自是疾速逃窜,而还在山丘通道中的汉军见被阻击,前后无路,却是拼死搏杀。
翁牧跟在杜佑身边但凡有乱箭,乱刀攻来便一一挡住,他也非嗜杀之人,情非得已之时才将近身之敌一掌轰开,偶尔拍死一两个也属无奈。待随杜佑杀到一处几十丈见方的山谷处,只见众多汉、周兵士正持刀拼杀,一位头戴朱雀盔、身着皮甲的二十来岁周军将领,正与一位身着布背甲的汉军将领骑马厮杀。
那周军将领手握一根齐眉棍,向策马急逃了汉将背上扫去,那汉将想是马术不凡,竟翻身侧到马身子的右边,那周将未料一棍扫空,不禁喊了声“好。”
那汉军将领此时复又坐到马鞍上,见周将掉转坐骑奔马而来,一棍当头打下,忙举枪横档。棍枪相撞,那汉将顿觉胸口一震,双臂俱麻,长枪几欲脱手,心头大骇,忙双脚一夹催马前驰,那周将趁两马交错而过之时右手挥棍一扫,正中那汉将后背。那汉将口喷鲜血,落下马来,几个周兵见状便蜂涌而上将那汉将捆绑起来,这时汉兵或被砍杀或被俘,谷中周军一阵欢呼。
杜佑催马上前对那周将拱手道:“末将乃隰州守将杜佑,敢问将军是?”
那周将拱手还礼,“滑州指挥使,平寇西路先锋赵匡胤见过杜将军。”
杜佑望着眼前肤色略黑,身材魁梧的赵匡胤,赞道:“原来是赵将军,将军武艺高超,杜某大开眼界。”
转而望向翁牧,对着赵匡胤言道:“赵将军,这位就是献策火烧伏兵的翁前辈。”
“赵匡胤见过翁前辈,幸亏前辈良策,今日方得大胜,翁前辈当得大功一件。”
翁牧见他二十六七岁,身手已是固元境大成,这在指挥使官职的将领中已属少见,要知多数身居高位的将领,官职越高越没时间修习武学,养优处尊之下自是怠于修习,又见他言辞恭谦,心生好感,抚着长须笑道:“能破贼寇皆是赵将军、杜将军神勇,老朽一介武夫,哪敢居功。”
“前辈过奖了。”杜佑与赵匡胤相视一笑,旋即着令兵士收拾战场,与翁牧一起各领着一众亲兵先行回城。
城南处,周刺史带着一众官吏早作准备,站在吊桥边迎接众人凯旋归来,一阵恭贺之语中,杜佑环顾四周未见楚南风,心猜应是楚南风不喜官场应酬回了驿馆,便引着赵匡胤等人到了州衙,布置一些军务后,对着赵匡胤言道:“赵将军,杜某想带将军去拜访一位先生,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赵匡胤闻言一时不知何意,脸显疑惑,杜佑便将楚南风一行发现敌兵攻城事情略作述说,当得知楚南风来自太白山时,神情略一惊讶,望向身边的翁牧,“想不到翁前辈与楚先生不仅献有灭敌之策,更是救了我隰州数万百姓性命,赵某自应前去拜见楚先生。”
翁牧哈哈大笑,随着杜佑带着赵匡胤前去驿馆,楚南风心想杜佑刚打完仗,应是有诸多军务缠身,未料到来了如此之快,“恭喜将军大获全胜,凯旋归来。”
“多亏楚先生、翁前辈计谋,还有赵将军神勇,哈哈……”杜佑顿了一下,接着便向赵匡胤介绍道:“赵将军,这位就是楚先生。”
赵匡胤望着温文儒雅的楚南风,躬身行礼道:“晚辈赵匡胤,拜见楚先生,久仰先生大名,今日得见当是三生有幸。”
旁边杜佑闻言一脸愕然,楚南风脸色亦略有惊讶,但听他以晚辈见称,心中便想到此中原因,便微微一笑,“君贵(郭荣字号)……哦,应称是侯爷,他此下可好?”
“候爷正在汴京,不日将与王浚大人引军晋州荡寇,知悉隰州城被困,着晚辈领兵前来救援。”
他们言语中的侯爷,自是后周皇帝郭威的内侄柴荣,郭威因被后汉隐帝所忌,同柴荣在京家属皆被隐帝残杀。立国后,郭威便收柴宗为养子,改名郭荣,任为澶州节度使,太原郡侯。
柴荣幼时家中甚富,其父闻听“太白书院”名气,在柴荣十二岁时,将其送到太白书院习文练武,三年后方才离开太白书院。
柴荣甚感师恩,对师门自是敬重,每年都会上太白山探望书院长辈,后来跟随郭威南征北战,却是抽身不得,却也会命身边亲兵送礼上山代为问侯。
赵匡胤追随柴荣身边,自然也知晓此事,楚南风望向赵匡胤,“赵将军如此年纪,骁勇善战,他日定是国之栋梁。”
赵匡胤闻言脸色略有一红:“石贼无耻,将我幽云十六州割与契丹,当今圣上雄才大略,晚辈粗通一点武学,自当报效家国,追随圣上收复幽云。”
楚南风望着神色肃然的赵匡胤,心中感叹不已,想着师父易无为当年跟随黄巢之时,大抵也是如此满腔热血,不由点头赞道:“好气魄。”
这时杜佑亲兵来报,埋伏在乌墩口的甲、巳营兵杀敌千余凯旋归来,众人皆是喜上加喜,在驿馆中聊了一会,杜佑便邀楚南风、程正等人一同前往州衙,参加周刺史设下的庆功宴席,楚南风自然推辞不得,便与众人一起去了州衙,举城皆庆,自是一番热闹。
翌日辰时,楚南风,洛逍遥一行收拾一番,便策马驱车离开驿馆往慈州方向而去,自有人报知杜佑,杜佑与赵匡胤闻报急驰马追赶。
岀了城门三里处的楚南风,见二人奔马赶至,未待二人开口,便笑道:“天下没有不散筵席,二位将军请回吧,晋州尚有危情,二位将军还需操劳,楚某不辞而别,自是怕耽误二位军情事务。”
杜、赵二人心知楚南风所言在理,互视一眼,杜佑道:“正值战事之时,楚先生此次归返书院,路上或多有兵士盘问,待杜某派几位亲兵送至慈州,省却一些麻烦。”
楚南风自是不受,杜,赵二人无奈,只好送行一程,在楚南风催促下方自拱手道别。从隰州到慈州约有两百余里路程,到了慈州城天也将黑,众人便在城中寻了一个客栈休息一晚。
次日岀城行了三十余里处,进了一个村庄,行至村道中突听一阵叫骂声,突见从街道一个巷子中冲出一个小女孩,手中拎着一只鸡,差点撞上前面箭卫的坐骑。
后面追着一位手持木棍的村妇,口中骂骂咧咧,那小女孩头扎着马尾辫,满脸污尘,身穿一件宽大的脏布袍,转过马头躲在马车旁边,众人本以为是小孩顽皮,被长辈责打,此下见了小女孩装扮自知不是。
那妇人追至跟前骂道:“哪里来的小乞丐,竟然敢偷我家的鸡,我要教训教训你这个小窃贼。”言罢却是举棍欲打。
翁牧忙下马拦下:“这位大娘,有事慢慢说……”
此时楚氏也掀开车窗帘布,但见那小女孩约莫十岁,瓜子般的脸上甚脏,想是有段时日没有洗脸,水灵灵的眼睛隐见泪花,着实可怜,便下了马车,对那小女孩道:“小姑娘,你家在哪里?为何要偷人家的鸡?”
那小女孩咬着嘴唇,泪水滴下,却不作声,楚氏见状叹了口气,对探头马车窗外的程柔道:“柔儿,取些干粮。”
楚氏接过程柔递来的干粮,递与小女孩,“你将这鸡还与人家,这些干粮你拿着吃罢,偷人家东西却是不好。”
谁知那小女孩将那鸡抱在胸前,摇了摇头,却是不肯,楚氏皱了一下眉头,见她未言一语,不由疑道:“小姑娘,你听了见我的言语吗?”
那小女孩闻言点了点头,楚氏苦笑一下,蹲下身子柔声道:“你为何不肯将偷来的鸡还与人家?”
那小女孩迟疑了一下,“我义父病了……要吃鸡肉……”
楚氏起身摇了摇头叹息道:“哎,这世道……”
转而从?中取出一块碎银,递给那村妇,“这位娘子,这孩子也是一片孝心,这鸡便与给她算了,这块银两你且收下,算是补偿。”
那村妇望着楚氏手中,可以买下十只鸡还不止的银子,自是高兴的伸手接过,嘴里唠着:“你这小贼,真是命好,遇上贵人啦。”谢了楚氏后径自转身而去。
“谢谢夫人。”那小女孩咬了咬嘴唇,用那脏袖子擦了一下泪水,却是转身便向村外跑去。
楚氏在身后喊道:“喂,小姑娘,带上干粮……”
那小女孩恍如未闻,拎着鸡跑跑停停有三里路左右,来到一个小山边的破屋里,这破屋墙角边靠着一位蓬头垢脸,胡子拉碴的汉子,额角淌着汗珠,手捂胸口一脸剧痛之状,见小女孩拎鸡回来,却是伸手夺过那鸡,一口咬向鸡脖子,猛吮起来,瞬间鸡血顺着胡子滴落胸口,那汉子自也不管,神态甚是可怖,那小女孩像是见惯,脸无惧色。
那汉子待将鸡血吸干,扔下死鸡,闭目打坐,约过了一盏茶功夫,睁开眼睛,缓缓呼了一口气,站了起来,来到坐在门槛的小女孩身边,蹲下身子伸手模了摸小女孩脸蛋,笑了笑道:“怕不怕,小青青?”
那唤作青青的小女孩,正是楚南风所救下的常山的妹妹常青青。闻言伸手拭去那汉子嘴边残留的鸡血,却是摇了摇头,“不怕,义父。”
这汉子名唤甘少龙,金州人氏,家中贫寒,父辈是当地的孙姓大户的佃农,一次其父亲牵牛耕地途中,遇上几骑疾驰赶路的人马,那牛受惊,竟狂奔而去。甘父自追不上,只得回去如实将耕牛不见之事告知孙姓大户,那孙姓大户本是为富不仁之辈,自是不信,便诬其将牛贩卖。
那耕牛对农户来说比性命还为重要,朝廷对耕牛保护也专门立有律法,凡私杀、偷窃耕牛者,轻则流放,重则杀头。甘父自是不认,那孙姓大户便着家奴将甘父毒打一番,送至衙门,两天后,有猎户发现了耕牛送至官衙,确认是孙姓大户的耕牛,衙门便将甘父放回家去,甘父身体本就羸弱,哪经得起一阵毒打,回到家中已奄奄一息。
甘家贫寒自然无钱抓药看病疗伤,甘母便上孙姓大户家去理论讨要药费,未料也被孙姓家奴一脚踹出门外,甘母回到家中,看着奄奄一息的甘父,一时想不开竟投井自尽,过了几天,甘父也撒手归天。
那时甘少龙才十四岁,眼见父母双亡,悲愤不已,心中发誓要为父母报仇,便离了家乡,寻求有武功声名之人拜师学艺,半年间形同乞丐四处寻师未果,一日流浪到房州一个村镇,听闻不远处有个药王谷,谷主武艺不凡,医术高明且多有善行,周边的居民猎户若被毒虫,猛兽所伤,求治药王谷时分文不收,甘少龙便打听了大致位置,朝药王谷而去。
五六日后,来到一片大山前面,只见林海茫茫,白雾遮天,哪里能看得到药王谷所在,环顾四下,也未见有人家,心想或许林中住有一两户猎户,壮了壮胆,便进了山林,谁知寻了半个时辰多也未见人家,眼见天色渐暗,四周偶有不知名的兽声传来,心中大骇,便奔跑下山,一不小心脚被石头绊倒,他身体本来瘦弱,加上两天未食,一个跟头摔下,竟自昏了过去。
待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一个竹屋里面,几道光线透过竹门照射进来,想来应是白天了,爬了起来,推开竹门,发现自己置身在一个山谷中,左边十来丈处是一幢上下各有三个房间的竹楼,对面是两幢相隔两丈的竹楼,四周却是用竹子作的篱笆围起来。
杜佑来到厅中之时,那闻讯赶来驿馆差吏,对着杜佑躬身见礼:“按将军吩咐,菜已准备好了,请移步到膳房食用。”
原来杜佑未到之前,已差人叫驿馆伙房将菜弄好,楚南风等人相视一笑,便随杜佑一起来到了膳房,一番推让,自是楚南风坐在首位,程正,翁牧,洛逍遥依次左边,杜佑,公孙茂坐在右首,而楚氏与程柔见有外人,不愿上桌,杜佑只好派人送去房中食用。
待大家都坐定,杜佑从袖中掏出一张纸条递与楚南风,“侯爷已命滑州赵指挥使领兵五千赶至慈州,杜某已将翁前辈之策献上,想是破敌指日可待。”
见楚南风望着纸条略有所思,便停言不语,只听楚南风问道:“侯爷是?”
杜佑略有迟疑答道:“侯爷本是圣上的内侄,柴姓,名荣,此下以皇子身份拜澶州节度使、太原郡侯。”
楚南风闻言心中暗自一震,却也神态如常,举杯对杜佑言道:“将军未着甲胄,更见威仪,楚某敬将军一杯。”
杜佑看了一下自己身上的常服,哈哈一笑,举起酒杯,“当是末将敬楚先生、翁前辈才是。”
大敌当前,众人自是不敢尽兴,酒过三巡,杜佑便与楚南风等人道别回府。次日午时,隰州州衙门前一匹快马奔至,马上跃下一兵士疾奔进衙,向正在与周刺史商议军情的杜佑递送了一个小竹筒,杜佑急忙取出藏在其中的信件,打开看了一会,便递与周刺史,转身对传令兵道:“传各营统领速来州衙议事……”
原来是慈州援兵来信,约定三日后的凌晨前后夹击城外的汉辽联军。众营统领到齐后,杜佑便开始布署军务,突又想起了什么,喊过亲兵去驿馆把楚南风及翁牧请来,楚南风与翁牧二人到达州衙后,杜佑与周刺史便是将二人迎进堂内,待二人坐定,杜佑对着楚南风拱手言道:“杜某有一事相求,望楚先生相助。”
楚南风神情似有深意望了一眼翁牧,对杜佑道:“将军何事不妨直言说来。”
“慈州援兵已按翁前辈所献之策作的布暑,约定廿四日凌晨寅时三刻左右,前后夹击敌军。”
指着面前的一张行军地图,“敌军所伏的山谷距我隰州城四十余里,处在岔路口,从我隰州城南到此岔路口直走可通往晋州。向右则是通往慈州,这山谷就在这岔路口往慈州方向的三里处。”
“此时天干物躁,敌军伏兵即使不被火烧伤亦受浓烟所害,必溃散而逃,或逃向晋州,或逃来与城外敌军会合,届时慈州援兵乘胜奔袭,我军出城夹攻,敌军必破。”
顿了一下,指头又移到地图的另一方位,“此下敌军近两万人马,聚而歼之,恐怕我军兵力不足,只能分而灭之。敌兵受我军前后夹击,必会拼死从城东取道往汾州逃窜,届时必会经过长寿村的乌墩口,杜某已命甲、巳两营移藏此处伏击逃兵。”
看了看楚,翁二人又道:“所谓擒贼先擒王,只是敌将主将身边不乏有武林人士充当护卫,恐杀之不得,反受其害,故想请……”
未待杜佑讲完,翁牧截言道:“此事可行,老朽随将军出击,楚先生在城头压阵。”
那日楚南风未与他合击明无僧人,他心知楚南风并非嗜杀之人,恐楚南风为难,故抢先应允。
廿四日凌晨丑时,一千骑兵,三千余步兵身披甲胄手持兵器,在城南门口处列队待发。杜佑上的城墙垛口处,向敌兵营帐注视一会,对身边翁牧及几位统领道:“若敌军在山谷伏兵被灭,其探马定会探的消息,到时敌营一定会有所动静,那时打开城门直奔敌营攻击,其驻扎在东南处山丘边也是有目的,想是要向东面退去,从山丘后路道绕走,防止我军从城东直面奔击,嘿嘿,这样也好,到时让他们尝尝大周兵马的厉害。”
天将破晓之时,隐见汉辽联军营中一阵骚动,接着一阵沉闷的马蹄声从远处传来,杜佑心知援兵即将杀到,大声呼道:“传令,打开城门出击。”
“呜、呜”号角响起,战鼓骤响,城门大开,四千人马从东门、南门冲出,向敌营杀将过去,那汉军刘指挥使在探马报知伏兵被歼后,马上传令右翼营兵向转向后营,准备抵挡后方而来的慈州援兵。
又听到隰州城战鼓声响起,心道不妙,即传令左翼营军与前营出迎,却见火矢如流星般坠入后方营帐上,火光滚滚,马嘶声喊杀声震天,前营与左翼营兵刚奔出营外,城中几千周军已是杀到,顿时一阵慌乱,竟被冲了人仰马翻,刹那间两军人马搅成一团。
那刘指挥使不知究竟来了多少援兵,心自大慌,着令中军向右侧山丘后的道路撤退。
耶律宗武的骑兵驻扎在左翼,当听到后方两三里外传来轰响的马蹄声,就心知不妙,忙传令手下骑兵备战,紧接着后营着火,前方城中周兵杀出,又见汉军大乱,想起萧雁北的话,忙传令骑兵绕过山丘向东撤退。
楚南风在听到号角声响起,便与洛逍遥二人出了驿馆奔上南门城头,这倒不是楚南风不愿提早到城门上,是杜佑不允,只道听到号声响起后到城头观看周军如何杀敌即可。
举目望去只见敌营后方起火,不一会儿,火焰四处蔓延,顿时狼烟滚滚,红的、黄的火光映红敌营上空,被烧毁的营帐等物化成灰烬,飞升在半空中盘旋起落。
汉军前、后营兵持刀拼杀之际,突见辽兵骑兵与中军营兵均向山丘后撤退,顿时也心无斗志,纷纷转身跟着中军营兵撤退,一时间汉辽兵马死伤无数,溃不成军。
杜佑见状,命令兵将与慈州援兵合兵从山丘后追击敌兵,自己则率一千兵马掉头从城东大道奔去截击。
翁牧随杜佑急奔有十余里路后,遇上的从山丘后道路溃退而出的汉军,此时已有大部分汉军已奔上大路,见杜佑杀到,哪敢停下拼杀,自是疾速逃窜,而还在山丘通道中的汉军见被阻击,前后无路,却是拼死搏杀。
翁牧跟在杜佑身边但凡有乱箭,乱刀攻来便一一挡住,他也非嗜杀之人,情非得已之时才将近身之敌一掌轰开,偶尔拍死一两个也属无奈。待随杜佑杀到一处几十丈见方的山谷处,只见众多汉、周兵士正持刀拼杀,一位头戴朱雀盔、身着皮甲的二十来岁周军将领,正与一位身着布背甲的汉军将领骑马厮杀。
那周军将领手握一根齐眉棍,向策马急逃了汉将背上扫去,那汉将想是马术不凡,竟翻身侧到马身子的右边,那周将未料一棍扫空,不禁喊了声“好。”
那汉军将领此时复又坐到马鞍上,见周将掉转坐骑奔马而来,一棍当头打下,忙举枪横档。棍枪相撞,那汉将顿觉胸口一震,双臂俱麻,长枪几欲脱手,心头大骇,忙双脚一夹催马前驰,那周将趁两马交错而过之时右手挥棍一扫,正中那汉将后背。那汉将口喷鲜血,落下马来,几个周兵见状便蜂涌而上将那汉将捆绑起来,这时汉兵或被砍杀或被俘,谷中周军一阵欢呼。
杜佑催马上前对那周将拱手道:“末将乃隰州守将杜佑,敢问将军是?”
那周将拱手还礼,“滑州指挥使,平寇西路先锋赵匡胤见过杜将军。”
杜佑望着眼前肤色略黑,身材魁梧的赵匡胤,赞道:“原来是赵将军,将军武艺高超,杜某大开眼界。”
转而望向翁牧,对着赵匡胤言道:“赵将军,这位就是献策火烧伏兵的翁前辈。”
“赵匡胤见过翁前辈,幸亏前辈良策,今日方得大胜,翁前辈当得大功一件。”
翁牧见他二十六七岁,身手已是固元境大成,这在指挥使官职的将领中已属少见,要知多数身居高位的将领,官职越高越没时间修习武学,养优处尊之下自是怠于修习,又见他言辞恭谦,心生好感,抚着长须笑道:“能破贼寇皆是赵将军、杜将军神勇,老朽一介武夫,哪敢居功。”
“前辈过奖了。”杜佑与赵匡胤相视一笑,旋即着令兵士收拾战场,与翁牧一起各领着一众亲兵先行回城。
城南处,周刺史带着一众官吏早作准备,站在吊桥边迎接众人凯旋归来,一阵恭贺之语中,杜佑环顾四周未见楚南风,心猜应是楚南风不喜官场应酬回了驿馆,便引着赵匡胤等人到了州衙,布置一些军务后,对着赵匡胤言道:“赵将军,杜某想带将军去拜访一位先生,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赵匡胤闻言一时不知何意,脸显疑惑,杜佑便将楚南风一行发现敌兵攻城事情略作述说,当得知楚南风来自太白山时,神情略一惊讶,望向身边的翁牧,“想不到翁前辈与楚先生不仅献有灭敌之策,更是救了我隰州数万百姓性命,赵某自应前去拜见楚先生。”
翁牧哈哈大笑,随着杜佑带着赵匡胤前去驿馆,楚南风心想杜佑刚打完仗,应是有诸多军务缠身,未料到来了如此之快,“恭喜将军大获全胜,凯旋归来。”
“多亏楚先生、翁前辈计谋,还有赵将军神勇,哈哈……”杜佑顿了一下,接着便向赵匡胤介绍道:“赵将军,这位就是楚先生。”
赵匡胤望着温文儒雅的楚南风,躬身行礼道:“晚辈赵匡胤,拜见楚先生,久仰先生大名,今日得见当是三生有幸。”
旁边杜佑闻言一脸愕然,楚南风脸色亦略有惊讶,但听他以晚辈见称,心中便想到此中原因,便微微一笑,“君贵(郭荣字号)……哦,应称是侯爷,他此下可好?”
“候爷正在汴京,不日将与王浚大人引军晋州荡寇,知悉隰州城被困,着晚辈领兵前来救援。”
他们言语中的侯爷,自是后周皇帝郭威的内侄柴荣,郭威因被后汉隐帝所忌,同柴荣在京家属皆被隐帝残杀。立国后,郭威便收柴宗为养子,改名郭荣,任为澶州节度使,太原郡侯。
柴荣幼时家中甚富,其父闻听“太白书院”名气,在柴荣十二岁时,将其送到太白书院习文练武,三年后方才离开太白书院。
柴荣甚感师恩,对师门自是敬重,每年都会上太白山探望书院长辈,后来跟随郭威南征北战,却是抽身不得,却也会命身边亲兵送礼上山代为问侯。
赵匡胤追随柴荣身边,自然也知晓此事,楚南风望向赵匡胤,“赵将军如此年纪,骁勇善战,他日定是国之栋梁。”
赵匡胤闻言脸色略有一红:“石贼无耻,将我幽云十六州割与契丹,当今圣上雄才大略,晚辈粗通一点武学,自当报效家国,追随圣上收复幽云。”
楚南风望着神色肃然的赵匡胤,心中感叹不已,想着师父易无为当年跟随黄巢之时,大抵也是如此满腔热血,不由点头赞道:“好气魄。”
这时杜佑亲兵来报,埋伏在乌墩口的甲、巳营兵杀敌千余凯旋归来,众人皆是喜上加喜,在驿馆中聊了一会,杜佑便邀楚南风、程正等人一同前往州衙,参加周刺史设下的庆功宴席,楚南风自然推辞不得,便与众人一起去了州衙,举城皆庆,自是一番热闹。
翌日辰时,楚南风,洛逍遥一行收拾一番,便策马驱车离开驿馆往慈州方向而去,自有人报知杜佑,杜佑与赵匡胤闻报急驰马追赶。
岀了城门三里处的楚南风,见二人奔马赶至,未待二人开口,便笑道:“天下没有不散筵席,二位将军请回吧,晋州尚有危情,二位将军还需操劳,楚某不辞而别,自是怕耽误二位军情事务。”
杜、赵二人心知楚南风所言在理,互视一眼,杜佑道:“正值战事之时,楚先生此次归返书院,路上或多有兵士盘问,待杜某派几位亲兵送至慈州,省却一些麻烦。”
楚南风自是不受,杜,赵二人无奈,只好送行一程,在楚南风催促下方自拱手道别。从隰州到慈州约有两百余里路程,到了慈州城天也将黑,众人便在城中寻了一个客栈休息一晚。
次日岀城行了三十余里处,进了一个村庄,行至村道中突听一阵叫骂声,突见从街道一个巷子中冲出一个小女孩,手中拎着一只鸡,差点撞上前面箭卫的坐骑。
后面追着一位手持木棍的村妇,口中骂骂咧咧,那小女孩头扎着马尾辫,满脸污尘,身穿一件宽大的脏布袍,转过马头躲在马车旁边,众人本以为是小孩顽皮,被长辈责打,此下见了小女孩装扮自知不是。
那妇人追至跟前骂道:“哪里来的小乞丐,竟然敢偷我家的鸡,我要教训教训你这个小窃贼。”言罢却是举棍欲打。
翁牧忙下马拦下:“这位大娘,有事慢慢说……”
此时楚氏也掀开车窗帘布,但见那小女孩约莫十岁,瓜子般的脸上甚脏,想是有段时日没有洗脸,水灵灵的眼睛隐见泪花,着实可怜,便下了马车,对那小女孩道:“小姑娘,你家在哪里?为何要偷人家的鸡?”
那小女孩咬着嘴唇,泪水滴下,却不作声,楚氏见状叹了口气,对探头马车窗外的程柔道:“柔儿,取些干粮。”
楚氏接过程柔递来的干粮,递与小女孩,“你将这鸡还与人家,这些干粮你拿着吃罢,偷人家东西却是不好。”
谁知那小女孩将那鸡抱在胸前,摇了摇头,却是不肯,楚氏皱了一下眉头,见她未言一语,不由疑道:“小姑娘,你听了见我的言语吗?”
那小女孩闻言点了点头,楚氏苦笑一下,蹲下身子柔声道:“你为何不肯将偷来的鸡还与人家?”
那小女孩迟疑了一下,“我义父病了……要吃鸡肉……”
楚氏起身摇了摇头叹息道:“哎,这世道……”
转而从?中取出一块碎银,递给那村妇,“这位娘子,这孩子也是一片孝心,这鸡便与给她算了,这块银两你且收下,算是补偿。”
那村妇望着楚氏手中,可以买下十只鸡还不止的银子,自是高兴的伸手接过,嘴里唠着:“你这小贼,真是命好,遇上贵人啦。”谢了楚氏后径自转身而去。
“谢谢夫人。”那小女孩咬了咬嘴唇,用那脏袖子擦了一下泪水,却是转身便向村外跑去。
楚氏在身后喊道:“喂,小姑娘,带上干粮……”
那小女孩恍如未闻,拎着鸡跑跑停停有三里路左右,来到一个小山边的破屋里,这破屋墙角边靠着一位蓬头垢脸,胡子拉碴的汉子,额角淌着汗珠,手捂胸口一脸剧痛之状,见小女孩拎鸡回来,却是伸手夺过那鸡,一口咬向鸡脖子,猛吮起来,瞬间鸡血顺着胡子滴落胸口,那汉子自也不管,神态甚是可怖,那小女孩像是见惯,脸无惧色。
那汉子待将鸡血吸干,扔下死鸡,闭目打坐,约过了一盏茶功夫,睁开眼睛,缓缓呼了一口气,站了起来,来到坐在门槛的小女孩身边,蹲下身子伸手模了摸小女孩脸蛋,笑了笑道:“怕不怕,小青青?”
那唤作青青的小女孩,正是楚南风所救下的常山的妹妹常青青。闻言伸手拭去那汉子嘴边残留的鸡血,却是摇了摇头,“不怕,义父。”
这汉子名唤甘少龙,金州人氏,家中贫寒,父辈是当地的孙姓大户的佃农,一次其父亲牵牛耕地途中,遇上几骑疾驰赶路的人马,那牛受惊,竟狂奔而去。甘父自追不上,只得回去如实将耕牛不见之事告知孙姓大户,那孙姓大户本是为富不仁之辈,自是不信,便诬其将牛贩卖。
那耕牛对农户来说比性命还为重要,朝廷对耕牛保护也专门立有律法,凡私杀、偷窃耕牛者,轻则流放,重则杀头。甘父自是不认,那孙姓大户便着家奴将甘父毒打一番,送至衙门,两天后,有猎户发现了耕牛送至官衙,确认是孙姓大户的耕牛,衙门便将甘父放回家去,甘父身体本就羸弱,哪经得起一阵毒打,回到家中已奄奄一息。
甘家贫寒自然无钱抓药看病疗伤,甘母便上孙姓大户家去理论讨要药费,未料也被孙姓家奴一脚踹出门外,甘母回到家中,看着奄奄一息的甘父,一时想不开竟投井自尽,过了几天,甘父也撒手归天。
那时甘少龙才十四岁,眼见父母双亡,悲愤不已,心中发誓要为父母报仇,便离了家乡,寻求有武功声名之人拜师学艺,半年间形同乞丐四处寻师未果,一日流浪到房州一个村镇,听闻不远处有个药王谷,谷主武艺不凡,医术高明且多有善行,周边的居民猎户若被毒虫,猛兽所伤,求治药王谷时分文不收,甘少龙便打听了大致位置,朝药王谷而去。
五六日后,来到一片大山前面,只见林海茫茫,白雾遮天,哪里能看得到药王谷所在,环顾四下,也未见有人家,心想或许林中住有一两户猎户,壮了壮胆,便进了山林,谁知寻了半个时辰多也未见人家,眼见天色渐暗,四周偶有不知名的兽声传来,心中大骇,便奔跑下山,一不小心脚被石头绊倒,他身体本来瘦弱,加上两天未食,一个跟头摔下,竟自昏了过去。
待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一个竹屋里面,几道光线透过竹门照射进来,想来应是白天了,爬了起来,推开竹门,发现自己置身在一个山谷中,左边十来丈处是一幢上下各有三个房间的竹楼,对面是两幢相隔两丈的竹楼,四周却是用竹子作的篱笆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