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内容开始-->白胡子老道摇头晃脑,笑眯眯地看着大汉,看起来无比和善。大汉平生杀人如麻,砍人如切菜般利索,此时却是冒出一身冷汗。
老道士像看珍奇异宝般打量着大汉,和颜悦色地开口道:“老道我夜观天象,见紫微帝星闪烁,正是天下大变,神器易主,见此地祥云朵朵,呈帝王之相,便来此一看,原来是将军呀。”
大汉听到老道士这一番不着边际的话,一时间有点反应不过来。虽然他有夺取天下之心,但是他心知自己手下就着百来号人,之前说的那番话也只是为了鼓舞士气,他只想占个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
老道士压低声音,诱惑地说道:“当今朝廷失德,人心涣散,气数尽矣,将军仁义无双、智勇双全,又有帝王之相,取天下自然是易如反掌,而且老道在山中修道三十年,今日来此辅佐将军,助将军执掌社稷。”
大汉被老道士迷魂汤一灌,又见老道士神秘莫测,不似凡人,定是神仙下凡。当下纳头便拜,底下众人见首领对这神秘的老道下拜,也跟着下拜。老道嘴角微微一扯,心中暗笑道:“我果然有做传销的潜质,三两下就把这群大老粗给忽悠了。”
面上却是淡定无比,轻轻一挥衣袖,众人顿时感觉有股清风将其托起,立刻将老道视为神明,口中皆是念叨神仙爷爷。
大汉洪声说道:“神仙爷爷下凡,助我等替天行道、铲除恶党,是天命在我,众兄弟上下齐心,到时候封妻荫子、出入将相不在话下。”
下面众人顿时心生豪情壮志、山呼万岁,大汉也是豪气冲天,大喊一声:“人生各有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当下便筑起土台,杀牛宰羊,竖起大旗,便要出师北上。老道摇了摇头,对正在整理行装的大汉说道:“将军只有数百来人,此时起兵无异于以卵击石,区区一郡守都能将将军擒获。”
大汉一惊连忙说道:“神仙爷爷不是要助我等起兵吗?有神仙爷爷出手,有多少人也是无济于事呀!”
老道摆摆手,淡淡说道:“自古有天条,不可用法术杀害凡人,贫道是不会对凡人出手的。若有邪魔外道来阻挠将军时,贫道自会出手。”
大汉被浇了一盆冷水,一时间泄了气,也冷静下来,连忙下令按兵不动,全军回去安歇。
老道又说道:“为今之计,最好先休养生息,训练士兵,铸兵造甲,才能与官兵有一战之力。如今灾荒横行,百姓流离,可以招纳难民来岛上开垦荒地,既有了粮草又有了兵丁。再约束部下不得劫掠船只,到时候人心所向,大势所成之时便可出兵,以太子为名,打着清君侧的名号,则大业可定。”
听了老道一席话,大汉顿时茅塞顿开,顿时心悦臣服,全都安排去办。
再说,为何刘亦凡要化为老道,来助这大汉起兵造反。当时刘亦凡第一眼看到这大汉时,就发觉此人有帝王之相,又见此人颇有心术,但品行也算不错,正适合做皇帝。便突然萌生助其一臂的念头。
古修士的典籍中提到过,古修士常常出入凡间,惩恶扬善,救济凡人,乃是顺应天意,积攒外功,外功可消灾解难,甚至可以抵消天劫。不过当今人心不古,修士早就不似古时那样心性纯良,成天不是闷头闭关,就是与人斗争。哪有闲心去积攒外功。
只不过刘亦凡无拘无束,洒脱淡然,念头一起,便要改朝换代。这也算一件不小的外功,结下的因果也是不小,朝廷可能会和一些修仙门派有些瓜葛,朝廷每年送上供奉,门派保护朝廷不灭。
刘亦凡从不畏惧与人斗争,修道几十载,都是在腥风血雨中走过。借此机会也能打探下此地的情况,他被传送到这里,也是两眼一抹黑。
有褐衣军作为耳目,刘亦凡可以很容易得知江湖上的奇闻异事,从中窥出修仙者的蛛丝马迹。
褐衣军派出不少探子散布各地,除了调查各地军防虚实,还会调查当地的民俗传说,最后汇集到刘亦凡这里,刘亦凡对这个国家的大致情况有了些了解。此地也是海上岛国,这片海上只有一座大岛,名叫蚌岛,相传乃是海中巨蚌所化,岛上有一国名为吴,开国两百余年,已经日暮西山,气数将近,皇帝昏庸,宠幸宦官,还强令太子去海上求不老药,结果被褐衣军给劫了。
那大汉姓陈,单名涉,渔民出身,后来因为打死乡里恶霸逃到海上做了海寇,一身武艺颇为不凡,而且为人仗义疏财,很快就成为这群海寇的首领。在这岛上安营扎寨,靠打劫过往商船为生,也算盗亦有道,一般只劫半数财货就放行,并非丧尽天良之辈。
且不说褐衣军养精蓄锐,扩大势力,兼并了周围一片海域的海寇,招纳贤士、收纳流民,两年间就有数万之众。不过刘亦凡的存在在军中一直忌讳莫深,除了少数高层,一般军士只知道有一位神秘的高人在后面指点,这也是刘亦凡不想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两年时间一晃而过,此时褐衣军已经聚集了数万之众,有数十艘大船,颇具声势,朝廷虽然有忠臣上表要出兵围剿,无奈奸臣收了褐衣军送来的金银珠宝,瞒住了皇上。
一日清晨,港口上旌旗招展、锣鼓喧天,全军将士列队聚集在港口,登上大船。陈涉全身披挂,面容肃穆,拔出长剑,指向北方,只说了一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此时,刘亦凡站在高处,一掐法诀,一层薄雾笼罩住船队,船队悄无声息地驶向北方。
蚌岛南陲的一座港口,准备出海打鱼的渔民突然发现前方海面升起一阵薄雾,不由大为诧异,这阳春三月,怎么会有薄雾?正当百姓争相过来围观时,一艘艘大船从雾中出现,无比迅速地向港口驶来。
众人都是呆了,还没反应过来船已经靠岸,一群群带甲兵士如潮水般汹涌而至,该地郡守一得到消息,慌不择路,一个人骑匹马就跑了,褐衣军兵不血刃就夺取了此处。
老道士像看珍奇异宝般打量着大汉,和颜悦色地开口道:“老道我夜观天象,见紫微帝星闪烁,正是天下大变,神器易主,见此地祥云朵朵,呈帝王之相,便来此一看,原来是将军呀。”
大汉听到老道士这一番不着边际的话,一时间有点反应不过来。虽然他有夺取天下之心,但是他心知自己手下就着百来号人,之前说的那番话也只是为了鼓舞士气,他只想占个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
老道士压低声音,诱惑地说道:“当今朝廷失德,人心涣散,气数尽矣,将军仁义无双、智勇双全,又有帝王之相,取天下自然是易如反掌,而且老道在山中修道三十年,今日来此辅佐将军,助将军执掌社稷。”
大汉被老道士迷魂汤一灌,又见老道士神秘莫测,不似凡人,定是神仙下凡。当下纳头便拜,底下众人见首领对这神秘的老道下拜,也跟着下拜。老道嘴角微微一扯,心中暗笑道:“我果然有做传销的潜质,三两下就把这群大老粗给忽悠了。”
面上却是淡定无比,轻轻一挥衣袖,众人顿时感觉有股清风将其托起,立刻将老道视为神明,口中皆是念叨神仙爷爷。
大汉洪声说道:“神仙爷爷下凡,助我等替天行道、铲除恶党,是天命在我,众兄弟上下齐心,到时候封妻荫子、出入将相不在话下。”
下面众人顿时心生豪情壮志、山呼万岁,大汉也是豪气冲天,大喊一声:“人生各有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当下便筑起土台,杀牛宰羊,竖起大旗,便要出师北上。老道摇了摇头,对正在整理行装的大汉说道:“将军只有数百来人,此时起兵无异于以卵击石,区区一郡守都能将将军擒获。”
大汉一惊连忙说道:“神仙爷爷不是要助我等起兵吗?有神仙爷爷出手,有多少人也是无济于事呀!”
老道摆摆手,淡淡说道:“自古有天条,不可用法术杀害凡人,贫道是不会对凡人出手的。若有邪魔外道来阻挠将军时,贫道自会出手。”
大汉被浇了一盆冷水,一时间泄了气,也冷静下来,连忙下令按兵不动,全军回去安歇。
老道又说道:“为今之计,最好先休养生息,训练士兵,铸兵造甲,才能与官兵有一战之力。如今灾荒横行,百姓流离,可以招纳难民来岛上开垦荒地,既有了粮草又有了兵丁。再约束部下不得劫掠船只,到时候人心所向,大势所成之时便可出兵,以太子为名,打着清君侧的名号,则大业可定。”
听了老道一席话,大汉顿时茅塞顿开,顿时心悦臣服,全都安排去办。
再说,为何刘亦凡要化为老道,来助这大汉起兵造反。当时刘亦凡第一眼看到这大汉时,就发觉此人有帝王之相,又见此人颇有心术,但品行也算不错,正适合做皇帝。便突然萌生助其一臂的念头。
古修士的典籍中提到过,古修士常常出入凡间,惩恶扬善,救济凡人,乃是顺应天意,积攒外功,外功可消灾解难,甚至可以抵消天劫。不过当今人心不古,修士早就不似古时那样心性纯良,成天不是闷头闭关,就是与人斗争。哪有闲心去积攒外功。
只不过刘亦凡无拘无束,洒脱淡然,念头一起,便要改朝换代。这也算一件不小的外功,结下的因果也是不小,朝廷可能会和一些修仙门派有些瓜葛,朝廷每年送上供奉,门派保护朝廷不灭。
刘亦凡从不畏惧与人斗争,修道几十载,都是在腥风血雨中走过。借此机会也能打探下此地的情况,他被传送到这里,也是两眼一抹黑。
有褐衣军作为耳目,刘亦凡可以很容易得知江湖上的奇闻异事,从中窥出修仙者的蛛丝马迹。
褐衣军派出不少探子散布各地,除了调查各地军防虚实,还会调查当地的民俗传说,最后汇集到刘亦凡这里,刘亦凡对这个国家的大致情况有了些了解。此地也是海上岛国,这片海上只有一座大岛,名叫蚌岛,相传乃是海中巨蚌所化,岛上有一国名为吴,开国两百余年,已经日暮西山,气数将近,皇帝昏庸,宠幸宦官,还强令太子去海上求不老药,结果被褐衣军给劫了。
那大汉姓陈,单名涉,渔民出身,后来因为打死乡里恶霸逃到海上做了海寇,一身武艺颇为不凡,而且为人仗义疏财,很快就成为这群海寇的首领。在这岛上安营扎寨,靠打劫过往商船为生,也算盗亦有道,一般只劫半数财货就放行,并非丧尽天良之辈。
且不说褐衣军养精蓄锐,扩大势力,兼并了周围一片海域的海寇,招纳贤士、收纳流民,两年间就有数万之众。不过刘亦凡的存在在军中一直忌讳莫深,除了少数高层,一般军士只知道有一位神秘的高人在后面指点,这也是刘亦凡不想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两年时间一晃而过,此时褐衣军已经聚集了数万之众,有数十艘大船,颇具声势,朝廷虽然有忠臣上表要出兵围剿,无奈奸臣收了褐衣军送来的金银珠宝,瞒住了皇上。
一日清晨,港口上旌旗招展、锣鼓喧天,全军将士列队聚集在港口,登上大船。陈涉全身披挂,面容肃穆,拔出长剑,指向北方,只说了一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此时,刘亦凡站在高处,一掐法诀,一层薄雾笼罩住船队,船队悄无声息地驶向北方。
蚌岛南陲的一座港口,准备出海打鱼的渔民突然发现前方海面升起一阵薄雾,不由大为诧异,这阳春三月,怎么会有薄雾?正当百姓争相过来围观时,一艘艘大船从雾中出现,无比迅速地向港口驶来。
众人都是呆了,还没反应过来船已经靠岸,一群群带甲兵士如潮水般汹涌而至,该地郡守一得到消息,慌不择路,一个人骑匹马就跑了,褐衣军兵不血刃就夺取了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