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资深的媒体人,唐笛等人知道,在这个时候是绝对不能顺着汉华划下的道往前走的,你绝对不能对社会公众这样说:最近有人诋毁我们了,我们现在开始自证清白。如果这样说的话,你就完全陷入了被动,让人家知道你被戳中痛处了。
要化解眼前的危机,一种办法是沉默不语,但这显然有些消极。另一种方法就是另外开展一个话题,把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开。南导的管理层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决定选择后一种方法。
陈达胜和张泓所开辟的新话题,是开展了一次有关南导创刊20周年的纪念活动。这次纪念活动倒也是早有计划的,只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比原定的计划足足提前了半年。
南导组织了全报社的记者,又邀请了一批社会上的公知们,撰写了大量的纪念文章,历数南导创刊以来在丰功伟绩,什么救助某地的贫困家庭了,什么促成某某恶法的取缔了,什么不畏强权仗义执言了。最后,连南导记者在马路上拣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的事情都被挖掘出来了,只差举着大喇叭筒对全国人民高呼“我本善良”了。
南导在搞舆论宣传方面,还是有一套的,手上掌握的资源也不少。这一组正面歌颂南导的纪念文章,除了刊发在南导的报纸版面以及网站上之外,还得到了许多其他媒体的友情转载,尤其是在各大门户网站,更是将其作为专题,把链接放在了首页最醒目的地方。当然,为了调动各大门户网站的积极姓,南导开出的价码也不低,直接免掉了这些网站每年交纳的新闻转载费用,额度虽然不高,但也毕竟都是真金白银啊。
南导的动作大,汉华方面的动作也不小。短短十几天时间,《揭密南导》这本书,在全国就发行了十几万册,几乎每一处火车站、汽车站的书摊上都能看到这本书的影子。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这本书,汉华还收买了十几位书评人,在诸多媒体上发表对这本书的书评。这些书评人在行文方面非常谨慎,只说这样的书有助于百家争鸣,却不对书中内容和结论的真伪作出评判,南导想找书评人的麻烦也找不出理由。
在网络方面,受雇于汉华的网络水军来势汹汹,占领了几乎每一个人气还过得去的论坛。有关南导造谣的帖子,在半个多月时间里一直占据着各大论坛点击榜的前几位。最开始,张泓还组织了几个枪手,让他们去和那些骂南导的马甲斗一斗,但枪手们刚一发帖,就被驳了个体无完肤,要知道,在网络的那一端,可是汉华花费重金雇来的资深评论员,无论是文笔还是学识,都远远超过了张泓的属下。
最为歹毒的是,汉华还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了一批漫画家,把南导的那些劣迹都画成了漫画,甚至制作成flash短片,放在网上进行传播。这样一来,有关南导的负面报道传播起来就更快了,许多本身对这件事并没有太大兴趣的网友,出于对漫画或者短片的爱好,也会加入传播的行列。
汉华憋足了劲揭南导的短,而南导则千方百计地为自己粉饰。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那些粉饰的内容大家看一眼也就罢了,但批判南导的内容却能够不断发酵,影响越来越大。
“我说,振华,你这样做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在京城的某个小院落里,陈天面带笑容地对前来拜访的林振华说道。
“不过分吧?充其量算是有来有往,来而不往非礼也。”林振华应道。
陈天问道:“为了挫南导的面子,你们花了多少钱了?听老齐说,你光是给他那边的人付的劳务费,就花了上百万了。”
陈天说的老齐,便是他自己的大舅子齐成。汉华这一轮对南导的舆论攻势,就是齐成一手策划的。齐成其人出身于安全世家,可惜因为不爱舞枪弄棒,进了宣传口,专事各种国际舆情战的研究。以他的能耐,算计一家南导这样的报纸,那还不是胜券在握的?
齐成的手下有数以百计的情报人员和笔杆子,他略略地动用了几个人,就编出了一本内容详实、措辞犀利的《南导揭密》。要说这本书的内容,也是一个巧合,由于南导经常鼓吹一些西化的观念,安全部门一直是将其纳入监控范围的,各种黑材料就在齐成的抽屉里锁着呢,需要用的时候,拿出来随便整整就是厚厚一大本。
要说南导这一次也是撞上大板了,汉华逼迫吉森公司转让技术专利的事情,并非只涉及到汉华自己一家,吉森公司的一部分专利,也是国家的国防科工系统非常看中的。南导在这个时候横插一杠,不但坏了汉华的事情,也惹毛了国防科工系统。这样一来,陈天蹿掇着齐成出手也就师出有名了。
光有齐成这方面的人手,要想造出势头还是不够的,这就涉及到了汉华的财力支持问题了。林振华这一次也是被南导逼急眼了,直接动用了自己的董事长办公经费,扬言不惜成本,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把南导彻底打趴下。
听到陈天的问话,林振华微微一笑,说道:“百来万算得上什么?为了调查那些被南导歪曲的真相,还有补贴出版经费、雇佣水军,我们汉华前前后后已经投进去四五百万了。我敢说,中国新闻史上还没有人投入过这样大的资金来炒作一件事情呢。”
“应当说,没有人投入过这样大的资金来炒作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吧?”一旁走来了满脸悠闲的齐成,他手里端着一把紫砂壶,时不时对着壶嘴吱溜溜地喝上几口茶,看着颇有些当年的八旗恶少风范。
“齐哥来了。”林振华连忙起身行礼,齐成的岁数比林振华大了十岁,林振华在他面前是得毕恭毕敬的。
齐成拉过一个凳子,一屁股坐下,对林振华说道:“小林,要说企业搞公关炒作,一掷千金的情况,我也见过不少了。但纯粹为了报复别人,花出去几百万,这可是挺稀罕的。我真有点不明白,这个南导对于你们来说,就这么重要吗?”
“没错,我也是这个问题。”陈天搭腔道,“我的意思是,惩诫一下就可以了,现在南导已经是焦头烂额了,估计借它一个胆,也不敢再和你们汉华较真了,你们是不是也该收场了?”
林振华摇摇头道:“齐哥,陈哥,我可不是心血来潮,随便浪费钱。我和我们总经理项哲谈过这个事情,这一仗,一定要打得南导再无翻身的机会,才能算成功。说得功利一点,我们这样做,并不仅限于要让南导不敢向汉华呲牙,而是要让所有的媒体都不敢随便开汉华的玩笑。这叫一仗保40年的和平。”
陈天皱着眉头说道:“振华,你这算不算仗势欺人啊?好吧,这一次的事情,算你有道理,你有权让南导闭嘴,甚至打得它满地找牙。但你这种行为,还有你的态度,却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开头,你这相当于用资本的力量来压制媒体的声音,这种做法算不上什么正义吧?”
陈天这话说得就比较重了,其实,看到这一点的人并不止是陈天一个,只是其他人要么与林振华的关系达不到这样的亲近程度,要么自己的地位相对较低,不便于直接指责林振华。要细说起来,汉华这一次又是出书,又是雇佣网络水军,全是拿钱来造势,在姓质上的确是有些恶劣了。与南导曾经做过的那些事情相比,汉华此次的行为也光彩不到哪里去。
听到这话,林振华脸上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他点点头道:“陈哥,你说得非常对。其实,这一次,我是想让包括南导在内的所谓自由媒体体会一下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在他们所讴歌的西方国家里,媒体其实就是屈从于资本的。如果哪家媒体敢曝那些大型财团的光,等待他们的,必然是这些财团残酷的反击。我们汉华现在做的,不过就是西方财团做的事情而已。”
“小林说得有理。”齐成附和道,“我举个例子说吧,在美国,有一部食品诽谤法案,也称素食者法案。它的核心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如果有人试图在没有可靠证据的情况下讨论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他将面临着被起诉的风险。
到目前为止,美国有13个州通过了素食者法案,在这些州里,如果谁要对肉类、家禽或者生海鲜中的细菌所引起的健康风险、沙拉中的亚硫酸盐、熏猪肉里的亚硝酸盐和其他加工食品,以及食物中含有的高脂肪含量物、农药或除草剂处理物、基因技术制造成分或者其他剧毒化学物质发表评论,就有可能会惹上一场代价高昂的官司,那些食品业巨头会依据这部法案,把你告上法庭。”
“这么严重?”陈天有些意外,“我昨天在电视里还看到一位专家大谈食品安全问题的,说什么市场上出售的猪肉都是抗生素超标的,完全不安全……”
齐成道:“这是在中国,如果到美国去,光凭他这一句话,食品公司就不会放过他。只要食品公司能够在市场上找出一磅抗生素不超标的猪肉,这位专家就得遭受十几年的牢狱之灾。”
“看来,我们对南导还是太仁慈了。”林振华咂着舌说道,“它诋毁我们的产品质量,直接损害了我们的经济利益,我们真应当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
齐成大摇其头:“我说过了,这里是中国,不是美国。如果在美国,媒体敢这样不负责任地说话,哪怕只是猜测,都铁定要吃官司了。但中国没有这样的法律规定,也没有人会因为这样的事情去较真。”
“也就是说,造谣不犯法,说真话吃亏嘛。”林振华说道,“既然国家没有法律来惩罚造谣者,我们至少可以用民间的力量来警告他们一下吧?我们这样兴师动众地揭南导的短,也是为了让其他媒体不敢随便造谣。如果不让造谣者付出代价,我们这些守法经营的企业就永无宁曰。”
“这样也不对。”陈天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美国是美国,我不觉得这种资本干预新闻的模式有多好。这个世界,还是需要许多种声音的,这一点,振华你也不会反对吧?”
林振华道:“我当然赞成世界需要多种声音,但这多种声音不能是谣言。我赞成媒体对社会进行质疑,但我认为,这种质疑必须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靠造谣来质疑,甚至大言不惭地说什么谣言能够倒逼真相,这是对新闻原则的亵渎,应当人人共诛之。”
“好吧,我赞成你这个观点。”陈天点头道,“南导这些年玩弄春秋笔法,也的确是太过分了,这已经超出了正常舆论监督的范畴,说它是蛊惑人心也不为过了。不过,振华,你打算和南导闹到什么时候才算个完呢?”
“一直到南导关门为止。”林振华答道,“或者是大换血,像唐笛、罗姝之类以造谣为业、以造谣为荣的人,彻底离开报社,换一批真正有新闻道德的人。除非如此,否则汉华就一直奉陪下去。”
“你可真够有闲的。”陈天无奈地笑道,“有这工夫,你去忙点啥不好?”
林振华也呵呵笑道:“这件事,我已经交给下面的人去办了,我们那个下岗工人孙翔云,表现可真是不错呢,根本用不着我教他什么。现在,我的精力主要是在和吉森谈专利移交的事情了。”
“这件事应当很快了。”齐成道,“昨天我和南导省里宣传部门的同志交流过了,他们对这件事也非常重视,已经启动了对南导是否违反宣传纪律问题的调查。他们说,如果《南导揭密》里披露的内容有一半是真实的,他们就将进行严肃处理。我估摸着,变局就在这几天了。”
(未完待续)
要化解眼前的危机,一种办法是沉默不语,但这显然有些消极。另一种方法就是另外开展一个话题,把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开。南导的管理层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决定选择后一种方法。
陈达胜和张泓所开辟的新话题,是开展了一次有关南导创刊20周年的纪念活动。这次纪念活动倒也是早有计划的,只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比原定的计划足足提前了半年。
南导组织了全报社的记者,又邀请了一批社会上的公知们,撰写了大量的纪念文章,历数南导创刊以来在丰功伟绩,什么救助某地的贫困家庭了,什么促成某某恶法的取缔了,什么不畏强权仗义执言了。最后,连南导记者在马路上拣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的事情都被挖掘出来了,只差举着大喇叭筒对全国人民高呼“我本善良”了。
南导在搞舆论宣传方面,还是有一套的,手上掌握的资源也不少。这一组正面歌颂南导的纪念文章,除了刊发在南导的报纸版面以及网站上之外,还得到了许多其他媒体的友情转载,尤其是在各大门户网站,更是将其作为专题,把链接放在了首页最醒目的地方。当然,为了调动各大门户网站的积极姓,南导开出的价码也不低,直接免掉了这些网站每年交纳的新闻转载费用,额度虽然不高,但也毕竟都是真金白银啊。
南导的动作大,汉华方面的动作也不小。短短十几天时间,《揭密南导》这本书,在全国就发行了十几万册,几乎每一处火车站、汽车站的书摊上都能看到这本书的影子。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这本书,汉华还收买了十几位书评人,在诸多媒体上发表对这本书的书评。这些书评人在行文方面非常谨慎,只说这样的书有助于百家争鸣,却不对书中内容和结论的真伪作出评判,南导想找书评人的麻烦也找不出理由。
在网络方面,受雇于汉华的网络水军来势汹汹,占领了几乎每一个人气还过得去的论坛。有关南导造谣的帖子,在半个多月时间里一直占据着各大论坛点击榜的前几位。最开始,张泓还组织了几个枪手,让他们去和那些骂南导的马甲斗一斗,但枪手们刚一发帖,就被驳了个体无完肤,要知道,在网络的那一端,可是汉华花费重金雇来的资深评论员,无论是文笔还是学识,都远远超过了张泓的属下。
最为歹毒的是,汉华还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了一批漫画家,把南导的那些劣迹都画成了漫画,甚至制作成flash短片,放在网上进行传播。这样一来,有关南导的负面报道传播起来就更快了,许多本身对这件事并没有太大兴趣的网友,出于对漫画或者短片的爱好,也会加入传播的行列。
汉华憋足了劲揭南导的短,而南导则千方百计地为自己粉饰。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那些粉饰的内容大家看一眼也就罢了,但批判南导的内容却能够不断发酵,影响越来越大。
“我说,振华,你这样做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在京城的某个小院落里,陈天面带笑容地对前来拜访的林振华说道。
“不过分吧?充其量算是有来有往,来而不往非礼也。”林振华应道。
陈天问道:“为了挫南导的面子,你们花了多少钱了?听老齐说,你光是给他那边的人付的劳务费,就花了上百万了。”
陈天说的老齐,便是他自己的大舅子齐成。汉华这一轮对南导的舆论攻势,就是齐成一手策划的。齐成其人出身于安全世家,可惜因为不爱舞枪弄棒,进了宣传口,专事各种国际舆情战的研究。以他的能耐,算计一家南导这样的报纸,那还不是胜券在握的?
齐成的手下有数以百计的情报人员和笔杆子,他略略地动用了几个人,就编出了一本内容详实、措辞犀利的《南导揭密》。要说这本书的内容,也是一个巧合,由于南导经常鼓吹一些西化的观念,安全部门一直是将其纳入监控范围的,各种黑材料就在齐成的抽屉里锁着呢,需要用的时候,拿出来随便整整就是厚厚一大本。
要说南导这一次也是撞上大板了,汉华逼迫吉森公司转让技术专利的事情,并非只涉及到汉华自己一家,吉森公司的一部分专利,也是国家的国防科工系统非常看中的。南导在这个时候横插一杠,不但坏了汉华的事情,也惹毛了国防科工系统。这样一来,陈天蹿掇着齐成出手也就师出有名了。
光有齐成这方面的人手,要想造出势头还是不够的,这就涉及到了汉华的财力支持问题了。林振华这一次也是被南导逼急眼了,直接动用了自己的董事长办公经费,扬言不惜成本,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把南导彻底打趴下。
听到陈天的问话,林振华微微一笑,说道:“百来万算得上什么?为了调查那些被南导歪曲的真相,还有补贴出版经费、雇佣水军,我们汉华前前后后已经投进去四五百万了。我敢说,中国新闻史上还没有人投入过这样大的资金来炒作一件事情呢。”
“应当说,没有人投入过这样大的资金来炒作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吧?”一旁走来了满脸悠闲的齐成,他手里端着一把紫砂壶,时不时对着壶嘴吱溜溜地喝上几口茶,看着颇有些当年的八旗恶少风范。
“齐哥来了。”林振华连忙起身行礼,齐成的岁数比林振华大了十岁,林振华在他面前是得毕恭毕敬的。
齐成拉过一个凳子,一屁股坐下,对林振华说道:“小林,要说企业搞公关炒作,一掷千金的情况,我也见过不少了。但纯粹为了报复别人,花出去几百万,这可是挺稀罕的。我真有点不明白,这个南导对于你们来说,就这么重要吗?”
“没错,我也是这个问题。”陈天搭腔道,“我的意思是,惩诫一下就可以了,现在南导已经是焦头烂额了,估计借它一个胆,也不敢再和你们汉华较真了,你们是不是也该收场了?”
林振华摇摇头道:“齐哥,陈哥,我可不是心血来潮,随便浪费钱。我和我们总经理项哲谈过这个事情,这一仗,一定要打得南导再无翻身的机会,才能算成功。说得功利一点,我们这样做,并不仅限于要让南导不敢向汉华呲牙,而是要让所有的媒体都不敢随便开汉华的玩笑。这叫一仗保40年的和平。”
陈天皱着眉头说道:“振华,你这算不算仗势欺人啊?好吧,这一次的事情,算你有道理,你有权让南导闭嘴,甚至打得它满地找牙。但你这种行为,还有你的态度,却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开头,你这相当于用资本的力量来压制媒体的声音,这种做法算不上什么正义吧?”
陈天这话说得就比较重了,其实,看到这一点的人并不止是陈天一个,只是其他人要么与林振华的关系达不到这样的亲近程度,要么自己的地位相对较低,不便于直接指责林振华。要细说起来,汉华这一次又是出书,又是雇佣网络水军,全是拿钱来造势,在姓质上的确是有些恶劣了。与南导曾经做过的那些事情相比,汉华此次的行为也光彩不到哪里去。
听到这话,林振华脸上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他点点头道:“陈哥,你说得非常对。其实,这一次,我是想让包括南导在内的所谓自由媒体体会一下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在他们所讴歌的西方国家里,媒体其实就是屈从于资本的。如果哪家媒体敢曝那些大型财团的光,等待他们的,必然是这些财团残酷的反击。我们汉华现在做的,不过就是西方财团做的事情而已。”
“小林说得有理。”齐成附和道,“我举个例子说吧,在美国,有一部食品诽谤法案,也称素食者法案。它的核心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如果有人试图在没有可靠证据的情况下讨论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他将面临着被起诉的风险。
到目前为止,美国有13个州通过了素食者法案,在这些州里,如果谁要对肉类、家禽或者生海鲜中的细菌所引起的健康风险、沙拉中的亚硫酸盐、熏猪肉里的亚硝酸盐和其他加工食品,以及食物中含有的高脂肪含量物、农药或除草剂处理物、基因技术制造成分或者其他剧毒化学物质发表评论,就有可能会惹上一场代价高昂的官司,那些食品业巨头会依据这部法案,把你告上法庭。”
“这么严重?”陈天有些意外,“我昨天在电视里还看到一位专家大谈食品安全问题的,说什么市场上出售的猪肉都是抗生素超标的,完全不安全……”
齐成道:“这是在中国,如果到美国去,光凭他这一句话,食品公司就不会放过他。只要食品公司能够在市场上找出一磅抗生素不超标的猪肉,这位专家就得遭受十几年的牢狱之灾。”
“看来,我们对南导还是太仁慈了。”林振华咂着舌说道,“它诋毁我们的产品质量,直接损害了我们的经济利益,我们真应当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
齐成大摇其头:“我说过了,这里是中国,不是美国。如果在美国,媒体敢这样不负责任地说话,哪怕只是猜测,都铁定要吃官司了。但中国没有这样的法律规定,也没有人会因为这样的事情去较真。”
“也就是说,造谣不犯法,说真话吃亏嘛。”林振华说道,“既然国家没有法律来惩罚造谣者,我们至少可以用民间的力量来警告他们一下吧?我们这样兴师动众地揭南导的短,也是为了让其他媒体不敢随便造谣。如果不让造谣者付出代价,我们这些守法经营的企业就永无宁曰。”
“这样也不对。”陈天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美国是美国,我不觉得这种资本干预新闻的模式有多好。这个世界,还是需要许多种声音的,这一点,振华你也不会反对吧?”
林振华道:“我当然赞成世界需要多种声音,但这多种声音不能是谣言。我赞成媒体对社会进行质疑,但我认为,这种质疑必须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靠造谣来质疑,甚至大言不惭地说什么谣言能够倒逼真相,这是对新闻原则的亵渎,应当人人共诛之。”
“好吧,我赞成你这个观点。”陈天点头道,“南导这些年玩弄春秋笔法,也的确是太过分了,这已经超出了正常舆论监督的范畴,说它是蛊惑人心也不为过了。不过,振华,你打算和南导闹到什么时候才算个完呢?”
“一直到南导关门为止。”林振华答道,“或者是大换血,像唐笛、罗姝之类以造谣为业、以造谣为荣的人,彻底离开报社,换一批真正有新闻道德的人。除非如此,否则汉华就一直奉陪下去。”
“你可真够有闲的。”陈天无奈地笑道,“有这工夫,你去忙点啥不好?”
林振华也呵呵笑道:“这件事,我已经交给下面的人去办了,我们那个下岗工人孙翔云,表现可真是不错呢,根本用不着我教他什么。现在,我的精力主要是在和吉森谈专利移交的事情了。”
“这件事应当很快了。”齐成道,“昨天我和南导省里宣传部门的同志交流过了,他们对这件事也非常重视,已经启动了对南导是否违反宣传纪律问题的调查。他们说,如果《南导揭密》里披露的内容有一半是真实的,他们就将进行严肃处理。我估摸着,变局就在这几天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