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页
李会芳怄得慌, 差点没吐血。
她想发作, 想找江秋月大吵一架,可是江秋月是刺绣组的组长,是上级,而她的亲妹妹江舒云则是纺织厂的厂长。
自己要是得罪了江秋月,江舒云一生气把她开除了,那就亏的大了。
现在她一个月工资加奖金有好几十,比她男人挣得还多,这份工作可一定不能丢。
左右权衡了半天,李会芳选择了忍气吞声。
算了算了,江秋月不行就再找一个,就跟梁正辉说江秋月自卑,觉得自己配不上他好了。
……
纺织厂运转正常,一切都在按计划井井有条地进行,江舒云就继续着手进一步的扩大发展。
九月初,纺织厂新招了60名员工,规模一下子就恢复到当初刚建厂时的兴旺景象。
这批员工中有一半会培训成为刺绣工,仍然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逐渐推进,到年底的目标是达到一百人,这样产量就会比以前翻几倍。
在一次周五的管理层例行小结会上,各个部门汇报了一周工作后,钱保国跟江舒云提议:“咱们现在只有安阳县和宁市两家专卖店,厂里完全能满足供货需求,要不在外地再开几家专卖店?”
江秋月说:“是的,我们刺绣组的产量在不断稳步提高,两家专卖店的渠道就显得少了,可以进一步开拓市场。”
张平跟着点点头。
高效科学的管理真是企业发展的根基,现在纺织厂形势一片大好,大伙儿都觉得浑身充满干劲,跃跃欲试地想要把步子迈得更大一些。
“我也正有此意,之前是条件不足,人手不够,现在可以考虑了。”江舒云赞同道,“我计划在京市和海市各开一间,各位觉得如何?”
钱保国一下子愣住了,他原本是打算在东湖省内几个大一些的地级市开,没想到江舒云居然一下子就瞄准了首都和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眼界比自己高多了。
张平则是再一次唏嘘,别看江舒云只是个20出头的年轻姑娘,这份敢想敢闯的劲头真是连大老爷们都自愧不如。
钱保国猛地一拍大腿道:“那当然好啊!云熙服装的品质不比市面上任何一个大品牌差,是该推向更大的市场,让全国老百姓们都知道!”
江舒云笑道:“嗯,我和绍庭准备出去考察一下京市和海市的市场,少则一周,多则十天,在此期间厂里的事情就交托给各位了。”
数人一起道:“没问题,你们俩只管放心!”
不论是纺织厂还是加工厂,都有了一套可靠的管理班子,江舒云和许绍庭出远门也不再有后顾之忧。
第二天早上,夫妻俩从县里坐两个小时的车去最近的地级市,然后乘飞机前往海市。
东湖省和京市海市之间都隔着几个省,距离遥远,坐火车都要一整天才能到,太费时间,于是他们就选择了更加快捷的交通工具。
许绍庭一年来虽然经常出差,但都仅限于省内,出行方式不是汽车就是火车。江舒云也一样,虽然上辈子贵为公主,什么样豪奢的东西都尝试过,但飞机还是头一回坐。
飞机滑出跑道,渐渐离开地面升空的时候,江舒云还有点紧张,耳朵里也因为气压变化的关系不大舒服。
许绍庭喂给她一颗奶糖,然后握住她的手,低声道:“有我在,别怕。”
江舒云吃着奶糖,耳朵不适的感觉减轻,心里也安定下来。等飞机平稳后打开舷窗的遮光板,看到云雾在身边缭绕,山川大地在遥远的脚底下,感觉十分新奇。
科技和社会的进步真是了不起,让平民百姓也能拥有古代帝王都无法享受的体验。
两个多小时后,飞机在京市的首都国际机场降落,许绍庭一手拉着一个大行李箱,一手牵着江舒云从机场出来。
面对眼前充满了现代化气息的都城,江舒云一时有些恍惚。
曾经大熙朝也定都于这座千年古城,然而不知道多少年过去,昔日景象雨打风流去,与她记忆中的完全不一样了,只有远处零星散落的一些古老建筑还能依稀看出当年的模样。
许绍庭温言道:“走吧,时代永远在不停地变化,相信以后会更好。”
江舒云回过神,默然点头。
随后他们打了一辆出租车,直奔京市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王府井大街,正式开启了这段考察之旅。
来之前两人做过功课,查阅了许多资料,也向一些有经验的人请教过,所以目的十分明确。
既然要开分店,那就要开在人流量最大、最繁华的地段。京市目标是王府井,海市则是南京路一带,让云熙正式与国内甚至是国际品牌一较高下。
九天后,江舒云和许绍庭风尘仆仆地回到安阳县。
纺织厂的管理层员工为他们俩办了个简单的接风宴,交流了这段时间以来两边的进展。
厂里一切正常,夫妻俩这趟远行也顺利而又高效。
两间新分店都选好了地址,租下了门面,在人才市场各招了三个人,成立了办事处,同时在工商局做了登记备案。请的装修公司也已经分别入场动工,按照工期计划国庆节就可以开业了。
傍晚,两人和江秋月一起乘坐厂里的班车回家。
江舒云给家里人买了不少京市海市的特产,许绍庭让司机直接开到清河村,准备晚饭和江家人一起吃,然后再回龙门村。
--
她想发作, 想找江秋月大吵一架,可是江秋月是刺绣组的组长,是上级,而她的亲妹妹江舒云则是纺织厂的厂长。
自己要是得罪了江秋月,江舒云一生气把她开除了,那就亏的大了。
现在她一个月工资加奖金有好几十,比她男人挣得还多,这份工作可一定不能丢。
左右权衡了半天,李会芳选择了忍气吞声。
算了算了,江秋月不行就再找一个,就跟梁正辉说江秋月自卑,觉得自己配不上他好了。
……
纺织厂运转正常,一切都在按计划井井有条地进行,江舒云就继续着手进一步的扩大发展。
九月初,纺织厂新招了60名员工,规模一下子就恢复到当初刚建厂时的兴旺景象。
这批员工中有一半会培训成为刺绣工,仍然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逐渐推进,到年底的目标是达到一百人,这样产量就会比以前翻几倍。
在一次周五的管理层例行小结会上,各个部门汇报了一周工作后,钱保国跟江舒云提议:“咱们现在只有安阳县和宁市两家专卖店,厂里完全能满足供货需求,要不在外地再开几家专卖店?”
江秋月说:“是的,我们刺绣组的产量在不断稳步提高,两家专卖店的渠道就显得少了,可以进一步开拓市场。”
张平跟着点点头。
高效科学的管理真是企业发展的根基,现在纺织厂形势一片大好,大伙儿都觉得浑身充满干劲,跃跃欲试地想要把步子迈得更大一些。
“我也正有此意,之前是条件不足,人手不够,现在可以考虑了。”江舒云赞同道,“我计划在京市和海市各开一间,各位觉得如何?”
钱保国一下子愣住了,他原本是打算在东湖省内几个大一些的地级市开,没想到江舒云居然一下子就瞄准了首都和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眼界比自己高多了。
张平则是再一次唏嘘,别看江舒云只是个20出头的年轻姑娘,这份敢想敢闯的劲头真是连大老爷们都自愧不如。
钱保国猛地一拍大腿道:“那当然好啊!云熙服装的品质不比市面上任何一个大品牌差,是该推向更大的市场,让全国老百姓们都知道!”
江舒云笑道:“嗯,我和绍庭准备出去考察一下京市和海市的市场,少则一周,多则十天,在此期间厂里的事情就交托给各位了。”
数人一起道:“没问题,你们俩只管放心!”
不论是纺织厂还是加工厂,都有了一套可靠的管理班子,江舒云和许绍庭出远门也不再有后顾之忧。
第二天早上,夫妻俩从县里坐两个小时的车去最近的地级市,然后乘飞机前往海市。
东湖省和京市海市之间都隔着几个省,距离遥远,坐火车都要一整天才能到,太费时间,于是他们就选择了更加快捷的交通工具。
许绍庭一年来虽然经常出差,但都仅限于省内,出行方式不是汽车就是火车。江舒云也一样,虽然上辈子贵为公主,什么样豪奢的东西都尝试过,但飞机还是头一回坐。
飞机滑出跑道,渐渐离开地面升空的时候,江舒云还有点紧张,耳朵里也因为气压变化的关系不大舒服。
许绍庭喂给她一颗奶糖,然后握住她的手,低声道:“有我在,别怕。”
江舒云吃着奶糖,耳朵不适的感觉减轻,心里也安定下来。等飞机平稳后打开舷窗的遮光板,看到云雾在身边缭绕,山川大地在遥远的脚底下,感觉十分新奇。
科技和社会的进步真是了不起,让平民百姓也能拥有古代帝王都无法享受的体验。
两个多小时后,飞机在京市的首都国际机场降落,许绍庭一手拉着一个大行李箱,一手牵着江舒云从机场出来。
面对眼前充满了现代化气息的都城,江舒云一时有些恍惚。
曾经大熙朝也定都于这座千年古城,然而不知道多少年过去,昔日景象雨打风流去,与她记忆中的完全不一样了,只有远处零星散落的一些古老建筑还能依稀看出当年的模样。
许绍庭温言道:“走吧,时代永远在不停地变化,相信以后会更好。”
江舒云回过神,默然点头。
随后他们打了一辆出租车,直奔京市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王府井大街,正式开启了这段考察之旅。
来之前两人做过功课,查阅了许多资料,也向一些有经验的人请教过,所以目的十分明确。
既然要开分店,那就要开在人流量最大、最繁华的地段。京市目标是王府井,海市则是南京路一带,让云熙正式与国内甚至是国际品牌一较高下。
九天后,江舒云和许绍庭风尘仆仆地回到安阳县。
纺织厂的管理层员工为他们俩办了个简单的接风宴,交流了这段时间以来两边的进展。
厂里一切正常,夫妻俩这趟远行也顺利而又高效。
两间新分店都选好了地址,租下了门面,在人才市场各招了三个人,成立了办事处,同时在工商局做了登记备案。请的装修公司也已经分别入场动工,按照工期计划国庆节就可以开业了。
傍晚,两人和江秋月一起乘坐厂里的班车回家。
江舒云给家里人买了不少京市海市的特产,许绍庭让司机直接开到清河村,准备晚饭和江家人一起吃,然后再回龙门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