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俗话讲,尽信书不如无书,历史由胜利者书写,这是历史的铁律,我们看书时,明史是清人所修,明朝的皇帝基本都没法相信是正常人,这显然是带着明确的立场来写的东西。
清朝的历史反而不错,是因为清朝之后的民国,长期战乱,政府无瑕修史,各地军阀混战,要争取清朝遗民的认同,没有给他抹黑,结果清朝皇帝个个都伟光正。
看历史书的时候,结合他上下两个朝代的状态,可以大约知道这个朝代会是什么样的写法。
夏商周的更替,都很明显,一个替一个,那上一个的末代皇帝肯定就被写得没法看了。
汉朝皇帝被写得还行,是因为三国多年战乱,政治需要对汉朝抹黑不够。
唐之后多年战乱,唐的皇帝没怎么抹黑。
对于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李元吉哥两和李渊显然都是可怜人,李渊说得上英明神武,为了阻止兄弟相争,他杀了李世民的亲信刘文静警告李世民,又把李世民手下的许多亲信调出长安京城,掌军权的李靖、徐世绩、程咬金、秦琼等事实上都没有参预政变,说明李渊大体上还是有识人之明。
可惜李渊低估了李世民的心态,他是个不掌权毋宁死的人,在不掌握军权、在长安城完全居于下风的情况下,甘冒奇险,用很少的人(考证说是用八十多人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收买了玄武门守将常何、敬君宏等人,他手上可用的人大约也就二千余人。)
看李世民用兵,一直好用险招,而且常常身先士卒,圣天子百灵呵护,他的败仗也打过几次,但都是有惊有险,就是没有生命危险,当然他逃命的能力也是一级的。
李建成应该确实是忠厚之人,他也很有将才,杀伐果断,从李渊起事后,就打过许多仗,基本还都打胜了,唯独在对待李世民时,过于自信了些,他以为自己占了大势,没必要对李世民太苛刻,结果悲剧了,他跟李渊一样,低估了李世民的疯狂!
李元吉作为弟弟,紧跟自己的大哥,这个没什么可说的,倒霉蛋一个,史书上把他写得很不堪,这个很明显,他存在感相对李建成低,抹黑他没人反对,命苦的孩子。
李渊是悲催的,虎毒不食子,他对李世民看得很清楚,做了很多防范,可惜终究没狠下心解决这个儿子,到底着了道,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一种怎么样的心碎,可以想象得到!
李世民足够狠毒,建成元吉系男丁杀光了。
李世民是天可汗,但他开了大唐皇子夺位的先河,终大唐一代,皇族内争格外惨烈,他的后果也很惨重,他本人不得不选了个最懦弱的儿子李治继位,然后前唐灭于武则天的大周!这是报应。
大唐这个朝代,先天上的不足都是李世民带来的,整个朝代的皇位更替一直都很血腥。
清朝的历史反而不错,是因为清朝之后的民国,长期战乱,政府无瑕修史,各地军阀混战,要争取清朝遗民的认同,没有给他抹黑,结果清朝皇帝个个都伟光正。
看历史书的时候,结合他上下两个朝代的状态,可以大约知道这个朝代会是什么样的写法。
夏商周的更替,都很明显,一个替一个,那上一个的末代皇帝肯定就被写得没法看了。
汉朝皇帝被写得还行,是因为三国多年战乱,政治需要对汉朝抹黑不够。
唐之后多年战乱,唐的皇帝没怎么抹黑。
对于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李元吉哥两和李渊显然都是可怜人,李渊说得上英明神武,为了阻止兄弟相争,他杀了李世民的亲信刘文静警告李世民,又把李世民手下的许多亲信调出长安京城,掌军权的李靖、徐世绩、程咬金、秦琼等事实上都没有参预政变,说明李渊大体上还是有识人之明。
可惜李渊低估了李世民的心态,他是个不掌权毋宁死的人,在不掌握军权、在长安城完全居于下风的情况下,甘冒奇险,用很少的人(考证说是用八十多人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收买了玄武门守将常何、敬君宏等人,他手上可用的人大约也就二千余人。)
看李世民用兵,一直好用险招,而且常常身先士卒,圣天子百灵呵护,他的败仗也打过几次,但都是有惊有险,就是没有生命危险,当然他逃命的能力也是一级的。
李建成应该确实是忠厚之人,他也很有将才,杀伐果断,从李渊起事后,就打过许多仗,基本还都打胜了,唯独在对待李世民时,过于自信了些,他以为自己占了大势,没必要对李世民太苛刻,结果悲剧了,他跟李渊一样,低估了李世民的疯狂!
李元吉作为弟弟,紧跟自己的大哥,这个没什么可说的,倒霉蛋一个,史书上把他写得很不堪,这个很明显,他存在感相对李建成低,抹黑他没人反对,命苦的孩子。
李渊是悲催的,虎毒不食子,他对李世民看得很清楚,做了很多防范,可惜终究没狠下心解决这个儿子,到底着了道,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一种怎么样的心碎,可以想象得到!
李世民足够狠毒,建成元吉系男丁杀光了。
李世民是天可汗,但他开了大唐皇子夺位的先河,终大唐一代,皇族内争格外惨烈,他的后果也很惨重,他本人不得不选了个最懦弱的儿子李治继位,然后前唐灭于武则天的大周!这是报应。
大唐这个朝代,先天上的不足都是李世民带来的,整个朝代的皇位更替一直都很血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