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 作者:君朝西
分卷阅读793
共济会的慈善龙舟团,《西湖时报》社的报业龙舟团,蹴鞠社和马球社的龙舟团……都是实力雄厚的龙舟队,另外还有一些商会单独组队的龙舟,不求夺标,只望在热闹的赛事中露一露头角,博得些眼球,就起到宣传商会的作用了。
今年皇帝破天荒说要驾临龙舟赛事,这让组织赛事的临安府忙了个四脚朝天。年前才上任的临安府尹郑彀显现出了干练才能,忙中不乱,一应事务安置得井井有条。赛事那天,京城百姓的热情空前高涨,山呼“万岁”的声音将钱塘江都能震起浪来。赵构神采灼灼,十分满意。他御驾亲临龙舟赛,既体现了天子亲民,又向臣民们展现了圣体康泰,让那些鬼蜮心思都消融于无形。
季安对皇帝出行的决意并不赞同,端午之前就几次三番劝阻,让赵构颇为不悦。至端午出行回宫后,赵构亢进的精神立即降下来,一身虚软,又进参汤之药。季安再次劝言皇帝静养,勿做劳累之事。赵构只作不闻——静养,这时局能容朕静下来?
此后季安又多次有劝言。赵构对他原就有些芥蒂,劝阻的话听得多了,越发不喜。便提了医官院另一名越籍御医裴长澄为院丞,之后问疾开方也多倚重裴长澄、陈续两位御医,渐渐将季安排挤开去。至五月江州种痘已开始,季安六月时便向皇帝提出请调太医院,参与种痘之务,赵构挽留一二后便允了,迁季安为太医院丞,管勾疫疾局,这些都是后话。
自五月端午之后,赵构觉得由赵谌归宋引起的暗流已经平息下去,便重提枢密人选之议。
两府又争吵了半月。
至五月二十五,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郑彀除宝文阁学士,授签书枢密院事。
这个结果让京朝官们都吃了一惊。
但仔细一想,似乎又不那么令人意外。
从资历上来讲,郑彀是进士出身,在道宗朝历任州县官员,路提刑司,御史台监察御史,后因弹劾梁师成出知润州(江苏镇江),建炎二年复监察御史,次年升殿中侍御史,因病重休职大半年,病愈后恢复原职,未几升侍御史知杂事(御史中丞之副),建炎五年以待制出知颖昌府,建炎八年升直学士,仍知颖昌府,年前以宝文阁学士升判临安府——拜入枢府的资历已经够了。
从与军中朝中的关系来讲,郑彀曾和种瑜一政一军共事五年,被种瑜赞为“习晓军事”,在文官中算是知兵一员,与江北大营的关系不错;而且,郑彀曾在杨时门下求学,任御史时虽然忌与朝官来往,但据说与胡安国、谯定的关系都不错。
而之前举荐的几位人选,无论是皇帝属意的向子韶、卢法原,还是其他几位参政举荐的朱震、胡世将、陈规,都遭到了两府不同执政的激烈反对。最后学士院承旨翟汝文向皇帝提了郑彀,赵构觉得程学门人可以考虑,两府权衡后也觉得是折衷之选。于是政事堂枢密院署画呈报御前,皇帝在御内东门小殿召学士知制诰拟旨,宣麻拜相。
郑彀遂以判临安府半年多时间,便拜相入西府,成为又一员军枢执政大臣,让京朝官们瞠目的同时,又纷纷猜测:接下来谁任临安府?
作为京城所在之地的地方官,临安府尹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其重要性自不待言。
从职权上看,京畿一路的政务、刑名、转运,临安府尹都有管辖权,至少有参议之权,而地方上有转运司、提刑司、常平司、帅司武安军四大监司分管路中权柄,但京畿一路,只有一个临安府,即使有武安军分掌地方军治,临安府尹的权力也比其他诸路司要大。虽然京畿路只辖一个临安府,但路级行政的地位却是最高的。
而且,重要的是,临安府尹可以随时面君奏事,与宰执一样有“留身独对”(朝后请准独留,密奏天子)资格,面君次数仅次于宰执,跟御史中丞和天子私人的谘政学士(指建炎改制前的翰林学士)差不多。
这是能沟通内外的首府亲民官。
正因京城府尹的重要性,开封府尹的职品位在尚书下、侍郎上,本朝开国初,多由亲王兼任,太宗、真宗即位前都曾任过开封府尹,而自真宗之后,除了储君兼任外,再没有哪个臣子能拿到开封府尹这个官职,只能担任低一级的“知开封府”,甚至是低两级的“权知开封府”——临安府因是“行在”,资深者可任临安府尹,但职品降与侍郎同级,然而重要性并不降低半分。
所以,郑彀的宣麻制旨一下,究竟谁来接任临安府,就成了朝堂上很重要的议题。
***
五云山上的消息总是最灵通的。
卫希颜一边看铁卫呈上来的禀条,一边做分析,说是“抛砖引玉”,名可秀好笑不已。
“赵鼎举荐刘一止……”卫希颜念着第一个人名。
刘一止现任荆湖南路转运使兼知潭州(长沙)。
“说起来刘一止在荆湖任上也有些年头了——不过,那边的经界法正推到紧要处,这时候恐怕不能动吧?”
她说着目光往左看去,念道:“叶梦得举荐江南西路转运使李弥逊。”
她咦了一声,“叶梦得和李弥逊有关系?”
“都是苏州吴县人。”名可秀答她。
卫希颜哦了一声了然,同乡、同窗、同门(同一老师或学派)、同年(同年中进士)是官场上的四大关系网,尤以前三者为最,往往在官场中同声气、互为支援。
她又往下看,“胡安国举荐吏科给事中廖刚。”她听名可秀提过这人,与杨时为同南剑州人,程学门人。她当即摇头否定,“之前已经有了一个郑彀,其他执政可不会眼见又一个程门子弟上去吧?”
“范宗尹举荐向子韶。嚯,这应该是赵官家的意思。”临安府尹掌京城动静,赵构焉能不动心?能容忍朱跸坐镇临安府十年想必已是赵构的极限了,当然,与赵构之前没有合心意的人选、或者合心意的人选尚不够资历也有关系,倒不如让朱跸占着临安府的位置——坐得越久,就越招人眼忌,倒时轻轻一推就是墙倒众人推的局面,即使朱跸的背后是宰相也无法阻挠。所以去年朱跸因她与名可秀婚契备案一事而去职不过是个引子罢了。
“不过,应该也合了范宗尹的心思。有个太得力的刑部侍郎,刑部尚书的压力山大呀。范尚书的心胸大概只比鸡胸大那么一点点。”若非向子韶是赵构看中要培养的人,范宗尹早给他穿小鞋了。
名可秀失笑之余不失公允道:“范宗尹的能力还是不错的。”只是容人之量的确不大。
卫希颜心道:若不是他能力不错,你还能容他在政事堂里蹦哒?当然了,赵构也需要在政事堂有一个亲信,不是范宗尹,也会有下一个,倒不如搁个“熟人”,至少熟悉秉性。
分卷阅读793
-
分卷阅读793
共济会的慈善龙舟团,《西湖时报》社的报业龙舟团,蹴鞠社和马球社的龙舟团……都是实力雄厚的龙舟队,另外还有一些商会单独组队的龙舟,不求夺标,只望在热闹的赛事中露一露头角,博得些眼球,就起到宣传商会的作用了。
今年皇帝破天荒说要驾临龙舟赛事,这让组织赛事的临安府忙了个四脚朝天。年前才上任的临安府尹郑彀显现出了干练才能,忙中不乱,一应事务安置得井井有条。赛事那天,京城百姓的热情空前高涨,山呼“万岁”的声音将钱塘江都能震起浪来。赵构神采灼灼,十分满意。他御驾亲临龙舟赛,既体现了天子亲民,又向臣民们展现了圣体康泰,让那些鬼蜮心思都消融于无形。
季安对皇帝出行的决意并不赞同,端午之前就几次三番劝阻,让赵构颇为不悦。至端午出行回宫后,赵构亢进的精神立即降下来,一身虚软,又进参汤之药。季安再次劝言皇帝静养,勿做劳累之事。赵构只作不闻——静养,这时局能容朕静下来?
此后季安又多次有劝言。赵构对他原就有些芥蒂,劝阻的话听得多了,越发不喜。便提了医官院另一名越籍御医裴长澄为院丞,之后问疾开方也多倚重裴长澄、陈续两位御医,渐渐将季安排挤开去。至五月江州种痘已开始,季安六月时便向皇帝提出请调太医院,参与种痘之务,赵构挽留一二后便允了,迁季安为太医院丞,管勾疫疾局,这些都是后话。
自五月端午之后,赵构觉得由赵谌归宋引起的暗流已经平息下去,便重提枢密人选之议。
两府又争吵了半月。
至五月二十五,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郑彀除宝文阁学士,授签书枢密院事。
这个结果让京朝官们都吃了一惊。
但仔细一想,似乎又不那么令人意外。
从资历上来讲,郑彀是进士出身,在道宗朝历任州县官员,路提刑司,御史台监察御史,后因弹劾梁师成出知润州(江苏镇江),建炎二年复监察御史,次年升殿中侍御史,因病重休职大半年,病愈后恢复原职,未几升侍御史知杂事(御史中丞之副),建炎五年以待制出知颖昌府,建炎八年升直学士,仍知颖昌府,年前以宝文阁学士升判临安府——拜入枢府的资历已经够了。
从与军中朝中的关系来讲,郑彀曾和种瑜一政一军共事五年,被种瑜赞为“习晓军事”,在文官中算是知兵一员,与江北大营的关系不错;而且,郑彀曾在杨时门下求学,任御史时虽然忌与朝官来往,但据说与胡安国、谯定的关系都不错。
而之前举荐的几位人选,无论是皇帝属意的向子韶、卢法原,还是其他几位参政举荐的朱震、胡世将、陈规,都遭到了两府不同执政的激烈反对。最后学士院承旨翟汝文向皇帝提了郑彀,赵构觉得程学门人可以考虑,两府权衡后也觉得是折衷之选。于是政事堂枢密院署画呈报御前,皇帝在御内东门小殿召学士知制诰拟旨,宣麻拜相。
郑彀遂以判临安府半年多时间,便拜相入西府,成为又一员军枢执政大臣,让京朝官们瞠目的同时,又纷纷猜测:接下来谁任临安府?
作为京城所在之地的地方官,临安府尹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其重要性自不待言。
从职权上看,京畿一路的政务、刑名、转运,临安府尹都有管辖权,至少有参议之权,而地方上有转运司、提刑司、常平司、帅司武安军四大监司分管路中权柄,但京畿一路,只有一个临安府,即使有武安军分掌地方军治,临安府尹的权力也比其他诸路司要大。虽然京畿路只辖一个临安府,但路级行政的地位却是最高的。
而且,重要的是,临安府尹可以随时面君奏事,与宰执一样有“留身独对”(朝后请准独留,密奏天子)资格,面君次数仅次于宰执,跟御史中丞和天子私人的谘政学士(指建炎改制前的翰林学士)差不多。
这是能沟通内外的首府亲民官。
正因京城府尹的重要性,开封府尹的职品位在尚书下、侍郎上,本朝开国初,多由亲王兼任,太宗、真宗即位前都曾任过开封府尹,而自真宗之后,除了储君兼任外,再没有哪个臣子能拿到开封府尹这个官职,只能担任低一级的“知开封府”,甚至是低两级的“权知开封府”——临安府因是“行在”,资深者可任临安府尹,但职品降与侍郎同级,然而重要性并不降低半分。
所以,郑彀的宣麻制旨一下,究竟谁来接任临安府,就成了朝堂上很重要的议题。
***
五云山上的消息总是最灵通的。
卫希颜一边看铁卫呈上来的禀条,一边做分析,说是“抛砖引玉”,名可秀好笑不已。
“赵鼎举荐刘一止……”卫希颜念着第一个人名。
刘一止现任荆湖南路转运使兼知潭州(长沙)。
“说起来刘一止在荆湖任上也有些年头了——不过,那边的经界法正推到紧要处,这时候恐怕不能动吧?”
她说着目光往左看去,念道:“叶梦得举荐江南西路转运使李弥逊。”
她咦了一声,“叶梦得和李弥逊有关系?”
“都是苏州吴县人。”名可秀答她。
卫希颜哦了一声了然,同乡、同窗、同门(同一老师或学派)、同年(同年中进士)是官场上的四大关系网,尤以前三者为最,往往在官场中同声气、互为支援。
她又往下看,“胡安国举荐吏科给事中廖刚。”她听名可秀提过这人,与杨时为同南剑州人,程学门人。她当即摇头否定,“之前已经有了一个郑彀,其他执政可不会眼见又一个程门子弟上去吧?”
“范宗尹举荐向子韶。嚯,这应该是赵官家的意思。”临安府尹掌京城动静,赵构焉能不动心?能容忍朱跸坐镇临安府十年想必已是赵构的极限了,当然,与赵构之前没有合心意的人选、或者合心意的人选尚不够资历也有关系,倒不如让朱跸占着临安府的位置——坐得越久,就越招人眼忌,倒时轻轻一推就是墙倒众人推的局面,即使朱跸的背后是宰相也无法阻挠。所以去年朱跸因她与名可秀婚契备案一事而去职不过是个引子罢了。
“不过,应该也合了范宗尹的心思。有个太得力的刑部侍郎,刑部尚书的压力山大呀。范尚书的心胸大概只比鸡胸大那么一点点。”若非向子韶是赵构看中要培养的人,范宗尹早给他穿小鞋了。
名可秀失笑之余不失公允道:“范宗尹的能力还是不错的。”只是容人之量的确不大。
卫希颜心道:若不是他能力不错,你还能容他在政事堂里蹦哒?当然了,赵构也需要在政事堂有一个亲信,不是范宗尹,也会有下一个,倒不如搁个“熟人”,至少熟悉秉性。
分卷阅读7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