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有,必须的!”三人答应的格外爽快。
因为蘑菇算是鲜菜类,而本地市场已经饱和,只能向外拓展,也算是提前铺路,打探行情。
正说着,希希悄悄溜了进来,进来当耳报神,说胡婆婆那边有情况。中年男人不仅来了,还带来两个十来岁的孩子,一男一女。
林屿了然,八成这是要打亲情牌,利用隔辈亲的特性来打动胡婆婆的,只要胡婆婆没吃亏,他先装作不知道。
本县的饭馆酒楼里,突然就有大量的蘑菇上市,不论是清炒还是炖汤都很美味,一时之间吸引了大量的人过来品尝。客户这么喜欢,酒楼当然要加大预订量,务必保证想吃就能吃到。
尤其是,吃过的酸文人还会拽两句酸诗,比如什么采得山中鲜,奉于饭桌前,一时不食,思之欲狂等等,虽然诗很酸,但是念起来顺口,无数人摇头晃脑模仿念诗的样子,蔚为潮流。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去临县推销,几乎不费什么力气,甚至是康平刚刚开口,酒楼的老板就忙不迭订购。
好在产量稳定,能及时供应上。村长正琢磨要怎么增加产量呢!他现在高兴的很,因为人人都赚了钱,喜笑颜开的。
林屿也正在清账,突然听到青树哥归来传消息,说是县令大人让他明天去衙门一趟,林屿并不迟疑,准备来到衙门里。
衙门还是那副模样,简陋的院子中透出一股肃穆和威严,林屿被衙役引到外书房留着喝茶,白县令还在谈事情。
突然内间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白县令的高兴几乎溢于言表:“老弟啊,你可真会整些新花样!”
第九十七章
白县令刚跟人谈完事情, 带着一脸夸张的高兴,一进侧间就竖起大拇指。
而上级领导主动示好,还亲热的喊着老弟, 就问你怕不怕?
林屿抖了抖,把表情调整成受宠若惊,“哪里哪里,不过是些许小计, 用来糊口而已。”
不过他的表演还算过关, 白县令露出更高兴的样子来,“哪里还算是糊口?就连我都听过了蘑菇的名气, 截取山中珍,化作盘中餐,还说名气不够大?”
白县令念了其中一首酸诗,因为实在过于吹捧,听的林屿是脚趾抓地,当场扣出一座宅院。白县令还没有察觉, 继续说着:“现在可是一物难求啊。”
“因为这个养殖技术也是刚刚成功, 居民还没形成食用习惯, 贸然扩大产量,不仅市价会降低,还容易打击村民的养殖积极性。”林屿解释着, “所以没扩大规模。”白县令如此追捧, 林屿有些担心白县令是想要把种植的法子据为己有, 到时候他可无力抗争。
“原来如此。”白县令点头, 他也不是不通经济的类型, 只要解释清楚, 他都不会一意孤行。
只是......
“本官想问一问, 关于蘑菇的种植,是从山上繁殖的吗?产量如何?一年内大概有几个月能出产?”
林屿回忆之前种植的情况,挑挑拣拣了出来,怎么种,怎么培养菌种,他都了然于心。
“妙啊!”白县令一拍桌子,激动的无以复加,“那就是说,只要人手足够,就可以大量繁育,对吧?”
话说这么说,市场规律却是永恒的物以稀为贵,什么东西都是一旦多了,价格就会降下来,再也不复高价。还有就是销路问题,除非再晒成干蘑菇,否则最先需要考虑的就是时效性,还有运输的困难性,总之,问题很多。
“这个完全没问题,打通销路这事,本官可以提供帮助。”白县令道:“不论是关卡还是运送,能提供的帮助我都会尽量提供。到时候,整个县城会多了一项产业,多了名气,就连百姓也能吃饱饭,老弟你也能赚到更多钱,那不是皆大欢喜嘛?”
林屿疑惑,可这些听起来,好像白县令本人没有获得利益啊!难道他也继承了人民公仆精神?不求回报只求奉献?
林屿也没敢问,带着疑惑回去了。白县令写了一道手令,让他全权负责这些事情。
他也没多问,反正是赚钱的是他。
消息传回林家村里,村长激动的差点没摔着,他反反复复的看着那道手令,抚摸着鲜红的印鉴,重复第二十遍的问林屿:“真是县令大人让我们种的?”
“对啊。”林屿依旧耐心的回答,“大人说了,只让我们安心的种,至于怎么销售出去,有他想办法。”
“哎呀呀,这可真是祖坟冒青烟呐!”村长勉强克制了三秒钟,又重新恢复成刚才乐呵呵的样子,“我明天就在村里宣布这件事!让我们村里的老少爷们都跟着种起蘑菇来!”
“嗯,人选的时候我不操心,大伯伯记得叮嘱他们一定按照操作来,一个步骤都不能少。不然要是到了季节没长出蘑菇来,咱们全村可就在县令那儿挂号了!”
虽然没懂挂号是什么意思,但村长能明白其中的含义,一叠声的保证着,不仅是他要督促,就连几个孩子也要跟着忙起来。
把事情布置下去之后,林屿就回家去休息。反而是村长摩拳擦掌,激动的半宿没睡着。
第二天,村里开了大会,让每家每户都出个人去村里的广场上,有重要的事情宣布。大家都懒懒散散的,来的很慢,能有什么重要事情啊?别耽误地里的农活呀!
而等村长真正说完后,可想而知会有多么爆炸!本来就羡慕那些赚了钱了,更何况现在,居然在县令大人的命令下种?
--
因为蘑菇算是鲜菜类,而本地市场已经饱和,只能向外拓展,也算是提前铺路,打探行情。
正说着,希希悄悄溜了进来,进来当耳报神,说胡婆婆那边有情况。中年男人不仅来了,还带来两个十来岁的孩子,一男一女。
林屿了然,八成这是要打亲情牌,利用隔辈亲的特性来打动胡婆婆的,只要胡婆婆没吃亏,他先装作不知道。
本县的饭馆酒楼里,突然就有大量的蘑菇上市,不论是清炒还是炖汤都很美味,一时之间吸引了大量的人过来品尝。客户这么喜欢,酒楼当然要加大预订量,务必保证想吃就能吃到。
尤其是,吃过的酸文人还会拽两句酸诗,比如什么采得山中鲜,奉于饭桌前,一时不食,思之欲狂等等,虽然诗很酸,但是念起来顺口,无数人摇头晃脑模仿念诗的样子,蔚为潮流。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去临县推销,几乎不费什么力气,甚至是康平刚刚开口,酒楼的老板就忙不迭订购。
好在产量稳定,能及时供应上。村长正琢磨要怎么增加产量呢!他现在高兴的很,因为人人都赚了钱,喜笑颜开的。
林屿也正在清账,突然听到青树哥归来传消息,说是县令大人让他明天去衙门一趟,林屿并不迟疑,准备来到衙门里。
衙门还是那副模样,简陋的院子中透出一股肃穆和威严,林屿被衙役引到外书房留着喝茶,白县令还在谈事情。
突然内间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白县令的高兴几乎溢于言表:“老弟啊,你可真会整些新花样!”
第九十七章
白县令刚跟人谈完事情, 带着一脸夸张的高兴,一进侧间就竖起大拇指。
而上级领导主动示好,还亲热的喊着老弟, 就问你怕不怕?
林屿抖了抖,把表情调整成受宠若惊,“哪里哪里,不过是些许小计, 用来糊口而已。”
不过他的表演还算过关, 白县令露出更高兴的样子来,“哪里还算是糊口?就连我都听过了蘑菇的名气, 截取山中珍,化作盘中餐,还说名气不够大?”
白县令念了其中一首酸诗,因为实在过于吹捧,听的林屿是脚趾抓地,当场扣出一座宅院。白县令还没有察觉, 继续说着:“现在可是一物难求啊。”
“因为这个养殖技术也是刚刚成功, 居民还没形成食用习惯, 贸然扩大产量,不仅市价会降低,还容易打击村民的养殖积极性。”林屿解释着, “所以没扩大规模。”白县令如此追捧, 林屿有些担心白县令是想要把种植的法子据为己有, 到时候他可无力抗争。
“原来如此。”白县令点头, 他也不是不通经济的类型, 只要解释清楚, 他都不会一意孤行。
只是......
“本官想问一问, 关于蘑菇的种植,是从山上繁殖的吗?产量如何?一年内大概有几个月能出产?”
林屿回忆之前种植的情况,挑挑拣拣了出来,怎么种,怎么培养菌种,他都了然于心。
“妙啊!”白县令一拍桌子,激动的无以复加,“那就是说,只要人手足够,就可以大量繁育,对吧?”
话说这么说,市场规律却是永恒的物以稀为贵,什么东西都是一旦多了,价格就会降下来,再也不复高价。还有就是销路问题,除非再晒成干蘑菇,否则最先需要考虑的就是时效性,还有运输的困难性,总之,问题很多。
“这个完全没问题,打通销路这事,本官可以提供帮助。”白县令道:“不论是关卡还是运送,能提供的帮助我都会尽量提供。到时候,整个县城会多了一项产业,多了名气,就连百姓也能吃饱饭,老弟你也能赚到更多钱,那不是皆大欢喜嘛?”
林屿疑惑,可这些听起来,好像白县令本人没有获得利益啊!难道他也继承了人民公仆精神?不求回报只求奉献?
林屿也没敢问,带着疑惑回去了。白县令写了一道手令,让他全权负责这些事情。
他也没多问,反正是赚钱的是他。
消息传回林家村里,村长激动的差点没摔着,他反反复复的看着那道手令,抚摸着鲜红的印鉴,重复第二十遍的问林屿:“真是县令大人让我们种的?”
“对啊。”林屿依旧耐心的回答,“大人说了,只让我们安心的种,至于怎么销售出去,有他想办法。”
“哎呀呀,这可真是祖坟冒青烟呐!”村长勉强克制了三秒钟,又重新恢复成刚才乐呵呵的样子,“我明天就在村里宣布这件事!让我们村里的老少爷们都跟着种起蘑菇来!”
“嗯,人选的时候我不操心,大伯伯记得叮嘱他们一定按照操作来,一个步骤都不能少。不然要是到了季节没长出蘑菇来,咱们全村可就在县令那儿挂号了!”
虽然没懂挂号是什么意思,但村长能明白其中的含义,一叠声的保证着,不仅是他要督促,就连几个孩子也要跟着忙起来。
把事情布置下去之后,林屿就回家去休息。反而是村长摩拳擦掌,激动的半宿没睡着。
第二天,村里开了大会,让每家每户都出个人去村里的广场上,有重要的事情宣布。大家都懒懒散散的,来的很慢,能有什么重要事情啊?别耽误地里的农活呀!
而等村长真正说完后,可想而知会有多么爆炸!本来就羡慕那些赚了钱了,更何况现在,居然在县令大人的命令下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