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页
直到天空中再也见不到麻雀的影子为止。
这时候大家开始巡游欢庆,认为四害中的首害~~麻雀,几乎被完全消灭掉了。
除四害已经获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是值得庆贺的!
第283章 谈事
由于今年是五八年,李贝贝知道,今天好像发生了很多件大事,所以她平时非常关注各种新闻报道。
这天,她看着手里的一沓报纸,觉得也该到和自家爸妈谈一下的时候了。
于是她拿着报纸找到了郑老太和李二牛。
“爸妈,我和你们说点事。”
郑老太和李二牛齐齐朝李贝贝看了过来,
“啥事儿啊?这么郑重!”
李贝贝嘿嘿一笑,
“也没啥大事儿,你们别紧张。我就是想给你们读点最近的新闻!”
郑老太:“你这么一说,我更紧张了!”
李贝贝故意搞怪,用手往下压了压,安抚二人:
“淡定淡定,没事,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接着,她也不再磨叽,而是一边指着报纸,一边说道:
“爸妈,你们看看这个:
1958年6月初,冀省徐山县委发出《关于改革劳动组织和家务劳动普遍实行劳动大协作的指示》,
提出了“行动军事化、田间管理工厂化、领导方法群众路线化”的口号。
与此相配合,徐山县委提出要实现全县食堂化,并将之作为推动劳动大协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了配合工作,徐山全县很快建立公共食堂1777个,在食堂吃饭的有28.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5%以上。
此外,还分别建立了“野外劳动随营食堂”1410处,幼儿食堂119处,老年食堂248处。这样,徐山全县很快实现了食堂化。”
二老听了半天也没听明白,
“这事儿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啊?”
李贝贝开始翻开下面一份报纸给二人看。
“爸妈,你们再看看这个,这个报道上说在今年六月,河南沁水县已有357个农业社建立各种食堂1236个。
还有这个河南淅山县也基本实现了食堂化,全县共建立农村食堂3986个。
后面还有……”
郑老太听李贝贝说完,抬头问道:
“闺女,是不是咱们老家那里也要办这个公共食堂?”
李贝贝给郑老太竖起大拇指,
“妈,我就是这么猜的。
因为上面现在正大力夸赞他们这种行为,而好多地方看到这个报道以后更是争相效仿。咱家那边也是早晚的事儿!”
李二牛思考了一会儿,说道:
“这个食堂吧,要是真办起来也是好事,好赖不用家家做饭了,确实能节省不少时间。”
郑老太白了他一眼,
“你懂啥?这个做饭里的门道多了,谁吃的多?谁吃的少?吃六分饱用多少粮食?吃八分饱又用多少粮食?
还有到底是吃什么样的饭?
一顿野菜稀糊糊也是一顿饭,一顿白面饼子也是一顿饭,这之间的差距可大了去了!”
李贝贝给郑老太竖起大拇指,
“妈你分析的太透彻了。但我现在要说的不是这个,而是你们俩的问题。”
二老疑惑:“我们俩啥问题啊?”
李贝贝看向二人说道:
“我现在担心的是咱们这里也要办食堂,如果这里也办起了食堂,你们俩的户口不在这里,那你们俩以后吃饭就是个问题。
郑老太和李二牛对视了一眼:
“那我们不能在家里做着吃吗?”
李贝贝摇头:
“你没看见报道上说吗?要实现全民食堂化。
我现在就想问下你们俩,愿不愿意把户口调过来?
我担心如果你们的户口不过来,街道会强制你们返回老家的。”
郑老太和李二牛对视了一眼,最近这一年他们俩在京都也待出门道来了。
在这里不用下地干活不说,它赚钱快呀!
俩人就这么小打小闹的养点鸡和兔子,每个月收入就能有个一百来块。这要是在李家村是不可能做到的。
于是郑老太问道:
“闺女,我们这户口可不好调啊!难道你有什么办法?”
李贝贝给二老分析。
“我是这么想的,我想着出去花钱给你们买份工作,有了工作,你们俩的户口就能顺理成章的调过来了。
郑老太有些纠结:
“闺女,这工作可是挺贵的啊,得花不少钱呢!”
李二牛也担心:
“闺女,你妈那脚上班不方便吧?”
郑老太的脚这个问题,李贝贝还真提前考虑过,
“爸,我是这么想的,给我妈找个钱少点的,能坐着的工作,咱们又不在乎那点工资,只要把我妈的户口调过来,那个班上不上的都那么回事。”
二老还是有些不放心,
“哪有那么多适合咱们的工作啊?不行我们就回老家得了。”
李贝贝反问:“那你们俩舍得家里那些鸡和兔子啊?”
二老一噎,他们还真舍不得。那些牲口就跟制造钱和票的机器似的,谁舍得谁是傻子。
李贝贝看着二老那一脸肉疼的神色,就在心里偷笑,偷笑过后,她又有些无奈,再过些天要是吃起了大食堂的话,家里这些鸡和兔子就该保不住了。
--
这时候大家开始巡游欢庆,认为四害中的首害~~麻雀,几乎被完全消灭掉了。
除四害已经获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是值得庆贺的!
第283章 谈事
由于今年是五八年,李贝贝知道,今天好像发生了很多件大事,所以她平时非常关注各种新闻报道。
这天,她看着手里的一沓报纸,觉得也该到和自家爸妈谈一下的时候了。
于是她拿着报纸找到了郑老太和李二牛。
“爸妈,我和你们说点事。”
郑老太和李二牛齐齐朝李贝贝看了过来,
“啥事儿啊?这么郑重!”
李贝贝嘿嘿一笑,
“也没啥大事儿,你们别紧张。我就是想给你们读点最近的新闻!”
郑老太:“你这么一说,我更紧张了!”
李贝贝故意搞怪,用手往下压了压,安抚二人:
“淡定淡定,没事,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接着,她也不再磨叽,而是一边指着报纸,一边说道:
“爸妈,你们看看这个:
1958年6月初,冀省徐山县委发出《关于改革劳动组织和家务劳动普遍实行劳动大协作的指示》,
提出了“行动军事化、田间管理工厂化、领导方法群众路线化”的口号。
与此相配合,徐山县委提出要实现全县食堂化,并将之作为推动劳动大协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了配合工作,徐山全县很快建立公共食堂1777个,在食堂吃饭的有28.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5%以上。
此外,还分别建立了“野外劳动随营食堂”1410处,幼儿食堂119处,老年食堂248处。这样,徐山全县很快实现了食堂化。”
二老听了半天也没听明白,
“这事儿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啊?”
李贝贝开始翻开下面一份报纸给二人看。
“爸妈,你们再看看这个,这个报道上说在今年六月,河南沁水县已有357个农业社建立各种食堂1236个。
还有这个河南淅山县也基本实现了食堂化,全县共建立农村食堂3986个。
后面还有……”
郑老太听李贝贝说完,抬头问道:
“闺女,是不是咱们老家那里也要办这个公共食堂?”
李贝贝给郑老太竖起大拇指,
“妈,我就是这么猜的。
因为上面现在正大力夸赞他们这种行为,而好多地方看到这个报道以后更是争相效仿。咱家那边也是早晚的事儿!”
李二牛思考了一会儿,说道:
“这个食堂吧,要是真办起来也是好事,好赖不用家家做饭了,确实能节省不少时间。”
郑老太白了他一眼,
“你懂啥?这个做饭里的门道多了,谁吃的多?谁吃的少?吃六分饱用多少粮食?吃八分饱又用多少粮食?
还有到底是吃什么样的饭?
一顿野菜稀糊糊也是一顿饭,一顿白面饼子也是一顿饭,这之间的差距可大了去了!”
李贝贝给郑老太竖起大拇指,
“妈你分析的太透彻了。但我现在要说的不是这个,而是你们俩的问题。”
二老疑惑:“我们俩啥问题啊?”
李贝贝看向二人说道:
“我现在担心的是咱们这里也要办食堂,如果这里也办起了食堂,你们俩的户口不在这里,那你们俩以后吃饭就是个问题。
郑老太和李二牛对视了一眼:
“那我们不能在家里做着吃吗?”
李贝贝摇头:
“你没看见报道上说吗?要实现全民食堂化。
我现在就想问下你们俩,愿不愿意把户口调过来?
我担心如果你们的户口不过来,街道会强制你们返回老家的。”
郑老太和李二牛对视了一眼,最近这一年他们俩在京都也待出门道来了。
在这里不用下地干活不说,它赚钱快呀!
俩人就这么小打小闹的养点鸡和兔子,每个月收入就能有个一百来块。这要是在李家村是不可能做到的。
于是郑老太问道:
“闺女,我们这户口可不好调啊!难道你有什么办法?”
李贝贝给二老分析。
“我是这么想的,我想着出去花钱给你们买份工作,有了工作,你们俩的户口就能顺理成章的调过来了。
郑老太有些纠结:
“闺女,这工作可是挺贵的啊,得花不少钱呢!”
李二牛也担心:
“闺女,你妈那脚上班不方便吧?”
郑老太的脚这个问题,李贝贝还真提前考虑过,
“爸,我是这么想的,给我妈找个钱少点的,能坐着的工作,咱们又不在乎那点工资,只要把我妈的户口调过来,那个班上不上的都那么回事。”
二老还是有些不放心,
“哪有那么多适合咱们的工作啊?不行我们就回老家得了。”
李贝贝反问:“那你们俩舍得家里那些鸡和兔子啊?”
二老一噎,他们还真舍不得。那些牲口就跟制造钱和票的机器似的,谁舍得谁是傻子。
李贝贝看着二老那一脸肉疼的神色,就在心里偷笑,偷笑过后,她又有些无奈,再过些天要是吃起了大食堂的话,家里这些鸡和兔子就该保不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