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亲抹了把辛酸泪,等奶娘将小家伙抱起来,这才慢吞吞站起来,假装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是他没有自知之明,还好小家伙年纪小不记事,不然他面子里子都没了。
小娃娃什么都不懂,以为父亲在和自己玩耍,挥舞着手臂还想继续玩,两个奶娘轮番上阵也没能让他安静下来。
原焕贡献出手指给小家伙玩,想着孩子越来越大,营养不能跟不上,一边逗小家伙玩一边和奶娘说话,“璟儿胃口可好?小家伙可以慢慢加辅食,以后多备些蛋奶,做成孩子能吃的点心小食,多吃饭才能长身体。”
小孩子要长的壮士点,能跑能跳能折腾才好,不能像他这样,走几步路都气喘吁吁。
看小家伙这闹腾劲儿,应该也不是个安静的性子。
说着,想起来他们父子俩如今住的太远,又转头吩咐陶姬,“稍后将璟儿的东西搬去主院,等他长大点再搬出来,这儿离主院太远,来来回回太麻烦,春秋还好,酷暑寒冬也不怕把孩子折腾病了。”
奶娘们面面相觑,旁边的仆从也试图劝说,“家主,这不合规矩。”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待会儿就把东西搬过去。”苍白孱弱的青年声音缓缓,语气却不容辩驳,他身边没那么多规矩,孩子离得太远他不放心,还是养在眼皮子底下稳妥。
*
安国县边境,一行车队顺着官道慢慢前行,正是从颍川迁到冀州的荀氏族人。
袁绍袁术兄弟开始内讧争地盘,注意力都集中在豫州,荀彧在抵达冀州治所高邑前夕接到荀攸的信,还没见到袁绍,所以走的格外干脆。
经过关东联盟讨伐董卓,天下人都看明白了袁绍袁术俩人都是虚有其表,和这兄弟俩相比,他们的长兄似乎被盖了风头,可是最后除掉董卓的还是他。
荀攸在信上隐晦的提了句新任中山太守的身份,荀彧便毫不犹豫的带着族人调转车头。
袁氏家大业大尚且经不起动乱的折腾,荀氏比不过袁氏,想要在乱世中求得安稳必须更加小心。
荀彧身后跟着的是整个荀氏族人,迁往何方不能全由着他的心意来,之所以选择投奔袁绍,是因为荀谌在袁绍身边当谋士,现在荀攸有了更好的选择,自然想也不想就弃了袁绍。
袁绍袁术如今的精力都集中在豫州,高邑那边有荀谌描补,袁本初身边不缺谋士幕僚,一时半会儿不会在意这点小事。
他们离开颍川后遇到不少逃难的流民,直到进入冀州境内才情况好些。
若是流民继续增多,他们的粮食就不够吃了。
荀彧抵达冀州后着实松了一口气,他们刚离开颍川没多久豫州就乱了起来,路上看到流民艰难求生,想着能救一个救一个,但是随着越走越远,流民也越来越多,根本就救不完。
袁本初虽然好大喜功,但是冀州境内没有被战乱波及,只这一点就足以让天下人前来投奔。
百姓背井离乡颠沛流离,为的不过是有口饭吃,只要能吃上饭,上头当官的是好是坏他们都不在意。
天下愦愦,不知何时才能重获安宁。
一路上除了赶路没有别的事情做,荀彧在停下歇息时去流民中转了转,从这些各地逃难来的百姓口中得到不少消息。
乌程侯大军直指洛阳,董卓为避其锋芒,放弃洛阳退往长安,一把火将洛阳皇城民宅尽数焚为乌有。
关东联军不思乘胜追击,反而内斗更酣,乌程侯无奈只得撤军。
长安城中,荀攸和何颙等人谋划刺杀董卓,不慎事情泄露被捕入狱,何颙狱中忧郁而死。
董太师回到长安继续鱼肉百姓,凶残暴戾比之在洛阳时更甚。
偏偏在这时,那一直助纣为虐,协助董卓残害忠良的都亭侯吕布在郿坞摘了他的项上人头,托词是受陛下皇名,铲除奸贼,为民除害。
如果除掉董卓的是别人,这个理由或许还有几分可信,可那是吕布,与其相信他听皇帝的话,不如相信有人离间他和董卓。
车队不紧不慢的往前走,终于在日头偏西的时候看到袁府的影子,荀彧眯了眯眼睛,看到朝这边而来的高大武将,注意力不由自主的被他头上那两根鲜艳的须须吸引。
他猜得不错,吕奉先果然在此。
第17章 流离不平
*
袁府四角的箭楼和瞭望台非常好用,无论周边有什么动静,只要有人站在箭楼上,他们立刻就能发现异样。
荀攸算了高邑到安国的距离,估摸着他们家叔父这几天会到,每天都派人到箭楼查看,车队刚刚出现在附近,箭楼上的护院就把消息送到主院了。
吕布正闲着没事儿干,听到有人过来主动请缨出去接,他的赤兔比别人的马快,接人这种活儿找他最合适。
话音还没落地,人已经没了。
荀攸默默放下抬到一半的手,拍拍衣袖跟着走到大门处,看着马蹄掀起来的灰尘,祈祷他们家叔父不要被这家伙吓到。
他收回之前的话,张文远和赵子龙只是偶尔会不稳重,但是他吕奉先,从第一次见面直到现在,他可以笃定这人就从来没有稳重过。
原焕含笑裹紧了斗篷,他发现荀攸大侄子每次提起吕布都有些咬牙切齿,真让他下手去磋磨吕布他又不去,难得有个人能让严肃正经的荀公达这般反应,他这些天看笑话看的心情格外愉快。
--
小娃娃什么都不懂,以为父亲在和自己玩耍,挥舞着手臂还想继续玩,两个奶娘轮番上阵也没能让他安静下来。
原焕贡献出手指给小家伙玩,想着孩子越来越大,营养不能跟不上,一边逗小家伙玩一边和奶娘说话,“璟儿胃口可好?小家伙可以慢慢加辅食,以后多备些蛋奶,做成孩子能吃的点心小食,多吃饭才能长身体。”
小孩子要长的壮士点,能跑能跳能折腾才好,不能像他这样,走几步路都气喘吁吁。
看小家伙这闹腾劲儿,应该也不是个安静的性子。
说着,想起来他们父子俩如今住的太远,又转头吩咐陶姬,“稍后将璟儿的东西搬去主院,等他长大点再搬出来,这儿离主院太远,来来回回太麻烦,春秋还好,酷暑寒冬也不怕把孩子折腾病了。”
奶娘们面面相觑,旁边的仆从也试图劝说,“家主,这不合规矩。”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待会儿就把东西搬过去。”苍白孱弱的青年声音缓缓,语气却不容辩驳,他身边没那么多规矩,孩子离得太远他不放心,还是养在眼皮子底下稳妥。
*
安国县边境,一行车队顺着官道慢慢前行,正是从颍川迁到冀州的荀氏族人。
袁绍袁术兄弟开始内讧争地盘,注意力都集中在豫州,荀彧在抵达冀州治所高邑前夕接到荀攸的信,还没见到袁绍,所以走的格外干脆。
经过关东联盟讨伐董卓,天下人都看明白了袁绍袁术俩人都是虚有其表,和这兄弟俩相比,他们的长兄似乎被盖了风头,可是最后除掉董卓的还是他。
荀攸在信上隐晦的提了句新任中山太守的身份,荀彧便毫不犹豫的带着族人调转车头。
袁氏家大业大尚且经不起动乱的折腾,荀氏比不过袁氏,想要在乱世中求得安稳必须更加小心。
荀彧身后跟着的是整个荀氏族人,迁往何方不能全由着他的心意来,之所以选择投奔袁绍,是因为荀谌在袁绍身边当谋士,现在荀攸有了更好的选择,自然想也不想就弃了袁绍。
袁绍袁术如今的精力都集中在豫州,高邑那边有荀谌描补,袁本初身边不缺谋士幕僚,一时半会儿不会在意这点小事。
他们离开颍川后遇到不少逃难的流民,直到进入冀州境内才情况好些。
若是流民继续增多,他们的粮食就不够吃了。
荀彧抵达冀州后着实松了一口气,他们刚离开颍川没多久豫州就乱了起来,路上看到流民艰难求生,想着能救一个救一个,但是随着越走越远,流民也越来越多,根本就救不完。
袁本初虽然好大喜功,但是冀州境内没有被战乱波及,只这一点就足以让天下人前来投奔。
百姓背井离乡颠沛流离,为的不过是有口饭吃,只要能吃上饭,上头当官的是好是坏他们都不在意。
天下愦愦,不知何时才能重获安宁。
一路上除了赶路没有别的事情做,荀彧在停下歇息时去流民中转了转,从这些各地逃难来的百姓口中得到不少消息。
乌程侯大军直指洛阳,董卓为避其锋芒,放弃洛阳退往长安,一把火将洛阳皇城民宅尽数焚为乌有。
关东联军不思乘胜追击,反而内斗更酣,乌程侯无奈只得撤军。
长安城中,荀攸和何颙等人谋划刺杀董卓,不慎事情泄露被捕入狱,何颙狱中忧郁而死。
董太师回到长安继续鱼肉百姓,凶残暴戾比之在洛阳时更甚。
偏偏在这时,那一直助纣为虐,协助董卓残害忠良的都亭侯吕布在郿坞摘了他的项上人头,托词是受陛下皇名,铲除奸贼,为民除害。
如果除掉董卓的是别人,这个理由或许还有几分可信,可那是吕布,与其相信他听皇帝的话,不如相信有人离间他和董卓。
车队不紧不慢的往前走,终于在日头偏西的时候看到袁府的影子,荀彧眯了眯眼睛,看到朝这边而来的高大武将,注意力不由自主的被他头上那两根鲜艳的须须吸引。
他猜得不错,吕奉先果然在此。
第17章 流离不平
*
袁府四角的箭楼和瞭望台非常好用,无论周边有什么动静,只要有人站在箭楼上,他们立刻就能发现异样。
荀攸算了高邑到安国的距离,估摸着他们家叔父这几天会到,每天都派人到箭楼查看,车队刚刚出现在附近,箭楼上的护院就把消息送到主院了。
吕布正闲着没事儿干,听到有人过来主动请缨出去接,他的赤兔比别人的马快,接人这种活儿找他最合适。
话音还没落地,人已经没了。
荀攸默默放下抬到一半的手,拍拍衣袖跟着走到大门处,看着马蹄掀起来的灰尘,祈祷他们家叔父不要被这家伙吓到。
他收回之前的话,张文远和赵子龙只是偶尔会不稳重,但是他吕奉先,从第一次见面直到现在,他可以笃定这人就从来没有稳重过。
原焕含笑裹紧了斗篷,他发现荀攸大侄子每次提起吕布都有些咬牙切齿,真让他下手去磋磨吕布他又不去,难得有个人能让严肃正经的荀公达这般反应,他这些天看笑话看的心情格外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