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页
王嬷嬷是跟在老太太身边数十年的老人了,不知道经历了多少风雨,精通规矩和京城的风俗人情,对各种首饰材质、布料同样信手拈来。
玉扇就是苗厨娘的女儿,而苗厨娘,是之前老太太特意请进门的,祖上是御厨。
玉蝉精通苏绣,一只蝴蝶在她手底下翩翩欲飞,即使云舒瑶现在不能动针线,也能跟她学习编织打络子。
有这三人,她一天的时间将会被安排的十分充实。
云舒瑶是满足了,但是某些人就不满了。
眼看着两个姨娘安心养胎,太太纹丝不动,精力全都放在寻找一个叫做知了大师的人身上。
钱嬷嬷着急了,“我的好太太呀,你就这样什么都不打算做吗?老爷都说把孩子抱到碧涛院了。”
如果是男孩就算了,但是女孩的话,养在身边凑个乐子也好啊,长大了一副嫁妆就能打发出去,还能辖制住姨娘。
怎么她的好太太就不明白这个道理呢?真是读书太多了,一心钻进书眼里,没有学到国公夫人一点手腕。
这样不管不顾,日后怎么跟老爷重提这事?
钱嬷嬷觉得自己要上火了,偏偏贾府的信又还没到。
而且林老太太还在,护着两个姨娘的意思明显,她不能自己擅动。
贾敏摇头,眼睛有神:“嬷嬷,我这做的就是正事,至于别的,嬷嬷,你别再说了,我不会同意的。”能找到知了大师,能怀上孩子,这才是她最重要的事。
钱嬷嬷跺了跺脚:“我的好太太,我不是说不找知了大师了,只是这个急不得。”
这谁都不知道知了大师去哪里,或许要几年时间,这么久,两个姨娘孩子都长大了。
突然,她的脚一顿,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老爷跟太太说抱养姨娘的孩子应当是没有对别人说起过的。
两个姨娘按理来说也不知道。
她们更不会知道太太拒绝了。
那她们知道了这孩子是给碧涛院生的,会怎么样呢?
钱嬷嬷想到她们接下来的反应,不由笑了。
第14章 庶长子,自然是要除掉
云庆梁听着妻子在知府家的所见所闻,沉默了许久,又看了看带回来的这几本书。
这些书上面有很多批注,这应该是知府曾经用过的,他只是略微翻了翻,就受到了不少启发。
从先后借过来的这些书来看,价值越来越高,如果说他之前认为三年后去考,搏一搏,有几成的把握可以考中的话,现在看着这些书,他能考中的预感越来越强烈了,知府大人这是有意培养他?
会不会继续发展下去,知府大人愿意亲自指点他?
云庆梁不知道,他也做不到把这些书还回去,这是他确实需要的。
他们家底蕴太浅,这类书他之前根本没有途径获得,云庆梁决定厚着脸皮收下。
只要他中举了,总有能还这份人情的一天,但要是他一直是个秀才,连还人情的希望都没有。
至于她带回来的三百两银子,云庆梁点了点头:“她想要买地就买。”添置产业不管说到哪都是一件好事。
不管她想怎么做,有他们帮衬呢,不会亏的。
云衡云晏:“娘,我们能做什么吗?我们能不能去见姐姐?”
宋氏:“你们好好读书,早日考取功名,这样日后才能给你们姐姐撑腰。”
至于见面,她犹豫了一下:“这事急不得,等帖子吧。”
女儿的话里是有这个意思,但也不能确定。
云衡云晏听到这话一喜:“娘,我们没有偷懒!等帖子到了,可别瞒我们。”他们夫子都说他们这段时间进步很大。
宋氏点点头,看着两个儿子眼里有着欣慰。
他们年纪也不小了,不是小孩,很懂事,让她不用怎么操心。
“来,尝尝这个,这是你们姐姐让厨房特意做的。”
她打开了食盒,一看,里面塞得一点空隙都没有,怪不得她拿的时候觉得那么沉。
这个分量,他们都能当做正餐了。
云衡:“这些点心看上去很好看。”
云晏拿起一块梅花形状的:“不仅好看,也好吃。”
宋氏也尝了一块,这就是知府大人家的点心吗,比去老铺子买的点心还要好吃。
云衡:“爹,姐姐要买地,我能帮上忙吗?”
云庆梁:“这事我会请你大伯帮忙。”
大哥在村子里,更熟悉村子里的情况。
云庆朋知道了这件事,一口答应了下来:“二弟,这事交给我,只要我们村里有人要卖地,我就去谈。”
云庆梁:“那就麻烦大哥了。”
云庆朋:“舒瑶是我侄女,客气什么。”
……
贾母一开始收到钱嬷嬷信的时候,就在心里为女儿心疼。
然后感觉到了物是人非。
丈夫去世之后,两个儿子没有一个可以撑起门户的。
大儿子庸碌无为,躲在自己院里醉生梦死,二儿子丈夫去世之前倒是给求了个官职,但现在还在孝期,等出了孝,也要慢慢的往上爬,想要爬上高位还不知道要多久。
如果老国公还在,林家怎么敢说纳妾就纳妾,这么不把他们贾家看在眼里?
想到敏儿还不愿意写信告诉她,贾母就觉得心痛,只能让钱嬷嬷见机行事,找到机会给点教训,让她们安分。
--
玉扇就是苗厨娘的女儿,而苗厨娘,是之前老太太特意请进门的,祖上是御厨。
玉蝉精通苏绣,一只蝴蝶在她手底下翩翩欲飞,即使云舒瑶现在不能动针线,也能跟她学习编织打络子。
有这三人,她一天的时间将会被安排的十分充实。
云舒瑶是满足了,但是某些人就不满了。
眼看着两个姨娘安心养胎,太太纹丝不动,精力全都放在寻找一个叫做知了大师的人身上。
钱嬷嬷着急了,“我的好太太呀,你就这样什么都不打算做吗?老爷都说把孩子抱到碧涛院了。”
如果是男孩就算了,但是女孩的话,养在身边凑个乐子也好啊,长大了一副嫁妆就能打发出去,还能辖制住姨娘。
怎么她的好太太就不明白这个道理呢?真是读书太多了,一心钻进书眼里,没有学到国公夫人一点手腕。
这样不管不顾,日后怎么跟老爷重提这事?
钱嬷嬷觉得自己要上火了,偏偏贾府的信又还没到。
而且林老太太还在,护着两个姨娘的意思明显,她不能自己擅动。
贾敏摇头,眼睛有神:“嬷嬷,我这做的就是正事,至于别的,嬷嬷,你别再说了,我不会同意的。”能找到知了大师,能怀上孩子,这才是她最重要的事。
钱嬷嬷跺了跺脚:“我的好太太,我不是说不找知了大师了,只是这个急不得。”
这谁都不知道知了大师去哪里,或许要几年时间,这么久,两个姨娘孩子都长大了。
突然,她的脚一顿,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老爷跟太太说抱养姨娘的孩子应当是没有对别人说起过的。
两个姨娘按理来说也不知道。
她们更不会知道太太拒绝了。
那她们知道了这孩子是给碧涛院生的,会怎么样呢?
钱嬷嬷想到她们接下来的反应,不由笑了。
第14章 庶长子,自然是要除掉
云庆梁听着妻子在知府家的所见所闻,沉默了许久,又看了看带回来的这几本书。
这些书上面有很多批注,这应该是知府曾经用过的,他只是略微翻了翻,就受到了不少启发。
从先后借过来的这些书来看,价值越来越高,如果说他之前认为三年后去考,搏一搏,有几成的把握可以考中的话,现在看着这些书,他能考中的预感越来越强烈了,知府大人这是有意培养他?
会不会继续发展下去,知府大人愿意亲自指点他?
云庆梁不知道,他也做不到把这些书还回去,这是他确实需要的。
他们家底蕴太浅,这类书他之前根本没有途径获得,云庆梁决定厚着脸皮收下。
只要他中举了,总有能还这份人情的一天,但要是他一直是个秀才,连还人情的希望都没有。
至于她带回来的三百两银子,云庆梁点了点头:“她想要买地就买。”添置产业不管说到哪都是一件好事。
不管她想怎么做,有他们帮衬呢,不会亏的。
云衡云晏:“娘,我们能做什么吗?我们能不能去见姐姐?”
宋氏:“你们好好读书,早日考取功名,这样日后才能给你们姐姐撑腰。”
至于见面,她犹豫了一下:“这事急不得,等帖子吧。”
女儿的话里是有这个意思,但也不能确定。
云衡云晏听到这话一喜:“娘,我们没有偷懒!等帖子到了,可别瞒我们。”他们夫子都说他们这段时间进步很大。
宋氏点点头,看着两个儿子眼里有着欣慰。
他们年纪也不小了,不是小孩,很懂事,让她不用怎么操心。
“来,尝尝这个,这是你们姐姐让厨房特意做的。”
她打开了食盒,一看,里面塞得一点空隙都没有,怪不得她拿的时候觉得那么沉。
这个分量,他们都能当做正餐了。
云衡:“这些点心看上去很好看。”
云晏拿起一块梅花形状的:“不仅好看,也好吃。”
宋氏也尝了一块,这就是知府大人家的点心吗,比去老铺子买的点心还要好吃。
云衡:“爹,姐姐要买地,我能帮上忙吗?”
云庆梁:“这事我会请你大伯帮忙。”
大哥在村子里,更熟悉村子里的情况。
云庆朋知道了这件事,一口答应了下来:“二弟,这事交给我,只要我们村里有人要卖地,我就去谈。”
云庆梁:“那就麻烦大哥了。”
云庆朋:“舒瑶是我侄女,客气什么。”
……
贾母一开始收到钱嬷嬷信的时候,就在心里为女儿心疼。
然后感觉到了物是人非。
丈夫去世之后,两个儿子没有一个可以撑起门户的。
大儿子庸碌无为,躲在自己院里醉生梦死,二儿子丈夫去世之前倒是给求了个官职,但现在还在孝期,等出了孝,也要慢慢的往上爬,想要爬上高位还不知道要多久。
如果老国公还在,林家怎么敢说纳妾就纳妾,这么不把他们贾家看在眼里?
想到敏儿还不愿意写信告诉她,贾母就觉得心痛,只能让钱嬷嬷见机行事,找到机会给点教训,让她们安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