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来着?陶希洪记不清专业术语了,尴尬地朝他眨巴眼。
    艺术动态解剖。许江同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顺便介绍了一下这门学科的运用与发展。
    队员们点头表示了解。
    总之,小江老师就是要借我们的身体做点研究。陶希洪最后总结。
    借身体做研究这话听着好奇怪。许江同再次质疑自己的汉语水平。
    高勋从更衣室里推出两个衣架,挂满了黑色的紧身智能心率衣:这是小江老师找Body Shape公司专门定制的测量道具,大家穿在球衣里就行。
    好耶!陶希洪率先跑去过翻了翻,找到印着自己名字的衣服,新奇地左看右看:居然还有裤子。
    测量用的运动裤也是紧身的,类似跑步运动员冬天穿的leggings。
    陶希洪说完走回许江同眼前,迫不及待地解开裤带。
    等等!高勋惊呼了一声,小陶,你干什么呢?
    换衣服啊。他拎着裤子满脸无辜。
    不知道去更衣室吗?高勋指着厕所旁边的指示牌吼道,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脱裤子,你不害臊?
    陶希洪环顾四周:不都是男的吗?
    你!高勋忍着打人的冲动,把他从许江同眼前拽开,别忘了小江也在。
    他可比我们开放。陶希洪虽然被揪着衣服,还不忘出言调戏他,艺术源于实践,是吧?
    许江同无奈地揉了揉眉心。
    不过陶希洪也没打算真脱,只想逗他玩玩。这么宝贵的东西,只能给最重要的人看。
    其他队员也纷纷进去换衣服。许江同坐在外面调试设备,一边听高旭连珠炮似的骂陶希洪。
    等所有人穿好衣服,实验正式开始。高旭将他们分成两组,按照队内职能依次发、传、扣、拦。这些动作他们已经练了很久,所有人都准确地跑到指定位置起跳扣球,然后到网的另一侧接球传递,精妙得如同执行程序。
    许江同看着屏幕上波动的曲线,微微走神。
    其实他本来的研究方向是艺术传播,本科期间就发表了几篇AHCI,也算小有成就。就在他以为自己会继续研究雕塑语言时,现在的博导找到了他。
    起因是博导无意间翻到了许江同的升学考试的成绩专项学科考试理科满分,这成绩别说佛罗伦萨美院,牛津数学系都能横着走。
    对此许江同的解释是:文科的专项测试考双古文,即古希腊语、拉丁语与现代意语互译,他知道自己没有学语言的天赋,所以选了数学测试。
    博导随即向他介绍了自己的项目,希望他能转来实验室工作。当然,他也负责地讲清了利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想要学现代科技搞科研,必然会舍弃传统艺术家的东西。
    许江同犹豫过。但当他看到屏幕上跳动的函数和波谱时,积分微分、离散连续、几何模型熟悉的定律和公式如星辰大海,一点一点汇聚成照亮黎明的微光。
    他只用一周时间就做出了决定,随后便是铺天盖地的质疑与嘲讽。
    砰一声强有力的扣球将他的思绪拉回现实。
    许江同抬头,恰好看见陶希洪越到最高点,炽热的光线模糊了他的身影,仿佛下一秒,一双巨大的羽翼就要冲出少年轻盈的身体。
    肌肉电位随之变化,迸发出一阵阵连续的波谷,外置的数据处理界面,早已写好的程序开始运作,字符连接着彼此的呼吸与心跳,在操作栏里砰砰跳动,不断更迭、无比绚烂。
    那是他的热爱,也是自己的坚持。
    既然有人研究过去,就应该有人去创造未来。
    为什么那个人不能是自己呢?
    许江同的呼吸微滞,目光直直地落在球场上。
    --------------------
    程序真的很浪漫。
    小江老师:我是美术老师,但我高考数学满分;我没有语言天赋,但我会说四国语言,老凡尔赛了。
    第16章 不想剪头发
    一晚上训练结束,许江同的数据也收集的差不多了。
    这裤子真舒服。陶希洪淌着一脸汗水,扯着裤带朝他走来。
    可能是因为刚运动完,他的眼睛更加明亮,与挂在刘海上的汗珠交错辉映,晃得许江同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擦下汗。他拿起手边的毛巾。
    陶希洪接过毛巾,把头埋在里面,嘿嘿笑了两声。
    许江同继续处理数据,把收集到的肌肉收缩数据做成三维动画模型。
    诶,这是我吗?陶希洪放下毛巾,又喝了两口水,悄悄地溜到他身后。
    许江同正在潜心研究,闻言吓得猛然耸肩,看着屏幕上兀自运行的TXH-MB(注:副攻的缩写)文件,有种做错事被逮正着的感觉。
    队里12个人,你怎么只看我的?果然,陶希洪得了便宜还卖乖。
    他很快恢复镇定:因为只能同时运行一个。
    陶希洪在鼻腔里得意地哼了声,俯身认真地观察自己肌肉的模型。蓝色的线条波动交织,汇成他健硕的人体形状,随着时间轴的运行助跑、起跳、接球,动作流畅得仿佛下一秒就能听到落地的扣球声。
    --

章节目录

明争暗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二环北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二环北路并收藏明争暗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