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页
其实胤礽主动来行礼,又说了那样一番话,汤斌心中已有些动摇了。
昨夜街市上的事,汤斌知道,甚至是亲眼所见。
还有昨日在拜谒洪武皇帝时,皇上对明洪武皇帝的敬重,这些都让汤斌十分动容。
他深知今上仁厚,知道今上必定会成为一代明君。皇上让他做太子的师傅,教太子读书,这是看重他,一万分的看重他。
大清未来的继承人,皇储。他若是教好了,那岂非是千秋万代的功业么。
看了太子写的文章,汤斌更心动了。太子是极难得的,他教学这么些年,太子的天资必然是最好的,又读书这些年,虽尚未出阁讲书,但已是非凡了。
他若是将太子教好了……这对汤斌来说,吸引力太大了。
汤斌没法拒绝,也无法拒绝,更不能拒绝。
将太子的文章手稿整整齐齐的放好,汤斌起身跪下,将手稿举起来,深深磕头:“臣,领旨。”
康熙满意了,露出一个笑来。
他示意胤礽将汤斌扶起来,然后说:“过些时日,会有擢升的旨意。你也不必着急,慢慢将此间事情妥善安排好,等继任的来了,你便起身往京中去。到了京中,等你休整好了,便每日入宫教太子读书吧。”
汤斌说:“是。臣遵旨。”
康熙还让汤斌将那豆腐汤面用完,汤斌用完了,康熙才让他退下。
汤斌走后,胤礽眼巴巴的看着康熙:“皇阿玛,我想换点别的东西吃,可以吗?”
康熙将他剩下的没动几口的汤面拿到跟前来,然后对着李德全说:“去吩咐小厨房做些蟹黄汤包与皮肚面来。”
还吩咐多做些。给保成和鄢妃用。他便将二人没用完的豆腐汤面全吃了。
方才保成表现的不错。康熙也不难为他吃豆腐面了。
胤礽很高兴,终于不用再跟豆腐汤继续奋斗了。
不过,等回到了京城,他跟那位汤大人那就有的磨了。请师傅的事情是板上钉钉的事,他皇阿玛是必然不会松口的,胤礽也是心软,不想汤斌受到责罚,就戳着他的脉门说了几句,汤斌果然就松动了。
要真是这样僵持下去,恐怕汤斌的日子就不大好过了。
胤礽一面喝着蟹黄汤包里的汤汁一面想,这位汤大人性情这样耿介,也不知道擢升去了京城能不能混得好。
晚膳胤礽用的很快乐,用完了晚膳,他在康熙和姜鄢的院中待着,消了一会儿暑,待的整个人都舒服了,他才抱着自己的手稿慢慢悠悠的回他自己的院子去了。
还是要多读书,胤礽想,多读点书,多学点儿东西,等回了京城,汤斌来授课的时候,他就不至于那么辛苦了。
江宁还是很热的。
康熙和姜鄢不想回屋子里,继续在院子里的凉棚底下消暑。
周围放着几口缸,里头都是冰块,有些化成了一缸冰水,就被李嬷嬷庆月松月她们直接洒在了地上,当做降温了。
康熙一定要搂着姜鄢说话,姜鄢也就随他了。
其实她身上有些汗,但康熙好像一点儿都不嫌弃,反而如常般紧紧圈着她,时不时还要在她唇边,下颌上轻轻亲一亲,极尽亲昵,让姜鄢觉得自己像个香饽饽。
“保成的性子,倒是养的有些跳脱。近些年许是年年出去,为的是让他多瞧瞧外头,但叫他有些野了,其实朕倒是喜欢他这个样子,就是怕朝臣们瞧了,觉得他不稳重,所以才叫汤斌来磨磨他的性子。”
其实胤礽已经比前两年好太多了。就姜鄢看着,都觉得有时候胤礽的气度端起来,也同康熙一样,特别的矜贵,一看就是皇太子的气度风华。
姜鄢也是这样对康熙讲的。
康熙听了就笑:“你倒是对他的评价颇高。保成要是在这里,只怕又要高兴的不得了了。”
姜鄢说:“臣妾说的没错啊。太子殿下就是很好的。”
康熙又笑,亲亲她的唇珠,说:“从你入宫,便与保成相处的很好。如今感情又这样好。鄢儿,朕要谢谢你,若非是你,保成只怕未必能这样快的接受汤斌。”
康熙幼年便失去阿玛,进而失去额娘。没有亲额娘在身边的日子,他比谁都清楚。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待他极好,可是再好,也没有一个人能够代替额娘的位置。
仁孝生下胤礽便去世了。康熙曾一度担心,怕胤礽身边没有额娘陪伴会影响,甚至会对他的生活造成一定的缺失。
康熙是极不愿意他的爱子承受或者品尝他曾尝过的痛苦的。
可后来,康熙将儿子册封为皇太子,将自己所有的宠爱都给了他,他企图用自己所有的重视和宠爱弥补胤礽的缺失。
他以为这是可以的。
可直至姜鄢的进宫,才让康熙意识到,这个缺失其实没有补足,是他一叶障目,装作没有看见而已。
姜鄢进宫这几年,她待胤礽好,胤礽也极黏她,从小养出的颐指气使,成了现在的活泼可爱,偏偏做皇太子的时候做的还不错。
不然,胤礽也不会这样机灵,这样懂得将汤斌留下来。甚至愿意接受汤斌做他的师傅。
这令康熙很欣慰,亦觉得十分惊喜。
这都是鄢妃的功劳。
她虽未生养,却将胤礽养的极好。胤礽同她在一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竟也意外的长得不错。康熙当初,还有些担心胤礽学着她躲懒呢。
--
昨夜街市上的事,汤斌知道,甚至是亲眼所见。
还有昨日在拜谒洪武皇帝时,皇上对明洪武皇帝的敬重,这些都让汤斌十分动容。
他深知今上仁厚,知道今上必定会成为一代明君。皇上让他做太子的师傅,教太子读书,这是看重他,一万分的看重他。
大清未来的继承人,皇储。他若是教好了,那岂非是千秋万代的功业么。
看了太子写的文章,汤斌更心动了。太子是极难得的,他教学这么些年,太子的天资必然是最好的,又读书这些年,虽尚未出阁讲书,但已是非凡了。
他若是将太子教好了……这对汤斌来说,吸引力太大了。
汤斌没法拒绝,也无法拒绝,更不能拒绝。
将太子的文章手稿整整齐齐的放好,汤斌起身跪下,将手稿举起来,深深磕头:“臣,领旨。”
康熙满意了,露出一个笑来。
他示意胤礽将汤斌扶起来,然后说:“过些时日,会有擢升的旨意。你也不必着急,慢慢将此间事情妥善安排好,等继任的来了,你便起身往京中去。到了京中,等你休整好了,便每日入宫教太子读书吧。”
汤斌说:“是。臣遵旨。”
康熙还让汤斌将那豆腐汤面用完,汤斌用完了,康熙才让他退下。
汤斌走后,胤礽眼巴巴的看着康熙:“皇阿玛,我想换点别的东西吃,可以吗?”
康熙将他剩下的没动几口的汤面拿到跟前来,然后对着李德全说:“去吩咐小厨房做些蟹黄汤包与皮肚面来。”
还吩咐多做些。给保成和鄢妃用。他便将二人没用完的豆腐汤面全吃了。
方才保成表现的不错。康熙也不难为他吃豆腐面了。
胤礽很高兴,终于不用再跟豆腐汤继续奋斗了。
不过,等回到了京城,他跟那位汤大人那就有的磨了。请师傅的事情是板上钉钉的事,他皇阿玛是必然不会松口的,胤礽也是心软,不想汤斌受到责罚,就戳着他的脉门说了几句,汤斌果然就松动了。
要真是这样僵持下去,恐怕汤斌的日子就不大好过了。
胤礽一面喝着蟹黄汤包里的汤汁一面想,这位汤大人性情这样耿介,也不知道擢升去了京城能不能混得好。
晚膳胤礽用的很快乐,用完了晚膳,他在康熙和姜鄢的院中待着,消了一会儿暑,待的整个人都舒服了,他才抱着自己的手稿慢慢悠悠的回他自己的院子去了。
还是要多读书,胤礽想,多读点书,多学点儿东西,等回了京城,汤斌来授课的时候,他就不至于那么辛苦了。
江宁还是很热的。
康熙和姜鄢不想回屋子里,继续在院子里的凉棚底下消暑。
周围放着几口缸,里头都是冰块,有些化成了一缸冰水,就被李嬷嬷庆月松月她们直接洒在了地上,当做降温了。
康熙一定要搂着姜鄢说话,姜鄢也就随他了。
其实她身上有些汗,但康熙好像一点儿都不嫌弃,反而如常般紧紧圈着她,时不时还要在她唇边,下颌上轻轻亲一亲,极尽亲昵,让姜鄢觉得自己像个香饽饽。
“保成的性子,倒是养的有些跳脱。近些年许是年年出去,为的是让他多瞧瞧外头,但叫他有些野了,其实朕倒是喜欢他这个样子,就是怕朝臣们瞧了,觉得他不稳重,所以才叫汤斌来磨磨他的性子。”
其实胤礽已经比前两年好太多了。就姜鄢看着,都觉得有时候胤礽的气度端起来,也同康熙一样,特别的矜贵,一看就是皇太子的气度风华。
姜鄢也是这样对康熙讲的。
康熙听了就笑:“你倒是对他的评价颇高。保成要是在这里,只怕又要高兴的不得了了。”
姜鄢说:“臣妾说的没错啊。太子殿下就是很好的。”
康熙又笑,亲亲她的唇珠,说:“从你入宫,便与保成相处的很好。如今感情又这样好。鄢儿,朕要谢谢你,若非是你,保成只怕未必能这样快的接受汤斌。”
康熙幼年便失去阿玛,进而失去额娘。没有亲额娘在身边的日子,他比谁都清楚。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待他极好,可是再好,也没有一个人能够代替额娘的位置。
仁孝生下胤礽便去世了。康熙曾一度担心,怕胤礽身边没有额娘陪伴会影响,甚至会对他的生活造成一定的缺失。
康熙是极不愿意他的爱子承受或者品尝他曾尝过的痛苦的。
可后来,康熙将儿子册封为皇太子,将自己所有的宠爱都给了他,他企图用自己所有的重视和宠爱弥补胤礽的缺失。
他以为这是可以的。
可直至姜鄢的进宫,才让康熙意识到,这个缺失其实没有补足,是他一叶障目,装作没有看见而已。
姜鄢进宫这几年,她待胤礽好,胤礽也极黏她,从小养出的颐指气使,成了现在的活泼可爱,偏偏做皇太子的时候做的还不错。
不然,胤礽也不会这样机灵,这样懂得将汤斌留下来。甚至愿意接受汤斌做他的师傅。
这令康熙很欣慰,亦觉得十分惊喜。
这都是鄢妃的功劳。
她虽未生养,却将胤礽养的极好。胤礽同她在一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竟也意外的长得不错。康熙当初,还有些担心胤礽学着她躲懒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