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这个理,她若是惜福,自然会有个好前程的。”严夫人笑着道。
此时,素娟又来说,午膳已经准备,请一干人前去饭厅用膳不提。
第三百五十二章 长姐如母
随着严夫人这一行的到来,两家对这结亲都算过了明路,万事也就只等东风了。
隔了几天,严家果然就遣了媒人来提亲,因为都是挑通了眼眉,两家都有这个意思,说媒的也很是顺利,前来,也是走流程,说场面话罢了。
虽然两家都有意结亲,但王元儿这边作为女家,免不了要矜持,接了媒人的话,也象征性的端了几天,才正经的应了这提亲。
十二月初十,吉日,两家进行了纳采问名,合过八字,交换了双方儿女的庚帖,算是把这亲事正儿八经的定了下来。
考虑到两家儿女的年纪也不小了,初步将这亲事定在了来年六月,具体日子,还得再仔细择日请期。
彼时已进了年关,两家也都作了儿女亲家,也就当正经亲戚走动起来了。
“如今你也是订了亲的待嫁姑娘了,虽然成亲的日子还没确定,但四月七月不办喜事,所以六月应该是没大问题的。你呢,就给我正正经经的呆在家里,绣你的嫁妆,也别在外头野了。”王元儿对王清儿道:“绣嫁妆累了,你就多看点儿书,也不是说啥,只是你夫君是个读书人,以后两人过日子,总不能鸡同鸭讲吧?多读点书,你也能和他说得上话。”
王清儿苦了脸,道:“成亲咋这么麻烦啊!”
“这还不算麻烦,你马上就要成亲了,也多跟才婶学一学掌家的事,平时也跟我学看帐吧,将来你是严家长媳,这些都懂,对你有好无坏。”
王清儿一听,眼睛瞪得老大,咋舌道:“啥,绣嫁妆还不够,还得学掌家?”
“谁家姑娘出嫁前不是可劲儿的学?严家也算是人口简单的书香人家,那些个世家大户里,更是麻烦,要学的东西也更多呢!”王元儿没好气地道:“女人都要经了这一遭,你好好学,学到了都是你的本事,总不能让公婆看轻你吧?”
“二姐嫁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多事啊!”王清儿有些不服气。
“你二姐嫁的人家哪能同你比,她嫁过去就是主母,上面没人瞧着,想咋做就咋做,谁会管她?而且,你二姐未出嫁的时候就已经是管家的好手,你能和她比?”王元儿轻哼一声:“你别给我偷懒,仔细学。”
王清儿的双肩耸拉下来,又问:“那大姐,咱们家的茶棚铺子怎么办?”
王元儿抿了一下唇,道:“我自有主张。”
茶棚铺子,生意称不上多好,但也不坏,一个月也有几两银子的盈利,对于那些在地里耕作的人家来说,这已经算是好的了。
王元儿并不想关了茶棚铺子,毕竟在里头卖的茶叶蛋香干啥的,是她发家的第一门生意,而且,现在熟客也算是多,又是开在市舶司衙门旁,让人歇个脚也是好的。
所以,这茶棚铺子,如今清儿不便管,那么接下来的出路要么卖,要么就是请人打理了。
王家现在的铺子也就三间,都是有人在打理,王元儿也就是在后头掌着全局罢了。
如今年关已近,茶棚铺子只能由她看管着,等过了年再物色人来打理了。
眼下,因为年关,各个铺子什么的都要对账,各家也要送年礼,和宋家合作的生意,倒是不用去计算那么多,只等分红就好了。
宋三被称为商子是没错的,这一年,他又将豆腐乳的生意扩大了些,锦王这个牌子的豆腐乳,可谓已经遍布大江南北,为人所熟知。
而商船,又添了两条船,利润可观,所以今年的分红也是十分的可观。
钱袋子涨了,王元儿也就合计着王清儿的嫁妆,还特意请了春儿来合算。
“虽然准日子未定,但在六月的话,也是离得不远,所以这嫁妆也该紧着准备起来了。我想着,今年的收成不错,她嫁去的人家,也算是有点头面的,这嫁妆,也不能太寒碜,咱们家世不显,就只能多赔点嫁妆,以后她也有底气些。”王元儿淡笑着道。
“严家是读书人家,比咱们高,咱嫁妆多点也该的,多陪点。”王春儿很是赞同。
一边的王清儿听着,也没搭话,只是抿了唇,眼里是满满的感动。
“我打听过了,严家是读书人家,所以没啥商铺的,收入多是依靠田产庄子。这是他们的也就算了,我想给清儿在通州买两个铺子,是自己开铺做生意也好,租出去也好,也算是自己的嫁妆。再买一个小庄子和一些田产。”王元儿将自己的打算给说了出来。
“大姐,这,会不会太多了!”王清儿很是意外。
她以为,嫁妆里有铺子田产,也该是差不多了,毕竟当初二姐嫁的时候也只有这些,而且,她出嫁了,可还有大姐和兰儿都还没嫁呢,家里哪来这么多的银子。
“这太多了,大姐,不用这么多的,严家也是殷实人家,亏不了我吃喝去,家里你和兰儿,小弟都还没成亲呢,需要的银子可多得很。”王清儿摇着头道。
“兰儿和宝来,时间还长着呢,将来有咱们几个做姐姐补贴,还愁谋不来一份体面的嫁妆或是聘礼么?至于我,也是十划都没一撇,将来再做打算。”王元儿笑言,又道:“你素来是个财迷,这会子却嫌钱多,可不像你的性子。”
--
此时,素娟又来说,午膳已经准备,请一干人前去饭厅用膳不提。
第三百五十二章 长姐如母
随着严夫人这一行的到来,两家对这结亲都算过了明路,万事也就只等东风了。
隔了几天,严家果然就遣了媒人来提亲,因为都是挑通了眼眉,两家都有这个意思,说媒的也很是顺利,前来,也是走流程,说场面话罢了。
虽然两家都有意结亲,但王元儿这边作为女家,免不了要矜持,接了媒人的话,也象征性的端了几天,才正经的应了这提亲。
十二月初十,吉日,两家进行了纳采问名,合过八字,交换了双方儿女的庚帖,算是把这亲事正儿八经的定了下来。
考虑到两家儿女的年纪也不小了,初步将这亲事定在了来年六月,具体日子,还得再仔细择日请期。
彼时已进了年关,两家也都作了儿女亲家,也就当正经亲戚走动起来了。
“如今你也是订了亲的待嫁姑娘了,虽然成亲的日子还没确定,但四月七月不办喜事,所以六月应该是没大问题的。你呢,就给我正正经经的呆在家里,绣你的嫁妆,也别在外头野了。”王元儿对王清儿道:“绣嫁妆累了,你就多看点儿书,也不是说啥,只是你夫君是个读书人,以后两人过日子,总不能鸡同鸭讲吧?多读点书,你也能和他说得上话。”
王清儿苦了脸,道:“成亲咋这么麻烦啊!”
“这还不算麻烦,你马上就要成亲了,也多跟才婶学一学掌家的事,平时也跟我学看帐吧,将来你是严家长媳,这些都懂,对你有好无坏。”
王清儿一听,眼睛瞪得老大,咋舌道:“啥,绣嫁妆还不够,还得学掌家?”
“谁家姑娘出嫁前不是可劲儿的学?严家也算是人口简单的书香人家,那些个世家大户里,更是麻烦,要学的东西也更多呢!”王元儿没好气地道:“女人都要经了这一遭,你好好学,学到了都是你的本事,总不能让公婆看轻你吧?”
“二姐嫁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多事啊!”王清儿有些不服气。
“你二姐嫁的人家哪能同你比,她嫁过去就是主母,上面没人瞧着,想咋做就咋做,谁会管她?而且,你二姐未出嫁的时候就已经是管家的好手,你能和她比?”王元儿轻哼一声:“你别给我偷懒,仔细学。”
王清儿的双肩耸拉下来,又问:“那大姐,咱们家的茶棚铺子怎么办?”
王元儿抿了一下唇,道:“我自有主张。”
茶棚铺子,生意称不上多好,但也不坏,一个月也有几两银子的盈利,对于那些在地里耕作的人家来说,这已经算是好的了。
王元儿并不想关了茶棚铺子,毕竟在里头卖的茶叶蛋香干啥的,是她发家的第一门生意,而且,现在熟客也算是多,又是开在市舶司衙门旁,让人歇个脚也是好的。
所以,这茶棚铺子,如今清儿不便管,那么接下来的出路要么卖,要么就是请人打理了。
王家现在的铺子也就三间,都是有人在打理,王元儿也就是在后头掌着全局罢了。
如今年关已近,茶棚铺子只能由她看管着,等过了年再物色人来打理了。
眼下,因为年关,各个铺子什么的都要对账,各家也要送年礼,和宋家合作的生意,倒是不用去计算那么多,只等分红就好了。
宋三被称为商子是没错的,这一年,他又将豆腐乳的生意扩大了些,锦王这个牌子的豆腐乳,可谓已经遍布大江南北,为人所熟知。
而商船,又添了两条船,利润可观,所以今年的分红也是十分的可观。
钱袋子涨了,王元儿也就合计着王清儿的嫁妆,还特意请了春儿来合算。
“虽然准日子未定,但在六月的话,也是离得不远,所以这嫁妆也该紧着准备起来了。我想着,今年的收成不错,她嫁去的人家,也算是有点头面的,这嫁妆,也不能太寒碜,咱们家世不显,就只能多赔点嫁妆,以后她也有底气些。”王元儿淡笑着道。
“严家是读书人家,比咱们高,咱嫁妆多点也该的,多陪点。”王春儿很是赞同。
一边的王清儿听着,也没搭话,只是抿了唇,眼里是满满的感动。
“我打听过了,严家是读书人家,所以没啥商铺的,收入多是依靠田产庄子。这是他们的也就算了,我想给清儿在通州买两个铺子,是自己开铺做生意也好,租出去也好,也算是自己的嫁妆。再买一个小庄子和一些田产。”王元儿将自己的打算给说了出来。
“大姐,这,会不会太多了!”王清儿很是意外。
她以为,嫁妆里有铺子田产,也该是差不多了,毕竟当初二姐嫁的时候也只有这些,而且,她出嫁了,可还有大姐和兰儿都还没嫁呢,家里哪来这么多的银子。
“这太多了,大姐,不用这么多的,严家也是殷实人家,亏不了我吃喝去,家里你和兰儿,小弟都还没成亲呢,需要的银子可多得很。”王清儿摇着头道。
“兰儿和宝来,时间还长着呢,将来有咱们几个做姐姐补贴,还愁谋不来一份体面的嫁妆或是聘礼么?至于我,也是十划都没一撇,将来再做打算。”王元儿笑言,又道:“你素来是个财迷,这会子却嫌钱多,可不像你的性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