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样的人若不能为己所用,祸害可不止是陛下不高兴这样简单。”齐王妃道,“妾知道殿下害怕失宠于陛下,但京城之人,亲王也不只是殿下你一人,陛下独坐紫禁城,虽有锦衣卫,可也并不能一手遮天,例如上次燕王世子遭到刺杀,宗室子弟最有可疑,陛下要疑心,便是连你兄弟几人一起。”
齐王听后登时顿悟,“娘子说的在理。”
-----------------------------
——后苑——
朝臣带着家眷陆陆续续进入后苑的围场,东西两侧设有几排座位,第一排的桌案上皆写有某官名字与职位,按官阶大小来定座次,后面几排则为官员家眷座次。
大九卿坐在皇帝左手边靠近宗室一侧,以吏部为首,众卿携带内眷早早入场等待圣驾。
坐满之后,整个后苑都充满了嘈杂的人声,官员之间相互问好,内眷之间道着京中的所见所闻。
“孙尚书。”几个同僚见孙万诚入座,便结伴过来打招呼,“想必这就是孙尚书的令爱吧?”瞧着后排席座上的年轻女子,有官员开口问道。
孙万诚点头,“是小女。”
“几年不见,丫头竟长这么大了,出落的亭亭玉立,孙尚书好福气呀,儿女双全,令郎还高中榜眼,如今又选中了翰林院的庶吉士。”官员奉承道,“不知尚书可有钟意的女婿人选?犬子今年刚及冠…”
“论福气,孙某远不如诸位大人,亡妻故去多年,家中全赖小女一人操持,自知亏欠,便不敢随意对待小女婚事。”孙万诚打断道。
“孙尚书莫要如此说,尚书对先夫人一往情深,多年来一直不曾续弦,这对令郎与令爱来说已是极大的宽慰了吧。”被打断的官员又道,自知孙万诚此言是看不上,便识趣的不再提起。
齐王、卫王、汉王相继落座,只见众多官员之中有人道了一句,“晋阳公主来了。”
晋阳公主与燕王世子赵希言同时出现,端庄沉稳的走到座上与几位兄弟互礼。
众臣司空见惯,而诸内眷见之二人却开始了背后的议论。
晋阳公主双十年华还未挑选驸马,妇人们便揣测着将来的驸马人选会落到谁家,“刑部尚书家的长公子与公主年纪相当,又是今科的榜眼,才貌双全,应是最有可能的驸马人选。”
随后又有人瞧见御座底下候立的年轻青袍,“今年的探花郎也不错呀,应是进士里最好看的一位了吧,又有才华。”
“可惜探花郎出身不好。”有人叹息道。
“他不是被礼部侍郎看中了要选为女婿吗?”
妇人们凑坐在一起,讨论着内宅之事,“不过今年的探花郎确实一表人才,温文尔雅,怪不得李侍郎会看上,要知道在这之前,侍郎府拒绝的官宦都快有大半个京城那么多了。”
“论好看,不是燕王世子更好看吗?”内眷里,有年轻未出阁的小姑娘扫视着场上插嘴道,“而且世子更年轻。”
“丫头,他们是同宗的堂亲,若在一起便是悖逆人伦,要遭天谴的哩。”妇人笑道。
“姨娘,我只是说燕王世子长得比探花郎好看,至于驸马的人选,那得陛下做主,咱们说了都不算的。”
“是呀,还是丫头说的在理。”
哐当——
随着一声钟响,内侍官高呼,“皇太子殿下至!”
围场之上的嘈杂戛然而止,诸臣与宗室皆坐起,朝入内的储君仪仗行礼道:“殿下千秋!”
皇太子端庄的走到靠帝后御座最近之处,朝众人回礼道:“天子设宴,诸臣同喜,望诸卿今日可尽兴之。”
“谢殿下!”
大九卿之列中当初支持立嫡的老臣欣慰道:“观皇太子,已颇有人主风范,大明江山后继有人,祖宗社稷,可无忧矣。”
赵希言坐在晋阳公主旁侧,在一众宗室子弟中尤为显眼。
皇帝的御座在北,宗室及外戚便也随之在北,使得东西两侧的席座可将正北侧的人一览无余。
席座上的燕王世子赵希言独树一帜,很快便引起了官员内眷们的议论,因未曾见过真人,只在京报上得知风流韵事,如今见到真人,才有了诸多不一样的议论。
不少目光投来,大多为年轻女子,而赵希言不但不在意,还会目光点头回笑,像极了路边勾搭良家子的浪荡公子,来者不拒。
孙氏因父亲位列大九卿之一的缘故,座次便也靠前,孙家人丁稀薄,女眷只有她一个,旁侧坐的皆是其他官员的家眷。
“梓潼。”
“伯母万福。”孙氏朝唤她的外命妇福身。
“梓潼姐姐,燕王世子长得这么好看,你为什么不嫁他呀?”外命妇身旁的小姑娘跑到孙氏跟前,盯了一眼前头不远处的燕王世子不解道,“四娘还以为是世子不好看,所以姐姐才不喜欢的。”
孙氏听后忽然呆滞住,原来王世子提亲之事已经传遍了整个京城,旋即友爱的抚摸了小姑娘的头,似教导一般道:“四娘,看人呢,不能全凭外貌。”
“世子是王子,天下最尊贵的男子之一,我娘说,整个京城再也找不出有这样的样貌与家世之人了。”小姑娘天真的说道。
“择良人,并不是只看家世与样貌的。”孙氏回道。
“那要看什么?”小姑娘很是不解。
--
齐王听后登时顿悟,“娘子说的在理。”
-----------------------------
——后苑——
朝臣带着家眷陆陆续续进入后苑的围场,东西两侧设有几排座位,第一排的桌案上皆写有某官名字与职位,按官阶大小来定座次,后面几排则为官员家眷座次。
大九卿坐在皇帝左手边靠近宗室一侧,以吏部为首,众卿携带内眷早早入场等待圣驾。
坐满之后,整个后苑都充满了嘈杂的人声,官员之间相互问好,内眷之间道着京中的所见所闻。
“孙尚书。”几个同僚见孙万诚入座,便结伴过来打招呼,“想必这就是孙尚书的令爱吧?”瞧着后排席座上的年轻女子,有官员开口问道。
孙万诚点头,“是小女。”
“几年不见,丫头竟长这么大了,出落的亭亭玉立,孙尚书好福气呀,儿女双全,令郎还高中榜眼,如今又选中了翰林院的庶吉士。”官员奉承道,“不知尚书可有钟意的女婿人选?犬子今年刚及冠…”
“论福气,孙某远不如诸位大人,亡妻故去多年,家中全赖小女一人操持,自知亏欠,便不敢随意对待小女婚事。”孙万诚打断道。
“孙尚书莫要如此说,尚书对先夫人一往情深,多年来一直不曾续弦,这对令郎与令爱来说已是极大的宽慰了吧。”被打断的官员又道,自知孙万诚此言是看不上,便识趣的不再提起。
齐王、卫王、汉王相继落座,只见众多官员之中有人道了一句,“晋阳公主来了。”
晋阳公主与燕王世子赵希言同时出现,端庄沉稳的走到座上与几位兄弟互礼。
众臣司空见惯,而诸内眷见之二人却开始了背后的议论。
晋阳公主双十年华还未挑选驸马,妇人们便揣测着将来的驸马人选会落到谁家,“刑部尚书家的长公子与公主年纪相当,又是今科的榜眼,才貌双全,应是最有可能的驸马人选。”
随后又有人瞧见御座底下候立的年轻青袍,“今年的探花郎也不错呀,应是进士里最好看的一位了吧,又有才华。”
“可惜探花郎出身不好。”有人叹息道。
“他不是被礼部侍郎看中了要选为女婿吗?”
妇人们凑坐在一起,讨论着内宅之事,“不过今年的探花郎确实一表人才,温文尔雅,怪不得李侍郎会看上,要知道在这之前,侍郎府拒绝的官宦都快有大半个京城那么多了。”
“论好看,不是燕王世子更好看吗?”内眷里,有年轻未出阁的小姑娘扫视着场上插嘴道,“而且世子更年轻。”
“丫头,他们是同宗的堂亲,若在一起便是悖逆人伦,要遭天谴的哩。”妇人笑道。
“姨娘,我只是说燕王世子长得比探花郎好看,至于驸马的人选,那得陛下做主,咱们说了都不算的。”
“是呀,还是丫头说的在理。”
哐当——
随着一声钟响,内侍官高呼,“皇太子殿下至!”
围场之上的嘈杂戛然而止,诸臣与宗室皆坐起,朝入内的储君仪仗行礼道:“殿下千秋!”
皇太子端庄的走到靠帝后御座最近之处,朝众人回礼道:“天子设宴,诸臣同喜,望诸卿今日可尽兴之。”
“谢殿下!”
大九卿之列中当初支持立嫡的老臣欣慰道:“观皇太子,已颇有人主风范,大明江山后继有人,祖宗社稷,可无忧矣。”
赵希言坐在晋阳公主旁侧,在一众宗室子弟中尤为显眼。
皇帝的御座在北,宗室及外戚便也随之在北,使得东西两侧的席座可将正北侧的人一览无余。
席座上的燕王世子赵希言独树一帜,很快便引起了官员内眷们的议论,因未曾见过真人,只在京报上得知风流韵事,如今见到真人,才有了诸多不一样的议论。
不少目光投来,大多为年轻女子,而赵希言不但不在意,还会目光点头回笑,像极了路边勾搭良家子的浪荡公子,来者不拒。
孙氏因父亲位列大九卿之一的缘故,座次便也靠前,孙家人丁稀薄,女眷只有她一个,旁侧坐的皆是其他官员的家眷。
“梓潼。”
“伯母万福。”孙氏朝唤她的外命妇福身。
“梓潼姐姐,燕王世子长得这么好看,你为什么不嫁他呀?”外命妇身旁的小姑娘跑到孙氏跟前,盯了一眼前头不远处的燕王世子不解道,“四娘还以为是世子不好看,所以姐姐才不喜欢的。”
孙氏听后忽然呆滞住,原来王世子提亲之事已经传遍了整个京城,旋即友爱的抚摸了小姑娘的头,似教导一般道:“四娘,看人呢,不能全凭外貌。”
“世子是王子,天下最尊贵的男子之一,我娘说,整个京城再也找不出有这样的样貌与家世之人了。”小姑娘天真的说道。
“择良人,并不是只看家世与样貌的。”孙氏回道。
“那要看什么?”小姑娘很是不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