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老爷的这个办法,属实让他很不喜,甚至是很厌恶了。
    旧粮是不好处理,可他也知道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有多难,也就是这几年风调雨顺才能过得好一些,攒了些钱罢了。
    官府也可直接售卖这粮食,但价格肯定得在打折,二来渠道也不多,这看似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也有些棘手啊。
    郝于出了县衙,回头看着牌匾,有些不解,他自认为自己这个法子已经很不错了,可魏明居然还这么说,那他就看看,他到底怎么能处理好着批旧粮。
    他眼下虽是县丞,是官身,但他可没有别人那样好的家世,更没有家底,这样的官,百姓喜欢,可上头那些人未必会喜欢,这个样子,怎么可能会走的远呢。
    梁家虽也在努力做生意,可每次都被这郝家抢先一步,这回魏明找他们,梁家家主喜不自胜,说来他们家算是暴发户,没有郝家有家底,在加上梁老爷不是那么善于交际,但也不是一点本事都没有。
    魏明同样说了那番话,梁老爷在思量过后答应了。
    大人,我们梁家是有粮铺的,可以帮朝廷售卖这些粮食,新粮我们家虽不如那郝家的多,可也不少,大人需要的我们肯定会满足的。
    梁老爷想的是,大不了就亏一点,怎么也该跟着县里的官员打好关系,要不往后还是得被这郝家压一头,以前的时候,他想不明白这些,但现在呢,也得变通一下,要不这辈子都得被压着。
    县里知道这旧粮没有新粮值钱,你放心也不会占你们梁家的便宜,先放到梁家铺子去卖吧,价格的话,比新粮低三成就好,新粮的你让人准备好,本官查验过后会让他们登记入库。
    等旧粮卖完了,届时咋们在算银钱。
    好。
    一家独大,时间长了,也不好,还是得平分秋色的好,魏明也想在看看,这梁家是怎么干的,若是梁家跟那郝家差不多,想坑百姓,那也没必要拉他们了。
    梁老爷回去后立马叫来了三个儿子,主要是商量这件事的。
    爹,我有一个好法子。
    你说说看?
    说话的是梁二,他也是三兄弟中,脑袋最灵光的哪一个了。
    爹,普通人不愿意要旧粮无非是嫌弃它不能存放罢了,旧粮不如新粮也是这个原因,但这吃到肚子里的东西,儿子觉得只要是没坏,那区别就没多大。
    儿子觉得父亲可多请几位糕点师傅来,看看用这批旧粮能做成什么好吃的糕点,咋们也不想着赚钱,只要做的东西好吃,价格优惠,那肯定会有人买的,旧粮比新粮要便宜,这批旧粮就可按照县衙给的定价卖出去,至于这吃食方法,咋们也可当众示范,教给百姓。
    老二这法子真不错。
    梁家大少爷闻言很是赞成。
    是不错,我听说这郝家是在县里传播谣言,想让百姓用新粮的价格买这旧粮,这位县丞老爷本就是寒门考上来的,那自是不同意,这郝家私心还重,趁机还想在在捞一笔大的,这才直接谈崩了,轮到了我家,咋们只要不坑百姓,没什么好担心的。
    梁家三少爷随后其后的说道。
    是这样的,那咋就开始安排吧,争取春节前把这事情都办完了。
    是。
    夜晚,在床上陪着儿子玩了一会,小家伙睡着了,魏明便抱着他把他放在了外室的摇篮里,屋内放了好几个炭盆,炭火充足,也不用担心冻着他,再者魏明从不提倡娇养孩子。
    隔日,梁老爷来说了自家的法子,对此魏明是赞成的。
    糕点这东西,能做得人本就不多,价钱自是不便宜,但材料很简单,只要教会百姓们做一两道简单的糕点,那这原材料的大米压根不愁卖。
    平日里你嫌弃贵,舍不得吃,更舍不得用粮食做,也不会做,但眼下我教你,还便宜卖给你大米,想买的人想吃的自然会买一点的,也不用多买,县里人自是不少,肯定是能卖完。
    不错,就这么办吧。
    魏明这话一出,梁老爷喜不自胜,回去就开始办事,他办事本就很利落,厨子们在做出了米糕之后立马在店外展示,自是可以免费品尝的。
    一传十,十传百,梁家几个大的粮铺不到五日很快就把这些旧粮都卖完了,魏明也用县衙的银钱补了和新粮的差价。
    县令得知这件事后,嘴上没多说,心里也更加佩服这魏明了,是个有本事的,其实郝家那方法也不差,对县衙和自家来说都是很有利的,县衙能省下一笔银子,还能解决这些旧粮,他自己也能趁机多赚一些。
    但这种坑害百姓的方法,左礼骨子里还是有些排斥的。
    第50章
    县衙放了七天年假, 魏粮和唐玥在送完节礼后就去了庄子上,相较于县里,庄子里的年味也更浓一些,人们都是肉眼可见的开心。
    庄子上的庄户人家发现这东家魏家比原来的主家还要好, 不仅给他们涨了月钱, 过年还给他们放假。
    魏明和魏粮也商量过这件事,父子二人一致决定该放, 从头到尾的忙了一年, 过年这几天正好让他们好好休息一下。
    南北方过节的习俗大体是一样的,大年三十的年夜饭, 刘氏是带着几个儿媳妇一起下厨做得。
    --

章节目录

夫君重生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公子羽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公子羽橙并收藏夫君重生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