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给娘拿过去吧,这么多年过去了,咋们也没什么要用钱的了,能多出一点是一点。
    二人数了数,快二百两银子,这其中一半是阿秀出嫁后拿回来的孝敬,当然也是她自己赚的,还有一半,是他们夫妻这么多年省吃俭用存下的,其实要说省吃俭用也没有,毕竟在家里开销他们从不用出,赚的银钱一大半都能存下。
    至于魏盼,眼下还指望不上呢,他自己读书都过得紧巴巴的,媳妇有嫁妆,但他们是公婆,哪有让她们出的道理呢。
    好。
    罗娘毫不犹豫,直接捧着匣子就过去了,她们现在还能动呢,往后又不是不赚钱了,在慢慢积攒就是,若不是跟着魏明,她们夫妻这辈子都不可能有这么多银子的。
    莫琴还未出月子,但也听说了这件事,魏杨这两年的俸银都是交给家里的,她一个铜板都没拿,她的嫁妆也是自己的,往后更是留给孩子的,再者若是真的用了,往后别说魏杨了,魏明都没法做人了,不过这一点不出也说不过去。
    听雨,你去库房里看看,我记得之前陛下不是赏赐了夫君一些东西吗?挑些好的,都给老夫人送过去。
    是。
    莫琴相信,刘氏会明白的。
    儿媳一一拿来了银钱,刘氏一一清点过后,出的最多的是魏田两口子,老三老四都差不多,不过老四估计是把家当都给了,算是有心了,老五媳妇送来了不少好东西,她也知道,这都是借着她的手给老大的。
    这些都是陛下赏赐的好东西,给老大两口子送过去,往后给那两个孩子留着,可别给那丫头当了嫁妆了。
    魏粮在一旁看过之后,开口道,他觉得魏明和唐玥有些偏心,这可都是好东西,给孙子就算了,给了丫头,那将来可就不姓魏了。
    刘氏则是没说话,毕竟你给人家了,人家怎么安排是人家的事情,这两年下来,魏杨虽月月交俸禄银子,可他那一个月不过五两银子,之前给家里几个孩子办婚事啥的,也都用得差不多了。
    老头子,我想着要不把公中的地在先给老大两口子一半吧,往后我在慢慢置办也不是不行,这些银子加起来也不够,好在大半是有了,剩下的她们两口子还得补上呢。
    你都没意见了,我也没意见。
    那好。
    眼下家里在郊外有良田一百五十亩,一半是七十五亩,还都是上好的良田,刘氏随后找了地契,拿出了一半,银钱都收拾好后,准备晚上吃过饭后,叫魏明和唐玥过来,把这些东西都给他们。
    阿明,你拿着,你那些弟弟跟你们享了这么多年的福了,也该她们出,再者这也不够。
    刘氏随后把钱匣子推到了魏明和唐玥跟前,魏明看了一眼,并未拒绝,反正都是大家一起住的,他们给了也算是大部分了,剩下的装修整改他和妻子出就好了。
    好。
    兄弟齐心,接下来一切都很好办了,请了匠人来绘制图,顺便在外找宅子,整改怎么也得几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住在家里肯定也不方便。
    匠人绘制好图纸后,魏明看过后,便让妻子给父母拿了过去,顺便给她们讲解,之前大概都定的差不多了,二合一后,改成大三进的宅子,后院在分几个小三进就好,到时候一家住一个。
    小三进内,前后院也是要分的,中间可以用个小花园隔开,小三进的后院最少得五个一进的院子,这样子,家里人也住的舒服些,成婚的那些侄子也不用在跟父母住在一个院子了。
    唐玥讲解过后,魏粮和刘氏都表示没意见,最后定好后,她就找房子,等莫琴出月子,孩子过了满月宴后,就可以搬家了。
    新找的房子不大,家里这些人住在一起难免有些拥挤,但大家都很开心,毕竟住在这里的时间也不长。
    我啊真是羡慕你,这阿晟就要下场考试了,你啊也算是熬出来了。
    还有小的呢。
    当母亲后,妇人们聚在一起,时常会讨论孩子,春娘和唐玥也不例外,二人出去逛街吃饭,又说到了孩子,春娘是真的发愁啊。
    公婆在,儿子一闹,她在家是完全拿不下的,吴平都没办法,毕竟你总不能真的看着你爹娘吊死在你跟前吧。
    春娘,我给你个主意。
    唐玥也听家里拿几个孩子说过吴亮,这孩子小的时候还可以,大了真的是被惯坏了,动不动就不吃不喝,长辈溺爱孩子,父母有时候真的是无能为力,就跟莫琴说的一样,他哥哥就是那样,等大了成行了,你在想教养就难了。
    但时下,也不能跟长辈分居,更不能分家,那就只能找个严厉的师傅,让孩子读书尽量不回去。
    玥娘我跟你说实话吧,其实我夫君也试过,但我公婆日日都去那书塾里给他送这个送那个,还不少给银钱呢。
    你说他现在是不大,也就吃喝玩乐,不好好读书,这要是长大了,学坏了,开始喝酒狎妓,那可怎么办?
    等阿晟考完,要去附近游历,到时候让他跟着阿晟出去走走,见见世面兴许能有些改变。
    春娘闻言点了点头,不管怎么样,试一试总是好的。
    --

章节目录

夫君重生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公子羽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公子羽橙并收藏夫君重生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