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里,他挪坐到梦迢那头,手穿过她的腰间,托起她的手看,“忙了这几日,手像是有些糙了,累着了吧?”
梦迢斜看他一眼,接而把手背无所谓地搓一搓,“你也操劳。”
常常是这样相互慰问两句,就提醒着彼此同等的付出,昭示着十分对称的关系。
这是种可怕的平衡,孟玉将下巴墩在她肩上,环住她瘦怯的腰,试着去打破,“今日衙内的王通判问我,几时生个孩儿。我想,请几个好大夫调理调理,也是说不准的事情……”
梦迢幼年身子弱,不大好生养,这是彼此都清楚的,因从前不曾议论过此事,倒一向不甚在意。今夜冷不丁说起来,她那尖锐的骨头一凛,冷笑了一下,“咱们生个孩儿,教他些什么呢?你我一身的本事,恐怕都不大好传授给孩子吧?”
说得孟玉顿感凄凉,这念头一时就抛闪了,但心里总是有些不顺。他松开她,往枕上洋洋靠去,“你是单顾忌这个,还是有什么别的缘故不想生?”
“还能有什么缘故,你倒是说说看呀。”梦迢听出一点讥锋,可今时不同往日了,不远处住着他的小妾,她那一点心虚,也变得理直气壮。
孟玉笑歪歪睇她半日,撑身起来,坐一会,索性站起来,“你心里有数。”
梦迢仰着冷眼,“我心里没数,要是你心里有数,还得靠你指点指点我呢。”
孟玉侧着身睐她,忽然满腔怒火!他心里当然有数,梅卿的事情忙完了,明天,她将又要钻到小蝉花巷里去。他心里汹汹地冒出冲动,想将她锁起来,把整间屋子钉起来!楔死!
关住他们俩,彼此抱拥到死。
他不怕死,也肯压上人头去争名逐利。但要孤注一掷捧出一颗心,总叫他想起年幼时捧着个饭碗挨家讨饭,门内那些白眼,是一刀一刀的凌迟。
他站了会,到底还是走了。梦迢也没开口留,冷静地听着门咯吱地开,又咯吱阖拢。又一次不欢而散,隔着被烛光晕得暗黄的窗户,他们仍旧在两个笼子里,孤独地瞭望对方。
当庭月暗,几处愁眠,也终究到了明天。明天又明天,渐近暑热。夏蝉聒翠荫,却无处寻,不知藏在哪里,总之四下皆是“吱……吱……”的响,闹得人胸闷气短。
孟玉运往泰安州的三百石盐出了城,绍慵赶着来禀报董墨。董墨却一反常态,在椅上坐了半晌不搭腔,面色显露着一种阴鸷的烦躁。
绍慵只怕是自己办事不力,忙又笑道:“不过济南两处盐场报损销毁的那些盐进出帐我已查明,正好登记放行的几个差官与卑职交情不浅,每回章大人借销毁之名从盐场运盐出去,造册的都是这几位弟兄。只要把这些帐拿出来,再有泰安州那几个商人的供词,账目、契书,就铁证如山了。”
难就难在无端端的,谁会认这些罪?向来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董墨眼如冷灰,忖度片刻,还是想着等柳朝如去过南京后再打算,“这么快他们就翻了番的出盐,这买卖还真是好做。等着吧,下回再出盐,数目肯定又比这回多许多。”
那绍慵点头应承,不见急。倒是董墨,嘴里虽然这样说,心里却有一支急箭拉在弦上,当下便想将孟玉定案法办。他很清楚,是梦迢的干系。
梦迢。她是叫这个名字吧?他在心里念着,觉得十分陌生,又想起在孟家厅上,隔着屏风的那副矫揉做作的嗓音,怎么都没法将它们与“银莲”的样子挂上勾。
或许她们压根就毫无关联。
所以他抑制着这种不明智的冲动,案上的手松了又攥,松了又攥。
可那一缓一紧的韵节里,怀疑与猜测也跟着乍隐乍现。或者梦迢不定的行踪于孟家的事上只是凑巧,夫人为妹子的婚事操劳病倒,不能亲自送人出阁,也讲得通。
他牵强地自我辩驳,理智与情感谁也不认输,争得累了,便倒头睡下去,继续在昏天暗地里俄延着,不对别人说一个字,也把自己瞒着,按兵不动。
俄延两日,反倒拖出一场病来。衙门两日不去,斜春男人请了个有名的大夫来瞧,开了副药。丫头们只敢垫着脚进出,狠命不发出一点动静,饶是如此,董墨在榻上一咳,还是吓得她们心神抖一抖。
斜春是管事的大丫头,自幼伺候他,倒没什么怕的,接了药一径端到他跟前来。他卷着书朝炕桌上点一点,“放着吧。”
“趁热吃吧。”
董墨剔了她一眼,她只好搁在一边,退到廊下去了。几面一瞧,在西边廊底下瞧见两个坐着说话的小丫头。她走过去,向其中一个压着声说:“你从前送张大姑娘回家,认得她家的门。你去跑一趟,告诉她爷病了,看她怎么说。”
两人好些日子不见,斜春只当是闹了不愉快,连一向稳重老成到大的董墨也使起脾气来,竟一连几日不打发人去请。这里不去请,那里自然不来了。
那丫头领命而去,半个时辰回来,说是大姑娘不在家,二姑娘现去寻去了。斜春点点头,只得等着。
彩衣这厢寻回府宅内,赶上梦迢也正要往小蝉花巷去,在屋里换衣裳。见她进来,歪着眼对着穿衣镜笑了笑,“这里刚忙完你梅姑娘出阁的事情,我正要过去呢。这几日章平可寻去了?”
“就是为这事来告诉,今日斜春来,说平哥哥病了。”
--
梦迢斜看他一眼,接而把手背无所谓地搓一搓,“你也操劳。”
常常是这样相互慰问两句,就提醒着彼此同等的付出,昭示着十分对称的关系。
这是种可怕的平衡,孟玉将下巴墩在她肩上,环住她瘦怯的腰,试着去打破,“今日衙内的王通判问我,几时生个孩儿。我想,请几个好大夫调理调理,也是说不准的事情……”
梦迢幼年身子弱,不大好生养,这是彼此都清楚的,因从前不曾议论过此事,倒一向不甚在意。今夜冷不丁说起来,她那尖锐的骨头一凛,冷笑了一下,“咱们生个孩儿,教他些什么呢?你我一身的本事,恐怕都不大好传授给孩子吧?”
说得孟玉顿感凄凉,这念头一时就抛闪了,但心里总是有些不顺。他松开她,往枕上洋洋靠去,“你是单顾忌这个,还是有什么别的缘故不想生?”
“还能有什么缘故,你倒是说说看呀。”梦迢听出一点讥锋,可今时不同往日了,不远处住着他的小妾,她那一点心虚,也变得理直气壮。
孟玉笑歪歪睇她半日,撑身起来,坐一会,索性站起来,“你心里有数。”
梦迢仰着冷眼,“我心里没数,要是你心里有数,还得靠你指点指点我呢。”
孟玉侧着身睐她,忽然满腔怒火!他心里当然有数,梅卿的事情忙完了,明天,她将又要钻到小蝉花巷里去。他心里汹汹地冒出冲动,想将她锁起来,把整间屋子钉起来!楔死!
关住他们俩,彼此抱拥到死。
他不怕死,也肯压上人头去争名逐利。但要孤注一掷捧出一颗心,总叫他想起年幼时捧着个饭碗挨家讨饭,门内那些白眼,是一刀一刀的凌迟。
他站了会,到底还是走了。梦迢也没开口留,冷静地听着门咯吱地开,又咯吱阖拢。又一次不欢而散,隔着被烛光晕得暗黄的窗户,他们仍旧在两个笼子里,孤独地瞭望对方。
当庭月暗,几处愁眠,也终究到了明天。明天又明天,渐近暑热。夏蝉聒翠荫,却无处寻,不知藏在哪里,总之四下皆是“吱……吱……”的响,闹得人胸闷气短。
孟玉运往泰安州的三百石盐出了城,绍慵赶着来禀报董墨。董墨却一反常态,在椅上坐了半晌不搭腔,面色显露着一种阴鸷的烦躁。
绍慵只怕是自己办事不力,忙又笑道:“不过济南两处盐场报损销毁的那些盐进出帐我已查明,正好登记放行的几个差官与卑职交情不浅,每回章大人借销毁之名从盐场运盐出去,造册的都是这几位弟兄。只要把这些帐拿出来,再有泰安州那几个商人的供词,账目、契书,就铁证如山了。”
难就难在无端端的,谁会认这些罪?向来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董墨眼如冷灰,忖度片刻,还是想着等柳朝如去过南京后再打算,“这么快他们就翻了番的出盐,这买卖还真是好做。等着吧,下回再出盐,数目肯定又比这回多许多。”
那绍慵点头应承,不见急。倒是董墨,嘴里虽然这样说,心里却有一支急箭拉在弦上,当下便想将孟玉定案法办。他很清楚,是梦迢的干系。
梦迢。她是叫这个名字吧?他在心里念着,觉得十分陌生,又想起在孟家厅上,隔着屏风的那副矫揉做作的嗓音,怎么都没法将它们与“银莲”的样子挂上勾。
或许她们压根就毫无关联。
所以他抑制着这种不明智的冲动,案上的手松了又攥,松了又攥。
可那一缓一紧的韵节里,怀疑与猜测也跟着乍隐乍现。或者梦迢不定的行踪于孟家的事上只是凑巧,夫人为妹子的婚事操劳病倒,不能亲自送人出阁,也讲得通。
他牵强地自我辩驳,理智与情感谁也不认输,争得累了,便倒头睡下去,继续在昏天暗地里俄延着,不对别人说一个字,也把自己瞒着,按兵不动。
俄延两日,反倒拖出一场病来。衙门两日不去,斜春男人请了个有名的大夫来瞧,开了副药。丫头们只敢垫着脚进出,狠命不发出一点动静,饶是如此,董墨在榻上一咳,还是吓得她们心神抖一抖。
斜春是管事的大丫头,自幼伺候他,倒没什么怕的,接了药一径端到他跟前来。他卷着书朝炕桌上点一点,“放着吧。”
“趁热吃吧。”
董墨剔了她一眼,她只好搁在一边,退到廊下去了。几面一瞧,在西边廊底下瞧见两个坐着说话的小丫头。她走过去,向其中一个压着声说:“你从前送张大姑娘回家,认得她家的门。你去跑一趟,告诉她爷病了,看她怎么说。”
两人好些日子不见,斜春只当是闹了不愉快,连一向稳重老成到大的董墨也使起脾气来,竟一连几日不打发人去请。这里不去请,那里自然不来了。
那丫头领命而去,半个时辰回来,说是大姑娘不在家,二姑娘现去寻去了。斜春点点头,只得等着。
彩衣这厢寻回府宅内,赶上梦迢也正要往小蝉花巷去,在屋里换衣裳。见她进来,歪着眼对着穿衣镜笑了笑,“这里刚忙完你梅姑娘出阁的事情,我正要过去呢。这几日章平可寻去了?”
“就是为这事来告诉,今日斜春来,说平哥哥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