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程提醒他,“你没空,你同窗开诗会,说跟其他书院有文斗,你忘啦?”
叶存山哪里还记得同窗,他只嫌弃同窗烦人。
要帮云程取材的,他就答应了,还跟云程说:“想起来了,听杜知春说,这次还有几个小学生来。”
小学生就童生,还没有考秀才的人。
年纪不一,他们这些秀才过去,都能碾压一批,是要被叫前辈,要被吹捧的。
这次结识以后,下回人家参加院试,需要廪生结保,也能找到人。
叶存山考试时这样找过,院试是杜知春一起联系的。
这银子实在好挣,他社交能力挺好,目前也是廪生,还是案首考进来的,到时去一趟不白去,他要收了那批小学生的心,以后考试找他结保。
“一个三两,十个三十两。”
这么算着,他还希望这些小学生多多给他推荐推荐,他也能靠着这个名头,趁机多挣一笔。
不然这书读出来多没意思,只出不进的。
云程还惦记着朋友呢,问叶存山那天能不能买关东煮过去,“小田也在尝试做卤菜,你们到时下酒能吃。”
这两口子安家,把家底都花空了。
柳小田答应元墨,说夜里不熬着干活,开门半天,准备半天,那半天里真是往死里干,配菜准备得特别多,忙起来不得闲。
云程都担心他俩吵架。
叶存山答应下来。
月考这天下了雨,清早叶存山出门前,就把书包上挂着的棉花娃娃摘下放家里。
云程看见后,想起来他还说绣两身小嫁衣,恰好找到了今天要干的事,就跟存银坐一块儿绣着。
存银下雨得闲,柳小田说雨天生意不会好,他自己守着铺子就行,闲着也是织毛衣,放存银休假。
存银是不能给自己缝里衣了,时间不够用,织毛衣时都要龇牙咧嘴,说他亏了。
“难怪我大哥当时表情那么怪,他都不提醒我。”
云程给他夸夸,“你孝顺啊,这又没错。”
存银撇嘴,“家里可不觉得我孝顺。”
他还奇怪得很,“柳文柏怎么没过来了啊?那个《嫡子归来》书斋也没消息。”
云程耐得住性子,能等。
稿子给出去,书斋那边肯定也会根据内容,筛选合适的书生试稿。
试稿又要签契据,不允许他们泄露出去。
要跟每个人提前定好意愿,看是买断还是分成,各出价几何。
这一步确定,才是写稿。
写出来以后,书斋要先审一遍,带上几个还不错的,拿来给云程看。
跟蔚县时就不一样了,蔚县写稿子的书生少,云程推荐元墨,元墨有《咸鱼》傍身,能直接试,写完是好的,就能直接定下人选。
这里人多,每一步都要筛。
存银说急死了,“《废材书生》跟《软饭硬吃》也不发。”
云程被提醒,想起来他只是想要收尾,实际并没有收尾,有点尴尬。
跟存银说了声,他就回屋拿纸笔出来。
《软饭硬吃》挪后,先把《废材书生》第四册收尾写完,完结一本算一本。
他在写稿子时,叶存山也拿起笔奋笔疾书起来。
平时的季考巡视,多是检查学风,不会有奖惩。
今年不同,程太师的小外孙已经找到,人家不去京都,跟夫君定居府城的消息,在短时间内已经传遍京都。
这次巡视学风,就恰好能过来看看。
也看看,程太师的小外孙,是为了个什么样的人,不回京都。
成绩么,当然也是要传回京都的。
叶存山没一会儿,就感觉有人盯着他看。
他心知是冲着他来的,闭闭眼,继续写答卷。
作者有话要说:
我实在是太飘了,我看时间还早,跑去煮了个馄饨qwq
对不起,但是馄饨真的太香了QAQ
今天就这两章了,各位读者老爷晚安!
明天见呀~么么哒!
第110章
季考出题与月考相当,《四书》、经义、论、策各一篇。
这次题目有一个很大的坑,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实际很难作好的单句题。
因为含义完整,题目又清楚明白,写作之初就从单句题开始练,作出来的文章很容易千篇一律,没有看点,难以创新。
因此,这一题叶存山不求高分,中规中矩就行。
于他而言,这类型的题目也太久没有练过,从蔚县到府学,他都是专精各类小题、截搭题。
也会锻炼阅读速度,抓核心的速度。
平时看文章、看新书时,他会随机抓文章,练连章题。
今天就有一道连章题,单题目字数已经过千。
这类题型需要很强的概括能力,对经文理解也要透彻,文章需一气呵成,技巧在于先扣本位,划清题界,动笔前,就要照顾好首尾。关键点是将题文高度概括,再立意谋篇。
叶存山入府学后,家里书多起来,他就有意识锻炼这个能力。
中间许多杂事影响,看书时顺便抓取题目,当时只是做概括总结,后面再练习文章时,会从自己抓过的题目里去挑。
虽作出来的整篇文章不多,但他也有了一个小心得,这题目摆眼前,难度其次,搞心态才是主要的。
--
叶存山哪里还记得同窗,他只嫌弃同窗烦人。
要帮云程取材的,他就答应了,还跟云程说:“想起来了,听杜知春说,这次还有几个小学生来。”
小学生就童生,还没有考秀才的人。
年纪不一,他们这些秀才过去,都能碾压一批,是要被叫前辈,要被吹捧的。
这次结识以后,下回人家参加院试,需要廪生结保,也能找到人。
叶存山考试时这样找过,院试是杜知春一起联系的。
这银子实在好挣,他社交能力挺好,目前也是廪生,还是案首考进来的,到时去一趟不白去,他要收了那批小学生的心,以后考试找他结保。
“一个三两,十个三十两。”
这么算着,他还希望这些小学生多多给他推荐推荐,他也能靠着这个名头,趁机多挣一笔。
不然这书读出来多没意思,只出不进的。
云程还惦记着朋友呢,问叶存山那天能不能买关东煮过去,“小田也在尝试做卤菜,你们到时下酒能吃。”
这两口子安家,把家底都花空了。
柳小田答应元墨,说夜里不熬着干活,开门半天,准备半天,那半天里真是往死里干,配菜准备得特别多,忙起来不得闲。
云程都担心他俩吵架。
叶存山答应下来。
月考这天下了雨,清早叶存山出门前,就把书包上挂着的棉花娃娃摘下放家里。
云程看见后,想起来他还说绣两身小嫁衣,恰好找到了今天要干的事,就跟存银坐一块儿绣着。
存银下雨得闲,柳小田说雨天生意不会好,他自己守着铺子就行,闲着也是织毛衣,放存银休假。
存银是不能给自己缝里衣了,时间不够用,织毛衣时都要龇牙咧嘴,说他亏了。
“难怪我大哥当时表情那么怪,他都不提醒我。”
云程给他夸夸,“你孝顺啊,这又没错。”
存银撇嘴,“家里可不觉得我孝顺。”
他还奇怪得很,“柳文柏怎么没过来了啊?那个《嫡子归来》书斋也没消息。”
云程耐得住性子,能等。
稿子给出去,书斋那边肯定也会根据内容,筛选合适的书生试稿。
试稿又要签契据,不允许他们泄露出去。
要跟每个人提前定好意愿,看是买断还是分成,各出价几何。
这一步确定,才是写稿。
写出来以后,书斋要先审一遍,带上几个还不错的,拿来给云程看。
跟蔚县时就不一样了,蔚县写稿子的书生少,云程推荐元墨,元墨有《咸鱼》傍身,能直接试,写完是好的,就能直接定下人选。
这里人多,每一步都要筛。
存银说急死了,“《废材书生》跟《软饭硬吃》也不发。”
云程被提醒,想起来他只是想要收尾,实际并没有收尾,有点尴尬。
跟存银说了声,他就回屋拿纸笔出来。
《软饭硬吃》挪后,先把《废材书生》第四册收尾写完,完结一本算一本。
他在写稿子时,叶存山也拿起笔奋笔疾书起来。
平时的季考巡视,多是检查学风,不会有奖惩。
今年不同,程太师的小外孙已经找到,人家不去京都,跟夫君定居府城的消息,在短时间内已经传遍京都。
这次巡视学风,就恰好能过来看看。
也看看,程太师的小外孙,是为了个什么样的人,不回京都。
成绩么,当然也是要传回京都的。
叶存山没一会儿,就感觉有人盯着他看。
他心知是冲着他来的,闭闭眼,继续写答卷。
作者有话要说:
我实在是太飘了,我看时间还早,跑去煮了个馄饨qwq
对不起,但是馄饨真的太香了QAQ
今天就这两章了,各位读者老爷晚安!
明天见呀~么么哒!
第110章
季考出题与月考相当,《四书》、经义、论、策各一篇。
这次题目有一个很大的坑,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实际很难作好的单句题。
因为含义完整,题目又清楚明白,写作之初就从单句题开始练,作出来的文章很容易千篇一律,没有看点,难以创新。
因此,这一题叶存山不求高分,中规中矩就行。
于他而言,这类型的题目也太久没有练过,从蔚县到府学,他都是专精各类小题、截搭题。
也会锻炼阅读速度,抓核心的速度。
平时看文章、看新书时,他会随机抓文章,练连章题。
今天就有一道连章题,单题目字数已经过千。
这类题型需要很强的概括能力,对经文理解也要透彻,文章需一气呵成,技巧在于先扣本位,划清题界,动笔前,就要照顾好首尾。关键点是将题文高度概括,再立意谋篇。
叶存山入府学后,家里书多起来,他就有意识锻炼这个能力。
中间许多杂事影响,看书时顺便抓取题目,当时只是做概括总结,后面再练习文章时,会从自己抓过的题目里去挑。
虽作出来的整篇文章不多,但他也有了一个小心得,这题目摆眼前,难度其次,搞心态才是主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