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先生……时间很长呢。
    弓九翻身,轻手轻脚把她塞在身下, 看到她脸上迅速布满了红晕。
    她眼中原本闪着的狡黠光芒散去了,涌上来的是——
    惊慌和……期待?
    不行,昨晚看过了,青儿还……太小,受不住他的。
    弓九偏头,呼出一口气,松手倒在床上,以手覆眼。
    原以为成婚便能解了相思之苦,哪知成婚之后,他还要经受的考验不比从前少。
    小姑娘柔软的头发拂在他肩头。
    弓九伸手,把他年轻的新妻重新搂在怀里。
    “青儿,”他的声音不似以往清冽,而是带着微哑和低沉,无奈求她,“别招我。”
    “嗯……”宁安青搂住他的脖子,“我……都听先生的。”
    弓九呼吸一窒。
    和她在一起一刻,比在地牢里十天都更考验他的心性。
    他没有看宁安青的表情——不用看就知道她是故意的。他略显粗暴,实则轻柔地拿起她的手腕,语气变得危险——
    “手真的不酸了?”
    ……
    宁安华睡到日上三竿。
    黛玉和松儿早就起了,正在松儿房里读书。
    宁安华丝毫没有做家长的要给孩子做出表率的自觉,慢悠悠起身梳洗。要穿衣服时,才听檀衣回:“方才二姑老爷派人来问郡主方便不方便,想带青姑娘回来敬茶。”
    如今宁安华的人对各人的称呼不从林如海论了,都从宁安华论,仍和宁安华婚前一样,称宁安青为“二姑娘”。宁安青和弓九一成婚,弓九便成了清熙郡主府的“二姑老爷”。
    宁安华对这个称呼适应了一下:“……他想来就让他来。”
    春涧凑趣:“这是二姑老爷对郡主的孝心呢。”
    宁安华失笑:“说得他像我的儿子一样!我可没他这么大儿子。”
    她吩咐:“虽然是一家人了,今日是正日子,马虎不得。他们要来,让玉儿松儿也换身衣裳,别失了礼。”
    宁安华稍用了些早饭。巳正之前,宁宅收拾齐备,弓九和宁安青到了。
    既是要受敬茶的尊长,宁安华便不出去,只让黛玉和松儿去迎。
    副典卫还来回,说宁潇醒了,想来侍奉。宁安华:“他来,是想让二姑老爷以为昨晚我要喝醉,还是只知道他喝醉了?”哪种都不太对劲,“让他歇着罢。”
    副典卫回到前院,转述了宁安华的话。
    看见宁潇的面色,他有心宽慰几句:“喝不过郡主能算什么?咱比不过郡主的地方多了去了。”
    宁潇想要否认,他不是因没喝过郡主而发闷。
    但这确实是个很好的理由,可以掩住……他那些不该有的想法。
    他忍着头疼笑笑:“是我没想到,郡主酒量这么好。原是想陪郡主尽兴,谁知丢人了。”
    ……
    新上任的小姨父弓九被宁安华派去教松儿习武。
    宁安华本来准备在宁安青三朝回门时问的问题,既然人已回来了,便趁今日问。
    林黛玉已知机去厨上看中午的饭菜。
    屋里没了人,宁安华便问:“昨晚难道做成了?”
    是青儿自己愿意的就罢了。若不是,是她高估了弓九的自制力,还是高估了青儿对他的掌控力?
    青儿走路略有些不自在,但似乎不是很严重。
    宁安青满面红晕:“没有……”
    宁安华:“那你的腿?”
    宁安青:“……那个,用了一下腿……”
    宁安华懂了。
    再想到方才敬茶时两人的神态,宁安华还是多叮嘱了一句:“你还小,太早做成,对你的身体着实不好。他忍得住,你也别太肆无忌惮了,差不多就得了。”
    宁安青略带心虚:“嗯……嗯!”
    *
    一月之期很快到了。
    距离她离开辽东府已经过去了八个月,宁安华准备直接回去,路上不再折回京中停歇。
    今岁秋闱,明岁春闱,不管江明越中与不中,婚事都要办。而黛玉婚后,必然是随他居住。若他今科能中,这可能会是黛玉能在她和林如海身边过的最后一个新年了。
    返程比来时要快。
    赶在东北的夏末,离中秋还有二十天,时隔快一年,宁安华重新见到了林如海和蓁蓁。
    小孩子一年变一个样。似乎眨眼长大了许多的蓁蓁在看到她时,却还是瞬间瘪起嘴,眼泪成串落下。
    妹妹哭了,本来还在强忍泪意的松儿也哭了出来。
    林黛玉想到去时还和小姨、妙玉、卢夫人、霄霄一处,大家说说笑笑,何等热闹,如今小姨妙玉都出阁了,卢夫人霄霄也不知回不回来,家中人口渐少,也不觉心酸难忍。
    孩子们哭成一团,宁安华原本还有些感慨,也只能忙和林如海先哄孩子。
    等把孩子们都哄好了,夜色已深。他们也不必款叙什么离愁别意。
    成婚十一年,他们还对彼此的身体充满热情。
    ……
    今年的中秋宴比去年少了好几个人。但宁安华惯例会让檀衣、宁潇等女官和属官一起入席,是以也并不显得寥落。
    圆月高悬,林如海抿一口酒,忽道:“会试最后一场了。”
    众人都知他说得是谁,都或看、或瞄向林黛玉。
    宁安华笑问:“那你是盼着人中呢,还是不中?”
    第135章 暗涌
    不管林如海内心如何, 江明越得中顺天府第十的消息,还是和江家的年礼一起北上,到了东北总督府里。
    年才十九的乡试第十, 虽比宁安硕当年逊色了些,但也绝对是能称得上一句“年少英才”的好成绩了。
    宁安华亲自接待了江公府的大管家。
    江家特派大管家夫妻过来, 也是为了郑重向林家求问具体婚期, 江家好做安排。
    具体的日子林如海还没决定好。左右江公府的管家会在辽东府留几日,寒暄完毕, 宁安华便请他们先下去歇息。
    她看了看左右, 决定这个话题还是她自己去找林如海说。
    所谓“吉日”, 年年都有几十个,极好的日子也能挑出三四个。所以,让林如海做不出决定的不是具体的日期, 而是在什么时间段送林黛玉回京备嫁。
    “一应准备都提早做好了,现在说要走,三日内就能上路。”近几年, 宁安华难得能看到在她面前林如海有这般严肃的神情了,不由更加放缓语速, “但我还想留玉儿在家里过完年。那若年后不趁还没化冻赶紧回去, 便只能等到四五月再上路,婚期只能定在秋天了。”
    她详说了几点两个选择的利弊:“年后便走, 抵京约是三月。明越没中就罢了,若他得中,三月会试放榜,四月殿试, 还有各处官员升调,至少要等到五月才能办婚事。且夏日天热, 成婚礼节繁琐,难免多受些罪。但若化冻再走,路上便是最热的时候,更遭罪。”
    其实她知道,不必她说这些,林如海也都明白。
    她只是想陪他说几句话。
    握着宁安华的手,林如海沉思良久:“就年后送玉儿回去罢。”
    虽然这样,婚期会早几个月,但……还是别让妹妹和玉儿在夏日赶路了。
    他轻轻搂住宁安华的肩头:“再拖下去,对玉儿也不好。”
    宁安华安慰他:“有你,有我,玉儿辈分又高,不会受什么委屈。”
    林如海却叹:“诸位皇子已婚,储君悬而未定,陛下年已不惑。玉儿这一成婚,若江明越得中留京,难免被卷进夺嫡争位里。”
    宁安华笑:“这么多年都过去了,表哥说的话还是一样。我记得,当日咱们只盼着玉儿能不入宫便好。求得恩旨,又挑拣了几年女婿。现下女婿也算得上样样都好了:话虽不多,心里明白,经表哥亲自教导了几年,年少中举,还对玉儿一心一意,表哥又嫌他家世太好了。可这世上,哪里有能让万事都无缺憾,毫无烦恼的人呢……”
    “妹妹也不能吗?”林如海忽然开口。
    他看向宁安华鸦羽一样的睫毛。
    这双墨色的,看上去与常人无异,深如幽潭,又清澈至极的眼睛里,曾有冰雪的风暴呼啸。
    “不能。”宁安华把原本想说的话忘了,摸上他的鬓角,“表哥……我不是神仙。”
    或许,哪怕是神仙也有做不到的事,也会有遗憾。
    林如海吻下去,声音含糊不清:“……若妹妹是就好了。”
    他注定会比她早死。
    他不想让她伤心。
    若她能活数百年、上千年,甚至更久,那么,她和他的这段短短数十年的姻缘,便算不得什么了。
    他不希望她一直想起他。
    但也不想她彻底忘了他。
    ……
    建平十九年。
    元宵节后。
    林如海身居要职,不能因儿女亲事擅离职守,林黛玉仍只由宁安华送回京中待嫁。
    这回是送长姐出阁,松儿和蓁蓁都一起跟着回去。
    三月中旬,会试放榜的前一日,宁安华抵京。

章节目录

[红楼]咸鱼林夫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巫朝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巫朝尘并收藏[红楼]咸鱼林夫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