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道:“为什么去年来的人就可以修大屋,我们不用建么?”
王洋朗声道:“因为去岁百废待新,人流极多,你们这数百人,我在已有的屋中划出一半外街区,不需要再新建街区。”
话音一落,立刻有人问道:“王里正,那咱们要去哪个坊?”
王洋大声道:“我已知,各们都是自黄河而来,曾被征去回河,家家都是修河堤的一把好手,准备让诸位在密州兴修水利,在新镇修建盐田海堤,到时,工钱绝不会亏待大家。”
“修河堤有什么好!”立刻就有人反对了。
“对啊,修河堤辛苦又危险!稍有不对,还会被问罪。”
“三易回河都折腾修了几十年了,我们不修!”
“对,就是不想修了我们才逃荒的。”
下边的人纷纷鼓噪起来。
“水利万物,这今天的河道,就是咱们子孙的将来,”王洋并没有用大道理来打动人的意思,他提了一句,便直接了当地道,“凡是我新镇河工,每日工钱四十文,面食管饱,还有一两肥肉可吃。”
此话一出,先前还纷纷反对的众人立刻就换了阵营。
“既然王里正您那么看得起我们,这河堤,我修了!”
“对,河堤利民,为了咱们子孙,就该辛苦些!”
“修河堤有什么不好,我最喜欢修堤坝了!”
“就是,王里正,我是妇人,但挑土也不比男儿差,能算我一个么?”
王洋面带微笑,一一答复,然后让他们准备一下,过几天就推举出一个街长,还有五个队长,准备弄五个河工小队。
已经熟悉新镇规则的贫民们立刻踊跃起来,交头接耳,有些有心气的,已经准备大干一场了。
王洋折腾了快一个时辰,命助手登记后,这才踏着有些疲惫的步伐离开。
张叔夜也缓缓接近了他,疑惑道:“王里正,你为什么要修河堤呢,老夫看了这新镇离海岸还有些距离,也不适合修堤筑坝。”
王洋随意道:“这是为了将来治理黄河准备的。”
张叔夜惊呆:“治、治河??”
王洋点头:“不错,有何不对么?”
张叔夜忍不住笑了出来:“王里正啊,你可知朝廷为了治河花费多少,又有多少名臣损在这治河一事之上,当年朝廷停止回河,又河北路民夫们是何等欢天喜地。”
当初真宗年间,黄河下游决堤,分为两条,一条流向北边燕京,一条走了南边,朝廷为争议如何将黄河导入正途,耗费无数,却依然糜烂,文彦博、王安石、司马光,都在这里边栽了,你一个二十来岁的小辈,居然想着治好黄河?
不知道黄河水清,那是圣人才能做到的事情么?
“前人不行,后人就不行么?”王洋很平静地道,“黄河之路,无非两条,一条是加高堤坝,束水冲沙,一条是止住西北采伐林木,以林治沙,我辈若想有所作用,自然应该一开始就做。”
张叔夜疑惑道:“护林育土,我尚且知晓,这束水冲沙,又是何意?”
王洋回想了老师的以前提过的教导,淡定道:“水急可带走污秽,黄河至下游后,水道平缓,自然淤积,若是水道湍急,自然会将泥沙带入大海。”
“只是如此简单?”张叔夜神情大震,忍不住追问。
束水冲沙!简单几个字,却仿佛给张叔夜打开了一扇大门。
这些年来,他任开封府尹时,开封段的黄河治理也归他管辖,见过太多的失败,这些年来,朝廷一直都是力主改回故道,屡屡失败,而这个办法,却是从未见过的……
“当然不是。位置,配合的水坝,还有财源,都是成功的关键,”王洋这次就没急着表现了,这个饼可比西北赚钱大多了,得继续画,他看车架来了,便道,“但这些事,太遥远了,还是等我把密州的河堤修好吧,张监司,在下尚且有事,先走一步。”
张叔夜却不想等了,他伸手追了上去:“且慢,王里正,你何时有闲暇啊——”
第112章 梦想重来
有需求就有地位, 在经过一番拉扯后,张叔夜的态度终于显得谦卑了起来。
他一改先前走马观花的态度,带着最近沉迷小报财经版的儿子, 开始认真地观察起这密州的行事风格。
要了解,当然就要加入, 张叔夜发现这里房屋租赁价格便宜, 正好住了两天的高档客房,囊中已经空了大半,便找了牙人, 准备租上小院, 暂居几日。
“这位客官啊,”在新镇的当牙人的铺子倒是有几家,接待他们的牙婆听到他们想要小院, 神情便都复杂起来, “这新镇的宅子,大多是民夫们为了省力省料自己修的, 大多连成一排, 这还真没有几个单独的院子,那独院都是商坊管事们修筑落成,有倒是有,但这价钱嘛……”
张叔夜明白, 他的要求也不高, 便道:“那便来一间普通的屋子。”
牙婆最喜欢这种好说话的客人, 便带他们去看了手头上的几处宅子, 最后, 张家父子选了一处临近港口, 方便去寻王里正, 还能常常吃些海货的摊子。
这仔细一观,果然发现了更多不同之处,在张叔夜接受到知识里,不扰民就最大的德政,如在县之下,乡村之中,官府是不会管其中的纠纷行事的,通常都是由宗族自行解决。
如修桥铺路这些事情,多是由乡县之中的士绅来捐献,若是由县中来做,通常就要发起力役,扰民伤民。
这里却是不同,这里的“街管”能拿到一部分的补偿,被王里正调来指使。
他还从这些街管手里拿到了一本薄薄的册子,里边写的内容十分简单,如注意防火,需爱干净,邻里亲睦等等,教导他们热爱家乡。
如果是以前,张叔夜会觉得这些事情是扰民之举动,但如今在王洋手下,整个新镇以一种他想都不敢想的速度飞快发展,让他瞠目结舌之余,又思索如果是自己治理,能不能做到……
结果自己是不可,这其中就有一个最大的难题,这种建设,需要极为恐怖的钱财,他完全不可能做到。
带得这样的惆怅,张叔夜拖着一个可以折叠的小马扎,坐在王大人的衙门口,一边看着小报,一边等着他出来。
这马扎可真是不错,是毛线编成的坐垫,随便一叠,拿着就走,想坐就坐,对他这样上了点年纪的人来说,就很合适,等回了西安草场时,一定要带起一个回去。
衙门毕竟是人家的办公之地,他为了私事,还是不要进去的好。
而等了一会,他看着一名身着罩衣的军士,带着放文书的竹筒,从远处走来,进入了王洋的宅府。
嗯,刚刚那人的打扮,好像是军械司,军械司的人到这里来做何,难道这里也有密州司库也要找人来打制军械?
好奇之下,张叔夜,便腆着脸,在王洋陪着军械司的人出来时,问能不能看看密州的军械如何。
王洋本想拒绝,但心说这事在西北军方许多人都知晓了,也不差这么一个,便带着张叔夜一起,去了铁坊。
铁坊全称是赵氏山水钢铁联合作坊,非常大,有着三层楼高的大炉,浓烟日夜不停歇,顺着季风飘向了北边。
这里的工人大多裸露着胳膊,用着钳、锤,锻压着浇筑而出的铁件,手上还大多套着手套,有一个人的手套不小心落到了烧火的铁件上,却不见起火,而是更加白了几分——张叔夜大惊道:“火浣布!”
王洋看他一眼,不明道:“什么?”
张叔夜把王洋拉到一边,忍不住低声跺脚道:“火浣布啊,是大食进贡我朝的神物,投之火中则白,哲宗年间,得了火浣布七寸,视为珍宝,到现在这七寸的火浣布都是官家之物,你们这是搞什么!”
王洋额有几声,才低声道:“这,这倒未听过,这是……这是有一次海船遇难得来,不知此物如此宝贵。”
屁呢,这是师父提供的方子,把蛇纹石碾压成鱼松一样的东西,然后像纺线一样做成线,再织成布,做成手套,因为他小人家说这东西有毒,所只织了一批,就没有再用了,更没有拿出来卖,谁知道会是这么贵重的东西。
张叔夜痛心疾首道:“这布还有么,我想买几尺,做一件披风……”
“也许有吧,等会我在仓库里给你找找。”王洋随意敷衍道,“我这正忙呢。”
于是又带着人,前去了盔甲间清点货物。
在这里,大批铁铠随意地堆放在墙角,涂了层气味很重的油防锈,而另外一边,巨大的吊锤一上一下,飞快地捶打着各种才浇筑出来的铁件,淬火后放到退火炉中退火。
那吊锤不是用的水力,而是用的链条,由人踩动齿轮,将其抛到空中,再重重落下,让整个房间是噪音巨大。
整个流水线有数十人,各司其位,一件铁甲从浇筑到送出,只花了片刻时间。
张叔夜哪见过这种场面,感觉那铁锤就是打在自己脑子里,把脑子弄得嗡嗡的。
而那位军械司的人也很平静地清点了数量,便和王洋离开这吵闹的房间,在外间讨论起什么时候运送。
“这里怎么能打铁甲……”许久,张叔夜头重脚轻地走出来,神不守舍地问那年轻人。
“嗯,还不是朝廷的军械司,总是那么慢,次品多,要价还贵,种彦崇就直接找上了京东东路的转运使,由他们延安府路出铁胚、碳石,交由密州打造,”王洋轻描淡写道,“如今这订单供不应求,已经排到明年了,刚刚那位就是延安府路的军械监司,每隔一月,就要来清点数目,就怕被别的军州截了去。”
张叔夜深吸了一口气,看铁坊的目光就充满了羡慕,他当年在兰州当参录军士时,要是能有这样一只铁甲君,他敢去和西夏的铁鹞子别苗头……
西北价格昂贵的铁甲,需要一名铁匠至少一个月的辛苦捶打才能用的铁甲,在这里只用了几天的时间,便筑了上百具。
如果能,要是能带着这样的一只大军,幽云应该也能收复吧——前些年他出使辽国,那边的军械兵马废弛至极,草场不是养羊就是种上了庄稼,听说平定边患都是用辽东和女直人,夺去幽云十六州。
就那么一小会的时间,张叔夜几乎已经把以前做梦才敢想的事情又想了一遍。
这到底是什么地方,怎么能如此神异。
如果说,前天他还觉得王洋只是给了一个治水的思路,不一定能成,那么,如今,他觉得这可能性相当不低了。
有这么赚钱的行当,有这么多的军州人脉支持,别的不说,这密州如此发展下去,绝对不是任何州县可以比拟的,能治理出一方盛世,本来臣子们可遇不可求之事,更不必说这密州可能还关系到军、民、财三方大计。
这种州府的职位能落到他头上,分明是他福气,他先前居然还挑三拣四地嫌弃!
真是迂腐、愚蠢、罪过啊!
想通这一点后,张叔夜更再也没有了先前那为官多年的架子,态度谦卑地仿佛不是在对待一个白身后辈,而是一位四品的同僚。
“这有奇物,必有其人,”张叔夜含笑道,“真是想一见令师,请他指点一番啊。”
王洋微笑道:“这是一定。”
你早就见过了。
他转身上了车驾,而张叔夜没追,他厚着脸皮,背着马扎,挤上了马车。
“王公子,在下想求见宗知州,不知可否引见……”既然准备上船,张叔夜便没有了那么多顾忌,在他看来,如今一点风险也不敢担,那么还是早点回西安草场牧羊割草算了,少想什么名留青史,大有作为的美梦。
王洋疑惑道:“这倒不难,可是张监司,你就看了这么一个铁坊,不觉得是奇技淫巧,与民争利么?”
张叔夜感慨地摇头:“老夫也曾跟随朝廷变法,变法所行,无非是开源与节流,可这些年,开源,那都开得是什么源,青苗法、差役法,为何皆为害法,不过是由贫生奸计,由富生是非罢了,你这新镇不同,那开源,是真开源,这上上下下,商也好,民也罢,军也亦然,皆可从中得利,无非多少而已。”
王洋一时惊讶,他是得了老师著作,才明白生产力的事情,可这张叔夜,居然也能从中看出一点苗头,这也是很了得了。
张叔夜继续道:“神宗故去后,旧党几乎全废新法,我等变法一脉,皆在苦思为何失败,到哲宗亲政时,章相又将新法改良,重新施行,有几分成效,却还是无改本朝三冗两积,后来蔡京为政,这新法,便几乎全成了盘剥民生的恶政……”
说到这,他长长一叹:“自此,我辈变法一派,皆尽茫然,不知何处来,何处去,更不知这大宋的法,到底还能不能变!朝廷之中,诸臣皆没有心气,只由得官家行事,皆因不知如何改,如何作,更养不名望,无名望,非名臣,便止不了官家的性子……”
王洋忍不住道:“一定得是名臣,才能劝谏么?”
张叔夜无奈道:“人微而言轻,若是欧阳修、范文正、王荆公那等人物,陛下不听劝谏,便能带领群臣劝谏,若还不依,必被天下议论,而如今嘛……”
王洋终于有些明白他为什么这么执着于当个名臣,便点点头:“原来如此!”
张叔夜感慨道:“但如今,我看这新镇,却大有不同。”
王洋矜持地笑了笑,这他当然知道。
“这不同之处,非是繁华富庶,”张叔夜沉声道,“繁华之地,天下难以比得过东京城,而这新镇,却是有另外一种开源之路,若是此路去畅行天下,则法可变,路可改,若潜心而为,在我闭眼之前,说不得,便能见到这大宋一改积贫积弱,重回汉唐之盛世!”
王洋忍不住泼冷水道:“这,张监司啊,如今的官家,似乎并无变法强国之志啊……”
你们这些变法党,是想披我恩师的皮?
王洋朗声道:“因为去岁百废待新,人流极多,你们这数百人,我在已有的屋中划出一半外街区,不需要再新建街区。”
话音一落,立刻有人问道:“王里正,那咱们要去哪个坊?”
王洋大声道:“我已知,各们都是自黄河而来,曾被征去回河,家家都是修河堤的一把好手,准备让诸位在密州兴修水利,在新镇修建盐田海堤,到时,工钱绝不会亏待大家。”
“修河堤有什么好!”立刻就有人反对了。
“对啊,修河堤辛苦又危险!稍有不对,还会被问罪。”
“三易回河都折腾修了几十年了,我们不修!”
“对,就是不想修了我们才逃荒的。”
下边的人纷纷鼓噪起来。
“水利万物,这今天的河道,就是咱们子孙的将来,”王洋并没有用大道理来打动人的意思,他提了一句,便直接了当地道,“凡是我新镇河工,每日工钱四十文,面食管饱,还有一两肥肉可吃。”
此话一出,先前还纷纷反对的众人立刻就换了阵营。
“既然王里正您那么看得起我们,这河堤,我修了!”
“对,河堤利民,为了咱们子孙,就该辛苦些!”
“修河堤有什么不好,我最喜欢修堤坝了!”
“就是,王里正,我是妇人,但挑土也不比男儿差,能算我一个么?”
王洋面带微笑,一一答复,然后让他们准备一下,过几天就推举出一个街长,还有五个队长,准备弄五个河工小队。
已经熟悉新镇规则的贫民们立刻踊跃起来,交头接耳,有些有心气的,已经准备大干一场了。
王洋折腾了快一个时辰,命助手登记后,这才踏着有些疲惫的步伐离开。
张叔夜也缓缓接近了他,疑惑道:“王里正,你为什么要修河堤呢,老夫看了这新镇离海岸还有些距离,也不适合修堤筑坝。”
王洋随意道:“这是为了将来治理黄河准备的。”
张叔夜惊呆:“治、治河??”
王洋点头:“不错,有何不对么?”
张叔夜忍不住笑了出来:“王里正啊,你可知朝廷为了治河花费多少,又有多少名臣损在这治河一事之上,当年朝廷停止回河,又河北路民夫们是何等欢天喜地。”
当初真宗年间,黄河下游决堤,分为两条,一条流向北边燕京,一条走了南边,朝廷为争议如何将黄河导入正途,耗费无数,却依然糜烂,文彦博、王安石、司马光,都在这里边栽了,你一个二十来岁的小辈,居然想着治好黄河?
不知道黄河水清,那是圣人才能做到的事情么?
“前人不行,后人就不行么?”王洋很平静地道,“黄河之路,无非两条,一条是加高堤坝,束水冲沙,一条是止住西北采伐林木,以林治沙,我辈若想有所作用,自然应该一开始就做。”
张叔夜疑惑道:“护林育土,我尚且知晓,这束水冲沙,又是何意?”
王洋回想了老师的以前提过的教导,淡定道:“水急可带走污秽,黄河至下游后,水道平缓,自然淤积,若是水道湍急,自然会将泥沙带入大海。”
“只是如此简单?”张叔夜神情大震,忍不住追问。
束水冲沙!简单几个字,却仿佛给张叔夜打开了一扇大门。
这些年来,他任开封府尹时,开封段的黄河治理也归他管辖,见过太多的失败,这些年来,朝廷一直都是力主改回故道,屡屡失败,而这个办法,却是从未见过的……
“当然不是。位置,配合的水坝,还有财源,都是成功的关键,”王洋这次就没急着表现了,这个饼可比西北赚钱大多了,得继续画,他看车架来了,便道,“但这些事,太遥远了,还是等我把密州的河堤修好吧,张监司,在下尚且有事,先走一步。”
张叔夜却不想等了,他伸手追了上去:“且慢,王里正,你何时有闲暇啊——”
第112章 梦想重来
有需求就有地位, 在经过一番拉扯后,张叔夜的态度终于显得谦卑了起来。
他一改先前走马观花的态度,带着最近沉迷小报财经版的儿子, 开始认真地观察起这密州的行事风格。
要了解,当然就要加入, 张叔夜发现这里房屋租赁价格便宜, 正好住了两天的高档客房,囊中已经空了大半,便找了牙人, 准备租上小院, 暂居几日。
“这位客官啊,”在新镇的当牙人的铺子倒是有几家,接待他们的牙婆听到他们想要小院, 神情便都复杂起来, “这新镇的宅子,大多是民夫们为了省力省料自己修的, 大多连成一排, 这还真没有几个单独的院子,那独院都是商坊管事们修筑落成,有倒是有,但这价钱嘛……”
张叔夜明白, 他的要求也不高, 便道:“那便来一间普通的屋子。”
牙婆最喜欢这种好说话的客人, 便带他们去看了手头上的几处宅子, 最后, 张家父子选了一处临近港口, 方便去寻王里正, 还能常常吃些海货的摊子。
这仔细一观,果然发现了更多不同之处,在张叔夜接受到知识里,不扰民就最大的德政,如在县之下,乡村之中,官府是不会管其中的纠纷行事的,通常都是由宗族自行解决。
如修桥铺路这些事情,多是由乡县之中的士绅来捐献,若是由县中来做,通常就要发起力役,扰民伤民。
这里却是不同,这里的“街管”能拿到一部分的补偿,被王里正调来指使。
他还从这些街管手里拿到了一本薄薄的册子,里边写的内容十分简单,如注意防火,需爱干净,邻里亲睦等等,教导他们热爱家乡。
如果是以前,张叔夜会觉得这些事情是扰民之举动,但如今在王洋手下,整个新镇以一种他想都不敢想的速度飞快发展,让他瞠目结舌之余,又思索如果是自己治理,能不能做到……
结果自己是不可,这其中就有一个最大的难题,这种建设,需要极为恐怖的钱财,他完全不可能做到。
带得这样的惆怅,张叔夜拖着一个可以折叠的小马扎,坐在王大人的衙门口,一边看着小报,一边等着他出来。
这马扎可真是不错,是毛线编成的坐垫,随便一叠,拿着就走,想坐就坐,对他这样上了点年纪的人来说,就很合适,等回了西安草场时,一定要带起一个回去。
衙门毕竟是人家的办公之地,他为了私事,还是不要进去的好。
而等了一会,他看着一名身着罩衣的军士,带着放文书的竹筒,从远处走来,进入了王洋的宅府。
嗯,刚刚那人的打扮,好像是军械司,军械司的人到这里来做何,难道这里也有密州司库也要找人来打制军械?
好奇之下,张叔夜,便腆着脸,在王洋陪着军械司的人出来时,问能不能看看密州的军械如何。
王洋本想拒绝,但心说这事在西北军方许多人都知晓了,也不差这么一个,便带着张叔夜一起,去了铁坊。
铁坊全称是赵氏山水钢铁联合作坊,非常大,有着三层楼高的大炉,浓烟日夜不停歇,顺着季风飘向了北边。
这里的工人大多裸露着胳膊,用着钳、锤,锻压着浇筑而出的铁件,手上还大多套着手套,有一个人的手套不小心落到了烧火的铁件上,却不见起火,而是更加白了几分——张叔夜大惊道:“火浣布!”
王洋看他一眼,不明道:“什么?”
张叔夜把王洋拉到一边,忍不住低声跺脚道:“火浣布啊,是大食进贡我朝的神物,投之火中则白,哲宗年间,得了火浣布七寸,视为珍宝,到现在这七寸的火浣布都是官家之物,你们这是搞什么!”
王洋额有几声,才低声道:“这,这倒未听过,这是……这是有一次海船遇难得来,不知此物如此宝贵。”
屁呢,这是师父提供的方子,把蛇纹石碾压成鱼松一样的东西,然后像纺线一样做成线,再织成布,做成手套,因为他小人家说这东西有毒,所只织了一批,就没有再用了,更没有拿出来卖,谁知道会是这么贵重的东西。
张叔夜痛心疾首道:“这布还有么,我想买几尺,做一件披风……”
“也许有吧,等会我在仓库里给你找找。”王洋随意敷衍道,“我这正忙呢。”
于是又带着人,前去了盔甲间清点货物。
在这里,大批铁铠随意地堆放在墙角,涂了层气味很重的油防锈,而另外一边,巨大的吊锤一上一下,飞快地捶打着各种才浇筑出来的铁件,淬火后放到退火炉中退火。
那吊锤不是用的水力,而是用的链条,由人踩动齿轮,将其抛到空中,再重重落下,让整个房间是噪音巨大。
整个流水线有数十人,各司其位,一件铁甲从浇筑到送出,只花了片刻时间。
张叔夜哪见过这种场面,感觉那铁锤就是打在自己脑子里,把脑子弄得嗡嗡的。
而那位军械司的人也很平静地清点了数量,便和王洋离开这吵闹的房间,在外间讨论起什么时候运送。
“这里怎么能打铁甲……”许久,张叔夜头重脚轻地走出来,神不守舍地问那年轻人。
“嗯,还不是朝廷的军械司,总是那么慢,次品多,要价还贵,种彦崇就直接找上了京东东路的转运使,由他们延安府路出铁胚、碳石,交由密州打造,”王洋轻描淡写道,“如今这订单供不应求,已经排到明年了,刚刚那位就是延安府路的军械监司,每隔一月,就要来清点数目,就怕被别的军州截了去。”
张叔夜深吸了一口气,看铁坊的目光就充满了羡慕,他当年在兰州当参录军士时,要是能有这样一只铁甲君,他敢去和西夏的铁鹞子别苗头……
西北价格昂贵的铁甲,需要一名铁匠至少一个月的辛苦捶打才能用的铁甲,在这里只用了几天的时间,便筑了上百具。
如果能,要是能带着这样的一只大军,幽云应该也能收复吧——前些年他出使辽国,那边的军械兵马废弛至极,草场不是养羊就是种上了庄稼,听说平定边患都是用辽东和女直人,夺去幽云十六州。
就那么一小会的时间,张叔夜几乎已经把以前做梦才敢想的事情又想了一遍。
这到底是什么地方,怎么能如此神异。
如果说,前天他还觉得王洋只是给了一个治水的思路,不一定能成,那么,如今,他觉得这可能性相当不低了。
有这么赚钱的行当,有这么多的军州人脉支持,别的不说,这密州如此发展下去,绝对不是任何州县可以比拟的,能治理出一方盛世,本来臣子们可遇不可求之事,更不必说这密州可能还关系到军、民、财三方大计。
这种州府的职位能落到他头上,分明是他福气,他先前居然还挑三拣四地嫌弃!
真是迂腐、愚蠢、罪过啊!
想通这一点后,张叔夜更再也没有了先前那为官多年的架子,态度谦卑地仿佛不是在对待一个白身后辈,而是一位四品的同僚。
“这有奇物,必有其人,”张叔夜含笑道,“真是想一见令师,请他指点一番啊。”
王洋微笑道:“这是一定。”
你早就见过了。
他转身上了车驾,而张叔夜没追,他厚着脸皮,背着马扎,挤上了马车。
“王公子,在下想求见宗知州,不知可否引见……”既然准备上船,张叔夜便没有了那么多顾忌,在他看来,如今一点风险也不敢担,那么还是早点回西安草场牧羊割草算了,少想什么名留青史,大有作为的美梦。
王洋疑惑道:“这倒不难,可是张监司,你就看了这么一个铁坊,不觉得是奇技淫巧,与民争利么?”
张叔夜感慨地摇头:“老夫也曾跟随朝廷变法,变法所行,无非是开源与节流,可这些年,开源,那都开得是什么源,青苗法、差役法,为何皆为害法,不过是由贫生奸计,由富生是非罢了,你这新镇不同,那开源,是真开源,这上上下下,商也好,民也罢,军也亦然,皆可从中得利,无非多少而已。”
王洋一时惊讶,他是得了老师著作,才明白生产力的事情,可这张叔夜,居然也能从中看出一点苗头,这也是很了得了。
张叔夜继续道:“神宗故去后,旧党几乎全废新法,我等变法一脉,皆在苦思为何失败,到哲宗亲政时,章相又将新法改良,重新施行,有几分成效,却还是无改本朝三冗两积,后来蔡京为政,这新法,便几乎全成了盘剥民生的恶政……”
说到这,他长长一叹:“自此,我辈变法一派,皆尽茫然,不知何处来,何处去,更不知这大宋的法,到底还能不能变!朝廷之中,诸臣皆没有心气,只由得官家行事,皆因不知如何改,如何作,更养不名望,无名望,非名臣,便止不了官家的性子……”
王洋忍不住道:“一定得是名臣,才能劝谏么?”
张叔夜无奈道:“人微而言轻,若是欧阳修、范文正、王荆公那等人物,陛下不听劝谏,便能带领群臣劝谏,若还不依,必被天下议论,而如今嘛……”
王洋终于有些明白他为什么这么执着于当个名臣,便点点头:“原来如此!”
张叔夜感慨道:“但如今,我看这新镇,却大有不同。”
王洋矜持地笑了笑,这他当然知道。
“这不同之处,非是繁华富庶,”张叔夜沉声道,“繁华之地,天下难以比得过东京城,而这新镇,却是有另外一种开源之路,若是此路去畅行天下,则法可变,路可改,若潜心而为,在我闭眼之前,说不得,便能见到这大宋一改积贫积弱,重回汉唐之盛世!”
王洋忍不住泼冷水道:“这,张监司啊,如今的官家,似乎并无变法强国之志啊……”
你们这些变法党,是想披我恩师的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