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她口中迟疑。
    他轻声,“姜容?”
    她愣住,算是默认。
    他笑了笑。
    她还没来得及出声,他温和道,“殿下不喜欢他。”
    涟卿:“……”
    涟卿看着他,莫名脸红。
    他是什么都知道。
    他伸手抚了抚‘没想好’的头,继续道,“明日是正式论道,结束后还有酒宴,今晚早些歇息,今日不用授课了。”
    她才反应过来,他是特意来说一声这个的。
    起身前,他放下‘没想好’,忽然平静道,“我没吃醋。”
    涟卿僵住,以为听错,但脸色没有由来得红了,也突然不敢看他。
    他唇畔微微勾了勾,轻声笑道,“殿下要是想我吃醋,我也可以。”
    她听错他语气中的笑意,她继续整个人僵在原处,没说话,也脸红到了脖子处。
    他起身时,衣裳摩挲的窸窣声悠悠落在她耳畔,又飘进心底。
    半晌,涟卿还似蒸熟的螃蟹一般,一动不动。
    *
    也不知道是不是方才的缘故,涟卿在床榻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殿下不喜欢他。
    ——殿下要是想我吃醋,我也可以。
    愁死了,怎么这么丢人,被他看穿的一点儿都不剩,涟卿牵了被子捂住头,他怎么什么都能猜到!
    明明知道明日就是论道,但她怎么都睡不着。
    外阁间中,何妈也听她一直在翻身,翻了很久,直到半夜了才没动静,是睡着了。
    稍许,何妈到了内屋,果真见她将被子踢掉了。
    她怕热,何妈上前,牵了蚕丝薄被轻轻盖在她腰间,不会着凉就好。
    ……
    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涟卿迷迷糊糊梦到了早前时候。
    “我觉得,《历山游记》就是宴书臣写的。”她轻声笃定。
    涟恒凑近,一面同她一道看着她手中的书册,一面笑道,“他托梦给你了?”
    她无语看他:“……”
    涟恒笑得捧腹。
    “为什么?”岑远却问起。
    她应道,“因为《历山游记》里,总会刻意出现一个“安”字,公子齐的行文很留意避开重复的字,只有这个“安”字,他从来不会避开,是特意的。”
    “为什么是宴书臣?”
    “因为《临沂手记》里,宴书臣也会特意重复这个字。”她言简意赅。
    涟恒托腮,“公子齐和宴书臣文风差那么远。”
    她据理力争,“因为《历山游记》是少年游记,《临沂手记》是晚年的大成之作,是一个人的心性变了,文风也会变。你再看看他做宰辅时候的行文,也有流传下来的,可那个时候,他每一篇都刻意避开了“安”字,所以我推测,从年少时起,宴书臣心里就有一个很重要的人,“安”字就是所指;后来发生了变故,宴书臣会特意避开“安”字;但最后写《临沂手记》的时候,他心性又变了,是故人重逢!”
    她刚说完,涟恒就伸手摸了摸她额头,“小祖宗,你没事吧,魔怔了是不是?你还是看看话本子吧,哥哥给你买话本子,好不好?”
    她恼火,“把你的爪子拿开。”
    “乖!”涟恒闹腾,“哥哥给你买糖葫芦。”
    “你还是自己吃吧。”她嫌弃。
    “我信。”一侧,岑远开口。
    她好奇看向他,好像那个时候同他还不熟悉,但他信了她说的话。
    涟恒在一侧抗议,“喂喂喂!哄妹妹这种事情你都要和我抢!”
    他如法炮制,“把你的爪子拿开。”
    涟恒果然很恼,“诶,你们俩……”
    她不由笑开。
    岑远起身,“走,小尾巴,我们买糖葫芦去,不带他。”
    “好。”
    睡梦中,她莞尔……
    第040章 糖葫芦(中)
    翌日,是国子监正式论道的时间。
    涟卿很早就起,这是朝中的大事,她是东宫,是代天子来的鸣山书院,所以她不能迟。
    沐浴更衣完,青鸾取了朝服来,何妈与青鸾,云雀三人一道替她更衣。
    今日国子监论道的朝服与早朝的朝服不同,是偏隆重的礼服,只会在出席正式场合的时候穿。
    涟卿原本就生得好看,平日里的玲珑韵致在礼服下的衬托下显得端庄雍容,却又不呆板,印象刻薄,而是说不出的明艳与气质在一处,优雅而从容。
    青鸾和云雀一人帮她整理裙边,一人帮她整理袖边。
    何妈嘴角微微勾起。
    她见何妈看她的时候出神,“何妈,怎么了?”
    何妈这才回过神来,温和笑了笑,“没什么,就是见殿下合身,好看。”
    她当然不信。
    虽然她认识何妈的时间不长,但何妈对她很好,见她出汗的时候,会替她擦汗,怕她睡不好,会夜里替她盖被,她有时看书不想起身,何妈会催她动……
    好像,这还是自她有印象来,第一个这么无微不至照顾她的人。
    但同何妈相处很舒服,何妈的关心不会喧宾夺主,似春雨一般,润物无声。
    “何妈?”她尾音上扬。
    何妈欣慰道,“就是,看着殿下,觉得什么都好。”
    她没说谎,眼神也没骗人,是真的欣慰。
    涟卿尽收眼底。
    忽然间,她想起早前问岑远的。
    ——你不是说,何妈照顾过你母亲和妹妹吗?那,她们呢?
    ——她们都不在了。
    涟卿忽然想,是不是这个缘故,何妈对她不一样。
    何妈是在看她,也想起了,岑远过世的母亲和妹妹?
    涟卿迟疑间,何妈转眸看向一侧的铜壶滴漏,温声道,“去吧,殿下,快到时辰了,今日是大事,迟了不好。”
    涟卿也看了看,然后应道,“那我晚些回来。”
    何妈微楞。
    ——何妈,我晚些回来。
    何妈眸间微润,特意垂眸没让她看见,轻声道,“好,老奴等殿下。”
    涟卿笑了笑,转身出了屋中。
    大监已经先去了今日论道的地方,柯度和瓶子也已经在苑外等着涟卿了。
    何妈目送她的背影同柯度和瓶子一道离开苑中,不由想起尘封很久的事。其实并不只有难过,更多的,是温情,想念和暖意……
    ——何妈,日后我去哪里,何妈就去哪里!
    何妈湿了眼眶。
    *
    今日的国子监论道在书院正厅——古今堂举行,取博古通今之意。
    国子监学生论道每两年一次,是朝中盛会。
    今日论道,所有国子监学生都身着统一的衣裳,朝气,庄严,肃穆,又儒雅。
    就连今日论道中侍奉茶水的书童都是统一颜色的衣裳,整个古今堂中都透着浓郁的学术之气和朝气蓬勃,还有庄重严谨。
    涟卿还是头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
    等涟卿到的时候,国子监的学生,官吏,大儒,学者,还有前来围观的诸侯,世家,封疆大吏的子弟悉数都已到场。
    古今堂内外也都布满了值守的禁军,涟卿入内,周围纷纷投来目光。
    虽然这两日都已经见过东宫,但毕竟不是这样的正式的场合,今日无论是大儒,学生,学者,官员皆尽盛装出席,再加上周围的禁军衬托,涟卿的身影便如这古今堂、书院,甚至这鸣山中最惊艳的一道风景。
    从早前东宫是宗亲之后,不过寥寥数日,留下的只有昨日论道时的深刻印象,而到今日,一身隆重朝服,优雅,明艳,与气度兼具,才似一个早前旁人都未曾见过的东宫。
    箍紧堂中近乎鸦雀无声……
    等涟卿入了古今堂苑中,众目睽睽下,郭维和信良君都朝她拱手,郭维还好,但信良君如此举动,便有些打破了信良君和东宫不合的传闻。
    尤其是信良君跟在东宫身后,东宫落座,信良君也在身后落座,是行护卫安稳之职,都让古今堂中的众人更觉察了几分早前的传闻不实的意味在。
    崔平周崔祭酒上前请示,“殿下。”

章节目录

冠盖曜容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求之不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求之不得并收藏冠盖曜容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