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那么快。”他轻声。
    “你不担心吗?”她没看他,继续靠在他怀中。
    “我也担心你。”他如实说道。
    涟卿羽睫轻轻眨了眨,他分明说得再普通不过的一句话,却温暖有力,连同着方才的记忆一道,落在心底。
    他继续道,“陈翎做了这么久的天子,有城府,即便遇事,总会有后路。但对方一样有城府,没有完全的把握不会同陈翎鱼死网破,两边都在博弈,有人想把沈辞从陈翎身边支走,陈翎肯定会借故将沈辞支走,请君入瓮。两边的戏都要做得真,就要时间……”
    涟卿这才抬头看他,乌黑清亮的眼睛,清澈不然尘霜,却又明显还在方才的余温在,“你会不会危险?”
    陈修远意外。
    他担心的是她。
    但同样的,她担心的是他……
    他指尖抚过她唇畔,她眸间旖旎,他想起方才时候,极致愉悦,也极致沉迷,他想日日同她一处。
    “别担心我,我不会有危险的,旁人只会针对陈翎和沈辞,不会针对我,我是怕沈辞不在,陈翎要掌控大局,有人会拿念念做威胁,我心里有担心。在燕韩,能威胁我的人还没有……”他如实道。
    他真正危险,是在这里。
    他于西秦,就似沈辞于燕韩一样。
    在燕韩,如果有人要动陈翎,就一定会先动沈辞;同样的道理,在西秦,如果有人要动涟卿,就一定会从他这里下手。
    所以,他在燕韩,其实比在西秦安稳。
    在燕韩,谁都动不到敬平王府头上,包括陈翎。
    她看他,不知他是特意宽慰,还是真的,但她对他的信赖,根深蒂固,包括记不起任何事情时,她也信赖他。
    “我先送你回京,等你安全抵京后,我再离开,京中比路上安稳,我离开也放心。”他看她。
    眼下是九月中旬,原本,祭天大典结束,还会在鲁山附近继续呆到九月末十月初再走,但鲁山回京要将近一月,那就是十一月初了,她怕他来不及。
    “那我告诉大监,这两日返京。”
    “不,照旧。”他笃定。
    涟卿诧异看他,他继续道,“刚才说的,有人在背后试探,最好的回应就是一丝蛛丝马迹都不要留。原本是十月初走,就十月初走。没有人行刺,没有人遇刺,所有的捕风捉影都不予理会,让对方做了事,等于什么事都没做,他沉不住气,才会露出马脚。”
    涟卿会意,只是,“十月初,不会太迟吗?”
    他凑近,“小尾巴,怎么不问,是不是我舍不得你?”
    她:“……”
    “燕韩的事,我心中有数,我会尽快回来的。”陈修远伸手绾过她耳发,“和你商量件事。”
    “怎么了?”美目含韵,即便不是特意,也能轻易撩人心扉。
    “我想让陈壁留在西秦,你让他跟着你。”他凝眸看她。
    “陈壁是你身边的人,他不在……”她话音未落,他出声打断,“如果他不在,我遇到危险,那他在不在其实都一样。”
    涟卿语塞。
    “但在这处不同。”他看她,“陈壁同你在一处,我安心。”
    涟卿仰首看他,也忽然会意。
    他安心,才能专心处理燕韩的事,才能尽快回西秦。
    “陈壁你可以信得过,他可以帮你做很多事,调动我在这处的暗卫。西秦国中没人知道他的来历,也不管西秦背后的人是谁,陈壁都会拼死护着你。他在,就同我在一样。他会告诉我这里所有事情,即便我不在西秦,我都清楚你这里的事,不怕。”他温声。
    她伸手抱他,“我不怕,我只是,不习惯……”
    不习惯,你不在的时候。
    *
    山脚,东西苑落中。
    “听说天子在祭天遇刺,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但我听说是天子踩空,伤了手臂,太医去过,说是蹭伤。如果真是遇刺,鲁山这处恐怕早就戒严了,往来都会严格盘查,但现在连丝风声都没有。”
    “好像是说,有内侍官在祭坛那处碰翻了香炉,禁军护着天子避开,天子伤了手臂,内侍官和禁军都已经领罚了。”
    “不像是有刺客,应当谬传了。如果真有刺客,禁军的守卫肯定会调整,回京的时间也会提前,但方才听内侍官所言,之后的行程按既定的来,没有额外的安排。”
    “但确实听说今日太傅,徐老大人等几位老臣都去了天子寝宫,怕不是真有什么大事?”
    “可我方才见过太傅,并没什么异样。”
    “搞不好是虚惊一场,几位老臣同天子一处,自然是有事情要商议,有些见风是雨了。”
    “虚虚实实,说什么的都有,但见太傅,大监和何嬷嬷这处多的解释都没有,想来是解释都没必要,我等也勿庸人自扰了。”
    “也是。”
    “自天子登基以来,一直勤勉于政事,朝中诸事循序渐进,皆尽向好。四年一度的祭天大典是朝中,乃至国中的大事,此时忽然传出天子的遇刺的流言蜚语,其心可诛。”
    “是啊!难得朝中太平,可总有不想太平之人,何必成起爪牙,行推波助澜之事?”
    ……
    总归,虽然天子在祭坛遇刺之事的传闻一直在,但天子这处,禁军这处,还是宫人这处都未曾在意或回应过,反而是诸事皆尽按照早前的日程进行着。
    天子的精力都放在朝中之事上,这些,自然而然就成了无暇顾及的小事。
    等到十月初,天子起驾回京。
    祭坛遇刺的传闻,就似一颗石头投入江河之中一般,当时有过涟漪,而后再无波澜。
    回京的路程有月余,各地的诸侯,世家和封疆大吏,若无要事回京的,都陆续与天子辞别。
    这段时日一直在京中与鲁山,都与天子一处,照过面的君臣,远比没照过面的君臣之间更容易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
    君君臣臣,在目睹生辰宴上,东宫一声不吭,到最后登基时,坦然自若,都知晓,世家挟天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如今的西秦,只有一个天子……
    而随行侍驾回京的朝臣都越发觉得,回京的一路,天子比早前更加废寝忘食,召见朝臣,商议政事的频率肉眼可见的翻倍。
    祭天大典之后,天子的勤勉程度比早前更甚。
    *
    等到十一月初抵京,魏相亲自率领京中留守的朝臣在城门外迎候,祭天大典一过,今年朝中的大事就剩了各地官吏的调任。
    “太傅是说要离京?”魏相与陈修远走在一处。
    两人都双手覆在身后,于魏相府中踱步,好似当初陈修远刚至京中的时候一般。
    “是,家中有些事,不得不离开,不过眼下朝中太平,陛下这处也已走上正轨,还有魏相和旁的朝臣在,岑远暂离一段时日也不会有问题。”陈修远轻声。
    魏相低着头,伸手捋了捋胡须,“老夫有句话不知道当问不当问?”
    “魏相请说。”陈修远看他。
    魏相轻叹,朝他笑着的时候,眸间藏了深邃,“老夫是想问,太傅这一趟离京,是准备回,还是不回?”
    第082章 没想好打盹
    陈修远脚下踟蹰。
    魏相方才的这句,话中有话,他怎么会听不出来?
    他只是猜不透魏相的心思……
    他来京中,是因为魏相请老师出山。
    但先帝早前告诉过他,她知晓他的身份,因为老师告诉过她。
    那魏相呢?
    是知道,还是不知道?
    即便老师未必会告诉魏相实情,但先帝呢?
    先帝会站在涟卿的立场,是因为她们都是女子,先帝看到涟卿,会想起从前的自己,所以先帝的立场未必就是魏相的立场。
    如果魏相知晓他的身份,那方才的话,全是暗示的意味在其中……
    陈修远低眉笑了笑,“那魏相是希望下官回,还是不回?”
    魏相也跟着笑起来,“太傅是帝师,天子师从太傅,朝政之事越加炉火纯青。老夫自然希望太傅回来,坐镇朝中。只是,老夫不清楚,太傅是否愿意回来?”
    “下官不明白。”陈修远直言。
    魏相看他,温和笑道,“如今天下初定,百废俱兴,天子身边需要有人。太傅早前寄情山水,不喜入仕,老夫不知晓太傅此番答应入京,可是因为不想恩师罗老大人操劳,所以代恩师入京,等朝中之臣平稳落定之后,就寻旁的理由离开。”
    魏相说完,陈修远会意。
    早前的担心是多余了……
    魏相,是真的当他是岑远。
    方才魏相口中的每一句,都是针对岑远的……
    陈修远双手背在身后,低眉笑了笑,而后抬眸,“魏相多虑了,真的是家中有事,要回家一趟,等家中的事处置好,下官会再回来。”
    话说开,两人继续并肩踱步,脸上也各自挂着笑意。
    “太傅入京,真不是恩师的缘故?”魏相这句是打趣话了。
    陈修远如法炮制,“真不是,早前告诉过魏相是真的,家中的猫丢了,见了我也不认识。”
    言及此处,魏相忽然驻足。
    猫……
    他看向陈修远,陈修远也看他,魏相眼神微妙,“太傅说的,当不是陛下跟前的那只猫吧?”
    陈修远握拳轻咳,一语双关,“是陛下,那只猫……”
    这样,也不算妄语。
    魏相看他,他也看向魏相,两人心照不宣笑了笑。

章节目录

冠盖曜容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求之不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求之不得并收藏冠盖曜容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