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0章 名族倾覆
事实是,就算赵郡李氏奋起反击,结果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唐军为了这一次的行动,所投入的人马甚至还要超过了之前攻占邺城的时候。赵郡李氏固然传承悠久、根深蒂固,但也绝难承受如此强大力量的冲击。
当然,唐军之所以投入这么多的兵力,也不只是为了赵郡李氏,起码在表面上来说,他们的目标乃是北齐伪帝高浟这一股残余势力。
在当下还没有掌握到确凿证据之前,赵郡李氏还只能算是遭受了无妄之灾的波及。好巧不巧的,高浟率领齐军残余人马来到这附近,唐军为了剪除扑灭这一支余寇,只能在这里发起堵截围攻。
将近一个月的追击和布局,多达六七万人马的投入,更有韦孝宽、韩雄、李穆和梁士彦这些关中大将的亲自参与,随着行动正式展开,接下来自然不会再有什么悬念。
高浟那一支邺南人马本来就是丧家之犬,在太行山野间一路逃亡流窜,抵达滏口北面的时候,仅仅只剩下了不足两万人的疲弱之众,在韩雄所率河洛师旅与梁士彦率领的上党守军两路进击之下,只能向着东面的平野地带逃亡,离开太行山后,便一头扎入了李鱼川中。
此时的河北方面,李穆和韦孝宽也是上下会师,分别从赵郡、南赵郡向着李鱼川方向进行驱逐。赵郡李氏从西晋年间落户此乡,期间经历了五胡乱华的极度混乱时期,非但没有亡于战乱,反而还发展壮大起来,族人分布两郡数县之间,与之拥有直接和间接关系的乡人起码有数万人。
在原本的历史上,哪怕是到了中唐繁镇割据时期,赵郡李氏在其河北乡土仍然拥有颇为可观的乡势力量,足见这一世族名门旺盛的生命力。
可是如今他们所遭受的,却不再是政治上的倾轧打击,而是深入乡土之中、有组织成规模的扫地驱逐,随着诸路唐军一起向内推进,与赵郡李氏有关的乡里聚居点纷纷被连根拔起,两郡乡野几乎被扫除一空!
等到诸方汇聚于李鱼川的时候,除开早已经将此地团团包围起来的唐国大军,单单聚集在李鱼川这方圆几十里区域之间的军民,便达到了有将近二十万人之巨!
这当中既包括高浟并其残部人马,也包括赵郡李氏的一众直系族人,当然也少不了那些无辜遭受牵连的两郡民众。
须知早年在河北闹得轰轰烈烈的六镇叛乱被平定之后,所收得六镇民众也不过只有二十多万,赵郡李氏再怎么雄大,也不可能坐拥将近二十万人口。
但是由于其族实在太过根深蒂固,以至于两郡之间士民多多少少与之都有些牵扯,在大军推进的过程中,也实在很难加以仔细的甄别,只能暂且先将他们全都驱逐至此,而后再作筛选区别。
赵郡李氏族人们自然不知,早在高浟还在率部于太行山转移的时候,邺城那里已经完成了一场针对七千多乡人所进行的审判。
但即便是邺城士民们已经见识到大唐朝廷政令之威严,他们做梦也都想不到接下来竟然还会有一场涉及将近二十万军民的行动。
当然在这一行动结束之前,他们也并不清楚涉入这一场军事行动的具体人数。甚至就连预谋这一计划的韦孝宽都想不到扫荡两郡竟然扫荡出了这么多的人口,这固然是因为河北本就人烟稠密,但主要原因还是赵郡李氏所荫庇的民众实在太多了。
随着这些人全都被驱逐到了李鱼川,接下来的事情那就更加简单。对于仍自打算负隅顽抗的高浟所部人马,唐军派遣精锐部伍杀入李鱼川中进行了几次冲杀斩首的行动,成功将高浟并其麾下几名重要的部将斩杀阵中,瓦解了这一支齐军残部的组织。
在攻杀高浟的过程中,唐军又缴获了自高浟称帝以来一些人事记录,其中便包括一份针对赵郡李氏族人所给予的官爵封授,当中所涉及到的赵郡李氏族人足有上百个之多,可见这高浟在决定向北转移之后,是真的将赵郡李氏当作其救命稻草,几乎将其小朝廷当中重要的官职全都委任了赵郡李氏成员。
这一份名单落在唐军手中,则就成了指正赵郡李氏与北齐余孽相勾结的最有力证据,而那所受官爵的高低,又可作为审判其罪责大小的凭证之一。
在扑杀了一批成建制的赵郡李氏族兵之后,剩下的人也都悉数放弃了抵抗,被困在李鱼川这川野间等待接受审判。
这么多设施人员的处置也要分一个轻重缓急,首先被从李鱼川拘押出来的,便是那接受高浟官爵任命的上百名李氏族人与其直系亲属,单单这些就达到了两千多人。毕竟高浟就算落魄了,但能够选择封授的必然也得是赵郡李氏著名人物和强势族人,这些人的直系亲属自然也就更多。
接下来便是曾经拿起武器与唐军进行交战的那些乡勇族丁们,这些人同样性质恶劣,而且并不是一般的匪寇,而是在赵郡李氏庇护之下有组织且训练有素的乡土武装力量,不可视为寻常乡人,需要作为战俘看待。
接下来再作甄别统计,此间足有七千多户是确定属于赵郡李氏的族人。但是刨除这些之后,还有剩余十几万人并不能确定与赵郡李氏的关系,他们有的是赵郡李氏庄园中的荫户部曲,有的则是其他豪强乡户,当然也不乏遭受牵连的无辜乡人。
唐军此番投入兵力虽然不少,实际的战斗强度却并不高,但是到了战后处理的时候,则又人事繁杂的让人头疼,就连首倡此计的韦孝宽都没想到,居然能够牵扯出这么多的人事出来。
尽管朝廷之前已经有了针对河北士民的刑赏令式颁布,可是涉及到这么多人的事情,哪怕是负责此事的尚书右仆射长孙俭也不敢擅自决定。长孙俭亲自来到赵州,先将此间人事情况整理出一个大概,然后便着员快马加鞭的奏报朝中,请示该要如何处置此事。
数日后,远在长安的李泰便得知了这一情况。饶是他早已心知河北大族之强盛,可是当看到如此人事规模的时候,一时间也是不免咂舌。这些河北大族,真是当得起富可敌国之誉啊!相较而言,他们陇西李氏自西陲入国,乏甚乡势的经营,身列五姓之中,当真是有点给自己脸上贴金。
他也清楚这样的事情不宜拖延,需要尽管拿出处置的方案,否则难免会令人浮想联翩、人心浮动。
对于那些接受高浟官爵的赵郡李氏族人,李泰指示长孙俭按照之前令式执行,该杀的杀、该流的流,绝不姑息一人!
至于其他李氏族人,虽无显著恶迹,但也有拒从王化、聚啸为乱之嫌,不得再留置本乡。以其户主年龄为限,年过六十者流放河洛,年过四十者流于淮南,年过三十者流于山南,年过二十者流于湘州、宁州等地。基本上年龄越小,则流放越远。
至于那些涉乱乡人,只要没有确凿恶迹可查者,原则上不予追惩,还置乡里。至于赵郡李氏部曲荫户,则分散于州郡隶作役户,其后视其表现由州郡酌情放免。
赵郡与南赵郡两地所涉赵郡李氏族人庄田,其中一部分分拨军府以授勋士,另一部分则隶于州郡化作官屯,交由役户进行耕作。
他之所以不直接放免那些赵郡李氏的部曲荫户,就是因为时下豪族部曲的人身和财产依附关系并不是单纯的建立在剥削之上,还有其他各种比较复杂的情况。
就算李泰现在放免那些荫户为民、甚至编户均田,他也不会是什么解放农奴的仁主,而是一个凶残暴君,日后这片土地上还不知会增添多少赵氏孤儿的戏码,乃至于日后他皇朝衰落、子孙亡国,都得被编排是遭了报应。
所以李泰还是先要将这些人控制起来集中劳动,改造一番之后视其改造成果再逐年放免,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
除了针对赵郡李氏和两郡乡人的处置之外,李泰又下令免除李倩之冀州刺史之职,将其召入朝中审问其纵贼之罪,转以令狐延保出任冀州刺史。
针对高浟残部的围剿,至此算是告一段落,接下来李泰又着令韩雄汇同河南诸军东出虎牢,扬州总管若干凤统率淮南师旅、自彭城北进,两路人马一起进剿青州贼众!
(本章完)
事实是,就算赵郡李氏奋起反击,结果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唐军为了这一次的行动,所投入的人马甚至还要超过了之前攻占邺城的时候。赵郡李氏固然传承悠久、根深蒂固,但也绝难承受如此强大力量的冲击。
当然,唐军之所以投入这么多的兵力,也不只是为了赵郡李氏,起码在表面上来说,他们的目标乃是北齐伪帝高浟这一股残余势力。
在当下还没有掌握到确凿证据之前,赵郡李氏还只能算是遭受了无妄之灾的波及。好巧不巧的,高浟率领齐军残余人马来到这附近,唐军为了剪除扑灭这一支余寇,只能在这里发起堵截围攻。
将近一个月的追击和布局,多达六七万人马的投入,更有韦孝宽、韩雄、李穆和梁士彦这些关中大将的亲自参与,随着行动正式展开,接下来自然不会再有什么悬念。
高浟那一支邺南人马本来就是丧家之犬,在太行山野间一路逃亡流窜,抵达滏口北面的时候,仅仅只剩下了不足两万人的疲弱之众,在韩雄所率河洛师旅与梁士彦率领的上党守军两路进击之下,只能向着东面的平野地带逃亡,离开太行山后,便一头扎入了李鱼川中。
此时的河北方面,李穆和韦孝宽也是上下会师,分别从赵郡、南赵郡向着李鱼川方向进行驱逐。赵郡李氏从西晋年间落户此乡,期间经历了五胡乱华的极度混乱时期,非但没有亡于战乱,反而还发展壮大起来,族人分布两郡数县之间,与之拥有直接和间接关系的乡人起码有数万人。
在原本的历史上,哪怕是到了中唐繁镇割据时期,赵郡李氏在其河北乡土仍然拥有颇为可观的乡势力量,足见这一世族名门旺盛的生命力。
可是如今他们所遭受的,却不再是政治上的倾轧打击,而是深入乡土之中、有组织成规模的扫地驱逐,随着诸路唐军一起向内推进,与赵郡李氏有关的乡里聚居点纷纷被连根拔起,两郡乡野几乎被扫除一空!
等到诸方汇聚于李鱼川的时候,除开早已经将此地团团包围起来的唐国大军,单单聚集在李鱼川这方圆几十里区域之间的军民,便达到了有将近二十万人之巨!
这当中既包括高浟并其残部人马,也包括赵郡李氏的一众直系族人,当然也少不了那些无辜遭受牵连的两郡民众。
须知早年在河北闹得轰轰烈烈的六镇叛乱被平定之后,所收得六镇民众也不过只有二十多万,赵郡李氏再怎么雄大,也不可能坐拥将近二十万人口。
但是由于其族实在太过根深蒂固,以至于两郡之间士民多多少少与之都有些牵扯,在大军推进的过程中,也实在很难加以仔细的甄别,只能暂且先将他们全都驱逐至此,而后再作筛选区别。
赵郡李氏族人们自然不知,早在高浟还在率部于太行山转移的时候,邺城那里已经完成了一场针对七千多乡人所进行的审判。
但即便是邺城士民们已经见识到大唐朝廷政令之威严,他们做梦也都想不到接下来竟然还会有一场涉及将近二十万军民的行动。
当然在这一行动结束之前,他们也并不清楚涉入这一场军事行动的具体人数。甚至就连预谋这一计划的韦孝宽都想不到扫荡两郡竟然扫荡出了这么多的人口,这固然是因为河北本就人烟稠密,但主要原因还是赵郡李氏所荫庇的民众实在太多了。
随着这些人全都被驱逐到了李鱼川,接下来的事情那就更加简单。对于仍自打算负隅顽抗的高浟所部人马,唐军派遣精锐部伍杀入李鱼川中进行了几次冲杀斩首的行动,成功将高浟并其麾下几名重要的部将斩杀阵中,瓦解了这一支齐军残部的组织。
在攻杀高浟的过程中,唐军又缴获了自高浟称帝以来一些人事记录,其中便包括一份针对赵郡李氏族人所给予的官爵封授,当中所涉及到的赵郡李氏族人足有上百个之多,可见这高浟在决定向北转移之后,是真的将赵郡李氏当作其救命稻草,几乎将其小朝廷当中重要的官职全都委任了赵郡李氏成员。
这一份名单落在唐军手中,则就成了指正赵郡李氏与北齐余孽相勾结的最有力证据,而那所受官爵的高低,又可作为审判其罪责大小的凭证之一。
在扑杀了一批成建制的赵郡李氏族兵之后,剩下的人也都悉数放弃了抵抗,被困在李鱼川这川野间等待接受审判。
这么多设施人员的处置也要分一个轻重缓急,首先被从李鱼川拘押出来的,便是那接受高浟官爵任命的上百名李氏族人与其直系亲属,单单这些就达到了两千多人。毕竟高浟就算落魄了,但能够选择封授的必然也得是赵郡李氏著名人物和强势族人,这些人的直系亲属自然也就更多。
接下来便是曾经拿起武器与唐军进行交战的那些乡勇族丁们,这些人同样性质恶劣,而且并不是一般的匪寇,而是在赵郡李氏庇护之下有组织且训练有素的乡土武装力量,不可视为寻常乡人,需要作为战俘看待。
接下来再作甄别统计,此间足有七千多户是确定属于赵郡李氏的族人。但是刨除这些之后,还有剩余十几万人并不能确定与赵郡李氏的关系,他们有的是赵郡李氏庄园中的荫户部曲,有的则是其他豪强乡户,当然也不乏遭受牵连的无辜乡人。
唐军此番投入兵力虽然不少,实际的战斗强度却并不高,但是到了战后处理的时候,则又人事繁杂的让人头疼,就连首倡此计的韦孝宽都没想到,居然能够牵扯出这么多的人事出来。
尽管朝廷之前已经有了针对河北士民的刑赏令式颁布,可是涉及到这么多人的事情,哪怕是负责此事的尚书右仆射长孙俭也不敢擅自决定。长孙俭亲自来到赵州,先将此间人事情况整理出一个大概,然后便着员快马加鞭的奏报朝中,请示该要如何处置此事。
数日后,远在长安的李泰便得知了这一情况。饶是他早已心知河北大族之强盛,可是当看到如此人事规模的时候,一时间也是不免咂舌。这些河北大族,真是当得起富可敌国之誉啊!相较而言,他们陇西李氏自西陲入国,乏甚乡势的经营,身列五姓之中,当真是有点给自己脸上贴金。
他也清楚这样的事情不宜拖延,需要尽管拿出处置的方案,否则难免会令人浮想联翩、人心浮动。
对于那些接受高浟官爵的赵郡李氏族人,李泰指示长孙俭按照之前令式执行,该杀的杀、该流的流,绝不姑息一人!
至于其他李氏族人,虽无显著恶迹,但也有拒从王化、聚啸为乱之嫌,不得再留置本乡。以其户主年龄为限,年过六十者流放河洛,年过四十者流于淮南,年过三十者流于山南,年过二十者流于湘州、宁州等地。基本上年龄越小,则流放越远。
至于那些涉乱乡人,只要没有确凿恶迹可查者,原则上不予追惩,还置乡里。至于赵郡李氏部曲荫户,则分散于州郡隶作役户,其后视其表现由州郡酌情放免。
赵郡与南赵郡两地所涉赵郡李氏族人庄田,其中一部分分拨军府以授勋士,另一部分则隶于州郡化作官屯,交由役户进行耕作。
他之所以不直接放免那些赵郡李氏的部曲荫户,就是因为时下豪族部曲的人身和财产依附关系并不是单纯的建立在剥削之上,还有其他各种比较复杂的情况。
就算李泰现在放免那些荫户为民、甚至编户均田,他也不会是什么解放农奴的仁主,而是一个凶残暴君,日后这片土地上还不知会增添多少赵氏孤儿的戏码,乃至于日后他皇朝衰落、子孙亡国,都得被编排是遭了报应。
所以李泰还是先要将这些人控制起来集中劳动,改造一番之后视其改造成果再逐年放免,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
除了针对赵郡李氏和两郡乡人的处置之外,李泰又下令免除李倩之冀州刺史之职,将其召入朝中审问其纵贼之罪,转以令狐延保出任冀州刺史。
针对高浟残部的围剿,至此算是告一段落,接下来李泰又着令韩雄汇同河南诸军东出虎牢,扬州总管若干凤统率淮南师旅、自彭城北进,两路人马一起进剿青州贼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