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内容开始-->楚国的黑甲部队终于压到了郑国边境。
姬子夷虽然前期有所准备,但内心还是比较紧张。毕竟郑国多年来惨遭战祸,早已是国库空虚,民不聊生,一场大战下来,无疑是雪上加霜。
朝堂上,众臣得知楚国来战全部慌了神。早就听说过楚国的黑甲部队横扫江汉诸姬,以一泻千里之势让诸多小国诚服。如今打到自家门口了,怎么办?是战还是降?
大家惶惶不安地看着姬子夷,全都眼巴巴地指望着他。
去年晋国二十万大军压倒边境,是世子亲身质子化解了危机。难道世子又要去质子吗?可这种话臣子们岂能说出口!
若是打仗,谁又能带兵?六卿中已然没有合适人选,不是年老体弱,就是文臣。大家小声议论着,个个脸上着急,却拿不出任何切实可行的意见。
姬子夷见朝臣们面面相觑,知他们也想不出来好办法,他也没指望他们能有什么好办法。所以,姬子夷神情冷峻地说:“本世子准备代父王亲征。”
朝堂下顿时鸦雀无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说话。世子亲征,意味着什么?这场战争只能胜不能败,世子将自己当成了孤注一掷的赌注。他们还能说什么?他们又能说什么!
姬子夷接着说:“父王病重,朝堂由厉王叔摄政。”
未及众臣有什么反应,厉王爷站到了前面,一改他往日不理朝政的姿态,向众位大臣说:“诸位食君俸禄多年,理当为君分忧。此时国家有难,希望诸位众志成城同舟共济。若是有人枉做小人,易韶就是现成的榜样。”
厉王爷一边说一边眼风犀利地扫着朝堂上的众位大臣。许多人都激灵灵地打了个冷战,这眼神太狠毒了,只一眼,已让他们毛骨悚然。
二月,春寒料峭。官道两边的一些大树,努力地向上伸展着枝干,仿佛在向天空呐喊一样。
天刚放亮,姬子夷带着若干人等去了宗庙,郑重地供上五牲,祭拜郑国列祖列宗的神灵,求他们在天之灵保佑自己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保佑郑国江山永固恩泽长存。
在厉王爷和众臣的相送之下,姬子夷意气风发地带着一队轻骑,向南部边境赶去。
一路上,姬子夷仍然在心里盘算着,虽然他在接到屈巫密报后,已经与厉王爷盘算了无数遍。南部边境原有十万兵马已经悄悄拉开防线做好了应战准备,北部十万兵马也正在路途中疾驶。
但不知为什么,姬子夷的心里有点隐隐地不安。总觉得部署里有漏洞,可仔细查找却找不到漏洞在哪里。
他的部署是等狼钻进口袋后再打。一旦开战,边境十万兵马会故意将防线露出一个豁口,引诱楚军进入山间谷地,再与北部兵马合围,形成十面埋伏阵法。然后再利用地形小股出击,各个击破,待楚军身心疲惫军心涣散之时,一举挫败楚军。
姬子夷暗想,都说楚军黑甲部队厉害,自己偏不信那个邪。虽然是兵马作战,可擒贼先擒王,只要找机会拿下楚军主帅,必将势如破竹。自己的七杀功夫至今未能亮相,这次就震慑一下天下。
之前不敢显露自己,自是有着多种原因。父王、七杀门主还有桃子,都是牵制自己的因素,而现在,这些因素已经不构成任何威胁了。
放眼看去,四海之内,有几个能比自己武功强?也就那两个师兄罢了。
屈巫,他有《七杀摄魂曲》,自然胜自己一筹。可他应该不会出现在战场上,何况他在楚国是文臣身份。
易韶,不过能与自己打个平手而已,现在还不知道藏在哪个犄角旮旯里苟延残喘呢。
其他各门各派,根本不足一提。姬子夷信心满满。
信心满满的姬子夷到了前沿阵地,远远地眺望乌云一般的楚国黑甲部队,他的心在燃烧,在怒吼。
哪怕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他也要凭自己的一己之力拨开这片黑云,给郑国一个朗朗乾坤,清平世界。
千古江山,成败兴亡一念间;金戈铁马,天下英雄谁敌手。尽数风流,看我今朝。姬子夷暗自发狠,郑国憋屈了这么多年,如今他要一抒胸臆,吐尽心中恶气。
五更鼓角声悲壮,大地星河影动摇。鼓角阵阵,战事正式拉开。
姬子夷指挥边境兵马故意露出了松懈地段,楚军宛如秋风扫落叶,轻而易举地进入了郑国,落入了部署之中的十面埋伏。
然而,合围的北部兵马却迟迟不见踪影。姬子夷心急如焚,军情紧急,时机稍纵即逝。若是不能形成十面埋伏的阵势,楚军就会以排山倒海之势长驱直入,后果不堪设想。
姬子夷一天数趟加急传令,可终是杳无音讯。
姬子夷明白了自己心中隐隐不安的来由。难道是北部兵马的郑将官出了问题吗?他是父王亲赐的郑姓,委于的重任。按说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再说,易韶逃走之后,厉王叔将边境的将官都暗查了一遍,有问题的都换了。这个郑将官,到底出了什么岔子?
姬子夷万万没想到,厉王爷也没能查出来,这个郑将官出自易府,曾是易韶的亲兵。易韶当年布局时见他有将才,便让他到军中从士兵做起,后来屡建奇功,被穆公赐姓郑。易韶乘机建议让他做了北部兵马的将领。
此刻,易韶已经控制了北部兵马,围住了都城新郑。
傍晚时分,辽阔的旷野上,寒风呼啸,凉意逼人。楚国的黑甲部队发起了进攻。犹如狂风骤起,掀起了滚滚尘土飞扬。
姬子夷抛下心中的不安,一马当先,威风凛凛地迎战楚军主帅,他要一举拿下楚军主帅,给他们一个下马威。楚军主帅仗着黑甲和玄铁剑,根本没把姬子夷放在眼里,一个娇生惯养的世子能有多大能耐?
双方大约走了二十个回合,姬子夷几番刺中黑甲,却连个白点都不起。要知道,他手中的宝剑可是郑国第三任君王郑庄公传下的,当年郑庄公硬是凭这把宝剑坐稳了春秋小霸主的位置。不用说,这把宝剑也是削铁如泥。
姬子夷知道了传闻的真实性。若不是自己手中宝剑不寻常,应该早已被黑甲折断。看来,得避开他的头盔和铠甲,寻找薄弱环节。
转念间,姬子夷调转了跨下白马的方向,猛地蹿到对方的后部。楚军主帅以为姬子夷要从背后来袭,急忙也调转马头。说时迟那时快,姬子夷纵身从马上跃起,当楚军主帅仰头看去哪一刻,姬子夷的宝剑已然凌空而下,直直地刺入了对方的眼睛。那主帅大叫一声,落荒而逃。
姬子夷首战告捷,自是志得意满。郑国三军也是欢声雷动,对他们的世子未来的君王崇拜得五体投地。
夕阳给大地投下了无数阴影,远处传来雄鹰悲怆的叫声。风沙暗,关山无限路;千嶂里,满眼堪断魂。
姬子夷终于知道了北部兵马的下落。厉王爷八百里加急,换马不换人,将易韶兵临城下的急报送到了姬子夷手中。
“混蛋!”姬子夷怒不可遏,恨不能立马生吞活剥了易韶。姬子夷不得不作出抉择,立刻结束与楚军的战争,攘外必须先安内,必须立刻回去解都城之围。
负了重伤的楚军主帅怎么也想不到,郑国世子会求和。当时他被姬子夷一剑刺中眼睛,狼狈地逃回军中,看着整齐的黑甲将官们静谧无声,他无地自容。这是黑甲部队成立以来的头一回败仗,他恨不能了断自己以雪耻辱。
见到郑国使者送来的姬子夷求和书,楚军主帅暗想,若非有诈,姬子夷必是遇到了急难之事,否则怎么可能胜者向败者求和。只要自己提出苛刻的条件,就可测得他是真和还是假和。
于是他“嘿嘿”一笑,向使者提出了郑国归附楚国的要求,否则他将与姬子夷决一死战。
使者压下心中的愤怒回营禀报姬子夷。姬子夷此时已经心急如焚,只要楚国退兵,再苛刻的条件也得接受。
他知道,单挑,厉王爷不是易韶的对手。易韶十万大军兵临城下,厉王爷等几个本家王爷的府兵和都城禁卫肯定抵挡不住。附近的驻军即使赶过去,也是蚍蜉撼树螳螂挡车。
唯有自己带领边关十万大军立即回去,剿灭叛乱。否则,纵然自己乘胜追击,将楚军杀得倒戈卸甲;待自己回到新郑,怕已是江山易主,血流成河了。
楚军主帅见自己竟轻而易举地将郑国纳入了楚庄王的麾下,不相信似地发了一会儿愣,转而哈哈大笑。这一仗,他虽然丢了一只眼睛,却为楚国征服了郑国,尽管他心里明白郑国的归附与自己无关,但也算为自己挣回了一些面子。
楚军拔营起寨回归了楚国大本营。姬子夷一面布置留守边关将士继续守好南大门,一面传令大军立刻启程回都城。
而他自己则带着一队轻骑,纵马扬鞭,星夜兼程向新郑奔去。
姬子夷虽然前期有所准备,但内心还是比较紧张。毕竟郑国多年来惨遭战祸,早已是国库空虚,民不聊生,一场大战下来,无疑是雪上加霜。
朝堂上,众臣得知楚国来战全部慌了神。早就听说过楚国的黑甲部队横扫江汉诸姬,以一泻千里之势让诸多小国诚服。如今打到自家门口了,怎么办?是战还是降?
大家惶惶不安地看着姬子夷,全都眼巴巴地指望着他。
去年晋国二十万大军压倒边境,是世子亲身质子化解了危机。难道世子又要去质子吗?可这种话臣子们岂能说出口!
若是打仗,谁又能带兵?六卿中已然没有合适人选,不是年老体弱,就是文臣。大家小声议论着,个个脸上着急,却拿不出任何切实可行的意见。
姬子夷见朝臣们面面相觑,知他们也想不出来好办法,他也没指望他们能有什么好办法。所以,姬子夷神情冷峻地说:“本世子准备代父王亲征。”
朝堂下顿时鸦雀无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说话。世子亲征,意味着什么?这场战争只能胜不能败,世子将自己当成了孤注一掷的赌注。他们还能说什么?他们又能说什么!
姬子夷接着说:“父王病重,朝堂由厉王叔摄政。”
未及众臣有什么反应,厉王爷站到了前面,一改他往日不理朝政的姿态,向众位大臣说:“诸位食君俸禄多年,理当为君分忧。此时国家有难,希望诸位众志成城同舟共济。若是有人枉做小人,易韶就是现成的榜样。”
厉王爷一边说一边眼风犀利地扫着朝堂上的众位大臣。许多人都激灵灵地打了个冷战,这眼神太狠毒了,只一眼,已让他们毛骨悚然。
二月,春寒料峭。官道两边的一些大树,努力地向上伸展着枝干,仿佛在向天空呐喊一样。
天刚放亮,姬子夷带着若干人等去了宗庙,郑重地供上五牲,祭拜郑国列祖列宗的神灵,求他们在天之灵保佑自己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保佑郑国江山永固恩泽长存。
在厉王爷和众臣的相送之下,姬子夷意气风发地带着一队轻骑,向南部边境赶去。
一路上,姬子夷仍然在心里盘算着,虽然他在接到屈巫密报后,已经与厉王爷盘算了无数遍。南部边境原有十万兵马已经悄悄拉开防线做好了应战准备,北部十万兵马也正在路途中疾驶。
但不知为什么,姬子夷的心里有点隐隐地不安。总觉得部署里有漏洞,可仔细查找却找不到漏洞在哪里。
他的部署是等狼钻进口袋后再打。一旦开战,边境十万兵马会故意将防线露出一个豁口,引诱楚军进入山间谷地,再与北部兵马合围,形成十面埋伏阵法。然后再利用地形小股出击,各个击破,待楚军身心疲惫军心涣散之时,一举挫败楚军。
姬子夷暗想,都说楚军黑甲部队厉害,自己偏不信那个邪。虽然是兵马作战,可擒贼先擒王,只要找机会拿下楚军主帅,必将势如破竹。自己的七杀功夫至今未能亮相,这次就震慑一下天下。
之前不敢显露自己,自是有着多种原因。父王、七杀门主还有桃子,都是牵制自己的因素,而现在,这些因素已经不构成任何威胁了。
放眼看去,四海之内,有几个能比自己武功强?也就那两个师兄罢了。
屈巫,他有《七杀摄魂曲》,自然胜自己一筹。可他应该不会出现在战场上,何况他在楚国是文臣身份。
易韶,不过能与自己打个平手而已,现在还不知道藏在哪个犄角旮旯里苟延残喘呢。
其他各门各派,根本不足一提。姬子夷信心满满。
信心满满的姬子夷到了前沿阵地,远远地眺望乌云一般的楚国黑甲部队,他的心在燃烧,在怒吼。
哪怕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他也要凭自己的一己之力拨开这片黑云,给郑国一个朗朗乾坤,清平世界。
千古江山,成败兴亡一念间;金戈铁马,天下英雄谁敌手。尽数风流,看我今朝。姬子夷暗自发狠,郑国憋屈了这么多年,如今他要一抒胸臆,吐尽心中恶气。
五更鼓角声悲壮,大地星河影动摇。鼓角阵阵,战事正式拉开。
姬子夷指挥边境兵马故意露出了松懈地段,楚军宛如秋风扫落叶,轻而易举地进入了郑国,落入了部署之中的十面埋伏。
然而,合围的北部兵马却迟迟不见踪影。姬子夷心急如焚,军情紧急,时机稍纵即逝。若是不能形成十面埋伏的阵势,楚军就会以排山倒海之势长驱直入,后果不堪设想。
姬子夷一天数趟加急传令,可终是杳无音讯。
姬子夷明白了自己心中隐隐不安的来由。难道是北部兵马的郑将官出了问题吗?他是父王亲赐的郑姓,委于的重任。按说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再说,易韶逃走之后,厉王叔将边境的将官都暗查了一遍,有问题的都换了。这个郑将官,到底出了什么岔子?
姬子夷万万没想到,厉王爷也没能查出来,这个郑将官出自易府,曾是易韶的亲兵。易韶当年布局时见他有将才,便让他到军中从士兵做起,后来屡建奇功,被穆公赐姓郑。易韶乘机建议让他做了北部兵马的将领。
此刻,易韶已经控制了北部兵马,围住了都城新郑。
傍晚时分,辽阔的旷野上,寒风呼啸,凉意逼人。楚国的黑甲部队发起了进攻。犹如狂风骤起,掀起了滚滚尘土飞扬。
姬子夷抛下心中的不安,一马当先,威风凛凛地迎战楚军主帅,他要一举拿下楚军主帅,给他们一个下马威。楚军主帅仗着黑甲和玄铁剑,根本没把姬子夷放在眼里,一个娇生惯养的世子能有多大能耐?
双方大约走了二十个回合,姬子夷几番刺中黑甲,却连个白点都不起。要知道,他手中的宝剑可是郑国第三任君王郑庄公传下的,当年郑庄公硬是凭这把宝剑坐稳了春秋小霸主的位置。不用说,这把宝剑也是削铁如泥。
姬子夷知道了传闻的真实性。若不是自己手中宝剑不寻常,应该早已被黑甲折断。看来,得避开他的头盔和铠甲,寻找薄弱环节。
转念间,姬子夷调转了跨下白马的方向,猛地蹿到对方的后部。楚军主帅以为姬子夷要从背后来袭,急忙也调转马头。说时迟那时快,姬子夷纵身从马上跃起,当楚军主帅仰头看去哪一刻,姬子夷的宝剑已然凌空而下,直直地刺入了对方的眼睛。那主帅大叫一声,落荒而逃。
姬子夷首战告捷,自是志得意满。郑国三军也是欢声雷动,对他们的世子未来的君王崇拜得五体投地。
夕阳给大地投下了无数阴影,远处传来雄鹰悲怆的叫声。风沙暗,关山无限路;千嶂里,满眼堪断魂。
姬子夷终于知道了北部兵马的下落。厉王爷八百里加急,换马不换人,将易韶兵临城下的急报送到了姬子夷手中。
“混蛋!”姬子夷怒不可遏,恨不能立马生吞活剥了易韶。姬子夷不得不作出抉择,立刻结束与楚军的战争,攘外必须先安内,必须立刻回去解都城之围。
负了重伤的楚军主帅怎么也想不到,郑国世子会求和。当时他被姬子夷一剑刺中眼睛,狼狈地逃回军中,看着整齐的黑甲将官们静谧无声,他无地自容。这是黑甲部队成立以来的头一回败仗,他恨不能了断自己以雪耻辱。
见到郑国使者送来的姬子夷求和书,楚军主帅暗想,若非有诈,姬子夷必是遇到了急难之事,否则怎么可能胜者向败者求和。只要自己提出苛刻的条件,就可测得他是真和还是假和。
于是他“嘿嘿”一笑,向使者提出了郑国归附楚国的要求,否则他将与姬子夷决一死战。
使者压下心中的愤怒回营禀报姬子夷。姬子夷此时已经心急如焚,只要楚国退兵,再苛刻的条件也得接受。
他知道,单挑,厉王爷不是易韶的对手。易韶十万大军兵临城下,厉王爷等几个本家王爷的府兵和都城禁卫肯定抵挡不住。附近的驻军即使赶过去,也是蚍蜉撼树螳螂挡车。
唯有自己带领边关十万大军立即回去,剿灭叛乱。否则,纵然自己乘胜追击,将楚军杀得倒戈卸甲;待自己回到新郑,怕已是江山易主,血流成河了。
楚军主帅见自己竟轻而易举地将郑国纳入了楚庄王的麾下,不相信似地发了一会儿愣,转而哈哈大笑。这一仗,他虽然丢了一只眼睛,却为楚国征服了郑国,尽管他心里明白郑国的归附与自己无关,但也算为自己挣回了一些面子。
楚军拔营起寨回归了楚国大本营。姬子夷一面布置留守边关将士继续守好南大门,一面传令大军立刻启程回都城。
而他自己则带着一队轻骑,纵马扬鞭,星夜兼程向新郑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