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也不知道赵天睿是随了谁,除了爱跟着崔玉,就是爱跟着赵朵儿。
    就算是赵朵儿不抱着他,只在边上戳着跟他玩,小家伙都能高兴半天呢。有时候小胳膊还会伸着扒拉朵儿,或者有时候睡觉了还攥着朵儿的一根手指头。
    看的周氏常常笑出声来,说这姐弟俩感情一准好。
    家里有了孩子,欢声笑语自然就更多了。
    却说正在县城的赵二石,在考场接了小山跟虎子以后,恨不得连夜的赶着车往回走呢。这么些天,他可是想死了自家媳妇跟儿子,有时候做梦都能梦到嘞。
    总之,崔玉在月子里过的是格外滋润,万事不操心只管吃饱喝足了歇着。最多就是给孩子喂喂奶,逗弄逗弄,就连换尿布的活儿都被赵二石包了去。
    月里的孩子一天一个模样,如今的天天更是白净有劲儿了,有时候踢腾的崔玉都觉得有些发疼。反正一家人的日子,可是舒心有甜美的。
    等到过满月的时候,赵二石可就直接拍板大办了。为着这事儿,他还提前去买了一头猪,还花了二两银子请了镇上做菜的班子来忙活。
    好在赵家如今院子够大,便是前院就能摆了十桌,后院又添了两桌招待女眷的。
    因为有赵二石跟赵小山在外头忙活,加上李氏和石嫂子、杨大娘、大菊帮忙,所以崔玉倒不用担心家里的事儿。只管把裹着一身红襁褓的孩子交给周氏以后,就开始洗澡了。
    整整一个月都没擦洗过了,她觉得自个肯定能搓出辆货车的泥儿来。再有就是头发,都油腻的成了片片了。要是再忍下去,指不定就梳不开了呢。
    一直洗了三次遍,崔玉才换上新棉袄出门。别说,洗完了还真觉得身上都轻了许多。当然,除了棉袄有些发紧了之外,一切都是完美的。
    到了快晌午的时候,村里来祝贺的人基本已经到齐了。女人们都凑在一块围着周氏跟天天看,也有年轻的新媳妇拉着崔玉细声细语的问着怀孕的事儿。
    现在遍着村子谁不羡慕崔玉啊,一进门就有了身子,还能跟她家男人把一家子的日子拉把起来。这个年头,有了身子才能被婆家看重,生了儿子才能真正的在婆家站稳脚跟,所以那些新媳妇多多少少的有点想取经的意思。
    这可是让崔玉囧了半天,她总不能说是因为自家男人晚上太过勤劳了吧。最后只能提了提安全期跟生理期的问题,总算是把几个媳妇的问题给挡住了。
    外面做菜的班子一声吆喝,可就开席了。都是邻里邻家的,也不讲究那么多,送了鸡蛋或者布头之后就入了席。
    别看是冬日里,可对于看到烈酒跟肉的汉子们来说,那就是取暖最好的物件了。酒过三巡,大伙儿就又嚷着要赵二石敬酒了,各个嘴里还说着孩子真是个好的。
    而后院的厅堂里,两桌女眷也带着孩子吃起来,或是唠嗑说话或是喂孩子吃些零嘴,也很是热闹。
    赵家的满月酒摆的算是大的,一顿饭直接吃到了半后晌才散了。
    出了月子,又办了满月酒,日子基本上就又回到了以前的平淡时候。唯一不同的是,如今家里开始准备新一年的养蚕大业了。而且还多了个不知人事,可却离不得人的小烦人。
    好在周氏跟崔玉还能替换着照顾孩子,所以就算熬得慌,倒也没把俩人累瘦了。
    到了二月里,赵小山跟崔虎子要去县城考试了,崔玉早早就准备了几个人的盘缠。又嘱托赵二石到了县城一定不要凑合,寻个安静的客栈住下,吃喝上也莫要省钱。
    还有笔墨纸砚,她这一次也都是给准备的顶好的。甚至连耳塞子也给两人准备了一副,还有护膝的面垫子跟衣裳,但凡是能想到的,她都给收拾了个齐全。
    由赵二石去送俩人考试,这是两家之前就商量好的。一来李氏一个妇道人家到底不方便,二来赵二石能跑腿,人高马大的有什么事儿也能护着小山跟虎子一些。
    看着赵二石赶着骡子车出了赵家村,崔玉跟李氏才扶着周氏回了家。虽说只是去县城,可家里哪有不惦记的啊?尤其是小山跟虎子年纪都不大,听说好多读了一辈子书本的人去参加那个考试,都挨不过最后一日的。有的被饿晕了,有的是被吓的,还有的是因为犯了错被打出考场的。
    听说考场外头还有当兵的拿着刀枪守着呢,但凡有不听话的学生直接就见血了。
    总之,听说的越多,家里人就越担心。这里面最镇定的,大概也就是崔玉了。
    家里少了两个人,就好像突然有些冷清了。就连朵儿也不若以前那么活泼了,好在小天天时不时给点响动,才能把大伙儿的心思在引回来。
    只是日子也不会为着这点小事儿不过,这不,刚进二月底,桑树发了芽,崔玉就开始张罗买蚕种的事儿了。
    这次家里有了专门种蚕的地方,所以她就跟商队定了两万个种儿。花费下来,可是小二十两银子呢。不过她却觉得,用好的蚕种比去外面收集野蚕更有利,不说病害少一些而且也省了许多精力。
    野蚕虽说省了本钱,但到底数量有限,根本满足不了她的需要。但直接购买蚕种,却能直接增加收益。就好像去年第二批蚕丝出产时候一样,可是比第一次多挣了许多。
    村里有些拿过赵家工钱帮着收集过野蚕的人,这会儿得了消息都有些失望,看来今年是没有那份进项了。也有人眼热崔玉一挥手就是二十两银子的,嘴里说着那媳妇当真不会过日子,真真是个败家的。
    这不,就有那么几个喜欢挑拨人,爱看别人家笑话的妇人寻着来跟周氏拉家常的由头,话里话外都是说着崔玉不是个贤惠媳妇。甚至还说她不知道体贴自家汉子,光想着自个怎么过风光了。
    “都说女人是匣子,我瞧着这样下去,你家玉娘用不了多久就得把二石的辛苦钱给败光了。”村里赵三儿的婆娘叹口气,似是语重心长的对周氏说道。
    其他几个自然也纷纷附和,各个都好像真的是为着赵家的日子好似得。
    周氏虽然是个和善的,但也不是让人拿捏的性子。她骨子里就有股子护短的劲儿,别说自家孙媳妇千好万好,就算是真的有什么不好,也轮不到外人嘴巴里嘀咕不是?
    她也不恼火,只笑着回道:“败家不败家的我是不知道,不过玉娘是个有本事的,今儿花的钱赶明儿就能挣回来。我瞅着,咱们村连带着十里八村的,也没出第二个呢。”说完,她话锋一转热络的问道,“三儿他媳妇,你家三儿好像过年都没回来?听说你儿媳妇初二回娘家,可都是空手没带年节礼的,这可是要被人戳脊梁骨骂的呢。”
    赵三家的日子过得其实并不舒坦,一来赵三就是个游手好闲的混混,整日里也不知道都在哪鬼混。二来赵三媳妇是个小气的,巴不得儿媳妇光往家里扒拉东西,哪舍得出了年节礼去亲家?
    这么几句话,虽然没有说破脸,但也足够让赵三家的吃一壶了。这会儿赵三媳妇可不就讪讪的,不知道该怎么答话了。
    要说败家,赵二石媳妇崔玉还真算不上多败家,毕竟人家能挣钱啊。说买地就买地,说不种粮食就不种粮食,当初多少人准备看人家的笑话,可最后哪个不是被打了脸皮?
    偏偏她现在还凑上来,早知道周氏话语上是个不好相与的,她就不该来找晦气。
    几个人一见赵三媳妇吃了瘪,也都有些害臊了。她们也是吃饱了闲的没事儿干,光想着盯着别人家的短处,却不想自家的短处可是比赵二石家的多得多。
    “要我说,人活一辈子好生过自个的日子不就得了?非得盯着别人家的日子,难不成这么盯着,别人兜里的银子就能成了自家的?”周氏扒拉了扒拉针线笸子,嗤笑一声道,“我现在是有吃有喝就足够了,别的事儿可没工夫多想呢。”
    说着,她还炫耀似得拍了拍自个的新棉袄跟身子底下靠着的新被子。这可是实打实的新棉花做的,就是光摸着也暖和的很。
    几个想要来挑事儿的人最终弄了个灰头土脸,全都假笑着说了些场面话。后来天天被吵醒了,撇着嘴就不乐意的哭起来,这下也用不着周氏赶了,她们可算是找到理由先走了。
    这个小插曲,崔玉并不知道。这会儿她跟石嫂子大菊几个人,正在蚕房检查刚刚买回来的蚕种呢。
    蚕房的温度要保持温暖,所以这会儿屋里还烧着暖炉炭火。几个人虽然已经换了夹袄,可架不住又是忙活又是烤火的,没一会儿就出了热汗。
    “玉娘肯定是想天天了,瞧这都叹了第几次气儿了。”大菊戳了戳石嫂子的胳膊,笑道,“让她先去看孩子,她还跟咱们犟呢。”

章节目录

农女当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爱吃肉的小肉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爱吃肉的小肉球并收藏农女当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