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景帝喝了口茶水,顺了气,一抬眼就看见站在一旁的端柔贵妃。
    十六七岁的年纪,俏生生地站在那,既不谄媚,也不高傲。
    嘴角常常牵着微笑,温温柔柔的样子,眉眼柔和,温良无害。
    就是这么一个温良无害的女人,身后站着的,却是苏家这样的庞然大物。
    此次科举制改革,之所以会这么艰难,一个原因是因为世家的竭力阻止,另一个原因,却是因为苏家没有表态。
    若是苏家公开支持他,想来这个政策执行地也不会太过艰难才是。
    按理说,作为清流第一人的苏家,不可能对这种名留青史的大事无动于衷,甚至苏家人也没有任何高兴的样子。
    王家一看苏家的反应,直觉是因为这事儿是他们王家上的折子,抢了苏家的风头,所以迟迟不肯表态。
    越想越觉得这个理由是完全有可能的。
    这么一来,城里街巷都在传:苏家妄为清流第一人,竟然因为被抢了风头这种小事,把造福于大明江山社稷的大事压着,迟迟不肯表态。
    王家一直都会玩这种“流言效应”。
    当年,太后就是在王家的运作下,带着“皇城第一闺秀”的名头进的宫,一举封为高位。
    太后当然不可能是第一闺秀,这都是王家人暗里操控得好。
    那时候,宫外皇城里的人,哪一个不知道王家嫡女是身份高贵却又温柔可亲的姑娘?
    同理,王家也用同样的手段对付苏家。不过,一个是自家人,一个是外人,自然有所不同。
    这种流言一出,天底下的读书人,基本上都不怎么相信。
    毕竟苏家一直是清流文人向往的世家。
    历数自大明朝开国以来,苏家出了多少独领风骚的清流文人和清正廉洁的青天大老爷!
    其风骨之正,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
    然而,这世间的流言,总是三人成虎,人云亦云。
    这流言传得越久,听到的人,内心也就越将信将疑。
    偏偏苏家从来不曾站出来表过态。
    任由王家败坏他们的名声。
    文人,总是重视风骨、名声的。
    是什么原因,让苏家连名声都不顾了,而沉默至今呢?
    就在王家以为自己的计策成功了的时候,苏家终于站出来了。
    原来,苏家大事一般都是由苏老爷子作主的。
    而今苏老爷子病入膏肓,已经没有那个精气神再去管朝堂上的事了。
    苏家自然也沉浸在悲痛中。
    甚至苏家家主苏正,还替父上了“乞骸骨”的折子。
    那日,明景帝一看到这个折子,下了朝,便浩浩荡荡地带着医术最好的太医去了苏家。
    苏老爷子是当年先帝留给明景帝的辅政大臣,是先帝年间的肱股之臣,哪怕现在苏老爷子现在已经老了,也是明景帝见到了也会礼让三分的人物。
    能得两朝皇帝礼遇的苏老爷子,自然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
    在先帝朝的时候,他的才干不是最好的,却是最得帝心的臣子,本本分分,安分守己,先帝之言,无一不应。
    这也是先帝最为看中他的一点。
    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当今明景帝对苏家无比厚爱,除了由明孝元皇后的原因,自然也有苏老爷子的原因。
    但是,毕竟不是自己培养出来的臣子,信任度不可能高得了多少。
    在苏家久久没有表态的时候,明景帝就有过怀疑。
    再一听市井流言,这疑心就更重了。
    所以在听说苏老爷子病重之后,才会亲自出宫,带上太医和一大车的好药材,去看望他。
    明着看望,实则却是打探虚实。
    一踏进苏家大门,如同在世人眼里的映像般,修得极尽简朴。
    听说这原来的苏家是先皇挑的已经修得上好的院子,特意赐给苏老爷子的。
    这么多年来,也只是翻修翻修,从未大张旗鼓地动过土。
    虽不如其他大臣家里的华贵新式,却也有着天然的野趣。
    在太医确诊之后,确定苏老爷子确实是病入膏肓了,明景帝这才放下心来。
    如果可以,他也不想怀疑明孝元皇后的娘家,太子的母族。
    承乾宫里不像别的宫妃宫里,养了什么雀儿、鸟儿的。
    随着明景帝的默然无语,整个殿内更显寂静了。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太医的消息。
    皇后从未有这么一刻,觉得死亡来得这么近。
    她知道,如果,她的孩子就这么去了,那么她的荣宠也到头了。
    按着如今的局势,废后都算轻的,最可怕的是,悄无声息地死去。
    突然,隔间传来婴儿的嚎哭声,一声一声打在明景帝的心上,打在皇后的心上,回想在在场所有人的耳边。
    明景帝和皇后瞬间松了口气。
    这时,太医也赶过来,跪地叩首,报了喜讯,“恭喜皇上,四皇子得皇天之庇佑,在针灸之后,终于有了起色。”
    明景帝免了他的礼,又赐了绣墩,道,“四皇子现在可好些了?”
    “四皇子如今是缓过劲儿来了……只是……”太医只是在绣墩上挨了个边,面露难色,吞吞吐吐道。
    “只是什么?”皇后连忙追问。
    皇帝跟前,哪有皇后抢话的道理。
    明景帝皱皱眉头,有些不悦,但是看在她如今狼狈的样子,忍了忍,没有说话。
    “只是……”太医跪地道,“只是,针灸毕竟治标不治本!四皇子虽然缓过来了,但是还得小心照料,万不得出半点差错!”
    什么叫小心照料?
    太后皱眉,发话道,“皇帝,四皇子就先放在哀家这里养着吧。有哀家在,看看有谁还想弄些幺蛾子!”
    说着,环扫了在场所有的宫妃。
    特别是端柔贵妃苏之婉!
    太后作为浸淫后宫多年的女人,在四皇子出事后,第一个想的便是后宫阴私。
    偏偏全部太医院的太医都说是着凉而引起的高烧。
    还没有哪个宫妃有能力买通太医院全部的太医,就连端柔贵妃也不可能。
    所以,太后虽有疑虑,却不敢肯定。
    明景帝自然明白太后话中的意思。
    不过,他的着眼点一直放在前朝,只要四皇子没有性命之危便好。
    后宫的事,自然交给后宫的人去解决。
    “那四皇子,就有劳母亲了。”明景帝温声对太后道。
    “哀家养着自己的亲孙子,哪里是‘有劳’?”太后看了眼皇后道。
    皇后瘫在地上,低着头,嘴角蠕动几下,终究没说什么。
    扶着桃红的手,站了起来,理了理衣襟鬓发,身着稍微有些褶皱的大红色凤凰朝日祥云暗花吉服的她,即使是妆容微花,也不能掩盖她艳色芳华。
    面色平静,眼里却满是绝望,恭恭敬敬地向端坐高位的明景帝和太后叩首谢恩。
    本是晚间,裴云若站在暗处,烛火的光晕下,看不清神色。
    只瞧见她微微勾起的唇角。
    这场闹剧终是散了。
    就目前来看,皇后下场最为凄惨,好好的儿子被养在了太后跟前。
    以太后和皇后如今的关系,以后想见一面,恐怕极难。
    咸福宫。
    洗漱之后,寝殿内。
    李承泽满头雾水地问,“这就完了?”
    苏之婉摘下钗子,转头笑道,“不然你还想如何?你以为,这皇帝会当场将罪于我?还特意学别人‘英雄救美’?”
    李承泽道,“这一切看起来都直指于你,我不放心……”
    “‘英雄救美’没玩成,倒是免费看了出好戏!”苏之婉走过去躺在床上道。
    “你没事便好。”李承泽也褪下衣衫,着中衣,躺在另一边,轻声道,“我可不在乎什么好戏。”
    苏之婉转过头看着他,挑眉道,“谁说我没事?我事儿可大着呢!看吧!看明天就知道了。”
    说着闭上了眼睛。
    这一天可算是把她累着了。
    参加什么莫名其妙的除夕宴,又看了场好戏,还莫名其妙地在承乾宫“罚站”。
    可算是把她累坏了。
    不用明天,今晚,李承泽便知晓了。
    半夜,侍书顾不得太子的存在了,直接在门外叫醒了苏之婉,说是,“四皇子夭折了……”
    苏之婉微微一笑,她就知道,裴云若不可能是这么仁慈的女人。
    皇后害得她从今以后再也不能有孩子了,她仅仅设计个母子分离就算完了?

章节目录

我就静静地看你装哔(穿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亓官1997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亓官1997并收藏我就静静地看你装哔(穿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