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不是大族,更不是以诗书传家的门第,虽然也学了大族的行事,重金延请西席,设族学,但总归底蕴太差,比不得别家,宋勇毅因着外祖是鹤阳书院的教书先生,才占了许多便宜,既有外祖的书信教导,又有外祖的荐书,方能有资格去考鹤阳书院。
    男子读书尚且如此不易,更遑论女子,知识难得,读书人又少,所以越发清高,就算聘作西席,教书先生也只肯对男子施以教导之恩,教导女子是绝计不肯的,如张氏这般,出身书香门第,有祖父和父亲的亲自教导,懂得文墨识得文采的,那是多少门户都求之不得的好佳媳,能受益三代啊。
    宋知秋出阁前有张氏亲自教导,比之族中其她姐妹半点不差,宋知夏从小长在张氏身边,更是被张氏严加教导,日日读书习字,半点不松懈,也就这小半年,因着宋知夏的头伤,以及各种突发杂事,加之张氏又反思自己紧盯女儿学识,却不教导女儿世间险恶,是不是反而误了女儿,所以宋知夏才能得了这小半年的松快日子。
    武宁伯府开府才十几年,底蕴太浅,无法开族学,宋知夏若是不喜读书,张氏教着也就尽够了,但若是想要多读些书,多添点文墨,再赢一点名声,那就最好去入读双梅书院。
    双梅书院是蔡家开设的女子学堂,也是封州廊州唯一的女子学堂,除了林家元家裴家的姑娘外,封州廊州的两州地界上,但凡想要进学的姑娘,都会参加入学考试,力争入读双梅书院,与蔡家姑娘们一起读书做同窗。
    宋知夏重生前是个一心读书的书呆子,张氏自然为她取得了双梅书院的入学考试资格,所以宋知夏必须得去好好考试,不然就是丢了武宁伯府的脸面。
    宋知夏回想往事,眼中渐渐含冰。
    当日之辱,这一回合,她必将厚报!
    第59章 顾婵
    从上古时起,冬至就是祭祀天地的大节日,到了大晋朝时,冬至更是增加了祭拜先祖的意义,成了比过年还要重要的节日。
    夏国承继大晋朝的文统,冬至自然是一年中首重的节日,到了冬至前一月,举国上下,不论大事小情,所有的事情都要围绕冬至做出安排。
    冬至的祭祀规格并不是规定的,分为大祭小祭,小祭是每年一祭,大祭则是钦天监依据星历及星相来推算,有时五年七年一大祭,有时连续两年都大祭,遇大祭时,皇帝会下诏赦免当年的徭役民役,大族们也会普济天下,广施善财,而中小族们也会跟着施药赠米、修桥铺路,所以民间视大祭为大喜大吉,钦天监一报大祭,举国同庆,民间更是欢腾喜迎。
    蔡家作为五百年高门望族,遇到大祭之年,自然要普济天下,双梅书院作为蔡家学堂,也是要贡献一番的,所以今年双梅书院不仅增加了入学学员的名额,还以书院的名义修建了一座桥。
    同时,桥成之日便是开考之时,在众多考生们的忐忑期待中,双梅桥终于峻工了,入学考试也开始了。
    双梅书院是女子学堂,所以入学考试与别的学堂不同,虽是要考国文,但并不以国文论成败,其它的术艺也要考,若是术艺出彩了,就算国文稍逊,考生也可入读书院,只是每年的术艺考题都不同,具体要考什么,得看院长今年抽到了什么签。
    双梅书院的考题是什么,谁也不知道,但是重来一次的宋知夏知道,所以她这次是有备而来。
    考试的这一天,宋知夏最终也没穿戴上张氏精心为她准备好的衣裳首饰佩饰,而是穿上了青色学子服,挽起了朝云髻,发上半点不饰钗环,只细细绑了一素一黄两根发带,极素淡的去往双梅桥了。
    马车上,张氏絮絮叨叨地重复叮嘱宋知夏,等会儿仪式开始后,祝祷词该怎么念,祈祝舞该怎么跳,生怕她错漏了一丝半点。
    宋知夏时不时的应和一声,口中轻哼着祝祷词,脑子里也在演练着祈祝舞的动作,但神色间却并不显得紧张。
    给新建成的双梅桥行祝祷仪式,正是今年双梅书院张榜公告出的考题之一,考生当日所着衣装和所梳发髻也是榜上明确规定的,在样样一同的情况下,想要出彩,就只能看气度姿仪了,所以在祝祷仪式上,歌声清越和舞姿端庄就分外重要了。
    宋知夏早就知道今年要考什么,所以祝祷词和祈祝舞她早就偷偷开始练了,比旁的考生早了许多日,所以她此刻心中并不紧张,她是绝对不可能出错的。
    马车行到双梅桥前一里处,便有书院的人设栅拦着,不让马车过去了,道旁的空地处已经停了好几辆马车,看来已经有不少考生到场了。
    张氏和宋知夏下得马车,宋知夏的装扮一看就知道是来参加考试的考生,便有书院的人过来指引,指明让考生独自一人前往双梅桥处,考生长辈则去往另一处视野开阔处,只可远观,不可近扰。
    张氏领着宋知夏谢过引路人,张氏又匆匆叮嘱宋知夏两句,宋知夏一一应下,两人便分开,各行一道去了。
    宋知夏来到双梅桥前,那里搭了一处凉台,上面坐着五六个女子,看装扮,应都是书院里的先生,与宋知夏穿着相同的考生们则通通站在道旁树荫下。
    宋知夏脚下一转,走向道旁树荫处。
    树荫下已经站了十几二十个考生了,大块的通风的好位置已经快被站满了,宋知夏不想去与人挤,便寻了一个小块的,刚好能容她一人站立的树荫处。
    早到的考生们已经三三两两的说起话来了,她们大多是结伴同来的,彼此相熟,说起来话自在的多,而宋知夏是一人前来,一个人站在那边,显然有些孤寂。
    宋知夏却不觉得孤寂,她一个人站在这边挺好的,清净自在,才不要去与那些文官家的小姐们虚与委蛇呢,一个个都看不起武将,话里都带着股清高,好似与她说话都是恩赏了似的,好大的脸。
    宋知夏看向双梅桥前的空地,那里有十多个人正在布置,扫落叶的,洒净水的,摆敬香条案的,摆放杨柳条的,动作干净且无半点喧闹,不愧是双梅书院里的人,行事规矩又利落。
    正看着那边的布置,宋知夏眼尾余光却看到有人向她走来,她回头一看,原来是顾姝的妹妹顾婵啊。
    顾婵今日也是一身的青色学子服,她边上还跟着另一个女考生,一步一趋的,好似很紧张。
    “夏姐姐。”顾婵笑嘻嘻地凑过来,一把抱住了宋知夏的胳膊,“看到你在这儿真是太好了,我还担心来晚了找不着你,无处可以依靠呢,幸好幸好,我来的早,还能与你一同站着,彼此说说话,心里也不慌。”
    宋知夏淡淡的扯出一抹笑容:“顾婵,你还是先站好吧,从下了马车开始,就有先生在点评我们的仪态了,你也不想一开始就得了个差等吧。”
    顾婵笑容一收,迅速摆好仪态,款款行礼:“多谢夏姐姐指正。”
    她边上的女考生也赶紧跟着行礼,也随着顾婵的称呼道谢:“多谢夏姐姐指正。”
    宋知夏并不讨厌顾婵,这人虽然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但比之她的亲姐顾姝,却胜在磊落,她想要依靠宋知夏,就坦坦荡荡地说出来,不像顾姝那般藏着隐着,以照顾宋知夏的名义占了宋知夏的光,顺便还摆出了自己贤良明理的姿态,同样是借光,宋知夏更喜欢顾婵这种明着来的。
    宋知夏受了顾婵的礼,目光移向顾婵身边的那个考生:“这位姐妹是?”
    顾婵又笑了:“这是我堂妹,顾妍,比我小一岁,今年来试试运气。”
    顾妍上前一步,又行了一礼:“顾妍见过夏姐姐。”
    宋知夏微微点头:“嗯,妍妹妹。”宋知夏仔细打量着顾妍,奇怪,她的记忆里并没有这个顾妍,是她遇的人多了,忘记了,还是以前她没留意过?
    不过不管是哪种,顾妍总归是个不出彩的,带她一把,应该没什么的吧。
    第60章 祈祝开始
    宋知夏与顾妍彼此见过礼后,算是初次结识了。
    “夏姐姐,妍妹妹的家不在这里,这次她可是为了赴考专程赶来的,之前她一直待在老家,没出来见过什么世面,胆子又小,还有点怕生,若是有什么不周之处,还请夏姐姐见谅,我们姐妹二人在此先给你行礼赔罪了。”顾婵带着顾妍又行了一礼。
    顾婵对顾妍其实没什么姐妹情谊,两人又不是从小一块长大的,也就顾妍来后才相处了半个月,彼此间还是以客套居多,不过在外面,顾妍毕竟也是顾家人,关系着顾家的脸面,所以顾婵还是会着意照顾一二的,她怕顾妍不知轻重会得罪了宋知夏,所以干脆事先说明,这样就算以后顾妍真得罪了宋知夏,宋知夏也不会气到她头上。
    宋知夏笑了,顾婵的心思她一眼就看破了,不过她喜欢顾婵这样行事,坦率大方,有话直说。
    “行了,姐妹之间何需如此客气,你这样反倒是不拿我当姐姐看待,与我生份了。”宋知夏伸手扶起了顾婵顾妍。
    顾婵笑嘻嘻地顺势拉住了宋知夏的手,顾妍的神情也明显轻松了不少。

章节目录

重生天娇有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水镜凌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水镜凌澜并收藏重生天娇有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