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研究院那个姓段的研究员,最爱吃我家的杂酱面。他家就是造大船的,我能不知道吗?”
……
百姓们讨论得热火朝天,大部分都抱着支持的态度。官府和民间都对此次动兵大力支持,闵州总兵梁千山进京时,就感受到了京城百姓强烈的战意,在马车上都听到路边百姓在讨论对倭国动兵的事。总结下来就一句话:杀光倭匪,为临海百姓报仇,让倭国血债血偿!
萧景曜这段时间几乎都泡在了研究院,空闲时间全花在了和公孙覃等人的交流上。尤其是那位段姓研究员现在的议题,想做出更强大的动力系统,让战船不再被风浪所困扰。
萧景曜和他详细谈了蒸汽机的原理,并且一边说,一边画图,将蒸汽机的原理讲解得清楚明白。
段姓研究员听得如痴如醉,公孙覃等人也大受启发,尤其是那个曾经改良过水力纺织机的大佬,激动地一拍脑门,“这个动力要真做成了,同样能用在纺织机上!”
萧景曜给了对方一个赞许的目光,其中一位研究农具的研究人员也目露沉思,“若是能造出这样强大的机器,到时候田间劳作的,是不是只要用农具就行?”
那人说着说着,目露憧憬,“想想看,到时候田间地头,只有不会觉得劳累的农具在来来回回耕作,农户们终于可以从几千年的繁重农活中解脱出来,过上稍微轻松一点的日子。”
其他人也听住了,脸上纷纷露出了向往之色,“这真是比梦还美的场景啊!”
更重要的是,如果蒸汽机能做出来,他们的这些想法,都有很大的可能变为现实!
他们不是在空想,而是有能力达成这个野望!
研究院所有的研究人员瞬间就换进入了斗志满满的状态,眼中的光芒几乎要亮瞎萧景曜的眼,神情坚毅得简直和去炸碉堡没什么区别。
他们拼死拼活做研究,不就是看到了民生多艰,想为百姓们谋一条更轻松的路吗?
萧景曜大为震撼,久久不能言语。
良久,萧景曜端肃了神色,对着公孙覃等人深深一揖,“萧某不才,为百姓们谢过诸位!”
公孙覃等人赶紧手忙脚乱地将萧景曜扶起来,有些无措,“萧大人客气了,若不是你建议陛下开了研究院,又给了我们许多难得的书籍,我们也不会取得这么多成就。”
“这不一样。”萧景曜微笑着摇头道:“我们有官职在身,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本事分内之事。诸位坚持到现在,本就不易,还一心记挂着百姓,才更令人敬重。”
公孙覃等人讷讷不语,口才比不得萧景曜,只能生生受了萧景曜这一礼,面红耳赤地摆手道:“应该的应该的,我们也拿了陛下的俸禄,该为陛下分忧。”
萧景曜心中更是豪情万丈,有这些大佬在,何愁大齐未来的科技不发达?
日后,大航海时代来临,亚洲这片海域,都得是大齐说了算!
再有国家想开着战船,用炮火轰开华夏的大门。那都是痴人说梦!
萧景曜几乎将所有空闲时间都用在了默写数理化书籍上,又为研究院新添了一大批理论书籍。
公孙覃等人又高兴又烦恼,高兴于又有了新理论可以看,可以开拓他们眼界,激发他们的灵感,甚至能解决他们目前面临的问题。烦恼的是书中内容太过深奥难懂,光靠自学,根本学不懂,还得萧景曜来帮忙。
萧景曜也不意外,这都涉及到了高数领域,物理化学,也都是大学教材。真要全都能自学成才,那这个天赋也未免太过可怕。
当然,研究院这帮大佬智商都不低,就这样断断续续,时不时再问一问萧景曜,竟然也就在这一两年中将先前的中学数理化教材这么给啃了下来。萧景曜都被他们给惊呆了,能在这一两年中将这些知识全部吃透并学以致用,后世六年的内容浓缩到了两年,还没有专业老师每天给他们上课讲解,竟然没难住他们,愣是将知识点都给吃了下来。
就这学习速度和领悟能力,搁后世,妥妥都是竞赛种子选手,放在国际赛场上都有一战之力。
萧景曜都忍不住心生感慨,大齐真是人才济济,在这种如此不重视数理化的情况下,竟然还能出这样一批大佬。
不得不说,华夏还是有点子国运在身上的。
现在涉及到大学的内容,即便公孙覃他们先前的底子够扎实,现在也像是在看天书。有些能看懂,但更多的,实在是无能为力。
好在萧景曜开了挂,哪怕过去了那么多年,这些知识点依然牢牢记在萧景曜心中,现在要对公孙覃他们讲解,萧景曜也基本无压力。
有了这些理论基础在,还有正宁帝的资金支持,研究院的研究更是一日千里。
尤其是钦天监那边,看到研究院将透镜玩出花来,研究出各种眼镜,甚至发现了新的世界。既然如此,那是不是能造出看得更远的镜子,揭开万物星辰的神秘面纱呢?
思路确实正确。
就是公孙覃磨镜片磨到崩溃,把萧元青都抓去当了助手,再加上研究院的研究员们的共同努力,重新将透镜组装起来,确实组装出了能看得更远的镜子。
当然,想将星辰看得明明白白,那是不可能的。但公孙覃一开始搞出了能看五倍的望远镜,看得清清楚楚,正好大齐要和倭国开战,打的还是海仗,望远镜在此时发明出来,简直派上了大用场。
梁千山拿到望远镜就抚掌大笑,“如此一来,敌军船上的动静,尽落于我们眼中!”
正宁帝看向望远镜的眼神,都带着一丝说不出的复杂。
天,对于人类来说,就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君权天授,皇帝自称天子,代天行事。
而望远镜的出现,几乎能让人类窥测到天的奥妙。
窥视天机啊,果然不愧是钦天监热衷的事。
但研究院真的能做出望远镜来,更是让正宁帝将研究院的重要性又拔高了一个程度。
能做出可以窥视天机的东西,确实比一般的和尚道士更靠谱。
萧景曜心说确实有天文望远镜这玩意儿,也能观测天体。但就是这个真实情况吧,可能和钦天监想象中的不一样。
萧景曜现在都不敢保证,真正的天文望远镜面世,揭开日月星辰的神秘面纱后,钦天监们到底是如获至宝,还是信仰崩塌后整个人都崩溃掉。
就……不知道该怎么说。
萧景曜摸了摸鼻子,莫名觉得自己有点缺德。
武将们对望远镜简直爱不释手。但这玩意儿和芥子镜一样,以研究所的能力,目前还不能量产。武将们想要人手一个都不行,考虑到闵州水师将会成为攻倭主力军,现在研究院磨出来的望远镜,基本上都配给了闵州水师。
军队上的事,萧景曜自然插不上手,但萧景曜能在别的地方给正宁帝出建议。
比如给水师的粮饷是多少,受伤了有什么贴补,若是不幸牺牲,朝廷在给他们的亲人发放抚恤银后,还可以给他们的家人安排一个可以挣钱的营生。
比如去玻璃坊干活,那可是一等一的好去处,现在玻璃制品层出不穷,玻璃面世这么久,依然受到达官显贵的追捧。
萧景曜甚至听到有人奢侈地将家里的窗户都换成了玻璃,说是这样屋子里亮堂多了。
那一面玻璃可不便宜,熊孩子玩个蹴鞠,扔个石块,若是不幸奔着窗户去了,都能让他损失惨重。
这种情况下,玻璃坊的进账绝对不可能少,相应的,在玻璃坊干活的人,待遇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这是个美差。
正宁帝本来就在考虑扩建玻璃坊的事,也缺人手,匀出几个位置安排给牺牲的士兵的亲属,完全没问题。
除了玻璃坊之外,还有闵州段氏造船厂,以及纺织厂和绣坊等地方可以安置人。研究院那一堆研究员,哪个家里不是小有产业的?现在他们有出息了,在正宁帝面前挂了号了,在家里的话语权自然也不低,想在家中产业中安排几个人,一点问题都没有。
若是立了大功的,除了给升官之外,按照功劳,也能给他一两个岗位安排亲人。算是额外给他们的福利。
实则是研究院也准备办厂了,正是缺人手的时候。背靠正宁帝,研究院根本不用考虑银子的问题,财大气粗得很,要招人,干脆就给这些对大齐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一点小优待。
若是有不幸战死的将士,等到战事平息后,就在闵州立个英雄碑,上面将他们的名字全都刻上,每年官府都领着开蒙的孩童来拜祭他们,让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知晓,为了闵州的安定,有多少人付出了生命。
这些安排,也都在《大齐日报》上写了出来。百姓们一时间激动万分,都想着去厂里学们手艺。
寻常跟着师傅当学徒,师傅还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挨打挨骂还久久不能出师,去朝廷办的厂就不一样,人家要的就是能干活的人,哪会故意不教你?
百姓们的想法很实在,学门手艺不至于饿死自己,日后总能讨口饭吃。去朝廷办的厂里干活,又不是贱籍,多好的事呢。
家里有男丁被选去水师的,已经在给儿孙写信,让他们好好训练,争取立功。
这份《大齐日报》,当然在闵州水师中高声宣读。
不管是身经百战的老兵,还是刚刚征入进水师的新兵,听到朝廷给出来的一系列优待后,眼中都亮起了火苗,战意熊熊,都不用梁千山再说什么,士气已经到达了顶峰。
这年头儿讲究视死如生,有官府的承诺在,就算死了,每年都有一帮孩童前来拜祭自己,还是官府领着他们前来。这可是积累大功德的事,说不准沾染了官府的端肃庄严之气,他们下辈子还能投个好胎,去富贵人家走一遭呢。
水师士气之高涨,梁千山都觉得不可思议。
原来,士兵们只要有这么一点点好处,就能悍不畏死。
只是一块刻着他们名字的英雄碑啊……
梁千山先是叹息一声,而后代入自己想了想,觉得若是自己,也是愿意为此拼命的。
到底是哪位能人想出来的这个办法?梁千山觉得,这种攻心中又带着几分真心实意的作风,莫名有一丝熟悉。
武将中何时又出了这么个厉害人物?
正宁帝也颇为奇异地看着萧景曜,“你倒是文武双全,安抚兵心,提升士气,你也有一套。如此看来,你应该是能带兵的。”
萧景曜赶紧摆手,疯狂摇头,“不,臣不行。臣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带不了兵!”
“放心,朕也没打算让你带兵!”正宁帝失笑,“闵州那边正在练水师,整戈待发。朝中拨下去的银子,你帮着胡阁老盯紧一点,朕不希望再听到克扣兵卒粮饷的事情!”
萧景曜郑重领命,“臣遵旨!”
正宁十八年,梁千山带着闵州水师,开着战船,直奔倭岛而去。
萧景曜在京城,看着闵州的方向,笑而不语。
希望梁千山此行顺利,日后大齐都不用再问银钱发愁,反倒要担心流入市场的银子太多而造成的通货膨胀问题。
而这,萧景曜已经有了应对之法,就等着梁千山凯旋。
至于开战没有良心?萧景曜内心毫无波动。
良心?资本家还有这玩意儿?
第082章
大齐水师围住倭岛时, 已经到了十一月。萧景曜依稀记得上辈子的时空中,某个朝代曾经派兵攻打倭岛,走的也是海路, 结果碰上了台风,出师未捷身先死。第二次出征倭岛,又赶上了台风季, 再次被台风横扫。
也正是因为如此,倭岛便以“神风”为傲, 觉得这是他们有天相助,在面对灭顶之灾时, 上天救了他们一命。“神风”一说, 开始深入每个倭岛人心中。直到二战, 倭岛还组建了一支敢死队, 就以“神风”命名。
学过地理的都知道, 六到十月, 是倭岛的台风季。那个朝代两度征讨倭岛,不知为何, 都正好赶上了这个时候, 碰上台风,当然不奇怪。
有萧景曜在,给正宁帝提这么个醒还是能做到的。
正宁帝知道萧景曜的神异之处,对萧景曜透露出来的“天机”深信不疑,隐瞒了萧景曜在其中的作用,给梁千山发了封密旨,让梁千山避开六到十月这个时间段, 以免大齐水师被大风所害。
梁千山不明所以,但知道皇命不可违, 梁千山自然不会违背正宁帝的旨意。不过是推迟两三个月出兵,并不是什么大事,正好还能趁着这两三个月,再让梁千山把水师给练一练。
带兵的将领,在战场上必须要冷酷无情,将兵卒看作数字,不以自己的私人感情左右自己的判断。但在平时,将领们还是希望给兵卒们多一些操练的时间,让他们在战场上有更大的几率能活下来。
现在朝廷的粮饷发得足足的,士气正是高涨的时候,梁千山再将这事儿包装一下,说是陛下怜惜兵卒不易,爱兵如子,特地给了大家两三个月的操练时间,希望减少大家的伤亡,让大家都能平安回家。
这话一出,兵卒的士气更是高涨到了极点,纷纷感念正宁帝的仁德,恨不得为正宁帝效死,以证明他们对朝廷的忠心。
萧景曜上次来闵州查账后,梁千山和庄明私底下也有了来往,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互相防备,只靠中间人传话。
上次见面后,两人也算是惺惺相惜,再加上萧景曜洗清了庄明双亲的冤屈,回京后又将此事禀报给了正宁帝,特地赦免了庄明的罪过,现在庄明可以正大光明地踏上闵州的土地,回乡看望父老乡亲,再去族里,在双亲的坟茔之前磕头。
闵州水师剑指倭岛,打算一鼓作气将倭岛拿下,庄明自然也不会闲着。论及同倭匪的战斗经验,庄明这帮人并不比闵州水师少。甚至在对倭岛的了解上,庄明比梁千山知道的消息更多。
无他,海禁之下,闵州水师没办法轻易出海,更别提将战船开去倭岛附近。
“研究院那个姓段的研究员,最爱吃我家的杂酱面。他家就是造大船的,我能不知道吗?”
……
百姓们讨论得热火朝天,大部分都抱着支持的态度。官府和民间都对此次动兵大力支持,闵州总兵梁千山进京时,就感受到了京城百姓强烈的战意,在马车上都听到路边百姓在讨论对倭国动兵的事。总结下来就一句话:杀光倭匪,为临海百姓报仇,让倭国血债血偿!
萧景曜这段时间几乎都泡在了研究院,空闲时间全花在了和公孙覃等人的交流上。尤其是那位段姓研究员现在的议题,想做出更强大的动力系统,让战船不再被风浪所困扰。
萧景曜和他详细谈了蒸汽机的原理,并且一边说,一边画图,将蒸汽机的原理讲解得清楚明白。
段姓研究员听得如痴如醉,公孙覃等人也大受启发,尤其是那个曾经改良过水力纺织机的大佬,激动地一拍脑门,“这个动力要真做成了,同样能用在纺织机上!”
萧景曜给了对方一个赞许的目光,其中一位研究农具的研究人员也目露沉思,“若是能造出这样强大的机器,到时候田间劳作的,是不是只要用农具就行?”
那人说着说着,目露憧憬,“想想看,到时候田间地头,只有不会觉得劳累的农具在来来回回耕作,农户们终于可以从几千年的繁重农活中解脱出来,过上稍微轻松一点的日子。”
其他人也听住了,脸上纷纷露出了向往之色,“这真是比梦还美的场景啊!”
更重要的是,如果蒸汽机能做出来,他们的这些想法,都有很大的可能变为现实!
他们不是在空想,而是有能力达成这个野望!
研究院所有的研究人员瞬间就换进入了斗志满满的状态,眼中的光芒几乎要亮瞎萧景曜的眼,神情坚毅得简直和去炸碉堡没什么区别。
他们拼死拼活做研究,不就是看到了民生多艰,想为百姓们谋一条更轻松的路吗?
萧景曜大为震撼,久久不能言语。
良久,萧景曜端肃了神色,对着公孙覃等人深深一揖,“萧某不才,为百姓们谢过诸位!”
公孙覃等人赶紧手忙脚乱地将萧景曜扶起来,有些无措,“萧大人客气了,若不是你建议陛下开了研究院,又给了我们许多难得的书籍,我们也不会取得这么多成就。”
“这不一样。”萧景曜微笑着摇头道:“我们有官职在身,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本事分内之事。诸位坚持到现在,本就不易,还一心记挂着百姓,才更令人敬重。”
公孙覃等人讷讷不语,口才比不得萧景曜,只能生生受了萧景曜这一礼,面红耳赤地摆手道:“应该的应该的,我们也拿了陛下的俸禄,该为陛下分忧。”
萧景曜心中更是豪情万丈,有这些大佬在,何愁大齐未来的科技不发达?
日后,大航海时代来临,亚洲这片海域,都得是大齐说了算!
再有国家想开着战船,用炮火轰开华夏的大门。那都是痴人说梦!
萧景曜几乎将所有空闲时间都用在了默写数理化书籍上,又为研究院新添了一大批理论书籍。
公孙覃等人又高兴又烦恼,高兴于又有了新理论可以看,可以开拓他们眼界,激发他们的灵感,甚至能解决他们目前面临的问题。烦恼的是书中内容太过深奥难懂,光靠自学,根本学不懂,还得萧景曜来帮忙。
萧景曜也不意外,这都涉及到了高数领域,物理化学,也都是大学教材。真要全都能自学成才,那这个天赋也未免太过可怕。
当然,研究院这帮大佬智商都不低,就这样断断续续,时不时再问一问萧景曜,竟然也就在这一两年中将先前的中学数理化教材这么给啃了下来。萧景曜都被他们给惊呆了,能在这一两年中将这些知识全部吃透并学以致用,后世六年的内容浓缩到了两年,还没有专业老师每天给他们上课讲解,竟然没难住他们,愣是将知识点都给吃了下来。
就这学习速度和领悟能力,搁后世,妥妥都是竞赛种子选手,放在国际赛场上都有一战之力。
萧景曜都忍不住心生感慨,大齐真是人才济济,在这种如此不重视数理化的情况下,竟然还能出这样一批大佬。
不得不说,华夏还是有点子国运在身上的。
现在涉及到大学的内容,即便公孙覃他们先前的底子够扎实,现在也像是在看天书。有些能看懂,但更多的,实在是无能为力。
好在萧景曜开了挂,哪怕过去了那么多年,这些知识点依然牢牢记在萧景曜心中,现在要对公孙覃他们讲解,萧景曜也基本无压力。
有了这些理论基础在,还有正宁帝的资金支持,研究院的研究更是一日千里。
尤其是钦天监那边,看到研究院将透镜玩出花来,研究出各种眼镜,甚至发现了新的世界。既然如此,那是不是能造出看得更远的镜子,揭开万物星辰的神秘面纱呢?
思路确实正确。
就是公孙覃磨镜片磨到崩溃,把萧元青都抓去当了助手,再加上研究院的研究员们的共同努力,重新将透镜组装起来,确实组装出了能看得更远的镜子。
当然,想将星辰看得明明白白,那是不可能的。但公孙覃一开始搞出了能看五倍的望远镜,看得清清楚楚,正好大齐要和倭国开战,打的还是海仗,望远镜在此时发明出来,简直派上了大用场。
梁千山拿到望远镜就抚掌大笑,“如此一来,敌军船上的动静,尽落于我们眼中!”
正宁帝看向望远镜的眼神,都带着一丝说不出的复杂。
天,对于人类来说,就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君权天授,皇帝自称天子,代天行事。
而望远镜的出现,几乎能让人类窥测到天的奥妙。
窥视天机啊,果然不愧是钦天监热衷的事。
但研究院真的能做出望远镜来,更是让正宁帝将研究院的重要性又拔高了一个程度。
能做出可以窥视天机的东西,确实比一般的和尚道士更靠谱。
萧景曜心说确实有天文望远镜这玩意儿,也能观测天体。但就是这个真实情况吧,可能和钦天监想象中的不一样。
萧景曜现在都不敢保证,真正的天文望远镜面世,揭开日月星辰的神秘面纱后,钦天监们到底是如获至宝,还是信仰崩塌后整个人都崩溃掉。
就……不知道该怎么说。
萧景曜摸了摸鼻子,莫名觉得自己有点缺德。
武将们对望远镜简直爱不释手。但这玩意儿和芥子镜一样,以研究所的能力,目前还不能量产。武将们想要人手一个都不行,考虑到闵州水师将会成为攻倭主力军,现在研究院磨出来的望远镜,基本上都配给了闵州水师。
军队上的事,萧景曜自然插不上手,但萧景曜能在别的地方给正宁帝出建议。
比如给水师的粮饷是多少,受伤了有什么贴补,若是不幸牺牲,朝廷在给他们的亲人发放抚恤银后,还可以给他们的家人安排一个可以挣钱的营生。
比如去玻璃坊干活,那可是一等一的好去处,现在玻璃制品层出不穷,玻璃面世这么久,依然受到达官显贵的追捧。
萧景曜甚至听到有人奢侈地将家里的窗户都换成了玻璃,说是这样屋子里亮堂多了。
那一面玻璃可不便宜,熊孩子玩个蹴鞠,扔个石块,若是不幸奔着窗户去了,都能让他损失惨重。
这种情况下,玻璃坊的进账绝对不可能少,相应的,在玻璃坊干活的人,待遇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这是个美差。
正宁帝本来就在考虑扩建玻璃坊的事,也缺人手,匀出几个位置安排给牺牲的士兵的亲属,完全没问题。
除了玻璃坊之外,还有闵州段氏造船厂,以及纺织厂和绣坊等地方可以安置人。研究院那一堆研究员,哪个家里不是小有产业的?现在他们有出息了,在正宁帝面前挂了号了,在家里的话语权自然也不低,想在家中产业中安排几个人,一点问题都没有。
若是立了大功的,除了给升官之外,按照功劳,也能给他一两个岗位安排亲人。算是额外给他们的福利。
实则是研究院也准备办厂了,正是缺人手的时候。背靠正宁帝,研究院根本不用考虑银子的问题,财大气粗得很,要招人,干脆就给这些对大齐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一点小优待。
若是有不幸战死的将士,等到战事平息后,就在闵州立个英雄碑,上面将他们的名字全都刻上,每年官府都领着开蒙的孩童来拜祭他们,让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知晓,为了闵州的安定,有多少人付出了生命。
这些安排,也都在《大齐日报》上写了出来。百姓们一时间激动万分,都想着去厂里学们手艺。
寻常跟着师傅当学徒,师傅还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挨打挨骂还久久不能出师,去朝廷办的厂就不一样,人家要的就是能干活的人,哪会故意不教你?
百姓们的想法很实在,学门手艺不至于饿死自己,日后总能讨口饭吃。去朝廷办的厂里干活,又不是贱籍,多好的事呢。
家里有男丁被选去水师的,已经在给儿孙写信,让他们好好训练,争取立功。
这份《大齐日报》,当然在闵州水师中高声宣读。
不管是身经百战的老兵,还是刚刚征入进水师的新兵,听到朝廷给出来的一系列优待后,眼中都亮起了火苗,战意熊熊,都不用梁千山再说什么,士气已经到达了顶峰。
这年头儿讲究视死如生,有官府的承诺在,就算死了,每年都有一帮孩童前来拜祭自己,还是官府领着他们前来。这可是积累大功德的事,说不准沾染了官府的端肃庄严之气,他们下辈子还能投个好胎,去富贵人家走一遭呢。
水师士气之高涨,梁千山都觉得不可思议。
原来,士兵们只要有这么一点点好处,就能悍不畏死。
只是一块刻着他们名字的英雄碑啊……
梁千山先是叹息一声,而后代入自己想了想,觉得若是自己,也是愿意为此拼命的。
到底是哪位能人想出来的这个办法?梁千山觉得,这种攻心中又带着几分真心实意的作风,莫名有一丝熟悉。
武将中何时又出了这么个厉害人物?
正宁帝也颇为奇异地看着萧景曜,“你倒是文武双全,安抚兵心,提升士气,你也有一套。如此看来,你应该是能带兵的。”
萧景曜赶紧摆手,疯狂摇头,“不,臣不行。臣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带不了兵!”
“放心,朕也没打算让你带兵!”正宁帝失笑,“闵州那边正在练水师,整戈待发。朝中拨下去的银子,你帮着胡阁老盯紧一点,朕不希望再听到克扣兵卒粮饷的事情!”
萧景曜郑重领命,“臣遵旨!”
正宁十八年,梁千山带着闵州水师,开着战船,直奔倭岛而去。
萧景曜在京城,看着闵州的方向,笑而不语。
希望梁千山此行顺利,日后大齐都不用再问银钱发愁,反倒要担心流入市场的银子太多而造成的通货膨胀问题。
而这,萧景曜已经有了应对之法,就等着梁千山凯旋。
至于开战没有良心?萧景曜内心毫无波动。
良心?资本家还有这玩意儿?
第082章
大齐水师围住倭岛时, 已经到了十一月。萧景曜依稀记得上辈子的时空中,某个朝代曾经派兵攻打倭岛,走的也是海路, 结果碰上了台风,出师未捷身先死。第二次出征倭岛,又赶上了台风季, 再次被台风横扫。
也正是因为如此,倭岛便以“神风”为傲, 觉得这是他们有天相助,在面对灭顶之灾时, 上天救了他们一命。“神风”一说, 开始深入每个倭岛人心中。直到二战, 倭岛还组建了一支敢死队, 就以“神风”命名。
学过地理的都知道, 六到十月, 是倭岛的台风季。那个朝代两度征讨倭岛,不知为何, 都正好赶上了这个时候, 碰上台风,当然不奇怪。
有萧景曜在,给正宁帝提这么个醒还是能做到的。
正宁帝知道萧景曜的神异之处,对萧景曜透露出来的“天机”深信不疑,隐瞒了萧景曜在其中的作用,给梁千山发了封密旨,让梁千山避开六到十月这个时间段, 以免大齐水师被大风所害。
梁千山不明所以,但知道皇命不可违, 梁千山自然不会违背正宁帝的旨意。不过是推迟两三个月出兵,并不是什么大事,正好还能趁着这两三个月,再让梁千山把水师给练一练。
带兵的将领,在战场上必须要冷酷无情,将兵卒看作数字,不以自己的私人感情左右自己的判断。但在平时,将领们还是希望给兵卒们多一些操练的时间,让他们在战场上有更大的几率能活下来。
现在朝廷的粮饷发得足足的,士气正是高涨的时候,梁千山再将这事儿包装一下,说是陛下怜惜兵卒不易,爱兵如子,特地给了大家两三个月的操练时间,希望减少大家的伤亡,让大家都能平安回家。
这话一出,兵卒的士气更是高涨到了极点,纷纷感念正宁帝的仁德,恨不得为正宁帝效死,以证明他们对朝廷的忠心。
萧景曜上次来闵州查账后,梁千山和庄明私底下也有了来往,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互相防备,只靠中间人传话。
上次见面后,两人也算是惺惺相惜,再加上萧景曜洗清了庄明双亲的冤屈,回京后又将此事禀报给了正宁帝,特地赦免了庄明的罪过,现在庄明可以正大光明地踏上闵州的土地,回乡看望父老乡亲,再去族里,在双亲的坟茔之前磕头。
闵州水师剑指倭岛,打算一鼓作气将倭岛拿下,庄明自然也不会闲着。论及同倭匪的战斗经验,庄明这帮人并不比闵州水师少。甚至在对倭岛的了解上,庄明比梁千山知道的消息更多。
无他,海禁之下,闵州水师没办法轻易出海,更别提将战船开去倭岛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