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江洪波没有急着返回狮城,所以白佑彬也被留了下来。
    与以往不一样,这次白佑彬没想急着返回“秋波”号驱逐舰,他也很想知道,他在日本收集到的那些情报数据是否有用,以及海军情报局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利用他带回来的数据,分析出什么结果。
    “上尉,这次你立大功了!”刚走进来,严国荣就反手关上了办公室的门。“与我们之前预测的一样,日本人想用小把戏蒙混过关,没那么容易!”
    白佑彬暗暗激动,可表面上仍然非常平静。
    在“大和”号开工建造之后,为了避免过度刺激大明帝国,并且使美国与英国下不了台,日本政府宣称,其正在建造的新式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并没有超过伦敦海军条约的限制,主炮口径也不会超过十六英寸。
    当然,没人相信日本政府的鬼话。
    要知道,日本人为了钻华盛顿海军军备条约的空子,其战舰的标准排水量是在三分之一燃料,并且只装载二分之一弹葯的情况下测出来的。按照国际惯例,标准排水量应该是二分之一燃料,装载三分之二弹葯,并且带上所有给养品的情况下测出的。也就是说,利用这一点,日本海军战舰的真实吨位比其他国家的高出了不少!
    以“条约型战列舰”为例,如果按照国际惯例计算,日本“长门”级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达到了三万七千吨,而不是日本政府宣称的三万二千七百吨!如果造舰技术相当,且合理的应用多出的吨位“长门”级将成为最强的“条约型战列舰。”
    问题是,日本没有世界上最好的造舰技术。
    也许,这正是日本人在“标准排水量”上耍小聪明的根本原因吧。
    “这是情报部门根据你带回来的数据计算出来的,与我们之前预测的相差不大,也与德国情报部门提供的数据相差不大。”严国荣将一份标有“绝密”字样的文件递给了白佑彬“标准排水量在六万五千吨左右,公差一千五百吨;总长在二百六十米左右,公差五米;柱间长在二百四十米左右,公差五米;全宽在三十八米左右,公差一米五;吃水在十米左右,公差半米;动力系统输出功率十五万轴马力,公差一万轴马力;最高速度二十七节,公差一节;主装甲带厚度四百毫米;公差二十毫米。怎么样,计算得相当精确吧?”
    白佑彬微微点了点头,当他翻到“火力评估”这一页的时候,立即抬起了头来。
    “日本人确实很会耍小聪明,可聪明反被聪明误。”严国荣靠到了椅背上“按照海军情报部门的计算结果,炮塔回旋部分的重量肯定超过了二千五百吨。如果仅仅只是三联装十六英寸主炮,除非炮塔三面装甲厚度都在六百毫米以上,不然不会有这么重。日本的钢铁产量本来就不高,会这么建造主炮炮塔吗?”
    白佑彬摇了摇头。
    “还有,主炮炮塔回旋机构的直径也远远超过了十六英寸主炮的要求。”严国荣冷冷一笑“这些,都只能说明一点,‘大和’级装备的不是十六英寸主炮,更不是日本政府宣布的‘九四式四十厘米’主炮,而是口径更大的主炮。也就是说,德国提供的情报很有可能是准确的,日本已经研制出了四百六十毫米口径的战列舰主炮!”
    “如此说来,我们没有一种战列舰能与之抗衡。”
    严国荣笑着摇了摇头,点上烟后,说道:“没错,我们确实没有一种战列舰能够与之正面抗衡。问题是,日本为了建造这两艘战列舰,几乎停止了其他所有主力舰的设计与建造工作。另外,从我们现在掌握的情报来看,‘大和’号与‘武藏’号的建造进度严重滞后。就算最乐观的估计,‘大和’号能在明年中期下水,并且在后年年底建成就相当不错了。‘武藏’号的下水与建成时间至少比‘大和’号晚半年左右。如果能够在这两艘战列舰建成之前击败日本,我们就不用考虑它们的威胁了。”
    听到这,白佑彬有点眉头了。
    严国荣的观点不仅仅代表他一个人,几乎代表了整个帝国海军。
    可以想像,当“大和”号与“武藏”号建成后,会对帝国海军造成多大的冲击。现在,帝国海军在役的,乃至在建与正在设计的任何一级战列舰都比“大和”级小了几圈,不管是火力还是防护,都比不上“大和”级。即便战时可以利用数量上的优势干掉这两艘超级战列舰,可是帝国海军必然付出惨重的代价,参战官兵也必然会受到强烈震撼。
    从理性的角度讲,帝国完全没有必要跟日本比拼战列舰的大小。说白了,在现行技术条件下,建造标准排水量四万五千吨的战列舰都显得有点吃力,而且基本上达到了现有技术的极限,继续提高吨位的意义并不明显。
    可是,从现实情况看,帝国海军绝不能无视两艘日本超级战列舰的威胁。
    跟随日本建造超级战列舰,那是最愚蠢的选择,数百年来,一直是帝国海军主导军备竞赛,什么时候轮到日本当排头兵了?按照现有的造舰计划,按部就班的完成新式战列舰的建造工作,从而拥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这是最简单的选择。而赶在“大和”级战列舰服役前战胜日本,就是最聪明的选择。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上下都产生了这个想法。
    既然帝国与日本之间的全面战争难以避免,那么晚打不如早打,小打不如大打。要打,就要趁早出手,而且出手要狠,务必把日本打爬下,让日本永无翻身之日。
    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完全印证了海军的观点。
    六月二十一日,后勤装备处与情报局联名向司令部与总参谋部提交了主力舰性能与战术规划报告。
    在这份报告中,两个部门都认为,现装备的三百五十毫米主炮能够在常规交战距离内(八千米到一万五千米)对付包括“长门”级在内的,日本的所有在役主力舰。另外“长江”级的防护能力在常规交战距离内能够有效的防御十四英寸穿甲弹,对“长门”级使用的十六英寸穿甲弹的防护区间则大幅度缩水。
    最重要的是,两个部门都一致认为,准备用于“皇帝”级战列舰的四百毫米主炮能够对付日本的所有在役主力舰,却不能对付正在建造的“大和”级战列舰。要对付“大和”级战列舰,要么提高倍径,开发新式穿甲弹,要么采用更大口径的主炮。另外“皇帝”级战列舰的防护能力对“大和”级使用的四百六十毫米主炮的有效防护区间将非常狭窄,几乎难以抵挡“大和”级战列舰发射的穿甲弹!
    正是根据这份报告,帝国海军迅速启动了四百毫米主炮的改进,与新式主炮的研制工作。
    六月二十五日,陈锦宽以帝国海军总司令的身份下达了海军“集训令。”
    这是仅次于“战备令”的海军内部动员令,按照该命令,所有休假暂时取消,正在休假的海军官兵必须在十五日内返回所在部队;舰队三分之一的战舰将处于战备状态,并且轮流出港巡逻;海军司令部将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遣各舰队,乃至各战舰执行临时任务;海军警备舰艇按照战前标准,在划定海域内进行高强度巡逻。
    也就是说“集训令”不仅仅是用来加强训练的动员令,还是用来防范战争的动员令。
    六月的最后一天,海军后勤装备处向四家承担“皇帝”级战列舰建造工作的造船厂发去了新的建造进度计划书,要求四家造船厂务必在年底之前完成建造工作,同时做好在年底,最迟不过下年度一月份开工建造新战列舰的准备工作。
    此时,四艘“皇帝”级战列舰都已进入舾装阶段,进度最快的“太祖”号已完成了近一半的舾装工作。如果江南造船厂采用两班工人轮换施工的话,完全有能力在十二月底之前将这艘战列舰交付给海军,甚至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服役前的检查与测试工作。
    七月七日,注定将被栽入帝国海军史册的一天。
    当天上午,一份由陈锦宽起草,有两位前任海军元帅,二十八名退役海军将领,以及五十四名现役海军将领联名递交的海军紧急咨文报告被送到了帝国内阁首辅萧鼎昆的办公桌上,并且被放在了最为显眼的位置上。
    几乎同时,该文件的副本也放在了帝国议政院军事委员会,以及海军委员会两位首席委员的办公桌上。
    在这份文件中,陈锦宽着重阐述了帝国海军面临的挑战,以及自身实力的欠缺。
    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要求获得用来建造新式战舰的特别经费。
    主要的问题不在萧鼎昆那里,而在帝国议政院。说白了,特别经费也属于政府财政预算,如果没有议政院的批准,萧鼎昆就无法改动政府财政预算,更不可能随意支出早已确定的财政经费。
    当日,陈锦宽也收拾好了行李,准备前往帝国京城,向首辅与议政院做口头报告。
    简单的说,就是前去“游说”内阁与议政院,为争取特别经费做最后的努力。

章节目录

巨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闪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闪烁并收藏巨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