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没有说话,只是点头表示认同。
张纮的观点看似老调重谈,但他落到了实处,不是空谈道义。法家要求控制力越强越好,但控制力是要技术力量支持的,一旦超过了这个限度,其投入产出比例就会急剧下降,变成劳民伤财。比如说诏书传递,最快的就是六百里加急,号称十天以内,能将诏书送到最偏远的县,但这背后是无数的驿夫和驿马,三十里一驿,全国有多少驿站,要养多少人,养多少马?人要吃饭,马要吃草,需要巨大的投入。
郭嘉安排的细作能深入长安打探消息,但这是用钱堆出来的,这一份消息的代价很可能就是跑死几匹马。国家可以安排驿马三十里一换,他的细作不可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就只能不惜马力的狂奔,以期能够早一天将消息送到郭嘉手中。
郭嘉最近花了多少钱,他没算过,但肯定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随着细作队伍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些费用终将成为他沉重的负担,而郭嘉也将为此付出更多的心血。
不是说情报不重要,但适可而止很重要。这就是汉初由法家转向黄老的原因之一。法家尚严,黄老尚宽,这样才能休养生息,恢复元气。
张纮未必有发展技术的见识,但是他认识到了技术的客观限制,这已经比那些空谈道义的儒生强太多。如果说张昭是务虚派,那张纮就是务实派。
而他也是个务实派,而且还有点唯技术论,所以看到张昭他就有点烦,看到张纮却很投缘。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对张昭是有偏见的。张昭的执政能力可能偏弱,脾气也不好,但坐镇后方还就需要他这样能镇得住场子的人。像诸葛亮那样的人做丞相只能活十年,张昭做丞相至少可以活二十年。
等张昭回来,有必要调整一下他的任命。
张纮收回话题,问郭嘉道:“你的细作很多,那你知道朱太尉为什么到现在还不让将军攻击九江吗?”
郭嘉有些讪讪。他的确安排了细作到洛阳,但是他的细作进不了太尉府,就算进太尉府,也无法掌握朱儁的动向。这需要时间,一个新人是很难靠近朱儁的,更不可能和他说话。要想在朱儁身边安排一个,要花更多的心血。同样,如果不是沛国世家支持,他也不可能抢在诏书到达之前得到内容。细作再多,要想打听到诏书内容也不是易事。
“你的细作要想了解朱太尉的想法,至少要能见到他,但普通细作没有这样的机会。可是,这不代表我们就无法分析朱太尉的想法。也许不会太细,但大致方向可以确定。”
“请先生指教。”
“朱太尉曾被前会稽太守徐珪举荐为孝廉,而不久前被将军赶走的汝南太守徐璆就是徐珪的族弟。”张纮露出狡黠的笑容。“巧得很,他们就是我广陵郡海西人。徐璆回家后,我曾去拜访他,徐璆刚刚被朱太尉举荐为东海相,此刻应该已经上任了。”
孙策和郭嘉面面相觑。这里面还有这层关系?如果不是张纮说,我们怎么可能知道。就算有细作,也不可能打听得这么细啊。我刚把徐璆赶走,朱儁就举荐徐璆为东海相,这分明是对我不满啊。
“将军难道不知道徐璆的徐,就是徐州的徐吗?”
孙策彻底有些懵了,三国名臣武将中,除了徐晃、徐盛、徐庶有限的几个人之外,他也没听哪个姓徐的厉害啊。郭嘉也很意外,他是颍川人,对世家名士比孙策了解,但他也没听说徐璆的背景这么强。
“这……有关系?”
“徐州本是东夷,徐乃九夷之一,徐州及相邻诸州都有大量的徐氏后人。他们也许没出什么闻名天下的名士名臣,可是在地方的实力却不小,二千石也有好几个。将军如果想将来入主徐州,不宜与徐氏生怨。”
孙策尴尬不已,还是太年轻啊。他摸摸头。“这事怪我,孤陋寡闻,没想到徐氏实力这么强。”
郭嘉也很惭愧。驱逐徐璆这件事与他无关,但他没能关注到徐姓在徐州的影响力,及时提出补救措施,却是失职。不过话又说回来,眼下这形势,派大量细作进入徐州也不合适啊。
“就算没有徐璆这件事,将军在汝南做的这些事也会让朱太尉心生不满。朱太尉虽然出身寒门,也不以学问名世,但是他这个年纪的人大多崇尚名节,他本人也是因为孝道为人所知,以名士自居。你对名士不敬,他岂能满意?现在河北形势不明,他不得不倚重于你,一旦河北形势明朗,袁绍向朝廷臣服,朱太尉会立刻将你逐出汝南,选一边郡做太守,为国戍边去。”
孙策眨眨眼睛,忍不住笑出声来。张纮说得没错,朱儁十有八九是这个想法。怪不得迟迟没有动静来,原本他压根儿就不喜欢我啊。这老人家还真是固执呢。这么一说,也可以理解他为什么看不上尹端了。当年他可是为了替尹端脱罪出过大力的,后来却和尹端没什么来往,大概是觉得举荐之恩已报,两不相欠,也就没必要和尹端这个武夫多来往了。
不能说郭嘉对朱儁一点不了解,但他毕竟才二十出头,又野心勃勃,一心要建功立业。对名节这种事,他是不太在意的。可朱儁不同,他年近花甲,虽然没能成为党人,但他年轻时所受的教育就是崇尚名节,对道义和规矩的敬畏不是他们这些年轻人能够理解的。张纮人到中年,又经历过党议风起云涌的时代,他对朱儁心理的把握自然比郭嘉更准确。
这就是代沟。
“不过将军也不必担心,袁绍是不会向朝廷臣服的。袁家经营了上百年,异心已萌,一心以为代汉者非袁莫属,袁绍养名二十年,为的就是今日,他怎么可能放弃这样的机会。”张纮说着,脸上的笑容散去,一声叹息。“乱世将至,朱太尉怕是要失望了。”
对张纮的判断,孙策已经听过几个版本,侧重点有所不同,结果却是一样的,可见大势所趋,英雄所见略同。朱儁未尝没有看到这一点,只是他心存希望,不愿意承认这一点罢了。
“先生,那我该怎么做?”
“尺蠖之屈也,以求其伸,将军父子出身寒微,对于充斥世家名士的朝堂来说,你们是格格不入的异者,但凡有所举动都会引来非议。当此之时,若将军一心求进,只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敌意,成为众矢之的。不如收敛锋芒,积累力量,以待时变。易云: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将军如此年轻,等上几年又有何妨?潜龙勿用,或跃在渊,方可无咎。”
孙策和郭嘉交换了一个眼神,知道郭嘉已经认可了张纮,这才说道:“先生,我现在只是一个杂号将军,不能给先生太高的职务,长史之职,想请先生屈就。”
张纮离席而起,向孙策欠身施礼。“愿为将军效劳。”
张纮的观点看似老调重谈,但他落到了实处,不是空谈道义。法家要求控制力越强越好,但控制力是要技术力量支持的,一旦超过了这个限度,其投入产出比例就会急剧下降,变成劳民伤财。比如说诏书传递,最快的就是六百里加急,号称十天以内,能将诏书送到最偏远的县,但这背后是无数的驿夫和驿马,三十里一驿,全国有多少驿站,要养多少人,养多少马?人要吃饭,马要吃草,需要巨大的投入。
郭嘉安排的细作能深入长安打探消息,但这是用钱堆出来的,这一份消息的代价很可能就是跑死几匹马。国家可以安排驿马三十里一换,他的细作不可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就只能不惜马力的狂奔,以期能够早一天将消息送到郭嘉手中。
郭嘉最近花了多少钱,他没算过,但肯定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随着细作队伍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些费用终将成为他沉重的负担,而郭嘉也将为此付出更多的心血。
不是说情报不重要,但适可而止很重要。这就是汉初由法家转向黄老的原因之一。法家尚严,黄老尚宽,这样才能休养生息,恢复元气。
张纮未必有发展技术的见识,但是他认识到了技术的客观限制,这已经比那些空谈道义的儒生强太多。如果说张昭是务虚派,那张纮就是务实派。
而他也是个务实派,而且还有点唯技术论,所以看到张昭他就有点烦,看到张纮却很投缘。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对张昭是有偏见的。张昭的执政能力可能偏弱,脾气也不好,但坐镇后方还就需要他这样能镇得住场子的人。像诸葛亮那样的人做丞相只能活十年,张昭做丞相至少可以活二十年。
等张昭回来,有必要调整一下他的任命。
张纮收回话题,问郭嘉道:“你的细作很多,那你知道朱太尉为什么到现在还不让将军攻击九江吗?”
郭嘉有些讪讪。他的确安排了细作到洛阳,但是他的细作进不了太尉府,就算进太尉府,也无法掌握朱儁的动向。这需要时间,一个新人是很难靠近朱儁的,更不可能和他说话。要想在朱儁身边安排一个,要花更多的心血。同样,如果不是沛国世家支持,他也不可能抢在诏书到达之前得到内容。细作再多,要想打听到诏书内容也不是易事。
“你的细作要想了解朱太尉的想法,至少要能见到他,但普通细作没有这样的机会。可是,这不代表我们就无法分析朱太尉的想法。也许不会太细,但大致方向可以确定。”
“请先生指教。”
“朱太尉曾被前会稽太守徐珪举荐为孝廉,而不久前被将军赶走的汝南太守徐璆就是徐珪的族弟。”张纮露出狡黠的笑容。“巧得很,他们就是我广陵郡海西人。徐璆回家后,我曾去拜访他,徐璆刚刚被朱太尉举荐为东海相,此刻应该已经上任了。”
孙策和郭嘉面面相觑。这里面还有这层关系?如果不是张纮说,我们怎么可能知道。就算有细作,也不可能打听得这么细啊。我刚把徐璆赶走,朱儁就举荐徐璆为东海相,这分明是对我不满啊。
“将军难道不知道徐璆的徐,就是徐州的徐吗?”
孙策彻底有些懵了,三国名臣武将中,除了徐晃、徐盛、徐庶有限的几个人之外,他也没听哪个姓徐的厉害啊。郭嘉也很意外,他是颍川人,对世家名士比孙策了解,但他也没听说徐璆的背景这么强。
“这……有关系?”
“徐州本是东夷,徐乃九夷之一,徐州及相邻诸州都有大量的徐氏后人。他们也许没出什么闻名天下的名士名臣,可是在地方的实力却不小,二千石也有好几个。将军如果想将来入主徐州,不宜与徐氏生怨。”
孙策尴尬不已,还是太年轻啊。他摸摸头。“这事怪我,孤陋寡闻,没想到徐氏实力这么强。”
郭嘉也很惭愧。驱逐徐璆这件事与他无关,但他没能关注到徐姓在徐州的影响力,及时提出补救措施,却是失职。不过话又说回来,眼下这形势,派大量细作进入徐州也不合适啊。
“就算没有徐璆这件事,将军在汝南做的这些事也会让朱太尉心生不满。朱太尉虽然出身寒门,也不以学问名世,但是他这个年纪的人大多崇尚名节,他本人也是因为孝道为人所知,以名士自居。你对名士不敬,他岂能满意?现在河北形势不明,他不得不倚重于你,一旦河北形势明朗,袁绍向朝廷臣服,朱太尉会立刻将你逐出汝南,选一边郡做太守,为国戍边去。”
孙策眨眨眼睛,忍不住笑出声来。张纮说得没错,朱儁十有八九是这个想法。怪不得迟迟没有动静来,原本他压根儿就不喜欢我啊。这老人家还真是固执呢。这么一说,也可以理解他为什么看不上尹端了。当年他可是为了替尹端脱罪出过大力的,后来却和尹端没什么来往,大概是觉得举荐之恩已报,两不相欠,也就没必要和尹端这个武夫多来往了。
不能说郭嘉对朱儁一点不了解,但他毕竟才二十出头,又野心勃勃,一心要建功立业。对名节这种事,他是不太在意的。可朱儁不同,他年近花甲,虽然没能成为党人,但他年轻时所受的教育就是崇尚名节,对道义和规矩的敬畏不是他们这些年轻人能够理解的。张纮人到中年,又经历过党议风起云涌的时代,他对朱儁心理的把握自然比郭嘉更准确。
这就是代沟。
“不过将军也不必担心,袁绍是不会向朝廷臣服的。袁家经营了上百年,异心已萌,一心以为代汉者非袁莫属,袁绍养名二十年,为的就是今日,他怎么可能放弃这样的机会。”张纮说着,脸上的笑容散去,一声叹息。“乱世将至,朱太尉怕是要失望了。”
对张纮的判断,孙策已经听过几个版本,侧重点有所不同,结果却是一样的,可见大势所趋,英雄所见略同。朱儁未尝没有看到这一点,只是他心存希望,不愿意承认这一点罢了。
“先生,那我该怎么做?”
“尺蠖之屈也,以求其伸,将军父子出身寒微,对于充斥世家名士的朝堂来说,你们是格格不入的异者,但凡有所举动都会引来非议。当此之时,若将军一心求进,只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敌意,成为众矢之的。不如收敛锋芒,积累力量,以待时变。易云: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将军如此年轻,等上几年又有何妨?潜龙勿用,或跃在渊,方可无咎。”
孙策和郭嘉交换了一个眼神,知道郭嘉已经认可了张纮,这才说道:“先生,我现在只是一个杂号将军,不能给先生太高的职务,长史之职,想请先生屈就。”
张纮离席而起,向孙策欠身施礼。“愿为将军效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