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停住脚步,目光微闪,转身走到地图前,迅速找到官渡的位置,一言不发,眼神却越来越亮,仿佛发现了宝藏。
浚仪城被阴沟水和鸿沟水三面包围。因为要筑堰蓄水,浚仪城的城东、城南都有筑堰的工地,还有大量的民伕和驻军,城北有大营,孙坚要想出城,只有出西门,然后沿着鸿沟水北岸而行,折向西北,在中牟东的官渡渡过鸿沟,再沿着圃田泽的东岸向南。
当年从洛阳出奔,袁绍曾经过中牟,知道这里的地形低湿,现在是初夏,圃田泽周围到处都是芦苇,藏个上万人不成问题。由官渡向南,不论是向东取道开封、尉氏,还是向西取道新郑,方圆百里之内是一片开阔地,又没有大的河流,有不少适合骑兵冲锋的地形。
只要孙坚出了城,渡过鸿沟,许攸截断他的后路,孙坚就死定了,插翅难飞。他只要将孙坚围住,就可以坐等孙策来援。就算孙策善战,能击败兵力几倍于己的麹义、荀衍,他的损失也不会小,来救孙坚无异于自投罗网,不救孙坚则只能看着孙坚被擒,从此背负不孝的恶名。一旦孙坚被俘,不信孙策不低头。不仅可以一洗袁谭被俘的耻辱,而且可以加倍奉还。
所以对孙策来说,救与不救,结果其实相差不大。
袁绍忍不住笑了。许攸果然智计过人,他这个办法比郭图、沮授的都强,而且基本没什么风险,成功的机率也高。孙策有可能不来救孙坚,孙坚却不可能坐视孙策被围,只要消息送到浚仪,孙坚必然出城。在城里,孙坚高枕无忧,他只能望城兴叹,出了城,在他的优势兵力面前,就算孙坚真是一头猛虎也会变成病猫。
袁绍眼珠一转,走到帐门口,掀开帐门。不出他所料,郭图果然站在帐外。袁绍招招手,把郭图叫了进来。“子远的建议,你听到了?”
郭图有些不以为然。“主公不亲自出击,我觉得休若他们围不住孙策。孙策兵力虽小,却全是精锐。他就像一个刺猬,哪怕麹云天、荀休若将他四面围住,也无法下口。”
“能不能下口重要吗?就算他全师赶到,我们一样可以重创他。”许攸嗤之以鼻。“不怕他来,就怕他不敢来。兵法云:致人而不致于人。又云:百里争利,必蹶上将军。我们以逸待劳,何惧之有?”
郭图哼了一声,无言以对。袁绍看在眼里,心花怒放,用力拍拍郭图的肩膀。“公则,你说得没错,论奇计,还是子优为先。”
郭图拱手道:“主公英明。不过如何才能让孙坚相信孙策危急,还需要好好做一番文章。”
袁绍微微颌首。“没错,这篇文章就要由公则人来执笔了。”
“此乃臣之本份。”郭图又道:“主公,沮公与擅长从大局着眼,不如请他一起来商议,定可查漏补阙,有所裨益。”
袁绍诧异地看着郭图,心中隐隐不安。郭图心知肚明,随即笑道:“主公,沮公与之子在颍川,如果误以为主公要弃颍川诸军不顾,他可能有疑虑。让他参与,可安其心,以免节外生枝。”
袁绍释然,连连点头,让侍卫去传沮授。时间不长,沮授赶了过来。见许攸在帐中,衣衫不整,满身酒气,颇有些意外。可是听了许攸的计划之后,他略作思索便点头表示同意。
“许将军此计甚妙。”
“公与可有要补充的?”袁绍主动问道。许攸却不以为然,昂着头,抚着颌下短须,佯作不见。
沮授想了想,提出一个补充意见。
洛阳是故都,黄琬虽然是袁绍的盟友,配合袁绍出兵颍川,但他名义上还是朝廷的太尉,洛阳也一直控制在朝廷的手里,黄琬出兵私自配合袁绍,也可以理解成朝廷与袁绍连横。现在黄琬失利,朝廷不可能坐视洛阳沦陷,一定会派重臣来接管洛阳。若此人与袁绍同心,那当然没什么问题,万一此人与袁绍不同心,那洛阳就可能成为袁绍的肘腋之患,牵制袁绍的行动,让他不能全力南下。因此,袁绍当趁朝廷没有收到消息之前挥师西进,抢占荥阳、敖仓等要塞,以窥形势变化。
荥阳离中牟只有七八十里,一旦孙坚出城,骑兵半日可至,步卒一日可至,袁绍移师荥阳并不会影响伏击孙坚的计划,反而能掩盖真正的战术目的——孙坚肯定会派斥候出城打探情况,等他发现袁绍是为了争夺洛阳的时候,他就会放松警惕,忽略了袁绍伏击他的可能。
“好,此计正得兵法虚实之妙。”袁绍拍案叫好。
郭图也赞了一声:“没错,孙坚不知道审配正在赶往洛阳的路上,黄琬失战,主公担心洛阳有失,移师抢占洛阳,合情合理,全无破绽。此计虚实参半,难辨真伪,真可谓妙手天成,实乃大家手笔。”
沮授连称不敢。许攸虽然什么也没说,却着实打量了沮授两眼,眼中难得地露出了赞赏之意。他不甘示弱,仔细想了想,也提了一个建议。
浚仪以南的开封、尉氏两县已经在袁绍的掌握之中,西侧的宛陵、新郑还在黄琬的旧部手中,并不由袁绍直接控制。且新郑西就是山区,利于步卒,不利于骑兵。依常理计,袁绍驰援颍川宜取道开封、尉氏,孙坚、孙策宜取道新郑、宛陵,袁绍可在开封、尉氏虚张声势,却在新郑以西的山区伏兵,待孙坚、孙策经过时,伏兵尽出,一击必中。
袁绍反复斟酌,越想越觉得这个计划好,简直无隙可击,不禁笑出声来。
郭图、沮授和许攸你一言,我一言,一个周密的计划迅速成形。得到袁绍的同意后,由郭图执笔,拟定了一个作战计划,派人送往颍川,命麹义、荀衍配合行动,布一个大局,逼孙坚、孙策父子入彀。考虑到这个计划关系到袁绍能否击败孙氏父子,夺取中原,不能有任何闪失,袁绍决定派张郃率领大戟士走一趟,并顺路查看一下地形,选择利于骑兵作战的战场。
在去卑受挫,于扶罗阵亡后,胡骑不适应中原地形的劣势已经不容忽视,为避免重蹈覆辙,选一个理想的地形便成了能否发挥骑兵优势的先决条件。乌桓人、鲜卑人没有这样的见识,张郃通晓骑兵战法,是担任这个任务的最佳人选。
张郃领命,带着大戟士赶往颍川。
浚仪城被阴沟水和鸿沟水三面包围。因为要筑堰蓄水,浚仪城的城东、城南都有筑堰的工地,还有大量的民伕和驻军,城北有大营,孙坚要想出城,只有出西门,然后沿着鸿沟水北岸而行,折向西北,在中牟东的官渡渡过鸿沟,再沿着圃田泽的东岸向南。
当年从洛阳出奔,袁绍曾经过中牟,知道这里的地形低湿,现在是初夏,圃田泽周围到处都是芦苇,藏个上万人不成问题。由官渡向南,不论是向东取道开封、尉氏,还是向西取道新郑,方圆百里之内是一片开阔地,又没有大的河流,有不少适合骑兵冲锋的地形。
只要孙坚出了城,渡过鸿沟,许攸截断他的后路,孙坚就死定了,插翅难飞。他只要将孙坚围住,就可以坐等孙策来援。就算孙策善战,能击败兵力几倍于己的麹义、荀衍,他的损失也不会小,来救孙坚无异于自投罗网,不救孙坚则只能看着孙坚被擒,从此背负不孝的恶名。一旦孙坚被俘,不信孙策不低头。不仅可以一洗袁谭被俘的耻辱,而且可以加倍奉还。
所以对孙策来说,救与不救,结果其实相差不大。
袁绍忍不住笑了。许攸果然智计过人,他这个办法比郭图、沮授的都强,而且基本没什么风险,成功的机率也高。孙策有可能不来救孙坚,孙坚却不可能坐视孙策被围,只要消息送到浚仪,孙坚必然出城。在城里,孙坚高枕无忧,他只能望城兴叹,出了城,在他的优势兵力面前,就算孙坚真是一头猛虎也会变成病猫。
袁绍眼珠一转,走到帐门口,掀开帐门。不出他所料,郭图果然站在帐外。袁绍招招手,把郭图叫了进来。“子远的建议,你听到了?”
郭图有些不以为然。“主公不亲自出击,我觉得休若他们围不住孙策。孙策兵力虽小,却全是精锐。他就像一个刺猬,哪怕麹云天、荀休若将他四面围住,也无法下口。”
“能不能下口重要吗?就算他全师赶到,我们一样可以重创他。”许攸嗤之以鼻。“不怕他来,就怕他不敢来。兵法云:致人而不致于人。又云:百里争利,必蹶上将军。我们以逸待劳,何惧之有?”
郭图哼了一声,无言以对。袁绍看在眼里,心花怒放,用力拍拍郭图的肩膀。“公则,你说得没错,论奇计,还是子优为先。”
郭图拱手道:“主公英明。不过如何才能让孙坚相信孙策危急,还需要好好做一番文章。”
袁绍微微颌首。“没错,这篇文章就要由公则人来执笔了。”
“此乃臣之本份。”郭图又道:“主公,沮公与擅长从大局着眼,不如请他一起来商议,定可查漏补阙,有所裨益。”
袁绍诧异地看着郭图,心中隐隐不安。郭图心知肚明,随即笑道:“主公,沮公与之子在颍川,如果误以为主公要弃颍川诸军不顾,他可能有疑虑。让他参与,可安其心,以免节外生枝。”
袁绍释然,连连点头,让侍卫去传沮授。时间不长,沮授赶了过来。见许攸在帐中,衣衫不整,满身酒气,颇有些意外。可是听了许攸的计划之后,他略作思索便点头表示同意。
“许将军此计甚妙。”
“公与可有要补充的?”袁绍主动问道。许攸却不以为然,昂着头,抚着颌下短须,佯作不见。
沮授想了想,提出一个补充意见。
洛阳是故都,黄琬虽然是袁绍的盟友,配合袁绍出兵颍川,但他名义上还是朝廷的太尉,洛阳也一直控制在朝廷的手里,黄琬出兵私自配合袁绍,也可以理解成朝廷与袁绍连横。现在黄琬失利,朝廷不可能坐视洛阳沦陷,一定会派重臣来接管洛阳。若此人与袁绍同心,那当然没什么问题,万一此人与袁绍不同心,那洛阳就可能成为袁绍的肘腋之患,牵制袁绍的行动,让他不能全力南下。因此,袁绍当趁朝廷没有收到消息之前挥师西进,抢占荥阳、敖仓等要塞,以窥形势变化。
荥阳离中牟只有七八十里,一旦孙坚出城,骑兵半日可至,步卒一日可至,袁绍移师荥阳并不会影响伏击孙坚的计划,反而能掩盖真正的战术目的——孙坚肯定会派斥候出城打探情况,等他发现袁绍是为了争夺洛阳的时候,他就会放松警惕,忽略了袁绍伏击他的可能。
“好,此计正得兵法虚实之妙。”袁绍拍案叫好。
郭图也赞了一声:“没错,孙坚不知道审配正在赶往洛阳的路上,黄琬失战,主公担心洛阳有失,移师抢占洛阳,合情合理,全无破绽。此计虚实参半,难辨真伪,真可谓妙手天成,实乃大家手笔。”
沮授连称不敢。许攸虽然什么也没说,却着实打量了沮授两眼,眼中难得地露出了赞赏之意。他不甘示弱,仔细想了想,也提了一个建议。
浚仪以南的开封、尉氏两县已经在袁绍的掌握之中,西侧的宛陵、新郑还在黄琬的旧部手中,并不由袁绍直接控制。且新郑西就是山区,利于步卒,不利于骑兵。依常理计,袁绍驰援颍川宜取道开封、尉氏,孙坚、孙策宜取道新郑、宛陵,袁绍可在开封、尉氏虚张声势,却在新郑以西的山区伏兵,待孙坚、孙策经过时,伏兵尽出,一击必中。
袁绍反复斟酌,越想越觉得这个计划好,简直无隙可击,不禁笑出声来。
郭图、沮授和许攸你一言,我一言,一个周密的计划迅速成形。得到袁绍的同意后,由郭图执笔,拟定了一个作战计划,派人送往颍川,命麹义、荀衍配合行动,布一个大局,逼孙坚、孙策父子入彀。考虑到这个计划关系到袁绍能否击败孙氏父子,夺取中原,不能有任何闪失,袁绍决定派张郃率领大戟士走一趟,并顺路查看一下地形,选择利于骑兵作战的战场。
在去卑受挫,于扶罗阵亡后,胡骑不适应中原地形的劣势已经不容忽视,为避免重蹈覆辙,选一个理想的地形便成了能否发挥骑兵优势的先决条件。乌桓人、鲜卑人没有这样的见识,张郃通晓骑兵战法,是担任这个任务的最佳人选。
张郃领命,带着大戟士赶往颍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