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一部推理电影,上面说,倘若你陷入了僵局,有太多的谜团解不开,而且看似没有可能解开的时候,摆tuo困境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之前所有的结论和推断全部推翻,从头再来,把整件事仔仔细细地回想一遍,不要放过任何细节。
于是,我开始回忆,从我被抓去祭天,到宣帝布局凭天意赦了我,他和司马洛达成了某种协议,他宣我入殿献歌舞,他故意找碴命我三天排新曲,他热切地赞我歌倾天下,他支开其他人指定我扶他回内室,然后安阳王闯进来要带我走,他没有生气,只是借机逼安阳王离开长安——
对了!他是在借机逼走刘平康,不是为了我,而仅仅是借我这个契机。他表现得过于平静,好像这突发的变故本就在他预料之中。
是能预料到的,只要摸透了刘平康的脾气,只要了解了他对我有多重视。
也许,昨夜那一幕,并非宣帝情不自jin,不过是一场戏一个陷阱,诱饵是我,猎物是刘平康。
没错,一定是这样,司马洛不是说“倘若”吗?“
“倘若这一切是真的,倘若陛下当真想强要了我”
换句话来讲,就是这一切并不是真的,陛下并不是当真想强要了我。
这么说,那个三天限排新曲的圣旨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我能否完成任务根本就是不重点,重点是要让安阳王为了我和宣帝起。
原来昨晚刘平康在场,并不是司马洛保我过关的巧心安排,倒是我自作多情了。
蓦然心中一凉,难道司马洛当众奏箫曲引我相和,也是这圈套中的一环吗?无法抑制地生出被人利用了的愤怒,司马洛他怎么可以,怎么可以把我和他的感情也拿来做筹码?
跟着鬼使神差,眼前闪过司马洛那忧伤的眼神,回想起他抱着我时散发出的绝望气息,心软了下来,愤怒渐渐消散,几乎是立刻就原谅了他。
罢了,现在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我要快点想通,洛和宣帝精心布置这个陷阱的理由是什么?宣帝为什么要千方百计赶刘平康回安阳?
纵观历史,皇帝逼走王爷,最大的原因,无非担心他会夺权,会威胁自己的帝位。
不过刘平康只是个孩子,手上无权无兵,更没有勃勃的野心,他怎么可能威胁得到汉宣帝的龙椅?
我依稀记得,司马洛他劝我跟刘平康去安阳,因为他希望我远离是非置身事外,因为不久长安会变成是非之地。
到底长安会发生什么样的是非?
莫非,汉宣帝调开刘平康,是为了保护他,怕他受到牵连?
姑且假定这个推论是正确的,要想让这推论成立,有两个可能。
第一,这场是非针对刘平康而来,因为幕后主脑太过强大,宣帝担心自己保不住他,所以不得已逼他离开。
但是这个可能经不起推敲,当今世上,令皇帝也奈何不了他,整个长安城甚至整个大汉朝,只有一个人符合条件。那就是三朝元老大司马霍光。
可刘平康就是个挂着郡王头衔的大闲人,他没道理会跟霍光有利益或结下什么深仇大恨,所以第一种假设,根本站不住脚
再来探讨这第二种可能性。
或许,汉宣帝才是那阴谋的目标,倘若果真如此,那么未来长安局面的严峻性,恐怕远不止司马口中那一句简简单单的“是非之地”就可以描述。
把事情往最坏处想,最严峻莫过于,有人要谋反,扳倒宣帝,改朝换代。
霍光自然是当仁不让的最大嫌疑。
而古来谋反大抵有两个原因,或者是贪得无厌,不能满zu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想更上一层楼。
如果霍光是这种人,早在他废掉昌邑王刘贺之时,他完全可以黄袍加身自立为王。既然他没有这么做,既然他捧了刘病已上位,他就绝没可能在短短的两年之后,突然地改变初衷。
除非,他感觉自己的地位受到了皇帝的威胁。也就是谋反的第二个原因,君逼臣反。
大概是汉宣帝在朝堂上做了什么举动,令霍光感到皇帝已不容于他,要铲除他,所以他打算先下手为强。
为了验证这一想法,我特地编个了借口去找萧屹,花费了无数心思套他的话,套出来的现下朝廷大局,却是“帝谦臣恭,帝宠臣忠”的相安无事。
宣帝甫一登基,霍光便曾提出还政于帝,但被宣帝拒绝了,霍光继续任原职而秉国政。汉宣帝还进一步地论定策功,褒赏以霍光为首的功臣,封邑封侯。
这一年多来,宣帝几乎对霍光言听计从百依百顺。
这样乖巧识时务又不穷奢昏庸的皇帝打着灯笼也难找,霍光没理由好好的幕后太上皇不当,非要跳到幕前让天下人骂他是个有负先帝圣恩、背叛汉室江山的逆臣。
既然两个可能都说不通,不妨大胆一点,用逆向思维来分析。
不是霍光要谋反,而是一心要励精图治、有所作为的汉宣帝不愿再当霍光手里的扯线木偶,是他想先下手为强,扳倒霍光。
汉宣帝那夜气急不是tuo口而出“霍光这老贼,朕总有一日,会要了他的——”我相信,他言下想要的,绝不是霍光的家财而已。司马洛也说过,他要助宣帝稳固根基重夺王权。
两相结合,便证明宣帝确实具备了这个动机,同时也重新解释了他逼走刘平康的真正缘由。
给读者的话:
今天的第三更,最后一更会在下午五点左右上传
于是,我开始回忆,从我被抓去祭天,到宣帝布局凭天意赦了我,他和司马洛达成了某种协议,他宣我入殿献歌舞,他故意找碴命我三天排新曲,他热切地赞我歌倾天下,他支开其他人指定我扶他回内室,然后安阳王闯进来要带我走,他没有生气,只是借机逼安阳王离开长安——
对了!他是在借机逼走刘平康,不是为了我,而仅仅是借我这个契机。他表现得过于平静,好像这突发的变故本就在他预料之中。
是能预料到的,只要摸透了刘平康的脾气,只要了解了他对我有多重视。
也许,昨夜那一幕,并非宣帝情不自jin,不过是一场戏一个陷阱,诱饵是我,猎物是刘平康。
没错,一定是这样,司马洛不是说“倘若”吗?“
“倘若这一切是真的,倘若陛下当真想强要了我”
换句话来讲,就是这一切并不是真的,陛下并不是当真想强要了我。
这么说,那个三天限排新曲的圣旨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我能否完成任务根本就是不重点,重点是要让安阳王为了我和宣帝起。
原来昨晚刘平康在场,并不是司马洛保我过关的巧心安排,倒是我自作多情了。
蓦然心中一凉,难道司马洛当众奏箫曲引我相和,也是这圈套中的一环吗?无法抑制地生出被人利用了的愤怒,司马洛他怎么可以,怎么可以把我和他的感情也拿来做筹码?
跟着鬼使神差,眼前闪过司马洛那忧伤的眼神,回想起他抱着我时散发出的绝望气息,心软了下来,愤怒渐渐消散,几乎是立刻就原谅了他。
罢了,现在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我要快点想通,洛和宣帝精心布置这个陷阱的理由是什么?宣帝为什么要千方百计赶刘平康回安阳?
纵观历史,皇帝逼走王爷,最大的原因,无非担心他会夺权,会威胁自己的帝位。
不过刘平康只是个孩子,手上无权无兵,更没有勃勃的野心,他怎么可能威胁得到汉宣帝的龙椅?
我依稀记得,司马洛他劝我跟刘平康去安阳,因为他希望我远离是非置身事外,因为不久长安会变成是非之地。
到底长安会发生什么样的是非?
莫非,汉宣帝调开刘平康,是为了保护他,怕他受到牵连?
姑且假定这个推论是正确的,要想让这推论成立,有两个可能。
第一,这场是非针对刘平康而来,因为幕后主脑太过强大,宣帝担心自己保不住他,所以不得已逼他离开。
但是这个可能经不起推敲,当今世上,令皇帝也奈何不了他,整个长安城甚至整个大汉朝,只有一个人符合条件。那就是三朝元老大司马霍光。
可刘平康就是个挂着郡王头衔的大闲人,他没道理会跟霍光有利益或结下什么深仇大恨,所以第一种假设,根本站不住脚
再来探讨这第二种可能性。
或许,汉宣帝才是那阴谋的目标,倘若果真如此,那么未来长安局面的严峻性,恐怕远不止司马口中那一句简简单单的“是非之地”就可以描述。
把事情往最坏处想,最严峻莫过于,有人要谋反,扳倒宣帝,改朝换代。
霍光自然是当仁不让的最大嫌疑。
而古来谋反大抵有两个原因,或者是贪得无厌,不能满zu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想更上一层楼。
如果霍光是这种人,早在他废掉昌邑王刘贺之时,他完全可以黄袍加身自立为王。既然他没有这么做,既然他捧了刘病已上位,他就绝没可能在短短的两年之后,突然地改变初衷。
除非,他感觉自己的地位受到了皇帝的威胁。也就是谋反的第二个原因,君逼臣反。
大概是汉宣帝在朝堂上做了什么举动,令霍光感到皇帝已不容于他,要铲除他,所以他打算先下手为强。
为了验证这一想法,我特地编个了借口去找萧屹,花费了无数心思套他的话,套出来的现下朝廷大局,却是“帝谦臣恭,帝宠臣忠”的相安无事。
宣帝甫一登基,霍光便曾提出还政于帝,但被宣帝拒绝了,霍光继续任原职而秉国政。汉宣帝还进一步地论定策功,褒赏以霍光为首的功臣,封邑封侯。
这一年多来,宣帝几乎对霍光言听计从百依百顺。
这样乖巧识时务又不穷奢昏庸的皇帝打着灯笼也难找,霍光没理由好好的幕后太上皇不当,非要跳到幕前让天下人骂他是个有负先帝圣恩、背叛汉室江山的逆臣。
既然两个可能都说不通,不妨大胆一点,用逆向思维来分析。
不是霍光要谋反,而是一心要励精图治、有所作为的汉宣帝不愿再当霍光手里的扯线木偶,是他想先下手为强,扳倒霍光。
汉宣帝那夜气急不是tuo口而出“霍光这老贼,朕总有一日,会要了他的——”我相信,他言下想要的,绝不是霍光的家财而已。司马洛也说过,他要助宣帝稳固根基重夺王权。
两相结合,便证明宣帝确实具备了这个动机,同时也重新解释了他逼走刘平康的真正缘由。
给读者的话:
今天的第三更,最后一更会在下午五点左右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