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年十一月庚寅(二十七)这日,大唐文德长孙皇后下葬的日子,举国哀悼,王子公主,文武百官送葬至九嵕山上的皇陵昭陵,队伍浩浩荡荡。
    李世民看着元宫慢慢关下的石门眼泪再次忍不住的流了下来,他看着宫前石碑上自己撰写的碑文“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嵕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好盗息心,存没无累。”心里无限的悲哀伤感,这种感觉仿佛要把他的灵魂也抽干了一样,让他无所适从,他只能一遍遍的告诫自己还不能倒下,他还有敏敏交待的心愿未了,他还有需要保护的人和未完成的事业。
    “母亲母亲”一声声哭喊声传来,他看向正望着渐渐合上的墓门哭得伤心的孩子们,而承乾的痛苦不亚于自己,自从敏敏去世后,本来就体弱的太子一病不起,今日却坚持着要来送他母亲。
    看着悲痛中的承乾,李世民心里是心痛又复杂的,这个自己的嫡长子集自己和敏敏的优点于一身,聪慧敏捷,容貌像极了他母亲,性情却是像自己的,就连恋母的情节和玩虐的品性都传了去,八岁为皇太子,十四岁就已经没有老师可以教得了他了,又正处叛逆的青春期,每次被老师告状说他不好学,性玩虐,他就会把自己考他的内容倒背如流出来,写得文章策论也无可挑剔。
    十五岁加冕后,以太子的身份立场他从未出过什么差错,识大体,颇能听断,每次李世民离开长安都会让太子监国,而他也总能做的很好,与朝中大臣们的人缘方面更是朝廷上下生前身后的一致称赞。
    只是一直挂在敏敏和李世民心头放不下的心病是他的身体,孙思邈每年来给他体检保健一次,可是所需的续命的药材却至今未找到,他真的活不过而立之年吗?
    深夜,办完公务的李世民回到立正殿,乳母们已经侍奉着稚奴和兕子睡下了,稚奴才九岁,兕子也不过才三岁而已,他看着这两张还稚嫩的睡颜,脑中便不自觉的想起敏敏临终前的嘱托,她说子不教父之过,孩子们就托付给你了
    李世民不敢再回想起那一天,走到小书房便又忍不住翻开了敏敏的笔记本
    (皇后笔记)
    贞观元年元旦,这是世民登基以来的第一个元旦,早朝他应该就会搬下这一年的第一道圣旨,把国号定为“贞观”也是这一年的头等大事,之后就会有庆典。
    所谓“贞观”有多种解释和出处,开始由魏征取自论语的“君子贞而不谅”他提出“贞”就是要求以“中正”示人,君子应该固守正道“观”自然就是显示的意思了,李世民听了喜欢便让李淳风他们太史令那边卜卦,卦象显示“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卦自然是好卦,于是,将名垂千古的贞观王朝就这样正式开始了。
    我早早的起来让如琪和如鹫给我梳妆更衣,说来自从当了皇后就不曾睡过一次爽快的懒觉,这差事可真是不好当啊!
    “娘娘!各位夫人们已经到大殿等候朝拜了。”新来的诗意丫头走了进来报告道。
    “嗯!那走吧!”我在镜子中最后臭美一番,确认无误后转身说道,终于心理平衡了一点,暗道其实后妃们比我不好当地,俺就不要再抱怨了,虽然忙了点,但能者多劳嘛!
    “拜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我跪坐在高台上的主位上看着大殿内跪着的一群人,优雅的伸手说道:“都免礼吧!”
    “谢娘娘!”
    “嗯!今日是册封后妃的大好日子,经过这几个月来的考察,本宫对姐妹们的品行都还算满意,当然难免也还有些人蓄意投机取巧。现在本宫已经把名单都拟定,也经皇上过目批准了,今日一旦颁布,即日生效,来人传本宫懿旨!”

章节目录

大唐宠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清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清秋并收藏大唐宠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