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6军的建设,海军对国家经济、工业基础、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周期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纵然在铁甲舰时代,海军的培养周期的大幅缩短,但其对国家经济、工业、人才的要求都更高。
俄国人口1.4亿,年财政收入3亿英镑,钢产量200万吨,而东南人口0.98亿,年财政收入0.1亿英镑,钢与生铁总产量加起来也才90万吨不到。
俄国能够同时间建造十多艘吨位超过9千吨的装甲巡洋舰和战列舰,但东南只能同时建造两艘吨位不超过9千吨的装甲巡洋舰和岸防战列舰。
而人才培养上,巡洋海军的状态则相对较好,考虑到沙俄1贯的军纪问题和糟糕的水兵待遇,这方面东南巡阅府相信,只要按部就班的走下去,巡洋海军的将士们绝对要胜过沙俄的水兵和军官。
因此,于海军发展而言,东南亟待解决的就是财政收入和造船工业。
前者的情况较为复杂,事关国家主权,需要与列强更进1步的交涉。
造船工业上也急不来,地中海造船公司与国内3大造船厂的合作正在稳步进行,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赴法留学,而且其中除了造船、轮机、钢铁等专业,还不乏金融、政治等专业的学生。
针对本国造船工业不足的问题,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其实就1个字——“买”。
所以东南海军司制定了1项针对主力战舰的宏大的十年海军规划,要建立1支“88舰队”,即8艘装甲巡洋舰和8艘战列舰。
但这句话也只是在海军司内说说罢了,财政压根不允许海军这样大4挥霍,因此在精打细算之后,1份《十年海军舰只扩充专案》成功上报至巡阅府,并获得批准。
这项计划中除了包含已经在建的1艘镇海级改装甲巡洋舰和两艘定海级改防护巡洋舰外,还包含了4艘装甲巡洋舰、4艘战列舰、两艘岸防战列舰和4艘防护巡洋舰,以及若干艘训练舰、雷击舰等其他舰艇,预计总经费为5600万元(800万英镑)。
海军认为,若这个计划能够如期完成的话,虽然巡洋战舰总量仍远不及沙俄,但在新式舰只方面已经与对方的太平洋舰队十分接近了,海军也就可以凭此力量,至少可以与对手进行周旋,不至于完全落于下风。
出现这样的设想对于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海军无法想象俄国会从地球的那1边调1支舰队来进攻东南。
在这种设想下,以本国作为1个6权大国的身份,只要保证海军足以与敌人周旋即可,剩余问题均可以在6地上解决,所以从根本上,只要中国在6军上保持不败,劳师远征的俄国就必然失败。
对于这个想法,海军司和巡阅府的预估是相当保守的,但左念微很清楚,如果对付东南,俄国派出的军舰只会比那支舰队更加庞大,如果想要对方沙俄,不说建立“88舰队”,起码不能低于“66舰队”,而且对战舰的质量要求还相当高。
但东南的经济并不足以支撑这样的海军发展,所以经济振兴刻不容缓。
而首要任务便是海关问题,关税是税收大头,也是保护本国实业资本发展的重要工具。
1895年8月13日,左念微与外务参赞施肇基1同在上海会见了英国驻华公使欧根那和总税务司赫德。
左念微这次来的目的其实只有1个,就是关税主权。
现如今东南巡阅府的税收中占比最大的是关税,每年3千万元,其次是盐税,每年近3千万元,其余的商税、农税等等,加起来也就1千多万元。
而且,关税主权还不仅仅在直接的财政收入上有体现,更重要的是为国内实业资本发展保驾护航。
实际上,这种会谈在中日条约签订时,双方就已经接触过了,但英国方面显然还不是很愿意。
这次会面,欧根那特别把赫德带了过来,希望在谈判中取得1定的优势,但这么做并不能改变东南巡阅府就关税主权谈判的决心。
“欧根那公使,正如我之前所说的那样,我国无力维持1支足以对抗俄国舰队的海军您应当知道,没有足够强大的海军,日本在俄国面前不过是触手可及,而日本拥有大量的优良的深水港。”
东南就算是海军全灭,也能活下来,无非就是混得惨了点罢了,但如果日本被俄国端了,那英国的远东战略可就是1张废纸了。
“贵国可以扩充海军,帝国的造船厂永远向朋友开放,我国也愿意向贵国提供必要的援助。”欧根那还是那副样子,揣着明白装糊涂。
“在确保我国北方防务安全之前,我们不会向海洋拓展更多的力量,而在6军方面,德国朋友似乎更愿意帮助我们。”
在连续两周谈判无果之后,左念微又在上海和德国公使巴兰德进行了会面,而且没有任何藏着掖着,大大方方的公布了东南6军与德国6军之间的合作,同时表示愿意德国的钢铁、铁路和机械制造公司进入东南,双方当即成立了两家合资公司,业务包含东南6省的铁路建设和机械制造。
德国人的突然出现引起了英国人的注意,欧根那的态度也因此软化。
在双方长达1个月的谈判中,最终英国表示愿意“照顾贵国国民情绪”,“维护两国友好”,向东南巡阅府逐步转交关税,各租借地也会在合适的时候交还。
租借地到底什么时候能还到东南巡阅府手中还不知道,但关税方面却已经有了转机,总税务司会在3年内将华人雇员数量扩展到80%,并在东南辖区内接受中英共同海关委员会的监管。
同时,英国愿意与东南继续谈判海关权力的交接,并在5年内归还台湾、淡水关税司,同时愿意与东南共治南京、镇江、9江等长江内的海关。
虽然英国人依然牢牢把持着上海、福州、厦门、宁波等重要地区的海关,但英国为了安抚东南,通过了1个《海军援助法案》。
《海军援助法案》中,英国表示将在5年内向东南海军司提供1笔价值千万英镑的低息贷款,东南海军可以使用这笔钱在英国订购战舰,购买造船设备,雇佣英国公司或中英合资公司修建造船厂、港口等海军设施。
同时,英国还设立了5项海军留学项目,允许东南的海军军官赴英深造,向东南的造船厂、海军兵工厂移交1些技术,允许中国造船工程师赴英学习深造等。
在与东南巡阅府的谈判中,英国也更加确信,东南并非是执行洋务的清廷,而是与甲午战争之前的日本1样,是1个“文明开化”的自治政府,而且东南巡阅府的潜力远超日本,能够很好的对付沙俄。
在英国的帮助下,东南巡阅府开始了1轮轰轰烈烈的经济建设,东南成立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又组建了大量的合资公司来吸纳英、法、德、美的资本。
在左念微的参与下,东南巡阅府出台了《5年建设计划》,重点指导各种重工业建设,同时大力宣传实业救国理论,鼓励民间商人创办实业。
其中最大的部分就是铁路,1条被外国人称作“大十字铁路”的铁路干线在1895年7月开始动工,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两大1小,3条铁路,分别是“济南—徐州—江宁—上海—杭州—福州”,“上海—杭州—鹰潭—萍乡”和“江宁—马鞍山”,这条铁路沟通了徐州、马鞍山、萍乡3大煤钢基地和上海、福州两大造船基地。
当然,这么做也不是没有代价的,东南巡阅府的外债逐渐开始累起来了,负债年年涨。
不同于日本,东南巡阅府上下对于负债是相当担忧的,但又知道工业不能不发展,工业化总是要贴钱的,这没办法。
俄国人口1.4亿,年财政收入3亿英镑,钢产量200万吨,而东南人口0.98亿,年财政收入0.1亿英镑,钢与生铁总产量加起来也才90万吨不到。
俄国能够同时间建造十多艘吨位超过9千吨的装甲巡洋舰和战列舰,但东南只能同时建造两艘吨位不超过9千吨的装甲巡洋舰和岸防战列舰。
而人才培养上,巡洋海军的状态则相对较好,考虑到沙俄1贯的军纪问题和糟糕的水兵待遇,这方面东南巡阅府相信,只要按部就班的走下去,巡洋海军的将士们绝对要胜过沙俄的水兵和军官。
因此,于海军发展而言,东南亟待解决的就是财政收入和造船工业。
前者的情况较为复杂,事关国家主权,需要与列强更进1步的交涉。
造船工业上也急不来,地中海造船公司与国内3大造船厂的合作正在稳步进行,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赴法留学,而且其中除了造船、轮机、钢铁等专业,还不乏金融、政治等专业的学生。
针对本国造船工业不足的问题,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其实就1个字——“买”。
所以东南海军司制定了1项针对主力战舰的宏大的十年海军规划,要建立1支“88舰队”,即8艘装甲巡洋舰和8艘战列舰。
但这句话也只是在海军司内说说罢了,财政压根不允许海军这样大4挥霍,因此在精打细算之后,1份《十年海军舰只扩充专案》成功上报至巡阅府,并获得批准。
这项计划中除了包含已经在建的1艘镇海级改装甲巡洋舰和两艘定海级改防护巡洋舰外,还包含了4艘装甲巡洋舰、4艘战列舰、两艘岸防战列舰和4艘防护巡洋舰,以及若干艘训练舰、雷击舰等其他舰艇,预计总经费为5600万元(800万英镑)。
海军认为,若这个计划能够如期完成的话,虽然巡洋战舰总量仍远不及沙俄,但在新式舰只方面已经与对方的太平洋舰队十分接近了,海军也就可以凭此力量,至少可以与对手进行周旋,不至于完全落于下风。
出现这样的设想对于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海军无法想象俄国会从地球的那1边调1支舰队来进攻东南。
在这种设想下,以本国作为1个6权大国的身份,只要保证海军足以与敌人周旋即可,剩余问题均可以在6地上解决,所以从根本上,只要中国在6军上保持不败,劳师远征的俄国就必然失败。
对于这个想法,海军司和巡阅府的预估是相当保守的,但左念微很清楚,如果对付东南,俄国派出的军舰只会比那支舰队更加庞大,如果想要对方沙俄,不说建立“88舰队”,起码不能低于“66舰队”,而且对战舰的质量要求还相当高。
但东南的经济并不足以支撑这样的海军发展,所以经济振兴刻不容缓。
而首要任务便是海关问题,关税是税收大头,也是保护本国实业资本发展的重要工具。
1895年8月13日,左念微与外务参赞施肇基1同在上海会见了英国驻华公使欧根那和总税务司赫德。
左念微这次来的目的其实只有1个,就是关税主权。
现如今东南巡阅府的税收中占比最大的是关税,每年3千万元,其次是盐税,每年近3千万元,其余的商税、农税等等,加起来也就1千多万元。
而且,关税主权还不仅仅在直接的财政收入上有体现,更重要的是为国内实业资本发展保驾护航。
实际上,这种会谈在中日条约签订时,双方就已经接触过了,但英国方面显然还不是很愿意。
这次会面,欧根那特别把赫德带了过来,希望在谈判中取得1定的优势,但这么做并不能改变东南巡阅府就关税主权谈判的决心。
“欧根那公使,正如我之前所说的那样,我国无力维持1支足以对抗俄国舰队的海军您应当知道,没有足够强大的海军,日本在俄国面前不过是触手可及,而日本拥有大量的优良的深水港。”
东南就算是海军全灭,也能活下来,无非就是混得惨了点罢了,但如果日本被俄国端了,那英国的远东战略可就是1张废纸了。
“贵国可以扩充海军,帝国的造船厂永远向朋友开放,我国也愿意向贵国提供必要的援助。”欧根那还是那副样子,揣着明白装糊涂。
“在确保我国北方防务安全之前,我们不会向海洋拓展更多的力量,而在6军方面,德国朋友似乎更愿意帮助我们。”
在连续两周谈判无果之后,左念微又在上海和德国公使巴兰德进行了会面,而且没有任何藏着掖着,大大方方的公布了东南6军与德国6军之间的合作,同时表示愿意德国的钢铁、铁路和机械制造公司进入东南,双方当即成立了两家合资公司,业务包含东南6省的铁路建设和机械制造。
德国人的突然出现引起了英国人的注意,欧根那的态度也因此软化。
在双方长达1个月的谈判中,最终英国表示愿意“照顾贵国国民情绪”,“维护两国友好”,向东南巡阅府逐步转交关税,各租借地也会在合适的时候交还。
租借地到底什么时候能还到东南巡阅府手中还不知道,但关税方面却已经有了转机,总税务司会在3年内将华人雇员数量扩展到80%,并在东南辖区内接受中英共同海关委员会的监管。
同时,英国愿意与东南继续谈判海关权力的交接,并在5年内归还台湾、淡水关税司,同时愿意与东南共治南京、镇江、9江等长江内的海关。
虽然英国人依然牢牢把持着上海、福州、厦门、宁波等重要地区的海关,但英国为了安抚东南,通过了1个《海军援助法案》。
《海军援助法案》中,英国表示将在5年内向东南海军司提供1笔价值千万英镑的低息贷款,东南海军可以使用这笔钱在英国订购战舰,购买造船设备,雇佣英国公司或中英合资公司修建造船厂、港口等海军设施。
同时,英国还设立了5项海军留学项目,允许东南的海军军官赴英深造,向东南的造船厂、海军兵工厂移交1些技术,允许中国造船工程师赴英学习深造等。
在与东南巡阅府的谈判中,英国也更加确信,东南并非是执行洋务的清廷,而是与甲午战争之前的日本1样,是1个“文明开化”的自治政府,而且东南巡阅府的潜力远超日本,能够很好的对付沙俄。
在英国的帮助下,东南巡阅府开始了1轮轰轰烈烈的经济建设,东南成立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又组建了大量的合资公司来吸纳英、法、德、美的资本。
在左念微的参与下,东南巡阅府出台了《5年建设计划》,重点指导各种重工业建设,同时大力宣传实业救国理论,鼓励民间商人创办实业。
其中最大的部分就是铁路,1条被外国人称作“大十字铁路”的铁路干线在1895年7月开始动工,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两大1小,3条铁路,分别是“济南—徐州—江宁—上海—杭州—福州”,“上海—杭州—鹰潭—萍乡”和“江宁—马鞍山”,这条铁路沟通了徐州、马鞍山、萍乡3大煤钢基地和上海、福州两大造船基地。
当然,这么做也不是没有代价的,东南巡阅府的外债逐渐开始累起来了,负债年年涨。
不同于日本,东南巡阅府上下对于负债是相当担忧的,但又知道工业不能不发展,工业化总是要贴钱的,这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