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十余日,杨懿又将朱铉、文正招去。二人见面后相互询问,都不知何事?心下不禁担心,杨懿别是又要派什么疑难繁杂之事给自己。
杨懿笑吟吟的走出来,看见二人狐疑而立,心下暗笑,脸上更觉高兴。“恭喜二位,我举荐你等的官文已经批复,郡守王大人还亲自下令嘉奖。”
朱铉和文正听闻,才松了一口气。
朱铉毕竟沉不住气,甚为关心的问:“杨大人,王元玮和王恢如何处置的?”
杨懿面色凝重,看了看朱铉,“王元玮私开官仓,虽主动投案其罪难恕,现下已被郡守大人监押待审。至于王恢,虽处事不力,却能主动捐出私财赈济流民,深得民众爱戴,调往豫章郡任功曹。”
“什么?”朱铉惊讶的喊道,竟忘了县令尚在面前,突然看到对面文正微微摇头示意,便闭嘴不言。
文正上前一步对杨懿禀道:“多谢大人提携,主簿一职为县令出谋划策协理整县事务,文正实在不堪重任。”
杨懿听文正如此说,不禁皱眉,心说:“此二人怎么如此矫情,别人升官皆欢天喜地,独此二人却如此不识抬举。”遂不露声色的问:“你又要如何?”
文正并无惧色,畅言道:“文正自幼受教,在其位而谋其政。今有三策禀与大人,如大人同意,文正便全力辅佐,若不然文正宁愿仍做仓曹属,为鄞县办些务实之事。”
杨懿面露不悦,难不成我这县令不务实?仍耐着性子问:“何谓三策?”
文正早已成竹在胸,不急不忙说道:“文正请大人三事:
一请安置流民于本县开垦新田;
二请兴修水利筑坝拦潮;
三请设置义仓稳定民心。”
杨懿本来有些不高兴,听到此处,不禁大喜,脱口而出:“文先生真旷世之才,请不吝下教,这三事该如何做?”
文正仍是不急不慢的说:“我县之北多平原之地,皆为士族大户所有;西南之地靠近山区不宜耕种且有于越、山匪相扰;唯有东南之地可安置流民。在下粗算了一下,目前涌入本县流民不下万户,若允其开垦新田,来年我县治下赋税增长一倍不止。”
“正是如此,好谋划!”杨懿听得明白,忙不迭的赞道。
文正又说:“水利乃农之命脉。兴修水利可预防水旱之灾,且能大力促进农业发展。鄮县令王元玮建它山堰蓄淡、引水、泄洪,造福子民万千,我等当效仿之。可先整治东钱湖,清除葑草、立湖界、起堤堰、决陂塘,整修七堰九塘,限湖水之出,捍海潮之入,解除湖区周围及镇海七乡的水旱之苦。其后于大嵩江两岸挖河筑塘,建碶闸,抵御咸潮入侵还能蓄淡、泄洪,保障农田及海产丰收。更可于塘坝之后大力植树,其后命农于海塘之地开垦新田,约可得田两万余亩。若实行,我鄞县治下将成真正的渔民之乡,天府之国。”
杨懿早听得心驰神往,朱铉亦是不胜感慨,更加佩服文正之才。杨懿已信服,直是请教般问道:“你所说立义仓之事该如何施行?”
文正又徐徐而言:“义仓为民办粮仓,由官府督办而县中有德行威望之人施行。可分为义仓和社仓,义仓为县城中设置仓廪;社仓则设于乡亭之间(汉制是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丰年则储粮备荒,令民间每于夏、秋收粮之时每户出粟麦一石为限,田地多者则多出,以备凶年。今次流民之难,若我县有义仓相助,则可不必动用官仓,且义仓更可平抑县中粮价,使粮商不能趁粮荒而要挟官府、伤害百姓。”
听到此处,杨懿和朱铉感同身受,竟同时喊了一声:“好!”那杨懿更是激动的来回踱步,思忖再三后下定决心采纳文正之言,遂问:“文正三策,我等拜服,你只说如何施行。”
文正于此三事谋划已久,心内早有成见,“朱铉负责安置流民,此事为三事之首,需马上布置;夏收之后则可开始筹建义仓;待秋粮下来,我等再筹集一些钱粮,举全县之力筑堰开塘,两年之内水利诸事皆可完毕。”
杨懿点头称是,又有些不放心朱铉,遂言:“朱铉年轻,我再派陈纪一起负责流民事宜;筹建义仓可由我出面与士绅大户周旋;文正专一准备筑堰开塘,秋收之后劳力以徭役代赋税全面展开水利诸事。”
文正见杨懿要将兴修水利之事交给自己,赶忙推辞:“大人实在高看在下了,此事非王元玮不能办。我于其后调运粮草,统筹民力。”
杨懿不禁摇头:“王元玮现为戴罪之身,羁押在太守处,此事恐怕不好办。”
文正却坚持要王元玮主持水利之事,否则种种谋划皆为纸上谈兵。杨懿只得勉强答应去找太守商量,命他二人先回去准备其他事宜。朱铉又请杨懿应允,在流民中招募一千兵士,协助管理流民,防备山匪和于越族人侵袭。
那陈纪本是循吏出身,于民政方面颇为熟悉,且早就有心安置流民,因此甚是卖力,朱铉便将大部分事宜交与他处理,自己则专心招募、训练士卒。其间,命人大量购买书籍,一有空闲便拉了张栾一起研读。
起先他二人还是兴致盎然,越到后来便渐感读书之困难。一篇文章中竟有数十处不知其意,慢慢也就兴趣索然。张栾也要忙于商铺中事,便不再陪朱铉读书,朱铉只得再去找文正求教。
文正听闻,安慰朱铉:“读书讲究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尤要有恒心和毅力,兄弟莫怕辛苦,否则前功尽弃岂不可惜。”
朱铉叹曰:“我自幼习武并不怕苦,识字之书也读过几本,却从不似现在这般如无着力之处。”
文正呵呵笑道:“读书者先养气,气定神闲则九窍通,窍通则读书能举一反三,博览群书而不嫌其繁琐复杂。”
朱铉听到此处,已是云山雾罩不知所以,近乎哀求:“只请先生教我。” 文正无奈,思忖良久方说:“我所涉猎不足以教你,唯有陈平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所学甚广,你可求教于他。”朱铉听到后一拍脑门,自己怎么忘记了这个‘小张良’了。翌日便向杨懿推荐陈纪全权负责流民事宜,要雷家兄弟负责招募、训练士卒,自己只身前往句张县去找陈平。(未完待续)
杨懿笑吟吟的走出来,看见二人狐疑而立,心下暗笑,脸上更觉高兴。“恭喜二位,我举荐你等的官文已经批复,郡守王大人还亲自下令嘉奖。”
朱铉和文正听闻,才松了一口气。
朱铉毕竟沉不住气,甚为关心的问:“杨大人,王元玮和王恢如何处置的?”
杨懿面色凝重,看了看朱铉,“王元玮私开官仓,虽主动投案其罪难恕,现下已被郡守大人监押待审。至于王恢,虽处事不力,却能主动捐出私财赈济流民,深得民众爱戴,调往豫章郡任功曹。”
“什么?”朱铉惊讶的喊道,竟忘了县令尚在面前,突然看到对面文正微微摇头示意,便闭嘴不言。
文正上前一步对杨懿禀道:“多谢大人提携,主簿一职为县令出谋划策协理整县事务,文正实在不堪重任。”
杨懿听文正如此说,不禁皱眉,心说:“此二人怎么如此矫情,别人升官皆欢天喜地,独此二人却如此不识抬举。”遂不露声色的问:“你又要如何?”
文正并无惧色,畅言道:“文正自幼受教,在其位而谋其政。今有三策禀与大人,如大人同意,文正便全力辅佐,若不然文正宁愿仍做仓曹属,为鄞县办些务实之事。”
杨懿面露不悦,难不成我这县令不务实?仍耐着性子问:“何谓三策?”
文正早已成竹在胸,不急不忙说道:“文正请大人三事:
一请安置流民于本县开垦新田;
二请兴修水利筑坝拦潮;
三请设置义仓稳定民心。”
杨懿本来有些不高兴,听到此处,不禁大喜,脱口而出:“文先生真旷世之才,请不吝下教,这三事该如何做?”
文正仍是不急不慢的说:“我县之北多平原之地,皆为士族大户所有;西南之地靠近山区不宜耕种且有于越、山匪相扰;唯有东南之地可安置流民。在下粗算了一下,目前涌入本县流民不下万户,若允其开垦新田,来年我县治下赋税增长一倍不止。”
“正是如此,好谋划!”杨懿听得明白,忙不迭的赞道。
文正又说:“水利乃农之命脉。兴修水利可预防水旱之灾,且能大力促进农业发展。鄮县令王元玮建它山堰蓄淡、引水、泄洪,造福子民万千,我等当效仿之。可先整治东钱湖,清除葑草、立湖界、起堤堰、决陂塘,整修七堰九塘,限湖水之出,捍海潮之入,解除湖区周围及镇海七乡的水旱之苦。其后于大嵩江两岸挖河筑塘,建碶闸,抵御咸潮入侵还能蓄淡、泄洪,保障农田及海产丰收。更可于塘坝之后大力植树,其后命农于海塘之地开垦新田,约可得田两万余亩。若实行,我鄞县治下将成真正的渔民之乡,天府之国。”
杨懿早听得心驰神往,朱铉亦是不胜感慨,更加佩服文正之才。杨懿已信服,直是请教般问道:“你所说立义仓之事该如何施行?”
文正又徐徐而言:“义仓为民办粮仓,由官府督办而县中有德行威望之人施行。可分为义仓和社仓,义仓为县城中设置仓廪;社仓则设于乡亭之间(汉制是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丰年则储粮备荒,令民间每于夏、秋收粮之时每户出粟麦一石为限,田地多者则多出,以备凶年。今次流民之难,若我县有义仓相助,则可不必动用官仓,且义仓更可平抑县中粮价,使粮商不能趁粮荒而要挟官府、伤害百姓。”
听到此处,杨懿和朱铉感同身受,竟同时喊了一声:“好!”那杨懿更是激动的来回踱步,思忖再三后下定决心采纳文正之言,遂问:“文正三策,我等拜服,你只说如何施行。”
文正于此三事谋划已久,心内早有成见,“朱铉负责安置流民,此事为三事之首,需马上布置;夏收之后则可开始筹建义仓;待秋粮下来,我等再筹集一些钱粮,举全县之力筑堰开塘,两年之内水利诸事皆可完毕。”
杨懿点头称是,又有些不放心朱铉,遂言:“朱铉年轻,我再派陈纪一起负责流民事宜;筹建义仓可由我出面与士绅大户周旋;文正专一准备筑堰开塘,秋收之后劳力以徭役代赋税全面展开水利诸事。”
文正见杨懿要将兴修水利之事交给自己,赶忙推辞:“大人实在高看在下了,此事非王元玮不能办。我于其后调运粮草,统筹民力。”
杨懿不禁摇头:“王元玮现为戴罪之身,羁押在太守处,此事恐怕不好办。”
文正却坚持要王元玮主持水利之事,否则种种谋划皆为纸上谈兵。杨懿只得勉强答应去找太守商量,命他二人先回去准备其他事宜。朱铉又请杨懿应允,在流民中招募一千兵士,协助管理流民,防备山匪和于越族人侵袭。
那陈纪本是循吏出身,于民政方面颇为熟悉,且早就有心安置流民,因此甚是卖力,朱铉便将大部分事宜交与他处理,自己则专心招募、训练士卒。其间,命人大量购买书籍,一有空闲便拉了张栾一起研读。
起先他二人还是兴致盎然,越到后来便渐感读书之困难。一篇文章中竟有数十处不知其意,慢慢也就兴趣索然。张栾也要忙于商铺中事,便不再陪朱铉读书,朱铉只得再去找文正求教。
文正听闻,安慰朱铉:“读书讲究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尤要有恒心和毅力,兄弟莫怕辛苦,否则前功尽弃岂不可惜。”
朱铉叹曰:“我自幼习武并不怕苦,识字之书也读过几本,却从不似现在这般如无着力之处。”
文正呵呵笑道:“读书者先养气,气定神闲则九窍通,窍通则读书能举一反三,博览群书而不嫌其繁琐复杂。”
朱铉听到此处,已是云山雾罩不知所以,近乎哀求:“只请先生教我。” 文正无奈,思忖良久方说:“我所涉猎不足以教你,唯有陈平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所学甚广,你可求教于他。”朱铉听到后一拍脑门,自己怎么忘记了这个‘小张良’了。翌日便向杨懿推荐陈纪全权负责流民事宜,要雷家兄弟负责招募、训练士卒,自己只身前往句张县去找陈平。(未完待续)